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70)
- 2023(9394)
- 2022(8076)
- 2021(7735)
- 2020(6472)
- 2019(15443)
- 2018(15455)
- 2017(28801)
- 2016(16941)
- 2015(19254)
- 2014(19627)
- 2013(19044)
- 2012(17989)
- 2011(16412)
- 2010(16932)
- 2009(15583)
- 2008(15668)
- 2007(14654)
- 2006(13003)
- 2005(11655)
- 学科
- 济(67917)
- 经济(67852)
- 农(46316)
- 业(46089)
- 管理(35193)
- 农业(30524)
- 方法(28741)
- 数学(26136)
- 数学方法(25906)
- 企(24795)
- 企业(24795)
- 中国(21803)
- 教育(20155)
- 业经(17129)
- 地方(16179)
- 学(15340)
- 财(14759)
- 制(13227)
- 发(12757)
- 贸(12164)
- 贸易(12161)
- 易(11809)
- 理论(11282)
- 发展(10495)
- 展(10373)
- 农业经济(10252)
- 银(9500)
- 银行(9477)
- 技术(9456)
- 策(9214)
- 机构
- 学院(237371)
- 大学(237295)
- 济(93356)
- 经济(91248)
- 管理(84936)
- 研究(84846)
- 理学(73111)
- 理学院(72212)
- 管理学(70870)
- 管理学院(70417)
- 农(60577)
- 中国(60112)
- 科学(52420)
- 京(51568)
- 农业(46682)
- 所(44286)
- 江(43387)
- 业大(41811)
- 范(40593)
- 师范(40297)
- 研究所(40244)
- 财(40228)
- 中心(39821)
- 教育(33487)
- 师范大学(32391)
- 北京(32039)
- 财经(31776)
- 州(30084)
- 院(28898)
- 经(28784)
- 基金
- 项目(153034)
- 科学(120292)
- 研究(118610)
- 基金(106581)
- 家(92018)
- 国家(91046)
- 科学基金(76334)
- 社会(72439)
- 社会科(67903)
- 社会科学(67880)
- 省(63450)
- 教育(59957)
- 基金项目(56503)
- 划(53133)
- 编号(52962)
- 自然(47110)
- 自然科(45894)
- 自然科学(45879)
- 自然科学基金(45047)
- 成果(44660)
- 资助(42852)
- 课题(37876)
- 部(35887)
- 发(35591)
- 重点(35546)
- 农(34233)
- 创(31393)
- 性(30982)
- 年(30932)
- 教育部(30278)
- 期刊
- 济(108385)
- 经济(108385)
- 研究(75904)
- 农(62933)
- 中国(56100)
- 教育(52532)
- 农业(42547)
- 学报(37795)
- 科学(33898)
- 财(30183)
- 大学(29521)
- 学学(26551)
- 业经(24090)
- 管理(23655)
- 技术(23431)
- 融(22952)
- 金融(22952)
- 业(20663)
- 问题(15813)
- 财经(15230)
- 经济研究(14372)
- 农村(14284)
- 村(14284)
- 农业经济(13920)
- 版(13458)
- 经(13004)
- 职业(12996)
- 世界(12171)
- 资源(12114)
- 技术经济(11917)
共检索到364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哲 丁士军
本文依据湖北五县农户调查数据对生产函数计量模型的具体形式进行了扩展以估算农户教育收益率,从而分析农村教育投资回报情况,并得出相关结论。
关键词:
教育收益率 人力资本 生产函数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庆欣 刘明松
本文选取江汉平原作为研究区域,对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人地关系与粮食产量、粮食市场价格波动以及社会风险与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考察。民国时期农户面临着大量来自自然的、市场的和社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农户形成了一种风险规避基础上的基本需求最大化行为取向,并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产行为和非农行为特征。
关键词:
江汉平原 人地关系 价格波动 农户行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探索一种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企业统一向分散农户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交易成本过高、管理风险较大等困境,而且标准化服务也难以回应农户个体化需求与激励雇佣人员。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企业主动退出统一服务供给模式,其后由基层组织和村集体统筹服务,转变服务供给方式,在兼顾农民个体化需求的同时低成本供给服务。研究表明,发挥基层组织的统筹功能,调动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服务,回应农户个体化服务需求,能够走出一条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这一路径有助于增强基层组织的治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以小农户为基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思
