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7)
- 2023(7555)
- 2022(6708)
- 2021(6319)
- 2020(5435)
- 2019(12475)
- 2018(12254)
- 2017(23222)
- 2016(12981)
- 2015(14663)
- 2014(14634)
- 2013(14090)
- 2012(12794)
- 2011(11409)
- 2010(11384)
- 2009(10285)
- 2008(9903)
- 2007(8653)
- 2006(7834)
- 2005(6802)
- 学科
- 济(47335)
- 经济(47255)
- 管理(31205)
- 业(28190)
- 企(21546)
- 企业(21546)
- 方法(19196)
- 地方(16512)
- 农(15941)
- 数学(15723)
- 数学方法(15522)
- 中国(12799)
- 财(11694)
- 业经(10925)
- 农业(10912)
- 学(10104)
- 制(9792)
- 理论(8412)
- 环境(7901)
- 发(7084)
- 贸(6868)
- 贸易(6864)
- 体(6810)
- 地方经济(6773)
- 和(6653)
- 易(6549)
- 划(6273)
- 融(6148)
- 金融(6145)
- 银(5866)
- 机构
- 学院(172968)
- 大学(169445)
- 管理(64369)
- 济(62036)
- 经济(60564)
- 研究(57534)
- 理学(55351)
- 理学院(54537)
- 管理学(53501)
- 管理学院(53148)
- 中国(42593)
- 科学(38106)
- 京(35847)
- 江(31574)
- 农(31105)
- 财(30792)
- 所(28537)
- 中心(27576)
- 业大(27301)
- 范(26989)
- 师范(26717)
- 研究所(26082)
- 农业(24375)
- 财经(23594)
- 州(22434)
- 师范大学(21414)
- 北京(21360)
- 省(21213)
- 经(21097)
- 院(21086)
- 基金
- 项目(120469)
- 科学(94375)
- 研究(88051)
- 基金(85466)
- 家(74569)
- 国家(73889)
- 科学基金(63332)
- 社会(55325)
- 社会科(52248)
- 社会科学(52231)
- 省(51137)
- 基金项目(47168)
- 自然(41152)
- 划(40898)
- 教育(40502)
- 自然科(40081)
- 自然科学(40069)
- 自然科学基金(39338)
- 编号(36457)
- 资助(34016)
- 成果(29323)
- 重点(27209)
- 发(26601)
- 课题(25850)
- 部(25217)
- 创(24395)
- 科研(22781)
- 创新(22702)
- 国家社会(22180)
- 制(22117)
共检索到255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陆一帆 曲颖
以乌镇为例,运用Python和扎根理论对网络游记进行分析,识别江南古镇旅游者地方依恋元素并构建相关维度。研究发现:乌镇受到短途游偏好者的追捧,且以朋友结伴出行方式居多;乌镇的地方依恋元素多样化,主要涵盖地方特质、文化吸引物、民俗表演、品牌载体;乌镇的地方依恋元素可被提炼为目的地氛围信号、目的地品牌、目的地自我一致性、目的地人际互动4个维度。提出了古镇地方依恋和一般目的地依恋研究领域的各自理论价值及未来地方依恋水平提升的建议。
关键词:
江南古镇 地方依恋 爬虫 维度构建 乌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莉 陆林 童世荣
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分布着为数众多的水乡古镇,它们多以水建镇,以水成市,创造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居住环境,具有较高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古建筑学等方面研究价值。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乡古镇旅游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并已成为华东地区旅游的特色品牌之一。然而,随着旅游的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浙江乌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其优美的人居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较高的资源品味;优越的地理区位、精品战略和高投入高产出战略的实施,使得乌镇旅游开发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知名度迅速扩大,乌镇也因此成为旅游界一匹异军突起的“黑马”,其发展倍受国内外游客及历...
