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8)
2023(9317)
2022(7673)
2021(7158)
2020(5507)
2019(12710)
2018(12556)
2017(21678)
2016(12973)
2015(14645)
2014(14702)
2013(13912)
2012(13578)
2011(12778)
2010(13367)
2009(11879)
2008(11917)
2007(10909)
2006(10099)
2005(9544)
作者
(38054)
(31747)
(31721)
(30184)
(20504)
(15403)
(14269)
(12567)
(12259)
(11676)
(11022)
(10896)
(10553)
(10374)
(10261)
(9885)
(9450)
(9370)
(9363)
(9327)
(8643)
(8135)
(7819)
(7545)
(7300)
(7272)
(7194)
(7087)
(6555)
(6518)
学科
(51534)
经济(51482)
管理(24379)
(23910)
中国(22955)
教育(20285)
地方(18306)
(17868)
(16451)
企业(16451)
(15570)
方法(12759)
(12150)
业经(12144)
理论(11505)
农业(10862)
地方经济(10254)
数学(10158)
数学方法(9957)
(9611)
金融(9610)
发展(9483)
(9356)
(9326)
银行(9300)
(9206)
环境(8727)
技术(8503)
(8460)
(8444)
机构
大学(185041)
学院(181839)
研究(76668)
(64880)
经济(63139)
管理(55581)
中国(52001)
科学(48603)
理学(45870)
理学院(45012)
管理学(43851)
管理学院(43488)
(43350)
(40754)
(38084)
师范(37781)
研究所(37152)
教育(34279)
(33580)
中心(32483)
(31649)
师范大学(31061)
(30652)
北京(28986)
(27476)
农业(26119)
业大(25887)
(25126)
技术(24302)
财经(23169)
基金
项目(112916)
科学(88905)
研究(88026)
基金(76135)
(67270)
国家(66516)
科学基金(54183)
社会(51874)
社会科(48692)
社会科学(48683)
教育(46899)
(46550)
(41511)
基金项目(39148)
编号(38145)
成果(34667)
自然(33125)
自然科(32268)
自然科学(32259)
自然科学基金(31648)
(31589)
课题(30997)
资助(30266)
重点(28235)
(25507)
(25287)
发展(25120)
(24618)
(23278)
规划(23111)
期刊
(83923)
经济(83923)
研究(67958)
教育(54799)
中国(51793)
(31867)
学报(31017)
科学(28467)
大学(23608)
农业(22147)
(21205)
管理(20958)
学学(20473)
技术(18230)
(17135)
金融(17135)
业经(14164)
职业(13251)
经济研究(12788)
(11692)
财经(11384)
图书(10647)
(10468)
论坛(10468)
问题(10437)
(10174)
(9922)
资源(9450)
(8994)
技术教育(8742)
共检索到306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李政涛  
中国教育人类学要实现本土化,其"本"有两层含义:一是源发于中国教育的经验与知识。二是使用汉语来表达教育人类学的经验和思想。汉语教育人类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奠定根基的时代、体系初建的时代、多元发展的时代。汉语教育人类学的发展特点是:汉语教育人类学是一门外生交叉学科,而非内生分支学科;汉语教育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本土文化";汉语教育人类学是用"汉语"这一语言方式表达经验和思想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樊秀丽  
美国的教育人类学在人类学确立了独立专业地位的背景下开始起步,而后在人类学学者和教育学学者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发展。本文以理解美国教育人类学制度化与专业化的发展特征为目的,从1954年的"斯坦福会议"入手,厘清人类学与教育学的相遇过程,讨论人类学与教育委员会(CAE)成立的过程及研究项目的扩展,以及教育人类学迅速发展的要因,并对教育人类学研究的课题进行简要介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兰芳  
英国教育人类学作为文化教育人类学的主要代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但是国内教育人类学兴起后对其鲜有提及。本文根据它不同时期的发展特点,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初的萌发阶段、70年中期至80年代初的个性化阶段、80年代至今的继承与多元文化阶段,勾勒其历史发展脉络,希冀通过"他山之石"有所裨益于国内教育人类学研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克里斯托弗·乌尔夫  陈红燕  
自20世纪中叶起,教育人类学在德国业已成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与英美国家相比,德国教育人类学具有开放性与"大陆性"特征,并以人类自我形象为核心议题。在全球化进程背景下,教育人类学面临新的问题,通过反思德国先后经历的哲学、现象学以及整合取向的三种教育人类学的传统范式,历史文化取向的出现为教育人类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展望未来,德国教育人类学的发展将呈现出方法的多样性,注重交叉学科与跨学科、交叉文化与跨文化,以及把人文艺术教育作为研究重点等特点。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彭亚华  滕星  
通过对美国《人类学与教育季刊》1970年至2012年所载学术论文研究主题的分类、统计和分析,总结出美国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的两大重心变化:从"学科本位"到"问题本位",从"人类学与教育"到"教育人类学"。重视教育人类学研究主题重心的变化是教育人类学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需要,对教育人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袁同凯   陈楠  
在人类学学科整体转向的大背景下,西方教育人类学呈现新的发展趋势。通过系统性梳理2013—2023年发表在《人类学与教育季刊》的研究性文章,本文归纳总结10年来西方教育人类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并分析西方教育人类学的新近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当前,西方教育人类学主要聚焦于全球化背景下的移民教育与文化互构、现代教育制度内的结构压迫与抵抗行动、跨文化情境中的情感体验与伦理实践三个方面,并呈现彼此差异却内在相连的三个特点:在对批判性研究展开反思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弱势群体的抵抗行动和能动性;表征理论的缺陷在研究中越发明显,部分教育人类学家主张运用非表征理论予以弥补;研究者在参与观察中面临的情境伦理和主体间伦理得到更多关注。明确西方教育人类学的发展趋势,对国内教育人类学学科的未来发展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钱雨  
