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4)
2023(5881)
2022(5280)
2021(4928)
2020(4414)
2019(10585)
2018(10461)
2017(20109)
2016(11494)
2015(13388)
2014(13722)
2013(14084)
2012(13525)
2011(12368)
2010(12614)
2009(11806)
2008(12074)
2007(11009)
2006(9547)
2005(8381)
作者
(37183)
(31245)
(31184)
(29677)
(19997)
(15293)
(14440)
(12324)
(11942)
(11378)
(10858)
(10706)
(10127)
(10059)
(10044)
(9989)
(9836)
(9425)
(9267)
(9181)
(7997)
(7936)
(7829)
(7173)
(7165)
(7155)
(7051)
(7007)
(6521)
(6407)
学科
(51222)
经济(51181)
管理(30960)
(28706)
方法(24874)
数学(22265)
数学方法(22087)
(21726)
企业(21726)
(14741)
(13050)
地方(12953)
中国(12094)
(11725)
农业(9876)
(9237)
(9190)
贸易(9188)
业经(9071)
(8858)
(8607)
环境(8540)
资源(8074)
(6897)
财务(6880)
财务管理(6858)
理论(6771)
地方经济(6749)
(6498)
金融(6496)
机构
大学(175094)
学院(174274)
(69068)
经济(67526)
管理(64242)
研究(63450)
理学(55005)
理学院(54264)
管理学(53222)
管理学院(52882)
中国(47083)
科学(43297)
(38835)
(37366)
(35031)
(33000)
研究所(32286)
(30626)
业大(30351)
农业(29850)
中心(29437)
财经(24379)
(24076)
师范(23788)
北京(23625)
(22394)
(22017)
(21935)
(21764)
经济学(20875)
基金
项目(116725)
科学(89379)
基金(82490)
研究(81042)
(73823)
国家(73247)
科学基金(60391)
社会(48884)
(47385)
社会科(46136)
社会科学(46115)
基金项目(44346)
自然(40887)
自然科(39698)
自然科学(39680)
(39642)
自然科学基金(38951)
教育(36826)
资助(34583)
编号(33635)
重点(27466)
成果(27286)
(26130)
(25818)
课题(23310)
计划(23200)
(23137)
科研(23049)
创新(21795)
科技(21192)
期刊
(76175)
经济(76175)
研究(46031)
中国(34771)
学报(33651)
(32212)
科学(28981)
(24372)
大学(23030)
农业(21637)
学学(21615)
管理(20375)
教育(15524)
技术(14226)
(13732)
金融(13732)
资源(13026)
业经(12662)
(12404)
财经(11944)
经济研究(11402)
问题(10634)
图书(10432)
(10196)
(9400)
技术经济(9028)
统计(8461)
理论(8383)
商业(7943)
(7907)
共检索到257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春  冉立群  王庆  王汉超  陈涛林  罗军武  
通过对同一环境内生长的100株江华苦茶群体品种单株进行一年三季的基本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江华苦茶资源整体表现为一个优质的试制红茶的茶树资源。基本生化成分的季节性表现为春季氨基酸及茶氨酸含量最高,水浸出物、茶多酚和含量为三季最低;秋季茶多酚含量为三季之最,其余各生化成分表现居中;夏季水浸出物和生物碱含量为三季最高,氨基酸及茶氨酸含量最低。同时对三季基本生化成分进行显著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浸出物、咖啡碱、茶氨酸方面春季资源与夏秋季间存在显著差异;在茶多酚方面秋季与春夏季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氨基酸、可可碱、酚氨比方面春、夏、秋三季间存在着显著差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敏  韦柳花  刘初生  杨春  赖兆荣  覃榆茏  张颖彬  
【目的】分析不同季节对修仁茶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从香气组分的角度评价修仁茶的适制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GC-MS法对春、夏、秋3季的修仁茶树品种加工成的绿茶和红茶的香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不同季节加工的修仁绿茶中,春茶、夏茶和秋茶的香气物质种类都是55种,且3个季节绿茶的香气成分组成比较相似,都是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分别是为45.83%、37.75%和42.39%;春茶和秋茶的主导香气成分以花香型的醇类物质为主,分别占各自主导香气成分64.50%、57.10%,夏茶的主导香气成分种类最多。不同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温康民  史军  马井会  
选取长江三角洲146个观测站1961~2013年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霾日季节性的年际、年代际长期变化及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霾多发时段随年际增长逐渐由冬季蔓延至春季,秋季和夏季。长三角平均霾日的季节变率从60~70年代的72.5%~78.5%,80年代跌至61.2%,到90年代跌至55.3%,而在本世纪的13 a低达52.3%,体现了长三角霾日变化季节性的年代际特征,即近53 a季节差异在不断减小,霾趋于常年化发生。霾日季节性的空间分布及年际变化特征还表明:近53 a长三角霾日呈持续上升趋势,1980年以前的2个年代增长缓慢,并维持低霾日水平,尽管1980年以后仍然增长缓慢,但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正武  陈娟  龚雪  张小琴  
关键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邓少春  蓝增全  
