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48)
2023(11815)
2022(10325)
2021(9653)
2020(7801)
2019(18472)
2018(18419)
2017(35173)
2016(19194)
2015(21507)
2014(21679)
2013(21561)
2012(19826)
2011(18014)
2010(17986)
2009(16638)
2008(15948)
2007(13830)
2006(12269)
2005(10160)
作者
(56021)
(46574)
(46015)
(44051)
(29760)
(22517)
(20948)
(18442)
(18041)
(16747)
(16162)
(15517)
(14750)
(14519)
(14269)
(14010)
(13957)
(13599)
(13309)
(13178)
(11592)
(11344)
(11245)
(10820)
(10506)
(10328)
(10310)
(10265)
(9388)
(9224)
学科
(80584)
经济(80491)
(52130)
管理(51604)
(39551)
企业(39551)
方法(35315)
(31200)
数学(30696)
数学方法(30394)
中国(22747)
地方(21212)
农业(20821)
业经(19533)
(18082)
(17023)
(13375)
环境(12854)
理论(12441)
(12419)
贸易(12413)
(12084)
(11901)
(11411)
技术(11182)
(10395)
(10276)
教育(10251)
(10240)
银行(10238)
机构
学院(272927)
大学(272873)
管理(110799)
(103952)
经济(101370)
理学(96839)
理学院(95666)
管理学(94002)
管理学院(93530)
研究(91297)
中国(65429)
科学(59278)
(58417)
(48197)
(45316)
(44864)
业大(43553)
(42978)
研究所(41760)
中心(41408)
(38265)
师范(37948)
农业(36762)
财经(36602)
北京(35842)
(33307)
(33236)
(32561)
师范大学(30777)
经济学(29966)
基金
项目(194678)
科学(153211)
研究(141921)
基金(140869)
(122203)
国家(121134)
科学基金(104629)
社会(89293)
社会科(84244)
社会科学(84218)
(77699)
基金项目(76696)
自然(68766)
自然科(67097)
自然科学(67083)
自然科学基金(65852)
(63873)
教育(63648)
编号(58442)
资助(56580)
成果(46551)
重点(42967)
(41977)
(41505)
课题(39954)
(39700)
创新(36942)
科研(36730)
国家社会(35720)
教育部(35620)
期刊
(117157)
经济(117157)
研究(78149)
中国(49379)
(47803)
学报(44737)
科学(42022)
管理(37290)
大学(33816)
农业(32577)
学学(31933)
(31226)
教育(28578)
业经(22026)
技术(21886)
(21375)
金融(21375)
问题(16973)
财经(16696)
经济研究(16522)
图书(14961)
资源(14272)
(14123)
(14006)
(13993)
科技(13972)
理论(13679)
现代(13025)
实践(12803)
(12803)
共检索到388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宪锋  王波  
旧时横亘于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城墙、壕沟被逐渐拆除填平。高速公路和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可以迅捷地将人们的脚印延伸到每一个角落。原来自成体系、偏居一偶的传统村落,无形中与周边城市发生频繁互动,在时空和距离上模糊了城乡界限,城乡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了如有机生命体般生长、发育、交互依存、衍生传承的共生关系。文章从江南城乡共生关系出发,分析了江南传统村落文化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困境、发展的条件,对江南城乡共生关系的创新模式进行了探索。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杨迅周  李小改  魏艳  
中原城市群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也是中部地区重要的经济高地之一。在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现状和今后发展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周边城市群发展对中原城市群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正确处理与周边城市群关系的总体策略:与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融合支撑,与京津冀北城市群——互补合作,与山东半岛城市群——合作竞争,与武汉城市群——错位共起,与关中城市群——联合合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江俊美  丁少平  李小敏  钟震宇  
本文分析了江南古村落景观符号元素的构成体系及其设计涵义,并对符号景观元素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丁焕峰  刘心怡  
本文在测度广州辐射腹地范围、广州与周边区域经济关系,并进行空间相关关系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广州与周边城市的区域经济关系不是简单的二元空间结构,即中心—外围关系,广州与省内周边城市主要有四类区域经济关系:广州—深圳是中心交互型;广州—佛山、东莞、中山、惠州、清远是邻域渗透型;广州——汕头、湛江、韶关是次中心转移型;广州—其他城市是中心与边缘扩散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小田  
囿于经典理论家的社会形态话语体系,与村落女红相关的问题意识十分有限。近代性女红的形成条件、特征及其对于平民生活的意义等基本问题,并未得到充分的阐释。以地域江南为案例的实证研究表明,近代性村落女红是地方传统女红纵向濡化与近代世界市场横向渗透相结合的产物,并作为关键性要素,与其它各种劳作形式相互依存,稳定着家庭经济结构的基本样态。在村妇,既已形成的经济结构或制度环境常常被视作无庸考虑的自然事实,她们的常态行为,总是表现为源于日常生计驱动的对经济结构和制度环境的应时而对,从这一积极的意义上说,村落女红其实是村妇在经营属于自己的一份生活。比之于片面强调外在结构和环境对个体(村妇)制约的同情式批判而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翠萍,王积瑾,卜庆军  
制造业作为工业经济的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也是衡量一个区域经济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通过杭州制造业与苏州、宁波等周边城市制造业的比较分析,发现杭州在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纺织业等产业具备比较优势,并据此对杭州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和定位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方茜  
