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0)
2023(7014)
2022(5376)
2021(4811)
2020(4050)
2019(9095)
2018(9273)
2017(16727)
2016(9451)
2015(10644)
2014(11012)
2013(10410)
2012(9297)
2011(8340)
2010(8810)
2009(8242)
2008(8417)
2007(7912)
2006(7396)
2005(7279)
作者
(26525)
(21680)
(21491)
(20942)
(13886)
(10446)
(9983)
(8399)
(8246)
(8185)
(7355)
(7332)
(7245)
(7086)
(6742)
(6712)
(6458)
(6403)
(6396)
(6305)
(5726)
(5382)
(5290)
(5221)
(5189)
(4956)
(4899)
(4846)
(4508)
(4309)
学科
(35305)
经济(35253)
管理(25285)
(23003)
(18513)
企业(18513)
中国(13951)
(12480)
业经(10285)
(9500)
(9281)
地方(8908)
方法(8738)
农业(8211)
(8184)
理论(8163)
教育(7349)
(7337)
银行(7327)
(6987)
(6492)
(6482)
教学(6381)
数学(6296)
(6138)
金融(6136)
数学方法(6095)
(5782)
贸易(5772)
(5563)
机构
学院(127065)
大学(126507)
(46601)
经济(45259)
研究(44017)
管理(42546)
中国(36076)
理学(34236)
理学院(33792)
管理学(32926)
管理学院(32676)
(28341)
科学(25759)
(25643)
(24355)
(22164)
中心(21465)
(20211)
(20040)
师范(19860)
(19430)
研究所(19269)
财经(18627)
北京(18455)
(16605)
(16533)
业大(16224)
(16063)
技术(15822)
师范大学(15579)
基金
项目(72726)
研究(58171)
科学(56035)
基金(49424)
(42104)
国家(41650)
科学基金(35233)
社会(35039)
社会科(32921)
社会科学(32912)
(29432)
教育(28108)
编号(26233)
基金项目(24783)
(23953)
成果(23666)
自然(20514)
自然科(20029)
自然科学(20024)
资助(19949)
自然科学基金(19651)
课题(19199)
重点(16825)
(16520)
(16174)
项目编号(15642)
(15638)
(15107)
(14484)
大学(14281)
期刊
(63874)
经济(63874)
研究(45081)
中国(35725)
教育(26010)
(22213)
(20297)
学报(19204)
管理(18467)
科学(16564)
(16067)
金融(16067)
大学(15135)
学学(13175)
技术(13075)
农业(12751)
图书(11412)
业经(11180)
经济研究(9518)
财经(9343)
书馆(8931)
图书馆(8931)
问题(8434)
(8194)
职业(7612)
(7184)
(7129)
(7003)
论坛(7003)
(6739)
共检索到223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  
现代汉语中有四种同形的"一般",从历时的角度看,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唐代,数量短语"一般"逐渐凝固,演变为表"一样、同样"的形容词"一般",唐五代时期,形容词"一般"进一步虚化为比况助词"一般",至宋代,形容词"一般"又逐渐分化出"普通、通常"义。而在"一般"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历程中,陈述化、隐喻扩展、重新分析和语境影响等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陈勇  
现代汉语中有四种同形的"一般",从历时的角度看,它们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唐代,数量短语"一般"逐渐凝固,演变为表"一样、同样"的形容词"一般",唐五代时期,形容词"一般"进一步虚化为比况助词"一般",至宋代,形容词"一般"又逐渐分化出"普通、通常"义。而在"一般"的词汇化与语法化历程中,陈述化、隐喻扩展、重新分析和语境影响等机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运富  孙倩  
汉语字词之间存在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如果一方发生变化,另一方往往会受到影响。汉语词汇语法化与用字变化就具有这样的互动关系。语法化对词语用字变化的影响表现在:词汇意义的磨损可使记录字形的表义成分逐渐赘余,从而发生减省或音化现象;语音弱化可能引起词语用字的更换调整;语法意义的增强可滋生具有别词作用的专用字。用字变化对词汇语法化也有促进或促退的作用,包括促使词义或读音弱化、推动新词新义派生、凸显和固化语法化功能、导致反向词汇化等。用字变化也可能掩盖语法化真相,给文本解读和语法化研究带来干扰。因此,研究汉语词汇语法化相关问题,应该适当重视有关词语的用字变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文燕  
在现代汉语中"无意"可以作动词,义为"没有做某事的愿望",也可以作副词,义为"不是故意地"。战国时期,"无意"第一次出现,是一个述宾短语,到唐朝时"无意"已经词汇化为动词。清朝以后,"无意"进一步虚化,产生了副词用法。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然  
副词"一定"在现代汉语中的用例十分普遍,使用范围非常广,从历时角度理清其形成过程,对我们掌握其用法有积极意义。"一定"在唐代以前尚是一个松散的非词短语,表示"一经确定/制定"的意思,表示"必然"之义的副词用法,萌芽于唐末五代,形成于宋元,在明清之际,经过在通俗文学作品中的大量使用进而成熟,最终固化。"一定"由短语演变为副词的词汇化、语法化过程可以说是一个短语特性不断弱化以至最终消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的词汇性特征不断加强,最终固化。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娄炜娜  黄光毅  
