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86)
2023(7989)
2022(7005)
2021(6351)
2020(5534)
2019(12642)
2018(12496)
2017(23558)
2016(13307)
2015(14946)
2014(14837)
2013(14758)
2012(13784)
2011(12249)
2010(12359)
2009(11894)
2008(11679)
2007(10453)
2006(9708)
2005(9082)
作者
(36021)
(30096)
(29914)
(29098)
(19647)
(14883)
(13579)
(11773)
(11342)
(11313)
(10570)
(10545)
(10121)
(9819)
(9659)
(9397)
(8888)
(8861)
(8853)
(8851)
(7916)
(7335)
(7333)
(7288)
(6942)
(6848)
(6837)
(6737)
(6092)
(5979)
学科
(47048)
经济(46958)
管理(41835)
(35992)
(30127)
企业(30127)
(21759)
税收(20313)
(20138)
(19370)
(15755)
地方(15746)
(15025)
方法(14324)
中国(13547)
数学(12017)
业经(11916)
数学方法(11838)
(10615)
(10390)
财务(10359)
财务管理(10330)
(9972)
企业财务(9701)
农业(9655)
环境(9050)
体制(8734)
(8635)
银行(8628)
(8354)
机构
学院(176931)
大学(176649)
(69147)
经济(67393)
管理(64241)
研究(61176)
理学(53724)
理学院(52997)
管理学(52166)
管理学院(51794)
中国(48089)
(42900)
(37983)
科学(36348)
(35955)
财经(30668)
(30338)
中心(29146)
(27258)
(27033)
研究所(26609)
(25261)
(24496)
(24311)
师范(24073)
业大(23500)
北京(23075)
(22544)
财经大学(22115)
经济学(20853)
基金
项目(112645)
科学(88675)
研究(86012)
基金(80502)
(68946)
国家(68334)
科学基金(58886)
社会(54278)
社会科(51273)
社会科学(51259)
(46192)
基金项目(42822)
教育(39005)
(37159)
自然(36939)
自然科(35964)
自然科学(35954)
编号(35446)
自然科学基金(35291)
资助(32213)
成果(30883)
(26700)
课题(25651)
重点(25612)
(24844)
(24426)
(23514)
(23291)
创新(22079)
国家社会(21899)
期刊
(86850)
经济(86850)
研究(62244)
中国(42461)
(36119)
学报(25722)
(24972)
管理(24840)
科学(22863)
教育(21833)
大学(19762)
(19288)
金融(19288)
学学(18085)
(16775)
农业(16187)
(15644)
财经(14861)
技术(14741)
税务(13889)
业经(13367)
(12620)
经济研究(12167)
问题(11537)
财会(9654)
会计(9446)
图书(9437)
资源(9129)
(8700)
(8568)
共检索到295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任智勇  
江南制造局开办之初主要依靠淮军饷需等处拨款,此后江海关拨付一成\二成洋税,经历一波三折最终成为支撑其发展的主要经费来源,曾国藩、马新贻、张之洞、刘坤一等人于其间贡献很大。但江南制造局内部账目管理较为混乱,二成洋税的数额在江海关奏销折、制造局奏销折和制造局内部账册三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一一梳理才能得出较为接近的数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俊珂  
唐宋以降,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和两税法的实施,国有土地所有制向私有制转化的趋势明显加快,土地制度的变革促生了一支新兴社会力量——富民阶层的出现。历宋、元直至明代,由于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该阶层已逐渐成为基层社会的主导力量。明代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发达,商品经济也呈现出勃兴的势头。因此,构成的多元化成为明季江南富民阶层较为明显的特征。这一阶层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促进了地方的经济发展,而且也逐渐成为地方社会政治力量的代言人。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富民阶层的崛起和发展改变着中国传统社会固有的基层控制格局。他们的发展壮大影响着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发展进程。富民阶层成为基层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不是历史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牟振宇  
本文以原始的法语土地交易档案为中心,运用GIS模拟了1848—1865年间上海法租界区洋商地产空间分布,探讨了洋商地产分布与城市变迁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了法租界区如何从一个坟墓遍布的城郊转变为初具规模的欧洲城。本文认为洋商购地是造成城市化的主因。而法租界的自治政体下,购地越多的大地产主,即成为法租界公董局权利最大的当权者。故大地产主不仅控制了土地市场,而且成为城市化过程中最大的受益者。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朱亮亮  
京杭大运河(江南段)将江南地区沿承上千年的古韵繁华连接起来,成为了整个大运河文化带最为耀眼璀璨的一段。文章以江南运河沿途重要区域的绘画艺术历史脉络为线索,分析其地域特征、文人属性以及现代演进,从而揭示大运河与江南文脉之间相互依存、相互生发的共生、共荣关系。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曲金良  朱雄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勃兴与江南地区经济结构的"向海型"亦即"海洋性"变迁是双向互动的历史进程。明代江南地区作为与海洋密切接触的前沿地带,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海洋性特征愈发凸显,逐渐发展成为"海陆一体"的向海型的"海洋江南",以其大规模面向全球市场的商品货源的主要、集中产地,在明代"海上丝绸之路"兴盛和早期贸易全球化进程中担当了历史舞台的主角。将海洋史视角引入明代江南社会、经济转型研究,进而提出"海洋江南"这一概念,重新探讨海洋与江南地区的关联性以及海洋在江南地区社会、经济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对于丰富明代江南经济史研究,拓展江南地域研究的范围,从整体上认知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面貌以及江南地区如何通过"内外联动"与"中西互动"参与构建了早期贸易全球化的过程,无疑具有重要的历史复原与当代启示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柴琳  李昕  
