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56)
- 2023(5210)
- 2022(4466)
- 2021(4162)
- 2020(3367)
- 2019(7526)
- 2018(7180)
- 2017(13105)
- 2016(7177)
- 2015(7977)
- 2014(7815)
- 2013(7519)
- 2012(7022)
- 2011(6130)
- 2010(6307)
- 2009(5769)
- 2008(5455)
- 2007(4675)
- 2006(4190)
- 2005(3783)
- 学科
- 济(30620)
- 经济(30601)
- 业(17039)
- 管理(15757)
- 农(13250)
- 方法(11387)
- 数学(10300)
- 数学方法(10191)
- 企(10092)
- 企业(10092)
- 地方(9459)
- 农业(9338)
- 中国(6978)
- 学(6875)
- 业经(6362)
- 环境(5167)
- 贸(4777)
- 贸易(4775)
- 财(4774)
- 易(4584)
- 地方经济(4494)
- 理论(4344)
- 制(4194)
- 教育(3982)
- 划(3981)
- 体(3912)
- 发(3724)
- 收入(3666)
- 融(3640)
- 金融(3638)
- 机构
- 学院(100536)
- 大学(97469)
- 济(38226)
- 经济(37468)
- 研究(35693)
- 管理(35146)
- 理学(30469)
- 理学院(30017)
- 管理学(29338)
- 管理学院(29155)
- 中国(24980)
- 科学(23715)
- 农(22558)
- 江(21683)
- 京(20798)
- 业大(19082)
- 所(18151)
- 农业(17757)
- 研究所(16883)
- 中心(16641)
- 财(15677)
- 范(15144)
- 师范(14906)
- 省(13655)
- 院(12902)
- 州(12578)
- 财经(12533)
- 农业大学(12353)
- 南(12003)
- 技术(11778)
- 基金
- 项目(72841)
- 科学(56979)
- 研究(52246)
- 基金(51486)
- 家(45744)
- 国家(45338)
- 科学基金(38558)
- 社会(32644)
- 省(32247)
- 社会科(30815)
- 社会科学(30803)
- 基金项目(28241)
- 自然(25454)
- 划(24935)
- 自然科(24805)
- 自然科学(24796)
- 教育(24613)
- 自然科学基金(24349)
- 编号(21018)
- 资助(20295)
- 重点(17099)
- 发(16528)
- 成果(16026)
- 课题(15493)
- 部(15319)
- 江(15085)
- 创(14952)
- 创新(13942)
- 科研(13910)
- 计划(13693)
共检索到1467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覃伟 刘长青
【目的】依据异质同构理论,发现江南古典园林与民宿景观空间存在着景观同构关系,因此利用这种景观同构关系来建立一套民宿景观空间设计方法,并利用柳湖阳山居为例证。旨在从江南古典园林中提取一定的设计手法,为营造出具有人文意境的民宿景观空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异质同构理论为指导,选取常德柳湖阳山居为研究对象,通过民宿景观格局构建与民宿景观空间结构营建,将柳湖阳山居的景观空间组成要素定义为:借山成景、理水融湖、空间序列、看与被看。【结果】柳湖阳山居民宿景观在形成“山—水—山”景观格局的基础上,产生两条闭环式空间序列。第一空间序列由入口景观、夹地景观、滨湖景观三大要素组成,第二空间序列环绕着内部水域而展开,两条空间序列各自独立却又在合适的位置出现融通关系。空间序列之上的各景观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看与被看的关系,让景观空间实现了渗透与融合,进一步丰富景观空间的层次与节奏。【结论】柳湖阳山居民宿景观空间展示出的山水骨架、序列组织、渗透融合营造方式,同构于江南古典园林。因此,民宿景观空间可作为中式意蕴空间的传达载体。
关键词:
民宿景观 异质同构 景观同构 同构设计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永红 赵琪
江南地区古镇园林景观蕴含陶冶情操的文化韵味,又有适宜居住的自然环境,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典范。本文通过对江南古镇园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要素进行解读,抽取其人居价值,结合具体设计案例,论述了江南古镇园林景观要素在现代居住小区中的导入与发展的开发利用策略。
关键词:
江南园林 景观要素 现代小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俊美 丁少平 李小敏 钟震宇
本文分析了江南古村落景观符号元素的构成体系及其设计涵义,并对符号景观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吴曼 王紫璇 王夕倩
文士作为一个文化群体,是我国古代统治阶级知识分子的统称,也是江南古典园林精神文化内核的缔造者,研究中国园林的文化属性离不开这一群体。文章从文士群体的休闲文化视角出发,探究其对明清江南古典园林的营造影响及设计体现,并为当下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思想借鉴。
关键词:
文士 休闲文化 古典园林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庆 沈永宝
绿篱是我国传统园林重要的造景元素之一。依据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本研究的特点,将中国古典园林绿篱的发展历程分成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四个历史阶段,以历代描写园林的诗文为基础,研究中国古典园林中绿篱景观的发展。最后,提出古典园林绿篱景观应朝着空间营造、视线引导、空间主景以及空间衬景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中国古典园林 绿篱景观 绿篱文化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蔡君 苏雪痕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林植物景观为园主提供了可以寄心林泉丘壑的退隐的生活场景,从南朝到明清,历代园主一直力求体现山林意趣.该文从中国古代文士崇尚山林隐逸生活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郊野墅园及城市宅园山林意趣的营造手法,做了一定程度的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山林植物景观,不仅艺术地再现了自然界中的山川草木,而且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
