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0)
2023(9296)
2022(8103)
2021(7379)
2020(6396)
2019(15168)
2018(14984)
2017(29492)
2016(16363)
2015(18902)
2014(19285)
2013(19178)
2012(17812)
2011(16149)
2010(16393)
2009(15565)
2008(15836)
2007(14625)
2006(12806)
2005(11834)
作者
(48568)
(40772)
(40734)
(38998)
(26043)
(19651)
(18769)
(15772)
(15627)
(14776)
(14130)
(13912)
(13177)
(13040)
(13037)
(12876)
(12442)
(12280)
(12020)
(12018)
(10246)
(10090)
(9949)
(9442)
(9331)
(9247)
(9208)
(9148)
(8335)
(8094)
学科
(71175)
经济(71075)
管理(50391)
(47356)
(38627)
企业(38627)
方法(32125)
数学(28648)
数学方法(28436)
(21426)
(19940)
(18706)
中国(18525)
地方(15555)
业经(14578)
(13705)
(13176)
贸易(13169)
(12753)
(12732)
财务(12723)
财务管理(12688)
(12470)
农业(12454)
银行(12445)
(12417)
金融(12413)
(12196)
企业财务(12030)
(11836)
机构
大学(243863)
学院(242505)
(104305)
经济(102065)
管理(92486)
研究(82838)
理学(78562)
理学院(77680)
管理学(76536)
管理学院(76059)
中国(64654)
(51981)
(51503)
科学(48715)
(43685)
(42689)
(42085)
财经(40273)
中心(38816)
研究所(38082)
(36277)
业大(35488)
农业(32971)
经济学(32911)
北京(31609)
(30408)
师范(30093)
(29990)
经济学院(29768)
财经大学(29712)
基金
项目(155302)
科学(122258)
研究(113602)
基金(113389)
(97961)
国家(97163)
科学基金(83116)
社会(72989)
社会科(69169)
社会科学(69144)
(61411)
基金项目(60284)
自然(53105)
教育(52340)
自然科(51801)
自然科学(51783)
自然科学基金(50883)
(50852)
资助(46602)
编号(46128)
成果(38178)
(35737)
重点(35250)
(33360)
(32852)
课题(32211)
(31963)
教育部(30587)
创新(30082)
国家社会(29984)
期刊
(119916)
经济(119916)
研究(73911)
中国(49868)
(42879)
(38224)
学报(36800)
科学(33855)
管理(33582)
大学(27815)
(27245)
金融(27245)
学学(26332)
农业(24686)
教育(21823)
财经(21216)
技术(20286)
业经(19092)
经济研究(18320)
(18062)
问题(16230)
(12942)
(12884)
理论(12627)
技术经济(12508)
(11636)
商业(11345)
实践(11209)
(11209)
统计(11072)
共检索到3719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樊树志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游欢孙  曹树基  
市镇周边乡村农民以兼业的方式部分或暂时实现由农民向手工业工人的转化,其实质是江南的“乡村工业化”而非“人口城市化”。没有现代工业支持的江南市镇,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是有限的,所能容纳的人口也是有限的,因而对整个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包伟民  黄海燕  
作者以浙江乌青镇为个案 ,对“专业市镇”与江南市镇研究范式作了角度独特地评论 ,在翔实史料的基础上认为 :蚕桑业固然是乌青镇农村经济中粮食作物之外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若说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进而规定了市镇经济的“专业性” ,则有夸大之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悦  
产业因素通常被认为是影响城镇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产业在不同历史时期,以何种方式、何种程度影响城镇体系是比较模糊的。文章选择苏州市吴江区为例,聚焦一般工商业和蚕桑丝织业这两种产业类型在明清至今这一长时间段内与市镇体系的互动演变过程,从等级规模、职能类型和空间分布三个层面考察产业对市镇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因素与市镇体系存在着高度的关联性:一方面,产业的盛衰直接影响着市镇体系的发达程度;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产业形成不同的市镇体系,其中,一般工商业对应网状市镇组织模式,蚕桑丝织业对应枝状市镇组织模式。无论是传统产业的保护与传承,还是历史城镇的保护与发展,都应该重视产业与市镇体系的关联。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伯重  
十年前,海峡两岸学术交流尚处于萌芽阶段,但刘石吉先生的《明清时代江南地区的专业市镇》、《明清时代江南市镇之数量分析》与《太平天国运动后江南市镇的发展》三篇论文,却早巳不胫而走,在大陆明清史学界广泛流传。有鉴于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84年杪将上述三文汇为《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一书,于1987年刊出,以餐读者。此书不仅是大陆出版的第一部台湾学者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专著,而且也是1980年代国际中国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忠平  
