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8)
2023(11877)
2022(9713)
2021(8807)
2020(7239)
2019(15661)
2018(15356)
2017(27661)
2016(15429)
2015(17118)
2014(17166)
2013(16424)
2012(15454)
2011(13981)
2010(14294)
2009(13448)
2008(12962)
2007(11776)
2006(10437)
2005(9668)
作者
(45622)
(38573)
(38260)
(36436)
(24481)
(18576)
(17304)
(14797)
(14785)
(13965)
(13500)
(13356)
(12745)
(12412)
(12318)
(11994)
(11385)
(11325)
(11215)
(11045)
(9826)
(9581)
(9392)
(9010)
(8681)
(8545)
(8545)
(8504)
(7861)
(7806)
学科
(62237)
经济(62138)
管理(45422)
(37747)
(29931)
企业(29931)
(21284)
地方(19586)
方法(18559)
中国(17839)
(17391)
(16672)
业经(16114)
数学(15725)
数学方法(15551)
(15521)
农业(14276)
(12367)
环境(11505)
(11200)
金融(11192)
(10968)
银行(10940)
(10570)
地方经济(10358)
(9464)
理论(9389)
(9076)
体制(9029)
(9021)
机构
学院(219330)
大学(215897)
(84106)
经济(82041)
研究(80717)
管理(76279)
理学(64440)
理学院(63558)
管理学(62324)
管理学院(61923)
中国(60448)
科学(51016)
(46683)
(42923)
(41595)
(40686)
(40140)
研究所(37776)
中心(36958)
业大(33633)
财经(32518)
(31441)
农业(31285)
师范(31075)
(30418)
(29182)
(28941)
(28364)
北京(28060)
经济学(25788)
基金
项目(150477)
科学(118389)
研究(110997)
基金(107102)
(94724)
国家(93921)
科学基金(79323)
社会(70349)
社会科(66380)
社会科学(66367)
(62394)
基金项目(56683)
(50851)
教育(50344)
自然(50152)
自然科(48809)
自然科学(48792)
自然科学基金(47869)
编号(45308)
资助(41902)
成果(37365)
重点(35513)
(33970)
课题(33600)
(32257)
(31777)
(30977)
创新(29094)
国家社会(29082)
科研(28278)
期刊
(103237)
经济(103237)
研究(65840)
中国(50340)
(38789)
学报(38498)
科学(34510)
(33648)
大学(28868)
管理(28576)
学学(27429)
教育(27085)
农业(26354)
(21186)
金融(21186)
业经(18239)
技术(17898)
财经(16219)
经济研究(15518)
(13927)
问题(13199)
(12770)
(12268)
资源(12114)
科技(10892)
业大(10073)
现代(9597)
(9205)
(9170)
(9106)
共检索到340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云才  陈田  郭焕成  
20世纪80年代江南六大水乡古镇被发现、保护,并且进行旅游开发之后,该区以其独有的水乡风貌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为古镇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形成了古镇独特的发展模式。然而在发展的同时,因受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冲击,该区域不仅呈现出商业化过度、现代化过快、空心化明显、克隆化普遍和超载化突出的严重问题,而且其赖以存在的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使江南六镇的保护出现孤岛化现象。依托江南水乡文化遗存的区域景观整体的研究,探讨了古镇及区域景观体系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内在机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兵  
以昆山市顺陈路为例讨论江南水乡道路景观个性的营造方式。江南水乡景观特色的营造不但是要体现出江南景观的多种直接要素,更要考虑到城市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间接要素,体现出江南水乡诗意的环境氛围,表现出当地固有的历史文化,营造出让当地市民能感到自豪的道路景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琪琪   濮励杰   高根红   王玉军   宋珂   杨磊  
高度城市化进程中的江南水乡地区生态系统面临威胁,开展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识别,保护该地区敏感脆弱的生态环境非常重要。本研究选择常州市金坛区为江南水乡地区的典型案例,运用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识别生态源地,通过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提取生态廊道,结合重力模型进行生态廊道的重要性分级,根据生态廊道的重要性分级、生态廊道相交点的分布情况以及土地利用情况,确定区域生态夹点和生态障碍点,识别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关键区域,据此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供生态修复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生态源地面积152km2,其中陆域生态源地共44个,总面积为49.3km2,集中分布在茅山;水域生态源地共77个,总面积为102.7km2,集中分布在长荡湖;(2)生态廊道总长度432.4km,陆域生态廊道呈“横向伞状”分布,水域生态廊道呈“内闭外开双环”式分布。极重要生态廊道93.2km,重要生态廊道157.8km,一般重要生态廊道181.4km。(3)区内生态夹点16个,重要生态夹点有9个,主要位于金坛区西部的茅山和天荒湖;生态障碍点14个,主要生态障碍点6个,分布在建筑密度较高的主城区以及高等级道路与生态廊道的相交处。(4)通过关键区域识别,以主要生境斑块的有效连接、保护关键夹点、修复关键障碍点为原则,提出构建金坛区“一核、三片、五带”的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本研究可为长江下游的江南水乡地区开展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陶文静  阮仪三  袁菲  
"十二五"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在于文化发展的人民性。江南水乡古镇因其生动多元的"人民性"而可贵,也应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而发展。以"人民性"为尺度,创造性地对待保护和发展,激发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生命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城镇的有益探索,具有积极的世界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江五七  陈豫  
