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73)
- 2023(7050)
- 2022(5596)
- 2021(5262)
- 2020(3788)
- 2019(8531)
- 2018(7939)
- 2017(14218)
- 2016(7621)
- 2015(8264)
- 2014(8328)
- 2013(8112)
- 2012(7860)
- 2011(7140)
- 2010(7344)
- 2009(6940)
- 2008(6507)
- 2007(5787)
- 2006(5202)
- 2005(4204)
- 学科
- 济(32671)
- 经济(32643)
- 农(25185)
- 业(17269)
- 农业(17262)
- 地方(14196)
- 管理(13220)
- 业经(12041)
- 中国(11657)
- 方法(8414)
- 企(8023)
- 企业(8023)
- 农业经济(7926)
- 发(7772)
- 学(6843)
- 制(6639)
- 数学(6477)
- 发展(6470)
- 展(6459)
- 数学方法(6392)
- 环境(5816)
- 收入(5776)
- 财(5677)
- 地方经济(5605)
- 土地(5444)
- 村(5250)
- 教育(5243)
- 农村(5226)
- 建设(5165)
- 产业(4843)
- 机构
- 学院(109694)
- 大学(103714)
- 研究(39688)
- 济(39587)
- 经济(38463)
- 管理(36324)
- 理学(30878)
- 理学院(30345)
- 管理学(29712)
- 管理学院(29503)
- 中国(28355)
- 科学(25366)
- 农(24631)
- 江(23732)
- 京(22240)
- 所(19625)
- 范(19243)
- 师范(19103)
- 中心(18803)
- 业大(17957)
- 农业(17882)
- 财(17757)
- 研究所(17645)
- 省(16349)
- 州(15101)
- 师范大学(15093)
- 院(14558)
- 财经(13604)
- 南(13572)
- 北京(12466)
- 基金
- 项目(76673)
- 科学(60743)
- 研究(59891)
- 基金(53349)
- 家(45766)
- 国家(45263)
- 社会(39339)
- 科学基金(38587)
- 社会科(36817)
- 社会科学(36805)
- 省(34314)
- 基金项目(29092)
- 教育(26243)
- 划(26047)
- 编号(25920)
- 自然(22326)
- 自然科(21626)
- 自然科学(21621)
- 成果(21267)
- 自然科学基金(21172)
- 发(19125)
- 课题(18898)
- 资助(18893)
- 重点(17622)
- 年(15924)
- 发展(15779)
- 部(15694)
- 国家社会(15647)
- 农(15605)
- 创(15561)
共检索到1695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崔曙平 于春 何培根 富伟
江南是中国传统的人居理想地,但是"江南"一词从最初出现到今天,无论在空间范围还是文化内涵上,都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基于对古代文献、历史地图和古代诗词绘画作品的综合分析,梳理"江南"地理空间变迁的历史脉络,探讨江南文化在聚落选址、街巷格局、建筑风格、园林营建、公共空间等方面的物化表征,分析当前江南乡村空间文化特色留存与面临的挑战,提出苏南乡村空间文化特色保护与传承的策略与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8个学院(部),涵盖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1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6个硕士专
关键词:
江南大学 一级学科 无锡轻工大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徐雁 张思瑶 何雨琪
文章通过梳理江南部分地区地方史志中的记载,回溯了我国古代江南私家藏书的起源和家庭读书的传统,及其与近代乡村图书馆的关系,阐述了乡村图书馆继承发扬江南文化的可能路径,如继承和发扬古代私家藏书、读书的文化传统,在老村落改造中重视对中国传统书香遗存的保护与复原,以及建立现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到乡进村的制度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胡克诚
明代镇江府的"江南"归属,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其间交织着复杂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元朝末年,镇江作为朱元璋的"兴王之地"之一,与原张士诚统治下的苏州、松江、常州、杭州、嘉兴、湖州等"江南"核心区分属不同阵营,使其从自古以来与后者多处同一行政区划的"江南"或"浙西"中被人为割裂出来,并在入明后获得了远优于后者的政治地位和财政待遇。从财政视角看,有明一代的镇江府在赋税科则与蠲免政策上同代表"重赋之地"和"逋赋之乡"的"江南"泾渭分明。永乐以降,因治水等项统一管理和缓解国都北迁造成的经济重心同政治中心再度分离
关键词:
江南 明代 镇江府 归属性 变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陶文静 阮仪三 袁菲
"十二五"阶段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在于文化发展的人民性。江南水乡古镇因其生动多元的"人民性"而可贵,也应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而发展。以"人民性"为尺度,创造性地对待保护和发展,激发其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生命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城镇的有益探索,具有积极的世界意义。
关键词:
江南水乡保护 人民性 中国特色新城镇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蒋建武
作品简介:我国江南文化,自古以来总是伴随着浓郁的艺术气息,连空间的处理上也是淡雅相尚、宛转自由。本方案的设计在有限的建筑空间内演绎江南风格别致的审美意趣。隔断、假窗和空间的转折,使得建筑各部分之间既有分隔又相互渗透、延伸,动与静之间有多层次的转换。如水墨般淡雅的中性色彩衬托着一抹清新的蓝,正契合了江南文人平中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蒋励
江南水乡传统民居的灰空间形式多样,不光从物理上满足了人的身体舒适,还从人文上增加了人的心理愉悦感和地域认同感,展现出丰富的生态美,对建设生态化的建筑与城市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灰空间 生态 物理 人文 江南水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小田
囿于经典理论家的社会形态话语体系,与村落女红相关的问题意识十分有限。近代性女红的形成条件、特征及其对于平民生活的意义等基本问题,并未得到充分的阐释。以地域江南为案例的实证研究表明,近代性村落女红是地方传统女红纵向濡化与近代世界市场横向渗透相结合的产物,并作为关键性要素,与其它各种劳作形式相互依存,稳定着家庭经济结构的基本样态。在村妇,既已形成的经济结构或制度环境常常被视作无庸考虑的自然事实,她们的常态行为,总是表现为源于日常生计驱动的对经济结构和制度环境的应时而对,从这一积极的意义上说,村落女红其实是村妇在经营属于自己的一份生活。比之于片面强调外在结构和环境对个体(村妇)制约的同情式批判而言,...
关键词:
近代性 江南 村落 女红 日常生计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单强 昝金生
“合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唐宋时期就流行甚广。近代以来 ,尤其是 2 0世纪 2 0年代 ,随着现代经济因素的增长 ,银行也加速向农村渗透 ,传统经济组织与现代金融机构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现代化理论者认为 ,在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 ,传统经济组织逐渐烟消云散 ,土崩瓦解。而江南农村中颇为流行的传统金融组织“合会”的演变 ,却向我们描述了与此不同的农村经济演化图景。
关键词:
江南地区 农村经济 民间金融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樱
茶具由茶壶、茶海、茶杯组成,三者可收纳成一体,形成一个完美的形态。设计灵感来源于江南印象,河水、波光、古桥、倒影、建筑融入其中,实桥虚桥,实景虚景,交相呼应,描绘出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