关键词:
江南水乡古镇 旅游开发 战略 浙江乌镇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永博 沙润 余子萍
旅游目的地意象(Tourism Destination Image,TDI)研究中对旅游目的地意象内涵的争论仍未休止。造成当前研究中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旅游目的地意象这一抽象概念的操作化(Operationalization)方法不尽合理。现有研究普遍采纳的一维连续体理论虽有助于对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的理解,但在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的操作化使用方面仍显不足。本文进一步研究了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基本属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文脉属性、地脉属性及功能属性的旅游目的地意象结构,这一耦合结构更加清晰地界定旅游目的地意象的属性维度,从而为旅游目的地意象概念应用提供更合理的操作化方法。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意象 连续体 耦合结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蒋志杰 吴国清 白光润
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研究对旅游地的规划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南水乡古镇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游客问卷调查及意象地图描绘等方法 ,初步探究了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地意象空间的结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 :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地意象空间是以“环状”为特征 ;而组成意象空间的要素主要有干道、桥梁、节点、标志和区域 ;其中干道和桥梁构建了“环状”意象空间框架。根据此项研究的成果 ,本文最后提出了对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江南水乡古镇 旅游地意象空间 意象地图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云才 李飞 陈田
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江南古镇不仅在传统景观、人工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以及古镇的功能上持续发生演变,而且体现出水体景观艺术化和水网功能的时尚化、开放空间利用方式的城市广场化和公园化、古镇居民行为方式的现代化和多样化、现代城市商业街模式和行为商业化,以及现代生活与传统物质空间之间的冲突等严重的城市化倾向和特点。立足于古镇的原真性保护,在城市化过程中古镇应保护和延续农业社会聚落特征,强化古镇时空异化过程;规划景观遗产隔离廊道,保护江南水乡区域景观的完整性和连续性;保护古镇水乡文化的原真性,营造和谐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体验;合理调控容量,降低聚集密度和强度,控制服务设施和规模,再现诗意生活场景,实现可持续发...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志飞 聂心怡
从游客视角出发,以乌镇、平遥古城和凤凰古城为例,运用扎根理论对网络游记进行质性分析,探讨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对游客地方依恋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促使游客产生地方依恋的过程受到集体记忆感知、旅游体验、情感依恋、功能依恋、依恋行为和文化特性6个主范畴的影响;游客对文化旅游地集体记忆感知是产生地方依恋的心理归因,也是游客体验文化旅游地的前提和基础;旅游体验影响游客对文化旅游地的情感依恋和功能依恋;情感依恋和功能依恋共同作用于游客的依恋行为;文化特性调节了集体记忆感知对旅游体验的影响程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阳 罗燕 徐洁 周丹青
江南水乡古镇自20世纪80年代开发以来,凭借独特的水乡风貌和文化底蕴已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文章以浙江西塘为例,通过建立古镇旅游目的地形象(TD I)指标体系并进行实地调研,使用IPA技术方法对调研结果进行量化分析,得出西塘古镇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中存在的优势指标:古街道、空气质量、古镇保护水平等;劣势指标:河水质量、公共厕所、风俗表演等。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
关键词:
江南古镇 TDI IPA 西塘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邢夫敏
本文以江南古镇为例,对跨行政区域的旅游景区合作进行了研究。在访谈和问卷分析的基础上从整体发展战略、政府功能定位、信息沟通支撑体系、合作方式与合作机制、古镇自身特色与整体竞争力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旅游景区 合作 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钧 邱宏亮 吴雪飞
文章综合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及环境责任行为理论,将旅游地意象分为5个要素,将地方依恋分为2个要素,并构建了旅游地意象、地方依恋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关系模型。研究发现:(1)景观意象、设施意象、服务意象及安全意象均直接影响情感意象。设施意象与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依赖,且通过情感意象来实现。安全意象和景观意象间接影响地方依赖。安全意象、服务意象及景观意象不仅直接影响地方认同,且通过地方依赖来实现。设施意象间接影响地方认同。服务意象不仅直接影响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且通过地方依恋来实现。景观意象、设施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徐孟远 兰静超
