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31)
- 2023(3429)
- 2022(2770)
- 2021(2827)
- 2020(2061)
- 2019(4918)
- 2018(4961)
- 2017(7489)
- 2016(5375)
- 2015(6117)
- 2014(6578)
- 2013(5708)
- 2012(5442)
- 2011(5012)
- 2010(5207)
- 2009(4353)
- 2008(4367)
- 2007(3974)
- 2006(3498)
- 2005(3393)
- 学科
- 教育(19492)
- 中国(10684)
- 济(9056)
- 经济(9047)
- 理论(8501)
- 管理(6873)
- 教学(6207)
- 学(6015)
- 企(5475)
- 企业(5475)
- 业(5130)
- 研究(4135)
- 思想(4065)
- 政治(3896)
- 发(3804)
- 文化(3745)
- 思想政治(3651)
- 政治教育(3651)
- 治教(3651)
- 德育(3617)
- 发展(3561)
- 方法(3561)
- 和(3514)
- 展(3439)
- 革(3369)
- 高等(3219)
- 改革(3197)
- 业经(3035)
- 学法(2843)
- 教学法(2843)
- 机构
- 大学(69216)
- 学院(63021)
- 教育(27023)
- 研究(25664)
- 范(21927)
- 师范(21874)
- 师范大学(18337)
- 京(16730)
- 管理(16147)
- 科学(14639)
- 济(14314)
- 理学(13806)
- 经济(13632)
- 理学院(13457)
- 管理学(12968)
- 管理学院(12812)
- 所(12460)
- 中国(12086)
- 职业(11896)
- 北京(11767)
- 研究所(11294)
- 技术(11000)
- 江(10964)
- 教育学(10539)
- 中心(9973)
- 院(9017)
- 州(8564)
- 职业技术(8138)
- 教育学院(7794)
- 财(7726)
共检索到109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央珍 贾华
教育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汉藏教育领域的合作和交流源远流长。文章旨在介绍汉藏教育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从双向的角度探讨汉藏文化通过教育渠道相互影响的情况,并分析汉藏教育文化交流相互学习的特点和学校所具有的增进汉藏民族同心同德、团结一致的功能。
关键词:
汉藏 教育 交流 述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宏斌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科技文化对外往来交流的第一个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由于地域、文化、历史诸种因素之影响,传统农业科技文化向周边地区的传播交流明显具有不同的方式、内容及程度;与交往及控制方式相联系,具体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立体移殖型、辐射渗透型及远接互化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涛 李文英
汉斯是比较教育因素分析时代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历史-因素分析法"是比较教育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研究这一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尼古拉斯.汉斯比较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叙述和分析,并评价了其历史贡献和局限性。
关键词:
汉斯 比较教育思想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向佳丽 陈娟 周红 王晓彤
美国馆藏说明标准有近40年的历史,已较为成熟且修订经验丰富,其发展历经了新旧标准的更迭、两个标准的统一、标准的多次修订及再确认的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本文以美国馆藏说明标准原始文本为基础,结合翻译过程中的扩展研究与思考,从美国馆藏说明标准的发展历史、主要内容和特点、与其他标准之间的关系及数据项和数据元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与分析,以期为我国馆藏说明标准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馆藏说明标准 美国国家信息标准协会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项建英
在中非友好交流进程中,文化的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然而,中非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型式,由于文化型式间发展的不平衡,它们在交流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困境与障碍。教育是文化交流的重桥梁和纽带,在消解中非文化交流困境中,中国对非教育负有重的使命。
关键词:
中非文化交流 困境 中国教育 使命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雅琛 王兴伊
《佛说痔病经》是义净从印度翻译而来的一卷密教文献,对痔病描述颇具特色。其内容见于敦煌文书S.5379、《大正藏》《医心方》、西夏写卷И_(HB).NO.807。经研究发现S.5379时代最早,与后三种写本有差异,当各抄自不同底本。其内容里关于痔病的描述可发现是受到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昙梵陀利学派的影响较大,阿育吠陀对痔病的认识由身体各部位皆可长出“痔”,逐渐缩小至仅描述肛周疾病,由广义至狭义。该经卷先在中国的中原传播,又返传敦煌、黑水城,后又传至日本,流传甚广,并影响中医对痔病的认识,使中医之“痔”由肛周疾病扩大至鼻痔、耳痔等其他部分的赘生物,由狭义至广义。该经卷保留中印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痕迹,在浓墨重彩的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留下宝贵的史料。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昭华
