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67)
- 2023(14560)
- 2022(12699)
- 2021(11781)
- 2020(9959)
- 2019(23062)
- 2018(22705)
- 2017(43749)
- 2016(23845)
- 2015(26704)
- 2014(26414)
- 2013(25819)
- 2012(23462)
- 2011(20895)
- 2010(20410)
- 2009(18163)
- 2008(17335)
- 2007(14615)
- 2006(12466)
- 2005(10225)
- 学科
- 济(91594)
- 经济(91502)
- 管理(65933)
- 业(63777)
- 企(52036)
- 企业(52036)
- 方法(46360)
- 数学(40953)
- 数学方法(40378)
- 农(25825)
- 中国(22698)
- 财(21937)
- 学(21245)
- 业经(20389)
- 地方(19782)
- 农业(17894)
- 贸(15476)
- 贸易(15469)
- 理论(15386)
- 技术(15128)
- 易(14980)
- 环境(14970)
- 务(14356)
- 和(14330)
- 财务(14285)
- 财务管理(14255)
- 制(13743)
- 企业财务(13504)
- 划(12774)
- 教育(11416)
- 机构
- 大学(328616)
- 学院(327659)
- 管理(132976)
- 济(124641)
- 经济(122031)
- 理学(117609)
- 理学院(116268)
- 管理学(113866)
- 管理学院(113295)
- 研究(106164)
- 中国(75463)
- 科学(70670)
- 京(68715)
- 农(57337)
- 业大(54638)
- 财(53684)
- 所(52704)
- 江(50009)
- 研究所(49132)
- 中心(48570)
- 农业(45327)
- 财经(44745)
- 范(43392)
- 师范(42832)
- 北京(41445)
- 经(40951)
- 院(39577)
- 州(37172)
- 经济学(36869)
- 技术(35700)
- 基金
- 项目(242498)
- 科学(190522)
- 基金(176266)
- 研究(171917)
- 家(155639)
- 国家(154375)
- 科学基金(132828)
- 社会(107443)
- 社会科(101785)
- 社会科学(101755)
- 省(96329)
- 基金项目(94737)
- 自然(89745)
- 自然科(87662)
- 自然科学(87639)
- 自然科学基金(86030)
- 划(80912)
- 教育(79537)
- 资助(72225)
- 编号(69218)
- 重点(54655)
- 成果(53707)
- 部(52613)
- 发(51215)
- 创(50622)
- 科研(47330)
- 课题(47251)
- 创新(47238)
- 计划(45448)
- 大学(44740)
- 期刊
- 济(125714)
- 经济(125714)
- 研究(86829)
- 学报(58138)
- 中国(55943)
- 科学(51725)
- 农(50151)
- 管理(46272)
- 大学(43517)
- 学学(41261)
- 财(39547)
- 农业(35155)
- 教育(34700)
- 技术(29096)
- 业经(22131)
- 融(21277)
- 金融(21277)
- 财经(20611)
- 经济研究(19717)
- 业(17606)
- 经(17498)
- 科技(17264)
- 图书(17132)
- 问题(16445)
- 版(16260)
- 资源(16199)
- 业大(15586)
- 技术经济(15442)
- 理论(15008)
- 商业(14078)
共检索到447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红萍 夏军 谢平 窦明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总结影响汉江水华的水文因素包括流量、流速和水面比降,根据河流动力学理论,讨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从生物生长动力学的角度,将连续流反应器原理应用于汉江水华现象,提出了汉江连续流生物反应器模型,并根据Monod方程分析,认为汉江中的藻类浓度与水流速度应成指数关系。由此,建立了汉江藻类浓度与水流速度关系数学模型a=mexp(k/ν)。利用汉江1992年至2000年实测资料,通过回归分析进一步确定了汉江的藻类浓度与水流速度函数关系中的常数m=8.9759、k=0.9054,相关系数r=0.9244。最后,对流速、流量和长江水位对汉江水华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揭示了水文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文捷 沈宏 庞兴红 吕丽媛 谢平
为了探讨水动力对不同水华发生和演替的影响,以3株常见水华藻类,铜绿微囊藻(蓝藻)、普通小球藻(绿藻)和汉氏冠盘藻(硅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流速条件下(0,0.38m/s)3种水华藻类的磷吸收动力学行为,并根据磷吸收动力学参数对3种水华的生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振荡(0.38m/s)能显著降低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和汉氏冠盘藻(Stephanodiscus hantzschii)的磷吸收速率和亲和力(p<0.05)。根据Monod模型预测,水体扰动能不同程度的抑制铜绿微...
