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91)
2023(14958)
2022(12683)
2021(11902)
2020(9796)
2019(22618)
2018(22494)
2017(43496)
2016(23924)
2015(26472)
2014(26334)
2013(25836)
2012(23621)
2011(21203)
2010(21130)
2009(19372)
2008(18804)
2007(16510)
2006(14521)
2005(13004)
作者
(67290)
(55929)
(55462)
(53093)
(35801)
(26877)
(25175)
(21780)
(21481)
(20115)
(19383)
(18933)
(17902)
(17817)
(17297)
(17203)
(16645)
(16571)
(16304)
(16069)
(14010)
(13833)
(13413)
(12868)
(12536)
(12528)
(12523)
(12323)
(11157)
(10886)
学科
(92119)
经济(91994)
管理(70935)
(65303)
(55112)
企业(55112)
方法(39614)
数学(34042)
数学方法(33666)
(26256)
(25482)
中国(24901)
业经(22496)
(22159)
地方(20912)
(20527)
农业(16772)
(16155)
财务(16086)
财务管理(16051)
(15670)
贸易(15659)
(15593)
环境(15446)
企业财务(15249)
(15181)
理论(15042)
(14867)
银行(14816)
(14727)
机构
大学(330772)
学院(329558)
管理(130020)
(128962)
经济(126116)
理学(112616)
研究(111364)
理学院(111312)
管理学(109468)
管理学院(108856)
中国(82039)
(70850)
科学(69382)
(61855)
(55483)
(53242)
(52124)
研究所(50589)
中心(49807)
业大(49115)
财经(48777)
(44192)
(44141)
北京(43907)
师范(43657)
(41405)
农业(40571)
(39345)
经济学(38604)
财经大学(36208)
基金
项目(229072)
科学(180225)
研究(169569)
基金(165245)
(143610)
国家(142432)
科学基金(122416)
社会(106224)
社会科(100581)
社会科学(100554)
(90550)
基金项目(88260)
自然(79163)
教育(77540)
自然科(77214)
自然科学(77195)
自然科学基金(75790)
(75573)
编号(69364)
资助(67131)
成果(56743)
重点(51652)
(50522)
(49188)
课题(48240)
(47832)
(44766)
创新(44638)
科研(43593)
教育部(43249)
期刊
(144499)
经济(144499)
研究(98379)
中国(64573)
学报(52739)
管理(48460)
科学(48200)
(47645)
(47074)
大学(40086)
教育(38863)
学学(37614)
农业(32207)
(28622)
金融(28622)
技术(28140)
业经(24113)
财经(23833)
经济研究(22377)
(20263)
问题(18689)
图书(16833)
理论(16143)
科技(16141)
(15780)
(15360)
现代(15224)
技术经济(15148)
实践(14743)
(14743)
共检索到484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文卉   宋小青   徐惠孝   高厚兴  
深入理解淡水养殖水面结构转型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和大食物观的必然要求,对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有关淡水养殖水面结构变化的研究还十分不足。论文在认识到淡水产品市场需求和河湖长制等水域管控政策对淡水养殖的影响基础上,综合运用Simpson多样性指数、地理要素重心模型和面板回归模型,从类型结构和空间结构两方面研究揭示江汉平原养殖水面的转型特征,着重探索市场诱致和政策管控共同作用下养殖水面结构转型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 2001—2020年,江汉平原养殖水面从快速扩张转为扩张减缓,类型结构发生了“大水转小水、小水精养化、综合种养化主导”的转型,空间结构出现了“大水爬坡、小水向江”的转型趋势;(2)市场诱致性类型替代叠加政策强制性结构调整共同驱动了江汉平原养殖水面结构转型。其中,前者即以追求劳动生产力最大化为养殖目标的自下而上市场诱致性类型替代,后者即以河湖长制为代表的自上而下的水域管控政策实施导致的结构调整。此外,论文提出了加强江汉平原养殖水面结构转型调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果有助于土地利用转型研究对象向养殖水面拓展,同时能够为从结构演化视角开展土地利用转型研究提供案例支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贤辉  杨钢桥  
汉平原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保留一定的耕地数量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因此 ,研究其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便具有了实际意义。文章以仙桃市为例 ,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AS ,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 ,分析了其 1990 -2 0 0 2年耕地的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因子 ,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仙桃市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豆   聂艳   焦文轩   王华   郑浩然  
