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80)
2023(5896)
2022(4298)
2021(3831)
2020(2953)
2019(6540)
2018(6727)
2017(12340)
2016(7007)
2015(7847)
2014(8134)
2013(7606)
2012(6611)
2011(5927)
2010(6185)
2009(5839)
2008(5602)
2007(4925)
2006(4728)
2005(4444)
作者
(21716)
(18369)
(17820)
(17218)
(11659)
(8828)
(7985)
(7229)
(7078)
(6693)
(6485)
(6344)
(6232)
(5916)
(5809)
(5739)
(5451)
(5447)
(5342)
(5158)
(4646)
(4640)
(4487)
(4363)
(4255)
(4142)
(4027)
(3985)
(3729)
(3587)
学科
(29316)
经济(29293)
管理(18290)
(15681)
(11554)
(10803)
企业(10803)
地方(10722)
中国(10207)
环境(9392)
(9012)
业经(8179)
农业(8029)
方法(7857)
(6925)
生态(6293)
数学(6241)
数学方法(6172)
资源(5992)
土地(5660)
(5182)
发展(5182)
(5174)
(4876)
(4754)
地方经济(4736)
(4590)
产业(4468)
(4401)
金融(4400)
机构
学院(99905)
大学(98186)
研究(38355)
(36006)
管理(35330)
经济(35182)
理学(29907)
理学院(29485)
管理学(28749)
中国(28615)
管理学院(28612)
科学(26710)
(23028)
(22953)
(22037)
(20139)
研究所(18695)
业大(18548)
中心(17595)
农业(17120)
(15424)
(15273)
师范(15061)
(14410)
(14187)
(13561)
北京(13353)
科学院(12385)
师范大学(12164)
财经(12130)
基金
项目(71589)
科学(56254)
基金(51113)
研究(50347)
(46167)
国家(45811)
科学基金(38629)
社会(32028)
社会科(30203)
社会科学(30195)
(30060)
基金项目(27640)
自然(25604)
自然科(24816)
自然科学(24811)
自然科学基金(24332)
(24244)
教育(21643)
编号(20036)
资助(19431)
重点(17146)
(16780)
成果(15239)
(15052)
课题(14678)
(14398)
(14078)
计划(13605)
科研(13371)
创新(13293)
期刊
(45957)
经济(45957)
研究(26311)
中国(23306)
(20301)
学报(19243)
科学(17845)
大学(13933)
农业(13897)
学学(13143)
管理(12746)
(10993)
教育(9969)
资源(9396)
(9050)
金融(9050)
业经(8900)
技术(8596)
(7628)
问题(6213)
经济研究(5825)
(5814)
林业(5466)
财经(5452)
科技(5330)
(5299)
业大(5280)
现代(5216)
图书(5135)
(4712)
共检索到153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雷  吴宜进  
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的本质问题是恢复、重建湿地系统的必要功能并使之具有系统自我维持能力。江汉平原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 ,表现出生态功能和结构的退化趋势 :土壤潜沼化严重 ;生物群落结构简化 ,生物多样性下降 ;洪涝渍害加重等。依据生态演替理论基础和原则 ,提出了江汉平原湿地恢复和重建的具体措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学雷  吴宜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小海  朱建强  金卫斌  刘章勇  艾天成  鄢圣芝  黄智敏  雷慰慈  
以十多年来江汉平原农业地理和涝渍地开发研究实践为基础,综合国内外湿地研究新成果,首次提出了建立中国南方湿地农业技术体系的构想。针对本地区涝渍灾害严重和生态脆弱化突出的实际,重点探讨了湿地农业关键技术和建立湿地农业开发模式的问题,湿地农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有涝渍地农业小区综合整治开发规划与实施;涝渍地排水改良技术;涝渍地土壤肥力特征及改良技术;适生生物资源的发现、引进与鉴定;主要作物抗涝渍的机理及抗渍高产栽培;涝渍地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涝渍地生态环境异化评价与生态恢复技术。基于江汉平原实际,今后湿地农业必须在国土整治与水资源合理分配、调控技术、选择与培育湿地特色产业和恢复优美环境与...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璟  雷海章  黄智敏  
分析了江汉平原湿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子及其发展湿地生态立体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并提出了三项相应对策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芳清  Jean Marie Hartman  
受城市化、工业化和地球温室效应等人类活动与自然因素的影响,美国Hackensack湿地保护区正面临着面积不断减少、景观破碎化、外来物种入侵、河水污染增加、盐碱化程度增加和范围扩大等生态胁迫。稳定湿地面积,重建湿地的复合景观,丰富生物多样性,恢复潮水的正常规律,减少水体污染,控制外来种的入侵与扩张,促进湿地原有植物的定居与扩增及原有植被的恢复是Hackensack湿地恢复的关键,也是恢复工程设计与实施的核心。退化湿地生态恢复的管理则以植被的生长、芦苇的扩散方式及动态、鱼类和蟹类的种群动态、鸟类的种类及其对生境地的利用情况对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状况进行生物检验,有效监控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动态,研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清慧  
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可持续农业的思想 ,分析了湖南洞庭湖平原和湖北江汉平原 (简称两湖平原 )湿地的基本特点 ,提出了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和生物资源 ,通过调节物质的生物循环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圣欢  彭婵  董利民  
文章以江汉平原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将影响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因素分为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三类,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模型,解析了江汉平原2001-2010年间耕地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过程,计算出江汉平原各区的生态安全综合值,划分了安全等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章勇  邱玉华  刘百韬  李必华  熊先忠  
