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33)
2023(4374)
2022(3552)
2021(3620)
2020(2808)
2019(6567)
2018(6606)
2017(10871)
2016(7216)
2015(8279)
2014(8363)
2013(7302)
2012(7102)
2011(6726)
2010(7201)
2009(6475)
2008(6572)
2007(6388)
2006(5844)
2005(5604)
作者
(18091)
(14953)
(14857)
(14432)
(9822)
(7239)
(6930)
(5965)
(5780)
(5689)
(5101)
(5096)
(5012)
(4981)
(4823)
(4801)
(4548)
(4469)
(4429)
(4343)
(4074)
(3832)
(3578)
(3521)
(3496)
(3487)
(3446)
(3300)
(3010)
(2975)
学科
(20540)
经济(20525)
教育(19636)
管理(16700)
(15150)
(13831)
企业(13831)
中国(12777)
理论(9221)
(7781)
教学(6822)
方法(5741)
(5342)
(5235)
(5100)
业经(5088)
技术(4919)
(4725)
(4709)
地方(4631)
发展(4608)
(4485)
(4045)
(3894)
思想(3832)
(3827)
银行(3825)
数学(3742)
(3715)
研究(3709)
机构
大学(102318)
学院(97064)
研究(37579)
(29843)
教育(29149)
经济(28819)
管理(28273)
(26022)
师范(25932)
(24054)
理学(23269)
理学院(22803)
管理学(22270)
管理学院(22023)
中国(21608)
师范大学(21347)
科学(21191)
(18515)
(17107)
研究所(16631)
北京(16433)
(15551)
中心(14886)
技术(14299)
职业(14293)
(13655)
(13274)
财经(12032)
教育学(11361)
(10733)
基金
项目(53427)
研究(48158)
科学(43513)
基金(34707)
教育(31262)
(28846)
国家(28411)
社会(27304)
社会科(25481)
社会科学(25473)
科学基金(23366)
编号(22990)
成果(22770)
(21678)
(20855)
课题(20066)
(17194)
基金项目(16783)
规划(14505)
资助(13966)
项目编号(13879)
重点(13845)
(13733)
(13660)
(12909)
自然(12898)
教育部(12723)
自然科(12586)
自然科学(12586)
(12389)
期刊
教育(50062)
研究(43821)
(39189)
经济(39189)
中国(29877)
学报(13059)
(12696)
技术(12202)
科学(12068)
管理(12045)
职业(11964)
大学(11366)
(9343)
学学(8720)
技术教育(7676)
职业技术(7676)
职业技术教育(7676)
财经(7558)
(7459)
论坛(7459)
(7246)
金融(7246)
图书(6678)
(6610)
农业(6250)
(6046)
高等(5816)
业经(5651)
经济研究(5645)
成人(5420)
共检索到166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纪大海  
汉语文教育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且这功能和价值具有多层复合性,正因如此,长期以来就存在不同的汉语文教育功能观和价值观。汉语文教育功能观之争由来已久。上至古代有“文”与“道”之争,下至现代有“功利本位”与“人文本位”之争。古代“文道”之争,古人已达成共...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鹏伟  
本世纪以来的汉语文及汉语文教育变革有其划时代的进步意义,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为面向21世纪的汉语文教育改革提供了历史戒鉴,昭示了汉语文教育的民族化方向。面向21世纪的汉语文教育改革必须坚持民族化的方向,恢复汉语文教育的民族特色,重新构建汉语文教育的整体框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英立  
语文教育自古有之,但不同时代的文化思潮和教育所承担的功能是不一样的,从先秦两汉以经史子集为内容的语文教育到如今基础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训练,这其间,语文教育的内容和理念都经历了巨大变革。但先秦两汉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态势对我国语文教育的价值、美育、哲学取向的影响是经久不衰的。以儒墨道为代表的文化流派,他们所创造的哲学、美学和逻辑思想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也影响了中国语文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美学特征。秉承溯源温故的研究精神,笔者认为,当代语文教育仍然可以从先秦两汉诸子典籍和文化思潮中汲取经验,不断推动语文教育的创新发展。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潘涌  
该文回顾语文独立设科后的百年历程,分析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凯洛夫教育学说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对中国语文教育价值取向的直接影响,指出语文教育要在遵守教育共性律的基础上探索自身的发展,以使汉语文教育在本土化和后现代的交融中获得更好的生长态势。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洪宗礼  
母语发展中同化与异化使母语的民族化、国际化的格局形成;母语的文化特征及母语工具性丰富的内涵,显示目标多元性;语文教育关键是用系统思想探究母语课程内部元素的科学构成关系的尝试,应受到关注;必须运用内因与外因的统一观来认识教与学的关系,从科学与艺术结合上寻求高超教学艺术;教材是教本也是学本,忽略任何一方都有失偏颇;提高语文素养的载体是教科书;应当让教科书进入"精品的天堂"。提高编写质量是关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立元  
