- 年份
- 2024(7982)
- 2023(10924)
- 2022(9089)
- 2021(8320)
- 2020(7207)
- 2019(16292)
- 2018(16326)
- 2017(31791)
- 2016(17220)
- 2015(19277)
- 2014(19038)
- 2013(18934)
- 2012(17405)
- 2011(15440)
- 2010(16024)
- 2009(15355)
- 2008(15473)
- 2007(14210)
- 2006(12723)
- 2005(11571)
- 学科
- 业(87634)
- 济(80188)
- 经济(80087)
- 企(70664)
- 企业(70664)
- 管理(60843)
- 农(45813)
- 方法(36126)
- 农业(30530)
- 业经(29081)
- 数学(28414)
- 数学方法(27895)
- 财(23756)
- 务(17902)
- 财务(17869)
- 财务管理(17850)
- 中国(17518)
- 制(16913)
- 技术(16863)
- 企业财务(16831)
- 策(16077)
- 理论(14300)
- 地方(14221)
- 划(13885)
- 贸(13369)
- 贸易(13360)
- 体(13316)
- 和(13261)
- 易(12964)
- 学(12352)
- 机构
- 学院(256827)
- 大学(246628)
- 济(108767)
- 经济(106853)
- 管理(105637)
- 理学(91130)
- 理学院(90313)
- 管理学(88690)
- 管理学院(88277)
- 研究(80777)
- 中国(66139)
- 农(61262)
- 京(52054)
- 科学(50387)
- 财(47811)
- 农业(47188)
- 江(46342)
- 业大(44927)
- 所(41678)
- 中心(38145)
- 财经(37660)
- 研究所(37631)
- 经(34009)
- 州(32153)
- 经济管理(31117)
- 北京(31109)
- 经济学(31023)
- 省(29747)
- 农业大学(29143)
- 院(28436)
- 基金
- 项目(168284)
- 科学(133801)
- 基金(122966)
- 研究(121024)
- 家(107334)
- 国家(106285)
- 科学基金(92874)
- 社会(78309)
- 社会科(73946)
- 社会科学(73923)
- 省(70131)
- 基金项目(64720)
- 自然(61675)
- 自然科(60293)
- 自然科学(60274)
- 自然科学基金(59261)
- 划(55475)
- 教育(53870)
- 资助(51017)
- 编号(49265)
- 业(39587)
- 创(37773)
- 重点(37483)
- 成果(37020)
- 发(36998)
- 部(36673)
- 创新(34528)
- 农(33582)
- 课题(33138)
- 科研(32157)
- 期刊
- 济(131235)
- 经济(131235)
- 研究(69226)
- 农(63179)
- 中国(50994)
- 农业(42466)
- 管理(42178)
- 学报(39355)
- 财(39170)
- 科学(38696)
- 大学(30757)
- 学学(29888)
- 业经(29390)
- 融(25794)
- 金融(25794)
- 技术(24994)
- 业(22369)
- 教育(18856)
- 财经(18715)
- 经济研究(18442)
- 问题(17228)
- 经(16074)
- 技术经济(15953)
- 农村(14450)
- 村(14450)
- 农业经济(13915)
- 世界(13884)
- 版(13670)
- 统计(13332)
- 商业(13006)
共检索到3864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海亮,吴楚材
江苏、浙江两省发达地区出现的农业规模经营是在农村劳动力一定程度地转移之后发生的一种现象。这种农业集约经营方式、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它明显地不同于原来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集体耕作的经营方式。从经营主体经济收入与非农业劳动力年均收入应当均衡的角度来看.耕地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人均非农业纯收入水平、农业经营总投入.农业经营总产出、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因素、土地所有者与经营方所订协议条件和上地经营的机械化程度。影响农业适度规模的因素还有许多不确定的条件。关于耕地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的定量分析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爱军 肖丹丹
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耕作规模过小。小规模传统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融资能力差,进而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率低,使我国主要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农村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关键词:
规模效益 农业产业化 土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在农产品需求刚性扩张、农业资源约束不断趋紧、国际农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理念、人才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能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切实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路径选择。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苏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中国农村改革,扭转了陷于困境的农村经济形势,促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作为这一改革的产物——数以亿计的超小型农业经营单位,在中国乡村普遍生成。土地经营细小化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矛盾,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 正当全国大部地区农户小块土地经营持续显示其效能的同时,沿海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农业却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实现"第二次飞跃"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小生产与市场矛盾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实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必须进行土地制度创新;必须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种植业;必须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必须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不动摇。