1840年鸦片战争后,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紧闭的大门,也打破了中国夜郎自大的美梦,原来闭关锁国、自以为是的中国人开始认识到自己在思想、科技等方面的落后。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国势之不振,应归咎于传统教育制度之不良。因此,许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改良派、维新派等纷纷到国外求学,试图向西方学习先进知识,以达到富国强兵之目的。他们一方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旭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引起全球广泛关注,得到国际社会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认可。《"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贸易及文化交流》一书由韩国全北大学宋采宪教授统筹策划、徐照林主笔、朴钟恩和王竞楠共同协作完成,是对"一带一路"建设成果的真实反映,也是对我国科技与文化相融合的经济发展理念的客观诠释。该书充分肯定"一带一路"倡议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突出贡献,客观反映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建设的高度关注和普遍认可,全面总结我国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体现的发展优势和国际影响力。该书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文保 李轶媛
<正>文化贸易的持续繁荣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有助于加深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和互相尊重,进而推动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代表了他们在文化领域的坚定信仰与自豪之情。文化贸易深植于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时代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核心动力。在文化贸易中,国家的文化自信不仅可以提高该国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有助于吸引更多全球消费者,从而扩大国家文化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珏
麦克卢汉的传播学思想发端于其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广阔探索,他有关媒介的主要论断的雏形来自于他为美国广播电视教育工作者协会所完成的新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在这份报告书中,麦克卢汉阐述了媒介实验和媒介教学大纲,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研究以失败而告终。在他之后的媒介代表作中字里行间都流露着他对教育的真知灼见:开启心智、深度参与、强化课程、整合学科、艺术独立等,对21世纪媒介教育的图景规划也有着相当的启示和指导价值。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柏青
一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文化本是多元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总须互相接触,发生交流的关系是不可避免的。人们甚至可以说,交流是文化的一种属性。本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在西方兴起的关于轴心时代和轴心文化的学说,不仅否定了文化的一源论,而且冲击了欧洲中心说,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文化视野。这个学说如果符合实际、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作为人类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国华 张小龙
经济全球化为企业进行对外贸易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拥有了更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机会。而在国际贸易中,文化环境是极其重要而又容易被忽视的因素,当今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融与发展,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又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其中媒体、政府以及对外贸易自身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存在一定的问题:缺乏品牌文化产品、观念滞后,缺乏创意思维、缺乏国家战略与支持等。因此扩大对外贸易中的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刻不容缓。
关键词:
文化交流 文化贸易 文化传播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卫新
中日文化交流 ,历史悠久。公元 71 0年 ,日本开始大规模吸纳汉文化 ,这对日本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中国书法自汉代传入日本后 ,一直影响着日本书坛。可以说 ,日本书道的历史 ,就是一部简明的日本文化史 ,一部中日文化交流史。
关键词:
日本书道 书法 文化交流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柯平 卢晓彤 胡曼曼
[目的/意义]为纪念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以国家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为主要对象,讨论图书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设计/方法]基于文本调查,对近年来国内外政策法律和规划中关于图书馆国际文化交流的内容进行分析。[结论/发现]图书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扮演着五大角色:中介者角色、推动者角色、组织者角色、中心角色、领导者角色。图书馆开展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主要有:出版物交换,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图书馆员业务交流。基于图书馆的角色定位和主要活动,提出图书馆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着四个方面的作用: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对内引进国外先进文化;对外传播民族优秀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跨文化对话。[创新/价值]该研究有助于推动图书馆对外文化交流的整体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英武,郝淑媛
古代中韩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对双方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文学艺术、体育娱乐乃至日常习俗等各领域,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形成了很多相似的文化传统。在今后的文化交流中,中韩两国既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也要相互尊重对方国家的独特性,扩大双方的共同性。
关键词:
古代 中韩 文化交流 实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