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6)
2023(10097)
2022(9081)
2021(8727)
2020(7328)
2019(16939)
2018(17003)
2017(32793)
2016(18059)
2015(20595)
2014(20703)
2013(20415)
2012(18929)
2011(16734)
2010(16581)
2009(15208)
2008(14991)
2007(13088)
2006(11259)
2005(9689)
作者
(52345)
(43365)
(43013)
(40934)
(27762)
(20998)
(19601)
(17244)
(16476)
(15542)
(15080)
(14428)
(13702)
(13545)
(13195)
(13163)
(13150)
(12964)
(12327)
(12210)
(10791)
(10630)
(10403)
(9853)
(9755)
(9694)
(9594)
(9468)
(8746)
(8647)
学科
(69054)
经济(68971)
管理(50786)
(46991)
(40844)
企业(40844)
方法(33955)
数学(28204)
数学方法(27798)
中国(17544)
(17493)
(17112)
(16151)
业经(15696)
地方(14325)
理论(14121)
(12661)
(12650)
贸易(12643)
(12265)
农业(11541)
教育(11520)
(11338)
技术(10838)
(10640)
财务(10577)
财务管理(10555)
环境(10476)
企业财务(9985)
(9695)
机构
大学(256577)
学院(253151)
管理(101697)
(92549)
经济(90255)
理学(88462)
理学院(87437)
管理学(85741)
管理学院(85297)
研究(82526)
中国(59506)
(55223)
科学(54050)
(41572)
(41338)
(40200)
业大(39335)
研究所(38107)
中心(37292)
(36007)
(35488)
师范(35156)
北京(34956)
财经(33769)
农业(31723)
(30623)
(30059)
(29941)
师范大学(28472)
技术(27465)
基金
项目(176404)
科学(137034)
研究(128831)
基金(126218)
(109892)
国家(108932)
科学基金(93001)
社会(78260)
社会科(73939)
社会科学(73919)
(68933)
基金项目(67804)
自然(61703)
自然科(60228)
自然科学(60215)
自然科学基金(59111)
教育(59107)
(58225)
编号(53712)
资助(52197)
成果(44249)
重点(38950)
(38187)
(36704)
课题(36415)
(36115)
科研(33747)
项目编号(33587)
创新(33501)
大学(33124)
期刊
(101618)
经济(101618)
研究(72991)
中国(46076)
学报(43659)
科学(38781)
管理(36865)
(36501)
大学(32781)
教育(32309)
学学(30496)
(30320)
农业(25950)
技术(21732)
(17836)
金融(17836)
图书(17426)
业经(16431)
财经(15878)
经济研究(15058)
(13436)
问题(13265)
理论(13231)
(13090)
科技(13037)
(12640)
实践(12405)
(12405)
技术经济(11918)
书馆(11708)
共检索到3635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志凌  
汉语典籍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不断被继承和弘扬,其中重要的存在形式就是对外传播。当我们关注对外传播中的汉语典籍时发现,典籍文化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实际是不同的,主要可以分为前文化形态和后文化形态。这两种文化形态直接影响了典籍文化价值的产生、文化特征的形成以及典籍的社会服务功能。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余红艳  
民俗文化是民众创造的民族文化精华,是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之一。对外汉语教学属于跨文化语境下的教学活动,而民俗文化则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因此,对外汉语教学既需借助民俗文化以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同时,其本身也是对外传播民俗文化的重要窗口。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内的民俗知识讲授与课堂外的民俗体验,深入传播中国民俗文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晶晶  
在社会发展中史学传播具有重要意义,史学传播既能推动史学研究发展,也能让史学的传承、借鉴及教化功能得到更好发挥,研究中国史学传播途径对于了解中国史学文化意蕴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史学的重要性有了愈加深刻的认识,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文化娱乐需求的增加、史学教育与通俗史学的发展都推动了史学传播的发展与史学传播途径的扩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晓明  
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进程中,汉语教学的重心由国内转移到国外。汉语国际推广主要面临的是标准竞争的问题。本研究将在探讨欧盟、美国、加拿大语言教学标准的基础上,探讨汉语语言标准的建设问题,以期为汉语语言能力标准建设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滕青  
对外汉语教学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无论在教材编写还是在教学方法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这些经验的优势,弥补其不足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远程对外汉语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凤丽  王春刚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要不断提高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力和国际影响力,就应该了解中华文化传播的现状以及文化对外传播的意义,总结经验教训,激发国人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寻找能够拓宽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媒介及渠道,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站稳脚跟。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高剑华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和汉语热的不断升温,对外汉语教学被推到了文化交际和文化传播的前台,其教学不单纯是语言能力的训练,还肩负着揭示汉语言的文化意义及跨文化传播的重大使命。这种跨文化意识是实现对外汉语教学价值"应然"与"实然"统一的途径。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熙  
