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56)
2023(7556)
2022(5296)
2021(4427)
2020(3023)
2019(6792)
2018(6404)
2017(11564)
2016(6062)
2015(6571)
2014(6502)
2013(6270)
2012(6110)
2011(5590)
2010(5780)
2009(5513)
2008(5425)
2007(4694)
2006(4361)
2005(3993)
作者
(18829)
(15777)
(15286)
(14911)
(10426)
(7598)
(7089)
(6392)
(6065)
(5782)
(5679)
(5323)
(5161)
(5055)
(4838)
(4797)
(4778)
(4762)
(4518)
(4414)
(3892)
(3782)
(3738)
(3625)
(3620)
(3569)
(3423)
(3271)
(3155)
(3024)
学科
(36908)
经济(36879)
管理(16987)
(13124)
中国(12736)
业经(12285)
地方(10351)
(10273)
企业(10273)
方法(9433)
产业(9134)
信息(8521)
总论(8185)
信息产业(8069)
(7646)
(7629)
数学(7257)
数学方法(7180)
理论(6521)
城市(6377)
环境(5637)
农业(5550)
(5243)
金融(5243)
(5221)
(4987)
(4831)
银行(4830)
(4716)
城市经济(4637)
机构
大学(97381)
学院(97128)
(39333)
经济(38360)
研究(35667)
管理(35361)
理学(30433)
理学院(29956)
管理学(29424)
管理学院(29221)
中国(25019)
(22311)
科学(21757)
(21128)
(17580)
(16703)
(16142)
师范(16019)
中心(15858)
研究所(15342)
财经(14133)
(13788)
师范大学(13290)
经济学(12886)
(12780)
业大(12588)
北京(12585)
(12469)
(12466)
经济学院(11543)
基金
项目(67930)
科学(55022)
研究(51030)
基金(49559)
(42891)
国家(42511)
科学基金(37506)
社会(34799)
社会科(32930)
社会科学(32922)
(27241)
基金项目(26094)
自然(22553)
教育(22208)
自然科(22015)
自然科学(22011)
(21987)
自然科学基金(21580)
编号(20735)
资助(18119)
成果(16267)
(15691)
重点(15569)
国家社会(14926)
课题(14628)
(14262)
(13990)
(13764)
发展(12920)
创新(12862)
期刊
(47082)
经济(47082)
研究(31173)
中国(17443)
学报(13270)
科学(13210)
管理(12432)
(12208)
教育(11442)
(10579)
大学(10090)
学学(9353)
(7914)
金融(7914)
经济研究(7615)
业经(7612)
问题(7469)
农业(7279)
技术(7184)
财经(7033)
城市(7009)
图书(6264)
资源(6236)
(6229)
(6136)
现代(5383)
书馆(4766)
图书馆(4766)
(4579)
商业(4568)
共检索到144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谭瑛  
江南地区城市发育历史悠久,经济文化底蕴丰厚,自然山水婉约秀丽,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城市景观图谱。而作为当下中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江南城市景观在四十年的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受到极大冲击,亟需在数字化平台上建构系统完整的城市绿色景观形态保护与规划方法。本文针对江南城市的绿色景观环境信息,整合中国本土山水景观理论,在融合人居环境科学及地学信息图谱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江南城市数字景观图谱理论的学术概念和基本相架,认为从尺度与层次、模块与要素、类型与维度的逻辑出发,江南城市绿色景观环境信息可以分为不同尺度层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温莹蕾  吕学昌  
城市景观是一个城市精神气质、经济文化等内容的载体,它的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主要论述了济南城市发展中景观风貌的变化,以及传统自然与现代建设的融合与冲突,并对济南城市设计中的景观要素进行了分析与归纳。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连义  江南  吕恒  李俊杰  曹凯  
本文借助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运用景观生态学方法,采用反映湿地景观格局的面积、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形、香农多样性、香农均度、蔓延度、比面积、面积加权平均形状因子等指数,应用FRAGSTATS3.3软件,分析长江南京段湿地景观格局指标变化情况,从而揭示出该研究区的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演变,结果表明:长江南京段湿地景观总面积数量减少了6.75%,斑块数量增加了4%;斑块分形指数由1.1540增加到1.1638,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大;水田、江心洲以及河漫滩景观不规则化加大;自然河流和人工渠形状趋于规则化;坑塘的形状基本没变;坑塘、江心洲、人工渠占总湿地景观的比重上升;水田、自然河流、河漫滩的比重减少。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兵  