江南水乡古镇多集中于苏南及杭嘉湖地区 ,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光 ,且具悠久的历史 ,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古民居。为了让江南水乡古镇传统遗韵流芳百世 ,有关管理部门应采取一些保护方略 ,在挖掘民俗风情提高古镇的文化品位基础上 ,寻求传统与商业的最佳契合点 ,注重水资源保护和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 ,培养古城可持续发展理念 ,长久维护古镇的水乡风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卞显红  
江南水乡古镇转型动力机制主要体现在4方面:历史文化名镇观光旅游对古镇经济贡献度低、古镇旅游接待容量有限、古镇旅游发展促进旅游项目的投资与建设、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促进古镇转型发展。江南水乡古镇转型路径主要有5种:开发休闲、度假旅游项目推动古镇由观光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突破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区向古镇之外区域拓展,以古镇旅游为核心向外扩散;构建古镇旅游圈,积极发展农业生态旅游及乡村旅游;深挖文化内涵,创新文化开发项目,走纵向深挖道路;由区域知名向中国知名,再向世界知名转变,打造世界名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郭文  王丽  黄震方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从资本维、生产维、权力维、阶层维、生活维和社会维6个维度切入,对周庄古镇旅游开发使其原有空间所根植的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空间生产效率取决于开发模式,实践主导更应关注社会效能;(2)旅游空间生产问题存在生存论思考,空间的调适需凸显人文关怀;(3)旅游空间优化关键是提高空间质量,包容性发展应成为未来诉求。文章提出以提升空间质量为核心的包容性发展方向:(1)强化旅游空间生产中居民社会经济保障措施;(2)增进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凝聚能力;(3)提升旅游空间生产的社会包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品高  陈仙波  
一提起江南水乡,人们就会被“小桥、流水、人家”的迷人景象所吸引,而江南水乡旅游又一直是被旅游者所青睐的重点旅游产品。随着“走出城市,走进田园,回归自然”呼声的提高,周庄、西塘、南浔等江南水乡名镇旅游产品不断推出。笔者正是在这种水乡旅游特别是水乡名镇旅...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程俐骢  
自今年5月实行每周双休日以来,人们闲暇时间增多,“双休日上哪里去?”成了传媒的热门话题。上海街头常可以听到人们对于双休日闲得无聊,无处可去的感叹。这正给江南水乡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旅游部门应抓住机遇,协同地方工作部门,开辟一些适合城市工薪阶层作短途旅游的景点和节目,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要。环绕上海的江南水乡城镇蕴藏着丰富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励  
江南水乡传统民居的灰空间形式多样,不光从物理上满足了人的身体舒适,还从人文上增加了人的心理愉悦感和地域认同感,展现出丰富的生态美,对建设生态化的建筑与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妍  车越  杨凯  
河网水系是江南水乡重要的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河网的干扰日趋严重,村镇小水体出现大面积填埋,部分地区河网结构趋于简单,非主干河道不断减少。以上海市青浦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河网水系分区保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江南水乡风貌保护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河网水系在江南水乡具有明显的廊道效应;(2)青浦区可划分为河网特殊保育区、河网重点保护区、河网风貌保留区、河网生态建设区和河网景观恢复区5个区域,并由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水系分区保护方案;(3)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江南水乡河网水系保护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兵  毛钦艺  韦薇  唐健  
快速但不健康的城镇化使得江南水乡城市内涝、缺水、水污染等问题并存,且日趋严重。江南水乡道路常沿河而设,路面雨水未经处理直接通过管渠排入周边河道,引发了严峻的雨洪管理问题。理水作为改善水体径流方式、促进自然水循环尤其是微循环的理念与方法,是中国特有的具有"生态智慧"的雨洪管理方法。本研究总结江浙地区经典园林理水案例的相关经验,提炼出"疏、引、阻、汇、净"的地域化理水手法、"梳理河水、绿地引水、生态理水、湿地净水"等基本流程。进而依据路面、道路两侧绿地和周边水系三者之间的竖向衔接关系,提出三种雨洪管理模式,巧借道路两侧绿地在路面与水系之间建立理水通道,设置引水溪流和人工湿地。从而形成由源头、中途、末端共同组成,具有中国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道路雨洪管理控制措施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兵  毛钦艺  韦薇  唐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晟  曹昌智  
我国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方兴未艾,由于过度商业开发、旅游同质化和无序竞争,也给文化遗产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亟待整合文化资源,统筹规划,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发展进行合理定位,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加快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实现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并举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蒋志杰  吴国清  白光润  
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研究对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南水乡古镇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游客问卷调查及意象地图描绘等方法 ,初步探究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地意象空间是以“环状”为特征 ;而组成意象空间的要素主要有干道、桥梁、节点、标志和区域 ;其中干道和桥梁构建了“环状”意象空间框架。根据此项研究的成果 ,本文最后提出了对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