江汉平原自然环境优越,乡村生态韧性的提升是江汉平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研究基于抵抗力、适应力、恢复力三维度构建了江汉平原乡村生态韧性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法、核密度估计法、重心-标准差椭圆和地理探测器模型评估2005—2021年江汉平原乡村生态韧性水平,诊断时空演变特征,挖掘影响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在时序特征上,江汉平原乡村生态韧性水平呈现波动起伏的上升趋势,生态韧性差异逐渐减小。2)在空间分布上,江汉平原乡村生态韧性呈现“低值分散、高值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空间上呈西南—东北走向,整体向西南推移。3)在影响因子上,地表起伏度、年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变化率、归一化植被指数、环保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是制约江汉平原乡村生态韧性的主要影响因子,并且影响因子由抵抗力向适应力和恢复力转变。研究结果能为江汉平原乡村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白遗胜  吴琅虎  高幼兰  
本文根据仙桃、洪湖、江陵、监利四县市1986—1987两年的扩大试验,探讨该区域池塘养鱼大面积高产技术及理论问题。条件与方法湖北省仙桃、洪湖、监利四县市地处长江中上游的江汉平原,该区域地势平坦,河湖较多,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八十年代初以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利用低湖田开挖了成片精养池塘,面积每个10~20亩,水深2—2.5米,池坡1:3,池埂面积为水面的40%左右,部分池塘处在蓄水湖区周围,水草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然而养鱼人员大多由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隽隽  周勇  吴宜进  胡海  叶青清  吴文斌  
江汉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也是武汉城市群发展的腹地,了解区域土地利用演变对流域水文的影响有助于为土地规划政策及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以2000~2004年为模型校准期,2005~2009年为模型验证期构造SWAT模型并模拟区域内主要流域的月、年径流量。然后借助双累积曲线研究江汉平原内主要江河的人类活动对径流的扰动作用并对比分析1980和2010年二种土地利用模拟情景下径流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模型验证能较好的模拟区域内长江及汉江的径流量;随着降雨量的减少,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量的影响在增加;1980~1990年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水利设施的投入和林地减少上,2000年之后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甄俊丽  范如国  罗会军  
江汉平原作为长江中游最富裕的地区之一,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依托。运用城市引力模型和复杂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以江汉平原城市群14个城市(区)间的经济联系为主要依据,研究了江汉平原城市群的网络结构特征。研究发现,江汉平原城市群的经济关联初步具备了网络化规模,但核心城市特征不明显,发展失衡严重,没有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网络协同发展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江汉平原城市群网络化、协同发展的"双荆"战略等八条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常庆欣  刘明松  
本文选取江汉平原作为研究区域,对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人地关系与粮食产量、粮食市场价格波动以及社会风险与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考察。民国时期农户面临着大量来自自然的、市场的和社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农户形成了一种风险规避基础上的基本需求最大化行为取向,并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生产行为和非农行为特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银莺  宗琪  张安录  