借鉴新制度经济学和新经济史学的分析方法,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探究转型期条件下中国古镇保护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在对江南水乡古镇保护三个主要历史发展阶段进行回顾分析,指出古镇区是一种具有特殊历史文化属性的稀缺性土地资源,在转型期条件下它基本处于基层地方政府的掌控之中,而具有一定利益独立性的地方政府之所以选择古镇保护,是因为保护活动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成为一项净收益(率)最高的投资活动。就本质而言,转型期中国古镇保护的发展历程也就是地方政府随着外部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借助古镇区资源不断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福青  
~~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8个学院(部),涵盖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1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6个硕士专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自信  
(一)供应情况江南市场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7月市场内蒜头、青瓜交易量明显增多,而绍菜、椰菜、本地菜心、芥兰交易量环比和同比都有所下降。7月,市场蔬菜日均成交总量达630.6万公斤,较6月份环比减少9.63%,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2.64%。其中2011年7月本地蔬菜日均成交量47.7万公斤,与6月相比减少13.11%,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减少28.49%;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江  佟国顺  
20 0 2年 8月 30日至 9月 5日 ,沈阳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 ,这次大会共签约利用外资项目 1 2 6项 ,总投资额 2 7 4 4亿美元 ,其中外资额 2 4 78亿美元。这表明 ,我国装备制造业企业正加速与国际接轨。当越来越多的产品打上“中国制造”的字样走向全球时 ,有人惊呼 :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今天的“中国制造”不仅改变着中国的面貌 ,同时也赢得世界的尊重。本文便是我们参考沈阳制博会相关报道而成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江伟涛  
城镇标准的界定关乎城市化研究结论的科学性与真实性。本文对城镇标准的界定为:居民职业以非农为主(50%以上),人口规模大于同时期同地区农村的人口规模。在此基础上,以1927—1933年的句容为载体,对各种不同的城镇标准下,句容的城市化水平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各种标准下的城市化水平间相差巨大,根据以往标准得出的结论与真实情况偏离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高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丹  陈亚光  
在金融危机中,很多企业发生亏损,俏江南集团却保持了10%的盈利增长。俏江南餐饮集团于2000年在北京开张第一家中餐店,之后十年间在中国八大城市建立了40多家分店,基本上每隔三个月就会有一家俏江南分店开张。2009年金融危机,在大多数企业亏损的大背景下,俏江南集团却保持了10%的盈利增长。俏江南餐饮成功的秘诀在哪里?本文拟从COSO报告五要素的角度分析俏江南的成功之处,从中引发建设我国餐饮业内部控制的几点思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慈鸿飞  
文章对民国时期苏南和浙江地区永佃制进行了实试研究,主要回答了永佃制是否等于一田二主制?永佃制到底是减轻了剥削还是加重了剥削?永佃制在民国时期是否已经衰落诸问题。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加华  
传统中国乡村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最大特色即以农为本,一年之中各项活动的时间安排均以农事节律为基本轴心展开进行,具有非精确、以个体时间为主的特点,与之紧密关联的则是俗称阴历的历法纪时体系。清末民国,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发展,阳历纪时体系、钟点时间等开始初步渗入民众之中。解放后至70年代,受集体化的影响,造成民众时间生活中农事时间的全面扩张。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乡村工业大发展,工业时间日益取代农事时间成为民众年度时间生活的轴心,相应阳历历法体系、钟点时间亦日益在民众中普及开来,使守时、时间就是金钱等观念在民众头脑中逐步建立起来。这体现出一种"从事件中的时间"向"时间中的事件"的转变历程。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赵思渊  曹烟冬  
孔飞力将政治参与机制以及财政需求与地方社会的关系视作解释中国现代国家起源的核心议题。从这一视角观察近代江南地方政治进程,可以发现经世学曾经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及赋役制度的核心观念。清末部分地方士绅也努力将经世学传统与西学的思想资源予以整合,从而形成新的政治观念与政治议程。民国初年,嘉兴士绅金蓉镜争取田赋减免的行动,以及他为此提出的种种论说,正显示了这种努力。尽管他的努力最终失败,但显示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一个潜藏的思想脉络。经世学传统之下的政治伦理对于民国初年的江南地方政治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但与此同时,新的政治议程中,地方士绅正逐渐被摈除在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