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1)
2023(8751)
2022(7141)
2021(7015)
2020(5783)
2019(13504)
2018(13575)
2017(24205)
2016(14032)
2015(16094)
2014(15603)
2013(14088)
2012(12809)
2011(11653)
2010(12363)
2009(10856)
2008(10404)
2007(9459)
2006(8191)
2005(7350)
作者
(34664)
(28586)
(28513)
(27255)
(18382)
(13823)
(12980)
(11004)
(10989)
(10443)
(9855)
(9441)
(9197)
(9169)
(8977)
(8573)
(8557)
(8519)
(8406)
(8193)
(7390)
(7051)
(6848)
(6739)
(6686)
(6418)
(6418)
(6410)
(5765)
(5730)
学科
(43412)
经济(43379)
管理(36496)
(35841)
(31541)
企业(31541)
教育(22292)
方法(21613)
数学(18752)
中国(18647)
数学方法(18173)
技术(17502)
理论(14766)
技术管理(11869)
教学(11702)
(10871)
业经(10044)
(9859)
(9345)
(8825)
贸易(8818)
(8614)
(8299)
金融(8297)
(7724)
银行(7710)
(7697)
(7444)
地方(7360)
(6999)
机构
大学(180543)
学院(177452)
管理(65928)
(64122)
经济(62526)
研究(60049)
理学(56907)
理学院(56232)
管理学(54849)
管理学院(54493)
中国(39382)
(39355)
科学(34320)
(33446)
教育(33341)
师范(33264)
(28669)
(28461)
(27871)
师范大学(27065)
中心(26299)
北京(25906)
研究所(25875)
技术(24882)
业大(22543)
财经(22475)
(22415)
(22008)
职业(21946)
(21401)
基金
项目(115934)
科学(93851)
研究(93744)
基金(79465)
(67711)
国家(67003)
科学基金(58286)
社会(56267)
教育(53238)
社会科(53213)
社会科学(53201)
(48610)
(42430)
编号(40897)
基金项目(40575)
自然(35952)
自然科(35287)
自然科学(35282)
成果(35156)
自然科学基金(34646)
资助(32601)
课题(32419)
(29991)
重点(27673)
(26909)
创新(26894)
(26822)
(25778)
规划(25519)
项目编号(25127)
期刊
(68005)
经济(68005)
研究(62481)
教育(60930)
中国(48118)
管理(27262)
技术(23618)
学报(21764)
科学(21485)
(21216)
(18757)
大学(18694)
职业(16286)
学学(15619)
(14222)
金融(14222)
农业(13317)
经济研究(11180)
(11114)
论坛(11114)
业经(10926)
技术教育(10592)
职业技术(10592)
职业技术教育(10592)
财经(10518)
科技(10347)
(9817)
统计(9408)
技术经济(9394)
(9171)
共检索到2775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晓明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一种新兴的应用型专业硕士,是为了培养那些能够到海外从事汉语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从人才培养理念、课程设置方式、教学制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质量评价等五个方面来考察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模式问题,并提出未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侯磊  
以山东师范大学为例,分析了建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华留学生文化体验培养模式的必要性,讨论了体验项目选择的原则,明确了教师与学生的任务,探讨了文化体验活动的操作流程,分析了活动的成效,旨在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来华留学生的培养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东伟  吴应辉  
通过对已有四届以上毕业生的院校调研发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尚处探索阶段,稳定成型的模式较少,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个性化模式不多。依据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显示出的特征差异,提出多层分类思路,从顶层的定向与非定向两大类入手,逐层细分,深入剖析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现状,进一步提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优化策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觉  
介绍了我国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历程,指出了目前对外汉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面临的危机,对如何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培养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江傲霜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为了加快汉语国际化进程,解决海外汉语师资紧缺问题而设立的。如何培养适合海外汉语教学需要的高质量专业教师?国内培养的汉语师资怎样与世界接轨?纽约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做出了新的尝试,采用中美联合培养方式,不仅为美国培养了一批合格的汉语教师,也为汉语国际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对该项目毕业生的追踪调查,来探讨此项目给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带来的一些启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全生  黄清  刘宏宇  
本文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2009级和2010级共计106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海外生源)的培养目标、生源情况、语言情况和基本素质、课程设置与培养方式、来华动机与就业意向、实习与学位论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特点及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为构建科学的师资培养体系,适应面向中亚汉语国际教育的现实需要提供依据和参考。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支政  骆莲莲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以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及灵活性,而课程硕士培养在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特点符合这些要求。笔者主要探讨在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中借鉴课程硕士攻读方式的依据问题。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吉春  
本文以中央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1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为例,讨论了"知-行-研"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了该模式的实施基础、实施情况、实施效果以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该模式适合于招生人数少、录取分数高、学习环境好的高校。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张幼冬  
以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中外学生的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探讨论文的选题规律和特点;分析影响学位论文写作的相关因素,总结中外学生学位论文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外学生培养方案的完善、学位论文水平的提高提供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解晓楠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作为新兴的专业硕士学位受到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在其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明确提出该专业是要培养既具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能力,又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为实现这一培养目标,实践环节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设计该专业学位的实践环节以及建立相应的控制机制也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添淼  
以学习投入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北京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学习投入度较高,整体学情良好,但科研参与度有待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对所在学校教学和所学专业评价较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在个人发展方面评价较高;调查还发现,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投入整体水平具有显著影响。基于对研究结果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提高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学习投入度的四点对策。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马燕华  
在具体分析已通过答辩的全国首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的基础上,以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标准"为主要参照标准,结合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特点,认为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学位论文评价标准应以教育学科的理论性、课程设计的完整性、教学实施的针对性以及教学规律的实证性为原则,提出了9条具体评价标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央青  
5P国际汉语师资培养模式,采用内容点拨、教师精讲、案例分析、模拟练习、成果展示5个全新的教学环节,实现了预期的目的,强调了有效性、相关性、实用性。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所在。5P模式有其独特的见解、思路和经验,是一种先进的培训理念,从参与状态、交往状态和达成状态来看,是行之有效的。作为一次大胆地探索,5P所提出的理念和实践,符合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国际汉语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唐广军  郭文莉  
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途径,注重工程实践和工程职业导向的工程硕士培养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作为具有行业特色背景的地方高校,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在创新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培养体系注重顶层设计,培养过程基于校企深度合作,培养主线聚焦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从构建层面、条件层面、实施层面、保障层面、衔接层面建立了"五位一体"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培养体系,为应用型高校创新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红  
汉语教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汉语国际传播和推广的效果。在提高师资培养专业性的同时,积极开拓新思路,加强培养的针对性。紧紧抓住跨文化核心,培养文化自觉意识,提升民族文化使命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广泛,世界各国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急剧增长。截至2015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