以昆山市顺陈路为例讨论江南水乡道路景观个性的营造方式。江南水乡景观特色的营造不但是要体现出江南景观的多种直接要素,更要考虑到城市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间接要素,体现出江南水乡诗意的环境氛围,表现出当地固有的历史文化,营造出让当地市民能感到自豪的道路景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谦  刘沛林  徐美  
对传统村落景观的研究有助于传承文化基因,留住乡愁记忆。文章以1998—2020年CNKI北大核心期刊收录的454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软件进行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关键词等方面的知识图谱分析,从整体上把握我国传统村落景观研究态势。结果显示:(1)我国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经历了起步探索、初步成长、繁荣发展三个阶段,从聚落形态学、景观生态学、社会地理学、历史文化学、旅游经济学等多学科角度对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2)传统村落景观研究呈现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特征,高频发文作者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科研院校,科研机构内部合作强度较大,但机构之间相对独立,不利于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的可持续发展。(3)传统村落景观研究的系统性越来越强,探讨了传统村落的空间重构、文化传承、旅游开发、园林规划等热门主题,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研究体系。在国家宏观政策导向下,未来相关研究可以从创新乡村地域系统理论与新文化地理学、推进跨学科领域研究与数据方法论创新、探索景观保护修复模式与资源有效利用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完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增明  周银波  王瑞林  
水景观建设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怎样充分利用水体、水文化,体现人、河、文化、城镇是一个生态有机体,是其中的重要课题。以江南小城镇为例,对其水系景观现状进行总结,剖析今后小城镇水文化景观的发展方向,提出水文化建设的建议,为今后小城镇水景观建设提供指导依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俊美  丁少平  李小敏  钟震宇  
本文分析了江南古村落景观符号元素的构成体系及其设计涵义,并对符号景观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覃伟  刘长青  
【目的】依据异质同构理论,发现江南古典园林与民宿景观空间存在着景观同构关系,因此利用这种景观同构关系来建立一套民宿景观空间设计方法,并利用柳湖阳山居为例证。旨在从江南古典园林中提取一定的设计手法,为营造出具有人文意境的民宿景观空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异质同构理论为指导,选取常德柳湖阳山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民宿景观格局构建与民宿景观空间结构营建,将柳湖阳山居的景观空间组成要素定义为:借山成景、理水融湖、空间序列、看与被看。【结果】柳湖阳山居民宿景观在形成“山—水—山”景观格局的基础上,产生两条闭环式空间序列。第一空间序列由入口景观、夹地景观、滨湖景观三大要素组成,第二空间序列环绕着内部水域而展开,两条空间序列各自独立却又在合适的位置出现融通关系。空间序列之上的各景观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看与被看的关系,让景观空间实现了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丰富景观空间的层次与节奏。【结论】柳湖阳山居民宿景观空间展示出的山水骨架、序列组织、渗透融合营造方式,同构于江南古典园林。因此,民宿景观空间可作为中式意蕴空间的传达载体。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伟涛  
以城市人口密度和城区面积的乘积来估算历史时期城市人口数量或可说是一种最为简单高效的方式,然而由于相关历史数据难以获得,这一方法极少见于相关研究中。近年来随着GIS技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日趋普遍地运用,加之逐步发掘的民国实测地形图资料,使得获取民国时期江南各城市的城区面积成为可能,而根据部分县市的人口调查资料可以分析不同类型城市的人口密度,进而也就可以估算那些没有资料的城市的人口数量。以各城市聚落在地形图中所表现的形态特征为依据进行类型划分,其中筑有城墙城市可分为4类,平均人口密度分别为28 988.65人/km~2、13 544.42人/km~2、5 748.48人/km~2、2 160.18...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帅强  贺建丹  邓运员  