汉语字词误用的规律及辨析方法,在民族院校汉语文教学中重视程度不够,对此方面的深入探索与研究对学生规范运用汉语言文字无疑具有很好的作用。汉语字词的辨析可以从汉字结构、字形特点、字形演变、偏旁部首等汉语字词的构成规律以及字词关系、词义构成、字形表义方式等词义规律着手,从而总结汉语字词误用规律、找出汉语字词误用的根源。本文初步总结的汉语字词的辨误方法主要有因义辨形、字形辨异等字形辨析法和互文见义、义素分析、语义搭配、词义辨异等词义辨析法两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苏民  
纵观语文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问题、一系列纷争,无不与对语文教育的根本认识即语文教育观密切相关。没有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就会导致语文教育改革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模糊、偏执、摇摆、徘徊甚至倒退。那么,什么是正确的语文教育观呢?我国杰出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庆玉  
语文教育因其植根于语言的生活土壤,在所有教育科目中优先具有进入存在论境域的发言权。语言与存在的关系在不同的哲学语境中意味着不同的本体论—认识论立场。语文教育作为直接同语言打交道的精神生成与发展过程,无论其观念状态还是实践形态都必然隐含着其所立足的存在论立场:主体—客体的存在论方式、在场—不在场的存在论方式和交往—实践的存在论方式。从交往—实践的角度来把握语文教育的立场和方法,是当前语文教育正在努力实践和探索的方向,是对过去长期以来所奉行的认识论语文教育模式的一种积极批判,也是对存在主义语文教育立场忽视语言实践倾向的一个有力的矫正。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杨先武  
“工具论”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对我国当代语文教育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使语文教学长期以来受到“工具性”的制约,走进了科学化、技术化的误区,并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然而,语文界至今仍有人把“三老”的教育理论视为圭臬,对于片面强调工具性所产生的弊端缺乏认真的反思。这将给正在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造成极大的思想障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李莉斌  葛文词  
汉语文化负载词是中华民族语言的精粹,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及历史沉淀,在对外传播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国家提倡文化"走出去"的背景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准确翻译是中华民族文化成功对外传播并为世界人民所了解和接受的前提。因此,克服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文化障碍,避免语用失误是中华文化成功走出去的有力保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丘进  
海外华文教育发轫于海外华侨华人之特定环境,对外汉语教学则由国内向外辐射为始端。对外汉语教学和海外华文教育这两种教育形式各有优势和特点,两种管理和运行体系不必改变,可以做到并行不悖。对于华文教育而言,要把华文教育的政策性、国际性和社会功能放在首位,而不必过于强调其学科性、学术性和理论性。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赵黎明  赵秀山  
本文从私塾语文教育和外语教学给中学语文教学的启发着眼 ,简述了背诵对于学习语文和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性 ,并着重论述了中学语文教学中背诵的教育功能及倡导学生背诵的方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铁芳  
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的基础形式,语文教育的根本着眼点是立人。基于立人属性的语文教育,就是要立人于终身兴趣发展之中,立人于优美的汉语言文化之中,立人于语文所开启的审美世界之中。以立人为指向的语文教育实践需要立足个体,以优美的语文文本启发个体内心的自由,并将之转化成个体生命的创造性实践。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实践的基础形式,不仅事关民族身份认同与个性彰显,更重要的是,事关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品质。我们需要重启以语文教育为中心的人文教育改革,需要全社会都来关注、重视以立人为中心的语文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龙年  
新中国成立后 ,叶圣陶给全国各地师生写了大量书信 ,这些书信成了我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他的语文教育书简内容涉及面非常宽广 ,几乎涵盖了他语文教育思想的各个方面。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 ,对推进当前的语文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宇驰  
高职语文作为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承载着人文教育的重任,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优势。高职语文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与职业素养出发,为学生的专业成长夯实基础,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