由于长江流域日益严峻的外生态环境的压力,加上长期以来湖区不合理的围垦开发利用,使江汉平原涝渍地域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主要表现为气候变率较大、分布不均,涝渍相随、旱涝并存,农业用水的水质劣化趋势加剧,涝渍地的土壤潜沼化仍在继续,土地生产力低下,涝渍地域相对贫困人口增加。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将水和涝渍地看成一种资源而非负担,从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出发,用大农业的观点,走社会化自然顺应的生态环境恢复之路;要上防下截,蓄泄兼顾,控制围垦,退田还湖,通过工程、生物和农业措施使涝渍小生境得到改善;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国际合作,使涝渍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更加科学和可持续。不同类型的涝渍地农业生态环境的恢复实...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功宝  蔡体久  徐飞  
以黑龙江省友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烧、放牧和垦殖3种干扰类型退化森林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样地调查法和挖掘法对植物生长指标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栽植模式对退化沼泽湿地植被的恢复效果。结果表明:在火烧干扰湿地中,栽植红皮云杉纯林是最好的植被恢复模式,栽植3年成活率为89%,其他植被恢复模式的树木成活率都很低。在放牧干扰湿地中,红皮云杉纯林、落叶松纯林模式和红皮云杉与落叶松混交林的造林模式恢复效果好,3年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4%、79%、85.5%。在垦殖干扰湿地中,栽植红皮云杉、落叶松纯林模式或红皮云杉与落叶松混交林的造林模式恢复效果好,3年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2%、85%、83%。沙棘在3种退化森林湿...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蔡银莺  罗成  
江汉平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棉油基地及城市化快速扩张的典型地区,研究其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及空间集聚格局可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及促进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运用"隐患―状态―免疫"模型,构建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型全排列多边形综合图示法和空间自相关法对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时空差异特征及空间集聚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整体水平较低,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为0.228,处于不安全状态,历年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波动趋势,耕地生态系统呈不稳定状态;江汉平原各市县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空间集聚现象不显著,呈从集聚向离散化扩展的变化趋势,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龚胜生  
2200aBP以前,江汉—洞庭湖平原是一个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其湿地空间逐渐由平原边缘向腹心萎缩,水陆交错型湿地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早于水体型湿地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耕地转化是湿地空间萎缩和湿地生物多样性损失的主因。从湿地历史变迁看,江汉—洞庭湖平原现有湿地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必须:调整传统的"国家粮仓"的区域战略定位,实施湿地生态大农业和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战略;加强湿地效益的宣传教育,提高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政府决策能力和公众参与水平;协调耕地保护与湿地保护关系,推行湿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将退田还湖作为区域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扩大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青清  曹隽隽  
文章采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模型等方法研究江汉平原30多年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度的长期均衡关系及波动响应效力。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度存在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发展是促进耕地集约利用的Granger原因;耕地集约利用度对城镇化发展的响应效力会在中长期后得到放大。研究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江汉平原地区城镇化率的提高对促进耕地集约利用与保护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青清  曹隽隽  
文章采用协整理论、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模型等方法研究江汉平原30多年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度的长期均衡关系及波动响应效力。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城镇化发展与耕地集约利用度存在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化发展是促进耕地集约利用的Granger原因;耕地集约利用度对城镇化发展的响应效力会在中长期后得到放大。研究认为,从中长期来看,江汉平原地区城镇化率的提高对促进耕地集约利用与保护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钟祥浩  刘淑珍  范建容  
长江上游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世纪90年代森林覆盖率和地表植被覆盖度较60~70年代有了显著的提高,如四川盆地浅丘区森林覆盖率,60年代只有5%左右,到90年代后期达22.7%。虽然地表植被覆盖有了显著改善,但是生态退化问题仍比较严重,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方面:①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不合理,群落层片结构简单,人工林生态系统的林种、树种组成单一,低山丘陵区针叶化倾向日趋明显,其林下枯枝落叶层缺失,森林土壤层很薄,一般只有30~40cm,土壤最大持水能力一般为300~500m~3/hm~2,而该地区原始森林土壤可达2000~2500m~3/hm~2。②草地生态系统退化面积在扩大,如长江上游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培雁  刘威  曾宝强  
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但退化和丧失严重。文章认为湿地退化的代内外部性成因是湿地保护的正外部性行为未得到应有补偿,湿地破坏的负外部性行为未付出应有代价;代际外部性成因则是由于过去人类缺乏对湿地价值的正确认识,以及资源分配代际权利制衡机制的缺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恢复的生态补偿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