根据景观基因及其图谱理论,选取我国南方典型山丘区、多民族大聚居地,系统收集传统聚落的数据资料,并结合适量野外补充调查,建立可表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符号的概念与构成。借助Arc GIS软件平台,构建了我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及其数据库,并对其图谱数据进行了管理与表达。在此基础上,以大湘西地区为例,从民族基因的角度,分析了其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的民族性传统聚落隐含了多次迁徙后的历史传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域文化生态景观内涵,它的形成与发展除了拥有聚落空间本身应具有的景观特征和所存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中华  董格  王永帅  
地方性是一个地方区别于另外一个地方的根本所在,而传统乡村聚落景观作为地方性的重要载体,研究其保护与传承策略具有重要价值。以陕西省韩城市党家村为研究对象,应用人类学领域中"地方性知识"为理论指导,解构和分析党家村传统村落景观的地方特征,并以图谱的形式予以可视化呈现。运用德尔菲、层次分析法等构建价值评价模型,对党家村传统村落景观地方性知识进行价值评析,从保护与发展两个维度提出相关景观规划策略。以期完善地方性知识理论研究体系,丰富传统聚落景观的研究视角,同时为传统村落景观保护与传承提供有效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曹帅强  贺建丹  邓运员  
根据景观基因及其图谱理论,选取我国南方典型山丘区、多民族大聚居地,系统收集传统聚落的数据资料,并结合适量野外补充调查,建立可表征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符号的概念与构成。借助Arc GIS软件平台,构建了我国南方传统聚落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及其数据库,并对其图谱数据进行了管理与表达。在此基础上,以大湘西地区为例,从民族基因的角度,分析了其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特征。结果表明:(1)该区的民族性传统聚落隐含了多次迁徙后的历史传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地域文化生态景观内涵,它的形成与发展除了拥有聚落空间本身应具有的景观特征和所存在的地理环境之外,还往往与周围其他聚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物质和信息联系;(2)通过建立景观基因符号特征,对于区域分异的划分有着重要参考作用;(3)在区域尺度上,将文化基因与自然环境结合,揭示这些基因符号的格局特征,有助于分析其地域差异及其原因,这使得文化地理学的研究与建筑学的分析有了区别;(4)研究工作解决了如何依托已有GIS平台构建景观基因符号的图谱并分析其特征的实践问题,这对今后全面开展区域尺度的景观基因信息图谱的构建与应用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兆峰  李琴  吴卫  
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研究及其图谱构建是文化地理学的重要研究方向。传统村落是在特定的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并保留至今的典型乡村聚落,是地域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空间载体,地域文化集中体现在传统村落内的文化遗产景观之中,因此传统村落是开展地域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组图谱研究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聚落景观基因组图谱建构方法,以武陵山区30个典型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构建了4类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组图谱,并对各类图谱进行了详细图解和特征解析。文章旨在通过图谱构建,厘清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基因的排列结构和基本空间分布特征,为传统村落文化遗产景观的保护、再现与振兴乡村提供科学依据,为后续文化遗产景观基因信息链修复、区域景观划分等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金炜  
结合宁波南塘老街案例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营造,通过现状背景分析,提出景观建设思路,即从景观的文化性、活动性、空间性和主题性出发考虑设计理念。通过街巷的主入口、主干道、建筑出入口、码头及驳岸、墙隅及非物质文化等不同维空间及基础设施景观分析,为当今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作出有益的探索。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永红  赵琪  
江南地区古镇园林景观蕴含陶冶情操的文化韵味,又有适宜居住的自然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本文通过对江南古镇园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要素进行解读,抽取其人居价值,结合具体设计案例,论述了江南古镇园林景观要素在现代居住小区中的导入与发展的开发利用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