【目的】深入研究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资源,分析其生化成分的多样性,初步筛选出生化成分特异的品种资源,为特异品种的发掘利用和繁殖育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26份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进行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及儿茶素组分等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26份大叶茶树品种资源生化成分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和变异,平均变异系数为25.53%,在4项常规生化成分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氨基酸,为14.13%。在儿茶素组分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儿茶素,为63.51%。多变量主成分分析表明,前3个主成分代表了26份品种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77.179%的信息,第1主成分贡献率达50.165%,贡献最大的是酚氨比;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16.894%,贡献最大的是表儿茶素(EC);第3主成分贡献率为10.120%,贡献最大的是表没食子基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26份大叶茶树品种资源11个生化成分进行聚类,可分为3大类群,第1类群主要聚集了云抗系列品种资源,主要特点为水浸出物、茶多酚、酚氨比、儿茶素总量、儿茶素DL-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含量较高,氨基酸与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含量较低;第2类群聚类了云南大叶茶群体种资源,特点是氨基酸、咖啡碱、EC含量较高,儿茶素总量、EGCG及ECG含量较低;第3类群主要是人工杂交茶树品种资源,特点是EGC和EGCG含量较高,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酚氨比、儿茶素DL-C、EC含量较低。3个类群的4项常规成分的含有率均相对一致,酚氨比和儿茶素组分含有率存在差异。【结论】26份云南大叶茶树品种资源生化成分遗传多样性丰富,变异系数大,初步筛选出高茶多酚茶树资源26份,高咖啡碱茶树资源1份,高儿茶素总量茶树资源15份。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影  范娜  于秀波  夏少霞  齐述华  
鄱阳湖星子站1951年-2008年57年长系列记录的7月份平均水位(该月水位一般为一年内最高月平均水位)为17.69m(吴淞高程),选取与该水位最接近的洪水期ETM影像为底图,并结合鄱阳湖的圩堤分布图,确定鄱阳湖天然湿地的范围;在此基础上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分别对代表逐月状况的12幅TM/ETM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将鄱阳湖天然湿地分类为:水体、泥滩、草洲和沙滩四类;最后以ArcGIS为技术平台对12幅影像的解译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鄱阳湖天然湿地总面积为3635.52km2;除1月份外其余各月份水体面积均大于其它三个类型,且与水位值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沙滩面积最小且与水位值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草...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彩霞  李赟  张婧宇  王崇明  
为分析栉孔扇贝消化盲囊内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季节变化,于2009年6月—2010年6月(2月份除外)定期从青岛沙子口流清河湾扇贝养殖海区采集养殖的2龄栉孔扇贝,采用SDS方法提取消化盲囊的总DNA,并通过引物358f和907r采用PCR扩增细菌16S rDNA的V3~V5区序列,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分离所得扩增序列。DGGE图谱显示,12个月份的样品共有不同位置的谱带11条,其中9条谱带作为共有谱带在所有月份的栉孔扇贝消化盲囊中均有分布,占总谱带数的81.82%,表明整个养殖季节栉孔扇贝消化盲囊内的细菌群落...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萧力争  苏晓倩  李勤  刘仲华  张大明  罗海辉  
研究了紫色深浅不一的5个特定紫芽品种茶树春梢芽叶中的花青素、茶多酚、黄酮类、氨基酸、咖啡碱、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简单儿茶素总量等生化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紫芽品种茶树芽叶紫色深浅与花青素含量关系密切,与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黄酮类、水浸出物、儿茶素等含量没有直接相关性.普通品种紫色芽的花青素、茶多酚、水浸出物、儿茶素总量、酯型儿茶素总量等均较正常黄绿色芽叶高,氨基酸、简单儿茶素总量等均较正常芽叶低.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楠琪  姜卫兵  韩键  张斌斌  马瑞娟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李资源在生长季内叶片光合能力的差异,为李的高光效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分别于2017年春季(5月下旬)、夏季(8月上旬)和秋季(10月上旬)对不同种源李资源的22个品种进行光合日变化测定。对净光合速率(P_n)日积分值、蒸腾速率(T_r)日积分值、气孔导度(G_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进行数值分类,并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定分析。[结果]李资源的P_n日积分均值春季最高,春、夏、秋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WUE日均值夏季最低,春、秋季节较高。将不同李资源按P_n高低可划分为高、中、低光合速率3类;按WUE高低可划分为高、较高、中、低水分利用效率4类。进一步主成分分析确定P_n日积分值、T_r日积分值、G_s和WUE为影响李光合生理的主导因子。对各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最终不同李资源被聚为3类,并筛选出6个综合光合性状较优的品种:黑刺李‘Damas~(-1)869’,欧洲李‘大玫瑰’,中国李‘芙蓉李’‘嘉庆子’,杂交李‘安哥诺’‘圣玫瑰’。[结论]在3个季节中,不同李资源的光合能力存在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的方法可以筛选出适用于高光效育种的李资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川  姚俊杰  姜海波  安苗  何登菊  