关键词:
农业 规模经营 实施条件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梅付春 马开轩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国内在其路径选择上长期存在着服务经营规模和土地经营规模的分歧。基于实际投入视角和1990—2018年我国粮食投入产出时间序列,运用生产函数和现金成本收益比实证分析我国粮食生产规模的适度性及两种路径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我国现实的粮食生产规模基本上是适度的;服务规模与土地规模两种路径在实践中并存共生、相辅相成,并不相互排斥;两种路径的共生性具体表现为时间上并存及空间上互补,其形成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时空错配。这些发现的政策意义在于:要从平等互补的视角制定和完善相关促进政策,即对所有可能的实现路径实行普惠性政策,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和层次提高;同时,应对不同禀赋的微观主体实行差异化政策,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尽快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能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艾云航
浙江乐清县认真执行省委提出的五个结合原则,提出五个方面鼓励和扶持土地规模经营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到1993年6月底,已有6.7万农户让出耕田11.5万亩,接包耕田10亩以上的规模经营户已发展到3329户、经营耕田53382亩。呈现出六个特点,由于政府政策落实推动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健康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伍旭中
在稳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本经营制度下,由于农业内部资源对生产贡献的不平衡驱动,尤其是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仍具有成长的空间,农户经济是成长经济。必须有效供给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经济成长,缩小农户经济成长空间;并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选择性供给,促使农户单独经营与规模经营"利差"的实现,诱导地权流转,从而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转变的必然;适度规模经营适应了农业发展的要求表现在:劳动生产率高、农业商品率高,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需要三大机制:微观动力机制、中观发育机制、宏观导向机制的发育和形成。各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问题。对于正处于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化的我国农村经济来说,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显得特别重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季辉
江苏农业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中客农现象探讨季辉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正在江苏大部分地区迅速、健康发展。作为省级试验区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五市的规模经营单位至1993年底已达9160多个,比上年增长41%;经营耕地60.48万亩,比上年增长89%...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倪志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芳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确权的现状,深入分析农村土地确权对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影响,发现通过土地确权,农户的土地变成农户的资本,可以在市场上顺利进行流通以促进土地流转,可以作为资本进行抵押贷款以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可以减少因为权限不清、责任不明引起的土地转让纠纷和矛盾,可以让土地流转受到法律保障。
关键词:
土地确权 农业适度 规模经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郝铁川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比较发达、新生事物比较活跃的地区,在实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方面,这一地区的政府和人民群众进行了不少积极的探索,值得跟踪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柳晓倩 王长安 伍骏骞
[目的]经济学中经常出现这一现象,在生产要素替代关系相对微弱的情况下,经济总量水平与资源配置效果并非由最优的要素资源所决定,而是取决于最劣的要素资源。为揭示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是否存在"木桶效应",[方法]利用1990—2014年国有农场相关数据,通过对CES生产函数的拓展与改良,分析了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要素资源配置问题。[结果]"木桶效应"存在于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土地和劳动力成为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短板"要素;[结论]虽然新型农业生产要素对粮食增量产生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然而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性以及其他要素对劳动力的替代存在边界,使得农业适度规模中的资源配置效果最终由土地和劳动力决定;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并非是追求单一生产要素的扩张,而是实现土地、劳动力、农业资本、农业机械、农资、农业科技等全要素的高效组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