儿童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新兴分支,但人类学对儿童与童年的关注已经有相当漫长的历史。儿童人类学研究的核心是儿童与童年研究。本文梳理了儿童人类学的历史与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美国人类学家米德和哈德曼等人的观点。米德认为,20世纪最大的成就就是将对儿童本质的理解融入到对儿童的养护与教育中去。当代儿童人类学家承认儿童既是"脆弱的",也是"主动的行动者",并致力于在社会复杂的关系中寻找儿童的声音。如何迎接真正的"儿童的世纪",将对儿童与童年的理解融入中国的儿童教育中去,这将是一个值得我们长期探索的课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红梅  
发展是人类的生存方式,教育是人类的本质需求,人的发展与教育具有多维的动态关系。同时人的发展是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教育人类学视角解读人的发展观,在此基础上重新解释人的发展性评价,从而提出文化多元背景下教育评价尊重差异的合理化走向。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复新  瞿葆奎  
教育人类学是一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应用性边缘学科 ,虽具有悠久的思想渊源 ,但在教育科学知识的分类中 ,仍属年轻学科。代表这门学科的名称的形式之多、由来之久、演变之广 ,是教育科学其他分支学科中不多见的。学科的源起是“多元的”,我们可以把教育人类学的源起与发展宏观地划分为观念教育人类学时期和实体教育人类学时期。对于它的学科地位 ,国际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归纳起来 ,可称之为“学科独立论”和“学科非独立论”。教育人类学是 1 9世纪末 2 0世纪初科学知识相互渗透与相互分化的产物 ,作为一个新的知识门类 ,它是以哲学、教育学和人类学的理论为基础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肖兴志  张伟广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的CSSCI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通过限定主题检索得到1998~2018年中国规制经济学研究论文20026篇,运用Bicomb、Ucinet和Net Draw等软件,从不同视角分析学科发展轨迹和特征。研究结果发现,中国规制经济学学科发展以2008年为节点,近十年来发展迅速,不同类型的期刊起着助推作用;学科研究主体多元,国家重点建设高校的优势明显,而作为独立学科发展仍需加强;学科研究主题与中国经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不同阶段的研究重心有所不同,不同高校的研究主题也有明显的偏好和特色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天健  
历经70年的探索与前行,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道路。站在新中国成立70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上,总结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将关于城市建设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故事提升到理论层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回顾了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从经济总量、城市化、居民生活、就业、城市群以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由此认为,中国城市经济发展存在以下特征化事实:第一,持续的经济体制改革真正释放了城市经济增长潜力;第二,快速城市化和人力资本增长是发展的必要条件;第三,城市群崛起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第四,"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一直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学武  李淑敏  
本文尝试利用全行业主要指标数据和规模以上企业数据对我国文化产业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主要指标基础上,剔除价格和统计口径调整的影响,还原了文化产业近十年改革发展轨迹;比较基于产业统计的分析框架和基于文化再生产理论的分析框架,利用文化产业直报平台整理数据,对行业集中度和盈利性特征进行测算,并重点应用BCC-DEA模型对全国文化产业四位数子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了分析。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常永才  
文化取向的教育人类学研究范式主要兴起和发展于美国,其当代发展的里程碑之一是关于学习的研究成就,这一成就正从根本上改变当代教育学的学习观念。美国教育人类学发展的经验主要是向心理学等学科借鉴、坚持和改进田野工作,尤其是重建该学科的中心概念——文化。这些经验对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叶青  
公共财政,顾名思义,是指以社会权力中心代表公众利益、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发生的理财活动,属于社会再生产分配环节上的公共分配。考察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公共财政是怎样发生、发展的,这既紧密关联对于财政范畴的总体认识和财政学的学科建设,更是现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枫  孙陆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发展时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与交际方式,与此同时,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与国际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汉语逐渐成为世界普遍使用的热门语言。其中,汉语国际教育推动了我国同世界的广泛交往,特别是各国举办的孔子学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汉语国际教育也开始利用计算机辅助汉语课堂教学,利用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运用互联网汉语学习与推广平台进行数字化资源建设,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汉语国际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