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传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魅力。在全球化时代,任何一种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都具有内在的"协商性",也就是始终保持与其他文化视角的对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变革。基于这种建构主义的理论视角,一些在国际学校任职的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经历表明,中国文化的建构过程编织于中外文化视角的意义协商中,也编织于教师与学生的权力博弈中。只有充分理解文化传播的内在协商性,以及协商过程中的权力运行特点,对外汉语教师才能逐步走出迷茫,获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阮静  
文化的多元性,是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不容忽视、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围绕如何看待和正确认识世界文化以及中国文化的多元性,进一步阐明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充分认识和把握文化的多元性特征,是消除沟通障碍、提高交流能力,实现不同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相互支撑的关键。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陈宁  胡思琪  
中国陶瓷古籍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载体。在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陶瓷典籍外译成为中外陶瓷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文章基于全球图书馆联合目录WorldCat,通过调研中国陶瓷古籍及其外译本在全球图书馆的馆藏数据,梳理中国陶瓷古籍在海外传播的现实状况,结合不同典籍、不同译者的译文进行系统评析,总结中国陶瓷古籍在海外传播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对中国陶瓷跨文化传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分析中国陶瓷古籍的海外传播存在传而不透、传而不正、传而不通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包括加强中外学者以及中外出版机构的密切合作、优化中国陶瓷古籍的外译策略、开展中国陶瓷古籍文本的系统深入研究等。通过系统梳理中国陶瓷古籍的海外传播状况,以一种全球化的视角重新审视中国陶瓷文化跨文化传播的重要价值与影响,对于提升国人文化自信、树立国人文化自觉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连伟  邢欣  
在国际化的大背景和大趋势下,经济的交流带动政治的互动,从而带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是文化交流的必要工具,同时也是其最为直接的体现。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汉语的对外交流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然而,在此过程中,汉语与某些大语种如英语的交流更显普遍,故而也更受研究者关注,而那些相对小众化的外语,由于其应用范围较小故而得到的关注和研究也相对较少。鉴于此,由白乐桑所著的《法国汉语教育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8年12月版)便显得格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婧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得到大力发展,纵观其发展历程可以肯定,来华留学生教育在助力我国教育水平国际化发展、促进我国国际交往、推动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步入21世纪,在全球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国际交往日益频繁,我国国际交流需求更加旺盛,因此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作用提出更高期许,在此情境下引入跨文化理念,进一步探索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优化策略是可行且必要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牛莉  
伴随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综合国力和高等教育水平显著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充分彰显了我国教育服务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巨大进步。但由于文化差异不同,这也给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体制和管理模式带来严峻挑战,尤其是在跨文化背景下出现众多心理健康、思维方式及情感沟通等系列问题。因此,跨文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的教育策略研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由刘继红编著、中西书局出版的《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一书,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檀晶晶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世界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这不仅带动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促进了多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所以,要想实现国家影响力的提升,只有注重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以深层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传播,才能更好地提升国际话语权,增加国际影响力。针对这种现状我国不断强化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针对相关专业进行了改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设立主要为了培养专业人才既能从事教育工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砚文  
随着国家综合实力快速提升与"一带一路"政策的有效实施,我国对外贸易得到迅猛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也从以本国贸易活动为主转换为国内外贸易共同发展模式。错综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稳定发展促使各国与我国进行贸易往来的意愿愈发强烈,再加上商务部对我国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制定并执行了一系列优化政策,促进了对外贸易经济水平的提升。语言是深化国际经济贸易往来的主要交流方式,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所以,在我国经济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