21世纪以来,全球城市在发展进程中实现了三个突破,即突破单体运营、突破地缘关系和突破合作领域。城市之间的强纽带关系使得关联性分析成为制定城市规划的必不可少的依据。本文以环成都经济圈为研究对象,从经济总量、旅游、开放和第二产业四个方面,对中心城市成都与周边7个城市的关联度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根据关联度可以把7个城市划分为三层:第一层是资阳、眉山和雅安;第二层是德阳;第三层是绵阳、遂宁和乐山。结合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分层特点,环成都经济圈7个城市应优先发展关联度强的城市(如资阳、眉山、雅安),提升环区城市的能级而非层级,同步加减法促进中心城市高配,强化中心城市成都与环区城市的分工与协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春雷  
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中心城市既有对周边城市发展带动的扩散效应,也有对其剥夺的"汲取效应"。通过对重庆市周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查分析,随着与中心城市距离的增加,周边城市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呈抛物线形。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其距离与房地产市场需求密切相关。本文对此的解释是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同时存在扩散效应和"汲取效应",随着距离的增加,扩散效应衰减的速率大于"汲取效应"衰减的速率。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徐欣云  刘迪  
古村落档案"泛化"现象与"正统"现象相比较而存在,"正统"现象有章可循,而"泛化"的文化遗产档案是古村落的身份证。古村落档案"泛化"现象依据形成者,可分为"他者"调查记录的文本、村民"自我"传世的文献、乡村博物馆的记录三种。"泛化"收集有主体多元化、内容扩大化、时间随时化等特征,可适应古村落档案"泛化"现象,主张村民自觉参与,采用田野征集、收购、捐赠等具体方式,这具有方法论上革新的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冯淑华  
在对古村落多元利益主体相互关系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的共生理论确立了古村落的共生单元,以及共生单元的主质参量、共生界面,据此建构了古村落的共生系统,分析其共生演化模式的特点和优化,认为一体化共生演化和对称互惠共生演化是古村落共生系统的优化方向。同时,讨论了共生演化模式发展过程中的三种过渡类型,即居住主导型、保护主导型和开发主导型。由于不同演化阶段,起主导作用的动力机制不同,其演化模式也不同,依据时序和演化关系,将古村落的空间演化划分为:初级阶段、中级阶段、高级阶段。初级演化阶段对应的是居住主导型模式,起主导作用的动力是自然演化力;中级演化阶段对应的是保护主导型模式,起主导作用的动力是政府干预力、市场经济推动力;高级演化阶段对应的是多元利益主体演化模式,起主导作用的动力是政府调控力、和谐发展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玢  左俊玮  
赣南古村旅游作为以独特文化为根基的一种旅游业态,其发展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和生活富裕的目标,并已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引擎。然而,由于当前古村发展的各类主流模式仍旧受到地方政府资金短缺、旅游开发非专业化、监管权责不明等问题的限制,阻碍了古村落再生发展的进程。针对此类问题,对古村再生开发过程中各方利益主体关系进行分析和梳理,提出一套政企合作的多元化开发模式,并根据当前政策完善政企合作项目融资操作细则,同时通过制度立体化建设、古村经济文化价值挖掘和合作监管机制三个关键政策,确保古村再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唐文跃  张捷  罗浩  卢松  杨效忠  
本文以皖南的西递、宏村和南屏等3个古村落为例,设计量表测量了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居民地方依恋与其资源保护态度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古村落居民的地方依恋由地方依赖(ξ)和地方认同(η1)两个维度构成;(2)地方依赖(ξ)对地方认同(η1)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γ11=0·87,t=13·13);(3)地方依赖(ξ)和地方认同(η1)对居民的资源保护态度(η2)有显著的正向影响(γ21=0·57,t=9·85;β21=0·66,t=10·20);(4)地方依赖(ξ)主要是通过地方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方磊  
古村落的集聚分布易产生屏蔽或替代效应,将对古村落旅游开发产生抑制竞争。对湖南省洪江市古村落群聚集度、优势度和规模度3个空间参数的计算得到该区域内聚集度指数达8.736,说明古村落资源聚集程度较高。但优越度和规模度两项指数分别为0.004 5和0.010 6,说明优势和规模两项参数相对较低,内部替代效应和屏蔽效应较强。在分析古村落特色的基础上,以资源价值、分布特点、区位交通为主要依据,将该区域内的古村落群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和限制开发3种类型,并提出了旅游差异化开发的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华沙  李阳阳  
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桂东地区和粤西地区的主要城市共同的发展机遇,但不同城市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关系。文章借助2015—2019年的相关数据,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竞争力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年度期间12个研究城市的竞争力变化不大且普遍不强、两极分化现象严重,提升竞争力需求迫切;以玉林市为例,就提升城市竞争力提出了强化开放引领、构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循环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加强统筹协调等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申秀英  卜华白  
中国古村落旅游作为旅游市场上的一颗“新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机会,虽说理论界和实业界已是对其作了很多非常有益的探索,但是现实问题依然很多,致使古村落旅游既缺乏产业意义,也缺乏旁侧经济拉动意义。文章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从中国古村落旅游企业“共生进化”的环境条件、运作模式及能量生成三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古村落旅游企业之间及其与其它关联企业之间的“共生进化”问题,其目的是为古村落旅游企业如何拉长其产业价值链和增加其旁侧经济效应提供理论上的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