关键词:
水动力 磷吸收 生长 藻类演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况琪军 谭渝云 万登榜 张家玉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全长1532km,年径流总量为591亿m3,流域面积15.1万km2。汉江既是湖北省主要航道之一,又是沿岸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早在70年代,汉江的水质一直符合地面水II级标准,但自90年代以来,汉江的水质逐年下降,并分别于1992年和1998年的初春先后两次发生硅藻大量繁殖,水色发褐并伴有异味。本文在调查汉江中、下游江段藻类现状的基础上,对硅藻猛增并出现水华征兆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汉江中、下游的纳污江段及河湾处,水质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其中汉江下游江段的水质比中游江段的差,武汉江段的水质最差。水体中丰富的氮磷养分是硅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控制高浓度污...
关键词:
汉江中下游 浮游植物 水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平 夏军 窦明 张万顺
为了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在广泛现场监测、资料收集、调查论证工作的基础上,应用水动力学模型和富营养化动力学模型对汉江水华发生的成因和关键因子进行了分析。汉江水华发生的主要原因有3个:汉江中游进入城区的排污量日趋增大,藻类等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严重过量(此乃根本原因);汉江水枯同时长江水位增高使汉江流速变缓,产生类似于湖泊的水流特性;春季气温偏高。在已满足藻类生长需求的营养条件下,流量和流速是制约汉江水华发生的关键(敏感)因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水文因子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平 夏军 窦明 张万顺
为了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根据汉江水华发生的成因和关键因子的分析结果,对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进行了定性分析;应用水动力学模型和富营养化动力学模型以及随机模拟法对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进行了定量计算,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45×108m3方案实施后将增加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而引江济汉工程的兴建将极大地减少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汉江自身的水污染治理是减少水华发生概率的最根本措施。丹江口水库增加枯水期下泄流量和三峡电站减少枯水期下泄流量的联合调度将减小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汉江 水华 对策 概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陶亚奇 蒋卓睿 陈雪
采用一种类Fenton试剂法,即Fe3+和H2O2的组合代替Fe2+和H2O2的组合法,对氧化降解苯酚的影响因素及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Fe3+、H2O2的加入量分别为1.3×10-3和1.3×10-2mol·L-1,且初始pH值约为4时,苯酚的降解率最大,几乎达到100%。同时分别用一级动力学、二级动力学及复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对该条件下的反应进行拟合,复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能最佳拟合相应的动力学过程,但2个平行反应的速率系数k1≈9.24k2,因此可近似认为是一级动力学过程。
关键词:
类Fenton试剂 苯酚废水 动力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强 陈进 黄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的生态与环境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对水华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但是其研究主要集中于仙桃至河口段,而沙洋以上河段还未进行过水华方面的研究工作。鉴于1998年及2003年两次发生的水华事件影响范围都达沙洋以上河段(已达湖北钟祥河段),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汉江河道流量减小,流速降低,水环境容量降低,特别是兴隆枢纽回水区的壅水作用使其水体流速大幅下降(经计算小于0.3 m/s),再加上汉江中下游水体中总氮、总磷含量普遍偏高,对兴隆枢纽回水区及襄樊市区段水华发生可能性分别应用加权灰关联度以及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概念进行了计算评价,得出结论为:在维持污染现状情况...