在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关键,探索一种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在田野调查中发现,企业统一向分散农户供给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交易成本过高、管理风险较大等困境,而且标准化服务也难以回应农户个体化需求与激励雇佣人员。在资本逐利性的驱使下,企业主动退出统一服务供给模式,其后由基层组织和村集体统筹服务,转变服务供给方式,在兼顾农民个体化需求的同时低成本供给服务。研究表明,发挥基层组织的统筹功能,调动多元主体协同供给服务,回应农户个体化服务需求,能够走出一条农户本位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路径。这一路径有助于增强基层组织的治理和服务能力,实现以小农户为基础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玛兰 李晓云 袁梦烨 刘念 张翅 罗碧霞
以江汉平原为例,基于行为理论在农户行为决策研究中的应用,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户作物种植决策的因素,并比较分析了农户作物选择决策感知与决策行为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行为意愿对行为有很强的预测作用。农户感知重要的经济效益、产量保障及家庭财富因素对农户种植决策行为影响显著;农户感知不重要的种植技术及种植补贴因素对农户种植决策行为影响不显著。但样本中农户作物选择决策感知与实际决策影响因素不一致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农户感知重要的灌排条件因素未通过农户行为决策模型显著性检验;并且感知与行为决策显著性因子的重要性排序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农户感知与行为决策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政府在...
关键词:
作物选择 感知 行为决策 农户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小锋 冷俊磊
农户的防灾减灾行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减灾意识水平,因此分析研究农户的减灾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对于政府减灾措施的制定和政策安排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通过研究江汉平原233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发现,有78.11%的农户的减灾意识水平不高,其减灾意识和灾害减防能力具有较大提升空间。在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对影响农户减灾意识的因素进行考察后发现,户主文化程度、水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对水灾发生频率有无预期、是否加入农业合作社和是否得到政府的减灾补贴等5个因素对农户的减灾意识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钢桥 靳艳艳
本文采用湖北省江汉平原6个县(市、区)和太湖平原5个县(市、区)的893份农户调查问卷,分析了农地流转对农户农地投入行为影响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在要素市场活跃的情况下,农户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是分离的,且生产决策优先于消费决策;在市场不活跃的情况下,农户生产决策和消费决策是相互作用的。农地流转规模和稳定性存在区域差异,因此农户农地流转的目标不同,进而使得农地流转对不同区域农户农地投入行为的影响不同。相对于经济较不发达的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户流转农地的规模相对较大,稳定性较高,其农业生产目标更多地表现为利润最大化,更有条件从事农业规模化经营,更有增加投入的动机。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农地流转的...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钢桥 靳艳艳 杨俊
研究目的:分析农地流转对不同类型农户的农地投入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回归分析法。研究结果:(1)不同类型农户的行为目标不同,农地流转对其农地投入的影响存在差异;(2)农户的农业生产行为市场化程度越高,农地流转对其农地投入的影响就越大,农业生产的规模效应就越明显;(3)农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和农户农地流转的市场参与程度,对不同类型农户农地投入行为都有影响。研究结论:完善农地流转市场,规范农户农地流转行为,对引导不同类型农户进行农地的合理投入、促进农地可持续利用、提高农民收入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巩前文 穆向丽 田志宏
本文利用对江汉平原实地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对农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及规避能力进行评价,并采用Probit模型对农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及规避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家庭非农就业人数、户主性别、户主受教育程度、土地是否租用、户主从事农业生产年数、是否接受过科学施肥技术培训等是农户过量施肥风险认知及规避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静 张劲 李兆华 武闯