现代汉语的“一早”可以用作短语表示“一个早上”,用作时间名词表示“清晨”,用作时间副词表示“老早”。文章主要探讨“一早”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表示“清晨”的时间名词“一早”并不是由表示“一个早上”的数名短语“一早”词汇化而来的,而是在双音化趋势的影响下,“一X”构式的类推下形成的,最早见于元代,常用于明清时期。大概在民国时期,时间名词“一早”语法化为时间副词“一早”,后者表示“事情的发生距离现在已有一段时间”。在语法化过程中,提高交际效率是动因,经常充当状语是条件,隐喻是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孙晓明  
在汉语国际推广的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汉语教学与国际语言教学标准接轨的问题。美国和欧盟先后提出了一系列外语教学标准体系的新理念,在这种新的外语教学理念下,如何在现有的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的基础上建立与交际活动和交际任务相结合的词汇等级标准,从而较好地解决综合交际能力培养问题,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词汇等级标准的确立应该从语言交际出发,考虑理解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区分的原则以及词汇等级与语言功能相结合的原则,这对于推广汉语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茄学萍  
阅读中词汇通达的模型主要有三种,即直通模型、语音中介模型、二重通路模型。汉字是一种不同于拼音文字的表意文字,汉字字形的表意作用大于拼音文字,在汉字词汇通达中,汉语字(词)义的提取可能更符合直通理论的假设,不同于英文更符合双通道理论的假设。所以应针对不同文字类型提出相应不同的词义通达理论,探讨出不同文字类型间认知加工的差异,才能真正弄清汉语阅读的词汇通达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冯凌宇  
留学生普遍反映汉语难学主要难在汉语字词难记,笔者认为,从事国际汉语词汇教学的老师应该有责任帮助留学生克服汉语词汇形义匹配记忆的障碍。汉语词汇教学,首先是词汇外形(即汉字形体)和意义的教学,其次才是词汇用法教学。由于汉语词汇形义具有高度关联特点,所以饱含中国文化的构词理据,就可成为帮助留学生记忆汉语词汇形义的助力器。本文作者通过对"扌"旁和"忄"旁两组目标词语进行"字形—词义"的教学行动研究,初步证明从文化理据角度切入的词语形义关联匹配教学,无论是在促进留学生词汇形义的匹配记忆上,还是在激发学生词汇学习的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晓颖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词义辨析占有重要地位。需要辨析的词不仅包括汉语本体研究中的同义词或近义词,而且还包括意义相关甚或由于留学生的主观认知而造成的其他易混淆词。对这些特殊的辨析对象,"以词释词"的方法不利于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文章从直接教学和情景推断两个角度探究易混淆词的教学方法,另外对此项教学中需注意的事项及教学意义也都进行了初步探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沈庶英  
《经贸汉语本科教学词汇大纲》是几十年经贸汉语教学和研究的一项重要阶段性成果。它的研制既为经贸汉语的专业建设作了基础研究工作,也为经贸汉语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提供了依据。本文从经贸本科教学词汇大纲研制的过程出发,介绍其内容,阐释其理念与特点,为从事经贸汉语教学的同仁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史红改  
汉语言与中华文明同体连枝,已不仅仅是语言和词语,更是浸润着中华民族五千年薪火不断的文明、文化传承。与世界其他民族语言相比,汉语言从结构形态到发音规律乃至语义等,都具有独一性。在古汉语语境中,汉语言没有名词与动词的概念,只有虚和实。自从清末《马氏文通》出现后,才从西方引入语言学概念,名、动、主谓宾等都是西语的语法概念,也让使用几千年汉语言的国人开始重新认识母语,并站在世界角度探究中华民族母语和母语语境,历经100多年探索逐渐建构出现代汉语语言知识体系。对此,高校应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积极性,使其在实际生活中合理运用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和动词。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刘艳  
表"没有通常所说的"之义的自由短语"无所谓"起源于语素"无""所""谓"的临时组合。随着句法组合的变化,主观性的增强,逐渐词汇化成表"不在意、不在乎、没有关系"之义的词。但由于汉语否定词系统的整体替换,加之肯定否定对举句法格式的推动作用,"无所谓"又经历了反词汇化的过程,变成了短语"没所谓"。词汇化和反词汇化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但又是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曾立英  
针对我国目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遇词讲词"的现状,笔者认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应贯彻词汇语义学理论精神,参照计算语言学中的"词网"思路,有必要建立对外汉语常用词汇语义网和词库,为规范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系统性服务。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隋雪  姜娜  钱丽  
采用眼动研究方法,考察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词汇阅读过程中的眼动特征,来确认他们在语素理解、语音和正字法加工中缺陷的眼动表现。结果显示: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在多种任务上的正确率显著低于普通儿童,多项眼动指标的结果都有体现。这表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语素理解、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缺陷得到了眼动数据的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