解析古镇环境风貌要素与游人时空行为的关联,对古镇旅游目的地规划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具有重大意义。研究选取乌镇西栅景区作为研究案例地,通过百度大数据解析游人时空行为分布特征,综合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深入揭示游人时空活动强度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强度和交互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古镇环境设计和改造提出了建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新歌 虞虎 陈田
地方"失忆、错忆、残忆、断忆"危机背景下,探究"留得住乡愁"的发展模式、传承和保护城乡记忆对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旅游发展被认为是"留住乡愁"的一种有效途径,凝结着本地居民集体记忆的地域乡愁文化元素有较大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然而,目前鲜有学者对地域乡愁文化元素进行系统梳理。基于此,本文以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为案例,结合蚂蜂窝、携程网平台发布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相关游记文本,采用ROST CM6软件的词频分析、情感分析以及扎根理论等分析方法,对旅游视角下的地域乡愁文化元素进行了识别,并构建其维度。研究发现:地域乡愁文化元素是吸引游客的重要载体,游客视角下乡愁文化元素可归结为自然景观映像、建筑风貌格局、社区生活氛围、劳作场景遗存、乡土故事人物、传承技艺表达、地方节庆展演7个维度,不同维度相应地包含了多个范畴;游客对乡愁文化元素持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劳作场景、传承技艺类元素表现出普遍的欣赏和赞叹,而对于建筑风貌、社区生活、乡土故事、地方节庆,则存在不少争议。本文丰富了旅游地理学领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内容,有利于推动旅游地"留住乡愁"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挖掘和利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晟 曹昌智
我国江南水乡古镇旅游方兴未艾,由于过度商业开发、旅游同质化和无序竞争,也给文化遗产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成为影响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为此亟待整合文化资源,统筹规划,对江南水乡古镇的旅游发展进行合理定位,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加快文化旅游的转型升级,实现遗产保护与文化旅游并举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江五七 陈豫
江南水乡古镇多集中于苏南及杭嘉湖地区 ,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光 ,且具悠久的历史 ,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和古民居。为了让江南水乡古镇传统遗韵流芳百世 ,有关管理部门应采取一些保护方略 ,在挖掘民俗风情提高古镇的文化品位基础上 ,寻求传统与商业的最佳契合点 ,注重水资源保护和旅游环境容量的控制 ,培养古城可持续发展理念 ,长久维护古镇的水乡风貌。
关键词:
江南水乡 古镇旅游 传统遗韵 保护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宏 黄震方 琚胜利 王莉丽
旅游者的实践参与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以苏南古镇周庄、锦溪、千灯为研究案例地,分析2006—2015年古镇旅游者二氧化碳排放量现状,发现碳排放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2015年周庄、锦溪、千灯古镇旅游者总碳排放量分别达到67 310.68 kg、19 259.23 kg、18 995.67 kg。调查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发现古镇旅游者在自带旅游生活用品、植树造绿、低碳餐饮、低碳住宿、减少棉织品洗涤、低碳交通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优化对策:倡导自带生活物品,减少游览中一次性用品消耗;设置旅游纪念林,引导旅游者参与古镇植树活动;提倡绿色食品,避免奢侈浪费;发展古镇特色民宿,做到低碳住宿;赠送低碳旅游纪念品,减少旅游者棉织品洗涤次数;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旅游者低碳出行;发展低碳智慧旅游,科学引导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
关键词:
低碳旅游行为 优化对策 水乡古镇 昆山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宏 黄震方 琚胜利 王莉丽
旅游者的实践参与是发展低碳旅游的关键。以苏南古镇周庄、锦溪、千灯为研究案例地,分析2006—2015年古镇旅游者二氧化碳排放量现状,发现碳排放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2015年周庄、锦溪、千灯古镇旅游者总碳排放量分别达到67 310.68 kg、19 259.23 kg、18 995.67 kg。调查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发现古镇旅游者在自带旅游生活用品、植树造绿、低碳餐饮、低碳住宿、减少棉织品洗涤、低碳交通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古镇旅游者低碳旅游行为优化对策:倡导自带
关键词:
低碳旅游行为 优化对策 水乡古镇 昆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