[目的]江汉平原作为全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焚烧秸秆的现象仍然屡禁不止,特别是秋收季节,对当地大气环境造成了较大影响。调查江汉平原农户焚烧秸秆的行为,旨在了解农户焚烧秸秆行为决策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在荆州市荆州区、沙市区、公安县、监利县等县市的13个村随机选取了320名农户作为调查样本,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且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农户秸秆焚烧行为受到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农户年龄、文化程度、政府提供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宣传力度与监察力度的大小均对农户焚烧秸秆决策行为有显著影响,是影响秸秆焚烧行为产生的关键因素(p<0.05);(2)年龄、文化程度、政府提供技术指导、禁烧政策宣传力度和政府监察力度均与农户焚烧秸秆决策行为呈负相关关系(B<0)。[结论]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户越不易焚烧秸秆,政府禁烧政策宣传力度越大、监察力度越大、对农户提供的技术指导越多,农户们越不易对秸秆进行焚烧,可为相关部门在制定秸秆禁烧政策时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洪建国 杨钢桥
研究目的:分析当前我国农户种植结构选择行为的决策逻辑,提出农户种植结构区域分异规律。研究结果:(1)根据不同农作物的劳动边际产出的差异,可将农作物分为两类,一类是劳动边际产出较高的农作物如水稻,一类是劳动边际产出较低的农作物如棉花;(2)农户心理劳动报酬是在要素市场不发育的条件下,农户对自身劳动价值的判断;(3)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行为逻辑为:农户倾向于选择劳动边际产出与其心理劳动报酬接近的作物。研究结论: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户生产环境较好,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倾向于劳动边际产出较高的作物;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生产环境较差,该地区农业种植结构倾向于劳动边际产出较低的作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志海 麦尔旦·吐尔孙 王雅鹏
利用江汉平原农户调查数据,运用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不同类型农户土壤保护认知与行为决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壤保护认知水平存在差异,且农户的土壤保护认知与其行为决策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户主教育程度、农户土壤保护认知与耕地块数是影响所有类型农户土壤保护行为决策的显著因素;是否租入土地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对纯农户土壤保护行为有显著影响;人均耕地面积对I兼农户有显著影响;户主是否兼业与家庭非农就业比例对II兼农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对III兼农户有显著影响。由此提出建议:提高各类农户土壤保护认知,缩小农户行为决策与认知差距的关键在于加强土壤保护知识与技术的宣传,培养农户土壤保护意识与技能,并通过土地整...
关键词:
农户类型 土壤保护 认知与行为 江汉平原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伯华 刘传明 曾菊新
本文应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查了湖北省石首市农户对获得安全饮水的支付意愿,并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户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支付意愿较高,71.5%的农户表示愿意支付,平均支付金额为121.94元。影响农户支付意愿的因素主要有户主年龄、家庭人口数量和户主文化程度。根据农村饮水的公共物品特征,本文认为,必须明确农户的支付领域,而政府的介入是确保农村饮水安全的关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章勇 邱玉华 刘百韬 李必华 熊先忠
由于长江流域日益严峻的外生态环境的压力,加上长期以来湖区不合理的围垦开发利用,使江汉平原涝渍地域的农业生态环境变得十分脆弱。主要表现为气候变率较大、分布不均,涝渍相随、旱涝并存,农业用水的水质劣化趋势加剧,涝渍地的土壤潜沼化仍在继续,土地生产力低下,涝渍地域相对贫困人口增加。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将水和涝渍地看成一种资源而非负担,从整个流域生态系统出发,用大农业的观点,走社会化自然顺应的生态环境恢复之路;要上防下截,蓄泄兼顾,控制围垦,退田还湖,通过工程、生物和农业措施使涝渍小生境得到改善;要加强理论研究和国际合作,使涝渍生态环境的治理恢复更加科学和可持续。不同类型的涝渍地农业生态环境的恢复实...
关键词:
江汉平原 涝渍地 生态环境恢复 效益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农地保护外部效益的货币化计量可为缓解我国农地流失形势,制定及实施农地生态保护政策,探寻农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均衡点提供理论及决策依据。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估算江汉平原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研究表明:①随着农地保护意识的增强,受访居民已意识到农地外部效益的存在,85.50%的受访居民对农地有正的支付意愿;受访居民的性别、年龄、家庭人口(老年人口、参加工作人口)、经济状况(土地面积、月生活开支、职业)等特征对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②江汉平原农地保护的年均总支付意愿达28.05×10~8元,折合单位农地的保护效益为48 658元/hm~2;区内现有农地目前无法通过市场价格表现的外部效益约1 246.82×1...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