农地价值的货币化计量为缓解我国农地流失形势,修订和完善农地分等定级成果、征地补偿制度,制定和实施农地生态管护政策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在随机抽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收益还原法及CVM对江汉平原不同类型农地资源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研究表明:江汉平原包括耕地、园地、林地及水域用地在内的农地资源的非市场价值现值达1 246.82亿元,是农地资源价值构成中无法忽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耕地资源整体价值达4 563.28亿元,无法通过市场交易体现的非市场价值有545.30亿元,占耕地价值构成的11.95%;园地及水域用地的价值分别为623.09亿元和3 210.06亿元,非市场价值所占比例份额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圣欢  彭婵  董利民  
文章以江汉平原耕地资源为研究对象,将影响江汉平原耕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因素分为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三类,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模型,解析了江汉平原2001-2010年间耕地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过程,计算出江汉平原各区的生态安全综合值,划分了安全等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祥明  汪传信  青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农地保护外部效益的货币化计量可为缓解我国农地流失形势,制定及实施农地生态保护政策,探寻农地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均衡点提供理论及决策依据。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估算江汉平原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研究表明:①随着农地保护意识的增强,受访居民已意识到农地外部效益的存在,85.50%的受访居民对农地有正的支付意愿;受访居民的性别、年龄、家庭人口(老年人口、参加工作人口)、经济状况(土地面积、月生活开支、职业)等特征对支付意愿有显著影响。②江汉平原农地保护的年均总支付意愿达28.05×10~8元,折合单位农地的保护效益为48 658元/hm~2;区内现有农地目前无法通过市场价格表现的外部效益约1 246.82×1...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刘章勇  刘百韬  李必华  蔡承智  
江汉平原涝渍地的成因主要有地质地貌条件、气象水文条件和农业生产活动;涝渍地的演替过程与人类的干预程度密切相关,并表现出时间和空间的分异规律性,从而引起涝渍灾害程度的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必华  刘百韬  李正浩  刘章勇  李勇  
通过五年研究,澄清了江汉平原涝渍灾害形成的原因。根据微地貌特点和涝渍状况将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土地分为7种类型:洲滩平地季节性洪涝地域,淤高平地季节性暗渍地域,中间平地季节性渍害地域,低湿平地渍害地域,滨湖平地涝渍地域,湖泊水面调蓄地域,碟形洼地涝渍圈。江汉平原涝渍微地域分异和演变规律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1)在平面上与河流呈水平带状分布;(2)在空间上呈梯度分布;(3)碟形洼地涝渍特征呈同心圆分布;(4)涝渍微地域随时间推移发生有序地演变;(5)人类活动越来越成为江汉平原涝渍地域分异的主导因素;(6)江汉平原涝渍微地域与涝渍灾害呈显著的相关性。根据江汉平原涝渍微地域涝渍发生特征,提出了因地制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常变蓉  李仁东  徐兴建  邱娟  易凤佳  罗开盛  
分析了江汉平原2009年易于钉螺孳生的3种土地利用类型(滩地、河渠和水田)比例与钉螺密度的关系。首先,在ERDAS9.2和ENVI4.7软件中对江汉平原2009年的Landsat5TM遥感影像进行了预处理。在已有的多期土地利用数据的基础上,借助eCognition软件利用向量相似度指标来提取土地利用变化区域,结合目视解译经验并运用遥感指标通过建立规则集对变化区域进行分类,将变化区域的分类结果更新2000年数据,得到了该区域2009年的土地利用数据。接下来,整理了江汉平原2009年螺情资料并计算出村级钉螺平均密度,绘制了2009年钉螺分布图。将绘制的钉螺分布图与土地利用分类图叠置分析,并结合收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邹书婷  朱媛媛  张永利  杨琳  曾菊新  
将资源诅咒的研究领域由传统的矿产资源转向土地资源研究问题域,以近10a江汉平原18个县(市)的统计数据为依据,运用诅咒系数对其进行资源诅咒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发展滞后的荆州市所辖的监利县、江陵县以及其他7个县市的土地资源诅咒系数大于1,确实存在资源诅咒现象,且江陵县与监利县还属于严重诅咒区。通过对选取指标作进一步的计算分析,得出导致其产生资源诅咒的原因主要为:以土地资源为依托的农业没有得到高效发展,而受到发展观念与投入等束缚,其二、三产业发展同样滞后。根据影响资源诅咒地区产业发展的具体因素,有针对性地给出化解土地资源诅咒的对策建议,为今后资源诅咒地区打破诅咒束缚,持续快速发展指明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