市镇作为社会的、经济的及地理的实体,是在宋元之后,特别是明清时期大量涌现于江南农村的。随着江南市镇社会经济的兴起与繁荣,其内部的社会组织也经历了一个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本文拟就宋元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社会组织的三种主要类型,即市镇政权组织、宗族组织以及帮行组织的内部结构,相互关系及其对市镇社会经济的影响略加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丰  
在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流入小城镇的农民工具有不同的居住形态,并因此产生了多种居住管理模式。当前,各地应根据农民工的居住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其中,集宿化管理模式能够降低管理成本、便于加强管理,因而应成为今后需要加快发展的农民工居住管理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  徐枫  
吴江把推进新型城镇化置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通盘谋划,坚持布局集中助推城乡规划一体、产业集群助推城乡经济一体、农经集合助推城乡发展一体、资源集约助推城乡生态一体,以及服务集成助推城乡保障一体。但目前面临土地瓶颈问题突出、行政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农村资源和农民资产市场化程度较低、新型城镇化改革的法制空间不够明确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吴江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童潇  
江南市镇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明清及当代时序上的两次兴盛期。但是这两次兴盛表征背后所展现的社区发育逻辑有很大的不同。以上海市郊七宝古镇为例,其第一次兴盛的机理是在国家悬置的背景下,依靠其内部产业发展及市场交易带动而实现的近代市镇繁华;而第二次兴盛则是在国家介入以后,通过政府规划设计社会工程,以旅游业为突破口,而带来的当代市镇的再度发展。两次繁盛背后的一个重要转变在于市镇已从一个商品交易的中介转变为消费的终端市场。在国家介入市镇发展以后,市镇原有的传统发生了变迁,社会资本网络的拓展,经济与生活的分离,宗教影响的式微,昭示着市镇社区内部一场静悄悄的变革。以七宝为代表的江南市镇社区两次发育的不同机理,...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沈金明  蒋坤永  叶勇  
吴江市乡镇企业租赁经营机制调查沈金明蒋坤永叶勇一党的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方针明确后,吴江市乡镇企业在发展竞争中,部分向组建企业集团方向发展;部分则向租赁经营方向发展。租赁经营机制先在盛泽、平望等镇...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施卫娟  汪晏伊  
苏州市吴江区人力资源市场自2012年由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合并以来,从平台建设到功能提升,品牌打造到服务优化得到了全方位的深化。在简政放权、战略布局转型背景下,吴江区人力资源市场大胆尝试,勇于探索,锐意改革,以人力资源市场服务外包作为就业服务工作简政放权的先行者,打造适应新形势的"创新型、服务型、规范型"人力资源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探索简政放权的背景一是顶层设计不断推进。简政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景熹  
我国目前城镇的设置以县属镇一级为基层。吴江县是江苏省县属镇设置最多的一个县份。全县现有7个县属镇,其人口规模都超过五千人。七镇在该县社会生活中占有显著地位。它们集中了全县10%的人口,80%的工业产值。通过对吴江县七个镇的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我国城镇结构体系中县属镇这一层次的特点和问题。吴江县位于江苏省的东南角。西依太湖,北界吴县,东与上海市,南与浙江省接壤。全县总面积1,234余平方公里,总人口72.7万。吴江县有江南水乡地理环境的典型特点,境内湖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施卫娟  蒋勤  
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环境变迁,劳动力市场供需结构发生深层次变革,一方面企业发展呼唤人才供应"扩量提质",另一方面求职者差异化需求日益明显,传统的公共职介服务模式已跟不上劳动力市场变革的脚步,凸显出相对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为此,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就业管理部门从借力市场化运作、深入信息化建设和探索多元化渠道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公共职介服务由供给主导型向需求主导型转变,多维度提升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益,长期发挥公共职介对于调节劳动力资源供需平衡、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维护经济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性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万峰  
吴江城镇化发展历史悠久,是苏南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撤销吴江市设立吴江区,可进一步优化苏州市区行政区划结构,促进苏州城区与吴江统一建设和管理,但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区镇合一"体制的发展,取决于对城镇化的推进程度,以及行政区划的改革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