关键词:
水华 水资源 承载力 可持续发展 汉江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岚 袁沅 蔡庆华
对大神农架地区大型水库库湾-三峡水库香溪河库湾夏季水华期间藻类的营养吸收生长构建了非线性动力学模型。模型反映了时间变化的整体趋势并可模拟藻类生物量峰值。通过改变初始磷浓度,系统均可达到两种藻消亡的平衡态,且模型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不同营养水平水体中水华暴发的可能性和强度。展示了动力学系统内部的变化可在一定范围内反映真实世界,通过系统内参数的调节,系统可达到或远离平衡态,以朝生态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七笙 丁木华
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因其强大的并行处理能力,任意函数逼近能力及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等特点而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神经网络这种依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崇明 黄真理 张晟 常剑波
根据三峡库区江段16条一级支流以及重庆市35座大中型水库的调查资料,分析天然河流与水库两种不同水流条件下,水体叶绿素a浓度与总磷和透明度的关系。结果发现,在水库环境中,水体叶绿素a的浓度与总磷以及与透明度都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但在河流条件下则没有明显的关系。由于三峡库区江段大多数支流的营养水平已达到富营养化状况,当三峡水库建成、水流条件发生变化后,在支流河口等水域存在爆发“水华”的风险。为此,我们根据1998年枯水期,在三峡库区长江江段流域面积大于100 km2的40条支流河口实测的总磷浓度,利用所建立的水库环境中总磷与叶绿素a浓度的关系,对三峡成库后在局部水域爆发“水华”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行了分...
关键词:
三峡水库 叶绿素a 总磷 水华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周钦 马增岭 袁兴伟 沈盎绿
研究了3种不同无机磷水平培养条件下对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细胞密度、体积的影响以及米氏凯伦藻的磷吸收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不同无机磷水平培养条件对米氏凯伦藻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在整个实验期间,磷浓度越高,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越高,而且从第12天开始到实验结束,高磷组中米氏凯伦藻细胞密度均显著高于中磷组和低磷组(P<0.05);与之相反,低磷组中米氏凯伦藻细胞体积从第6天开始显著大于中磷和高磷组(P0.05)。利用米氏方程可较好地拟合米氏凯伦藻对无机磷的吸收速率和初始磷浓度之间关系,其
关键词:
米氏凯伦藻 无机磷 生长 吸收动力学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殷大聪 郑凌凌 宋立荣
近年来汉江中下游早春频繁暴发硅藻水华,为探明汉江早春硅藻水华暴发过程及原因,2010年1月1日~3月6日,对汉江干流及部分支流进行了浮游植物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早春期间汉江干、支流的浮游植物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襄樊及以上各个站点浮游植物密度明显低于襄樊以下,汉江干流各个站点的浮游植物密度明显低于入汉江支流——唐白河。1月7日,唐白河站点浮游植物的密度最高,达50.50×106个/L,冠盘藻的比例占96.09%;从1月27日开始,汉江干流开始出现水华(14.42×106个/L),2月23日达到峰值(24.66×106个/L),到3月3日,水华开始消退(6.66×106个/L),前后共持...
关键词:
汉江 浮游植物 冠盘藻 硅藻水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文生 潘秋林
通过取用美人蕉(Canna indica)种植根区水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对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和卵形衣藻(Chamydom onas ovalis)进行培养和观察,获得两种藻类的生长数据。结果显示:根区水在6 d对小球藻的化感效应为-0.7331,对卵形衣藻则为-0.4408;小球藻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细胞数量在2~6 d差异显著(P<0.05)。显微镜观察还发现,试验组卵形衣藻部分细胞颜色变白、细胞器溶解,并出现胶群体,对照组没有发现这种现象。实验说明美人蕉根系能分泌一些化感物质影响藻类生长,化感物质对藻类的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广杰 况琪军 胡征宇
报道了大宁河2004年春季和2005年春季浮游藻类的种类组成、垂直分布、数量、生物量以及C含量的调查结果,并应用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对其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对大宁河蓄水后出现的富营养化现象和春季发生"水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建议。2004年春季,藻类优势种为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osa)、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里海小环藻(Cyclotella caspta)和新星形冠盘藻(Stephanodiscus neoastraea);2005年春季的优势种为实球藻(Pandorina morum)、空球藻(Eu...
关键词:
大宁河 水质评价 生物测试 水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彦庆
在分析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质量影响因素及其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质量的财务制度、管理模式以及信息技术三个子系统,找出其中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质量的三方面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动力学可以用于解决受众多因素影响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质量"的复杂系统,同时模型结果显示影响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质量的关键因素为公司的战略规划、业务流程设计、人员管理。基于此,为各公司提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运营质量提供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财务共享服务中心 运营质量 系统动力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