山林植物景观,隐逸,意境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屈寒飞
江南私家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中为数最多、艺术成就最高的园林类型,以典雅淡朴为主要特征;岭南私家园林以庭院与庭园组合见长,表现出浓郁的生活趣味。比较明清时期岭南私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可以从园林选址、空间布局、造园要素、艺术特征、文化特征等方面发现岭南私家园林的造园艺术特色。
关键词:
岭南私家园林 江南私家园林 造园艺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增明 周银波 王瑞林
水景观建设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怎样充分利用水体、水文化,体现人、河、文化、城镇是一个生态有机体,是其中的重要课题。以江南小城镇为例,对其水系景观现状进行总结,剖析今后小城镇水文化景观的发展方向,提出水文化建设的建议,为今后小城镇水景观建设提供指导依据。
关键词:
水 文化 水景观 小城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靖 董雅
由于传统文化概念被人们重新认识和深入人心,中国传统文化以特有的民族符号形式被重新诠释,推上了新的历史舞台,成为现代设计的亮点。本文简略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总结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从绘画、色彩、传统符号等方面,通过比较与分析深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实验和应用。文章的提出对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涵,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具有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传统文化元素 现代 园林景观 设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倩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与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民众生活水准与城市发展取得显著进步,从而对各类公共生活环境空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涉及民生的重要公共场所公园成为大众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城市公园是人们在纷繁复杂的城市生活中获得短暂休憩的重要空间,而城市公园建设是城市体系化发展的关键主题。由赵小芳编著、哈尔滨出版社出版的《城市公共园林景观设计研究》一书,通过深入研究城市公共园林景观,探索影响景观效果的重要因素,并结合本土化优势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相关经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朱建玲
在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乡土植物是基础的植物建设,也是为园林建设增添现代化气息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使用乡土植物,不仅可有效提高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还可有效提高乡土植物的利用率。由丛林林、韩冬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园林景观设计与表现》一书,以中小型景观设计为主题,从细节到整体一步一步深入,让相关专业的学习者从理论指导出发,自己参与到景观设计中,培养其积极主动的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金炜
结合宁波南塘老街案例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的景观营造,通过现状背景分析,提出景观建设思路,即从景观的文化性、活动性、空间性和主题性出发考虑设计理念。通过街巷的主入口、主干道、建筑出入口、码头及驳岸、墙隅及非物质文化等不同维空间及基础设施景观分析,为当今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作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园林 历史文化街区 景观规划 空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云才 陈田 郭焕成
20世纪80年代江南六大水乡古镇被发现、保护,并且进行旅游开发之后,该区以其独有的水乡风貌特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为古镇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形成了古镇独特的发展模式。然而在发展的同时,因受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冲击,该区域不仅呈现出商业化过度、现代化过快、空心化明显、克隆化普遍和超载化突出的严重问题,而且其赖以存在的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使江南六镇的保护出现孤岛化现象。依托江南水乡文化遗存的区域景观整体的研究,探讨了古镇及区域景观体系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内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