为了解瓯江彩鲤鳞片的生化组成特征,采用常规营养分析方法及生化方法测定了瓯江彩鲤鱼鳞中营养及生化成分。结果表明:瓯江彩鲤鱼鳞中水分含量为(51.12±0.54)%,干物质中,总蛋白含量为(75.72±2.73)%,总脂含量为(2.00±0.08)%,矿质元素含量为(20.23±0.89)%;所测鱼鳞中的17种氨基酸总量占干重的(60.80±6.33)%,其中,必需氨基酸占(13.02±0.76)%,非必需氨基酸占(47.78±5.57)%;必需氨基酸中赖氨酸(Lys)含量最高,为(2.77±0.23)%,非必需氨基酸中甘氨酸(Gly)含量最高,为(16.63±1.99%);鱼鳞中检测到19种脂肪...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宋勤飞  牛素贞  何嵩涛  尹杰  奉红琼  
为了明确久安古茶树春梢特征及品质特性,为久安古茶树的适制性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24个久安古茶树单株春梢为研究对象,对其芽叶性状和1芽1叶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久安古茶树春梢芽叶色泽以绿色或黄绿色为主,芽叶光泽性、持嫩性较好,茸毛含量较高;各材料间生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大,茶多酚含量在22.08%~42.34%,均值为32.02%;游离氨基酸总量在2.26%~4.69%,均值为3.30%;咖啡碱含量在2.77%~5.20%;水浸出物含量在13.40%~56.01%,平均值为38.47%。24个材料中,19号和20号最宜制作绿茶,3号最宜制红茶。而3号、4号、5号、6号、...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游小妹  陈常颂  钟秋生  王贵芳  陈荣冰  
研究了茶树品种丹桂鲜叶在加工白茶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丹桂在加工白茶的萎凋过程中,水浸出物含量和茶多酚总量逐渐减少;氨基酸总量先增加后减少,但成品毛茶的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鲜叶;茶多酚与氨基酸的比值减小;黄酮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总体上变化幅度不大;儿茶素总量先增加后减少,且在萎凋32 h至成品茶的加工过程中减幅较大;儿茶素组分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减少最多,其次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D,L型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丹桂加工的白茶香气清鲜,滋味醇爽,汤色橙黄明亮,叶底柔软,总体品质较好,且春茶品质比秋茶好.可见,丹桂较适宜加工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玉琼  唐海燕  余志  卢志和  
对梯田秀峰茶加工过程中的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可溶性糖、咖啡碱、叶绿素等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梯田秀峰茶在加工过程中,叶绿素呈递减趋势,茶叶色泽和绿色度下降;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该2类物质加工后期含量的降低有助于香气的发展;茶多酚、儿茶素呈下降趋势,其中干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的含量下降幅度最大,而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和儿茶素(C)的含量增加。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艳佳  高雷  郑永华  段辛斌  刘绍平  陈大庆  刘寒文  
2017年7月-2018年6月,对湘江下游汨罗江段的仔鱼及幼鱼、成鱼开展了逐月调查,采集仔鱼1 559尾,隶属于4科12种,其中江湖洄游型鱼类7种,468尾,分别占总量的58.3%和30.0%;采集幼鱼、成鱼1 258尾,隶属于8科42种,其中江湖洄游性鱼类16种,547尾,11 486.8g,分别占总量的38.1%、43.6%和40.7%。分析结果表明,仔鱼及幼鱼、成鱼的丰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均为夏季高,冬季低;4-8月份,江湖洄游型鱼类的运动指数在0.1~0.7之间,呈现入湖趋势;10月份至次年3月份,江湖洄游型鱼类的运动指数在-0.7~-0.3之间,呈现出湖趋势;幼鱼、成鱼的丰度基本上夜间高于白天的;径流量和水温是鱼类出、入湖的主要驱动因子。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生  李圣法  程家骅  
选用2002~2005年秋季长江口近海渔业资源和温盐度同步调查数据,对该水域秋季鱼类资源量指数、多样性指数、优势种组成以及水温、盐度的年间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鱼类资源量与水温、盐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秋季长江口近海的鱼类资源量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的年间变化均较为明显,但优势种组成较为稳定,以带鱼、小黄鱼、银鲳、刺鲳为主要优势种,且各年份基本上以带鱼和小黄鱼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当前长江口近海鱼类群落处于较低水平的相对稳定状态。秋季长江口近海鱼类的资源量和底层水温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而与表层水温的变化趋势呈现相反的趋势,同时和表底层的水温差变化呈负相关关系;鱼类资源量的变化受表层盐度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