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7)
2023(6657)
2022(5679)
2021(5018)
2020(3804)
2019(8915)
2018(8683)
2017(15788)
2016(8819)
2015(9746)
2014(9848)
2013(9877)
2012(9754)
2011(9057)
2010(9379)
2009(8514)
2008(8398)
2007(7590)
2006(7004)
2005(6613)
作者
(27344)
(22934)
(22781)
(21634)
(15205)
(11275)
(10221)
(9119)
(8872)
(8564)
(8070)
(8008)
(7856)
(7684)
(7424)
(7110)
(6943)
(6938)
(6770)
(6593)
(6172)
(5816)
(5731)
(5492)
(5307)
(5241)
(5207)
(5190)
(4855)
(4634)
学科
(45421)
经济(45381)
地方(21708)
(20130)
管理(18549)
中国(16372)
(15270)
(12391)
企业(12391)
地方经济(12118)
业经(11109)
农业(10989)
方法(9792)
(9655)
(9513)
(8378)
金融(8377)
环境(8257)
数学(8208)
数学方法(8147)
(7693)
银行(7669)
(7599)
(7253)
贸易(7242)
发展(6936)
(6934)
(6915)
(6831)
技术(6519)
机构
学院(127635)
大学(123923)
研究(54008)
(51865)
经济(50737)
管理(42303)
中国(40140)
理学(34785)
科学(34349)
理学院(34202)
管理学(33595)
管理学院(33350)
(29118)
(28822)
(27480)
(26666)
研究所(26342)
中心(23918)
(22657)
(20880)
农业(20746)
师范(20581)
(19938)
(19850)
业大(19469)
(18441)
北京(17909)
财经(16760)
科学院(16612)
师范大学(16405)
基金
项目(81813)
科学(63268)
研究(61336)
基金(55473)
(49115)
国家(48628)
科学基金(39981)
社会(38001)
社会科(35868)
社会科学(35862)
(35148)
基金项目(29188)
(28653)
教育(26748)
(25558)
编号(25238)
自然(24224)
自然科(23556)
自然科学(23551)
自然科学基金(23088)
资助(22191)
成果(20850)
发展(20611)
(20228)
重点(19685)
课题(19505)
(16983)
(16852)
创新(15801)
(15737)
期刊
(71121)
经济(71121)
研究(42504)
中国(34678)
(25551)
学报(21270)
科学(19752)
教育(18566)
农业(17750)
管理(16970)
(15564)
大学(15470)
(15410)
金融(15410)
学学(14433)
业经(13685)
技术(11601)
经济研究(10585)
问题(9049)
(9015)
资源(8576)
财经(8157)
(7078)
(6887)
世界(6679)
(6608)
论坛(6608)
(6527)
商业(6509)
图书(6462)
共检索到218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建春  刘春雷  秦芳  秦长江  顾泽茂  
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汉江地区庙湖翘嘴鲌受精卵,对其胚胎和仔鱼发育的各个时期进行连续观察,并详细记录各个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受精卵为圆球形、青灰色、微粘性、漂浮性卵,卵径为(1.17±0.15)mm,吸水膨胀后卵径达(3.26±0.37)mm;胚胎发育可分为21个时期,水温在23~25℃范围内,受精40min后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9h45min后器官开始形成,受精后20h15min仔鱼开始出膜,发育总积温为483.4℃·h;初孵仔鱼全长为(3.39±0.37)mm,卵黄囊呈梨形,平均体积为0.134mm3,4日龄仔鱼卵黄囊几乎完全消失,开始出现摄食行为,全长达到(4.85±0.3...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顾志敏  朱俊杰  贾永义  潘亚均  黄鲜明  许谷星  杨元杰  
对从太湖收集的野生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 Bleeker)经人工繁殖获得子一代,并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对其进行人工培育获得成熟亲鱼。于2005年6月,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获得受精卵,对其胚胎及胚后发育全过程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池塘养殖条件下人工培育能获得成熟亲鱼,经人工催产所获得的翘嘴红鲌受精卵为圆球型,呈墨绿色、青灰色、黄色等3种颜色;平均卵径为0.9mm(0.72~1.18mm),吸水后平均卵径为1.2mm。翘嘴红鲌胚胎发育过程可分为19期,在水温23~25℃范围内,受精30min后开始第1次卵裂,受精后9h20min开始形成器官,受精后约26h...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雪松  李池陶  葛延龙  贾智英  姜晓娜  石连玉  
对产自黑龙江的三角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的胚胎和早期仔鱼发育的形态特征和时间进行观察和描述。对受精卵去膜,在Holtfreter氏液中培育,着重观察去膜卵在原肠胚及后期发育的形态特征。在水温(23.5±1.0) ℃ 条件下,黑龙江三角鲂胚胎从受精到出膜历时30 h 10 min,历经7个主要发育阶段(卵裂前、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出膜),25个具体发育时期。初孵仔鱼体长为(4.33±0.16) mm,在(25.5±1.0) ℃ 条件下,经144 h,卵黄囊被完全吸收,此时全长为(7.73±0.20) mm。早期仔鱼可根据眼色素沉积、体色素(主要位于头、颈、背部和消化道)沉积、鳔和卵黄囊的变化分为眼色素增多期、体色素增多期、鳔出现期、鳔充气期和卵黄囊完全吸收期等5个时期。黑龙江三角鲂在鳔充气膨大(出膜后96 h)前,无摄食行为。在出膜后96~144 h为混合营养期,适宜将仔鱼转入池塘进行夏花培育。本研究旨为黑龙江三角鲂的资源保护和苗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开顺  张志峰  康庆浩  张全启  张福玲  
对圆斑星鲽(VeraspervariegatusTemmincketSchlegel)胚胎及胚后发育进行观察,描述了各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和发育速度。在水温为(11±0.5)℃时,受精卵历时153h脱膜孵出,孵化后仔鱼在水温为(15±0.5)℃时经过6d开口摄食,50d完成变态而成幼鱼。圆斑星鲽的卵子为半浮性卵,其卵黄量很多。卵裂后期,卵裂球的大小和卵裂速度均出现差异。眼泡在体节形成之前出现。刚孵化仔鱼消化道细而直,孵化5d肛门打通,6d开口。随着卵黄囊的消失,消化道开始弯曲。色素细胞首先出现在86h的胚体中,至140h在卵黄囊上零星分布,且随着胚体发育,色素细胞增多,至变态完成后全身密布黑色色...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罗海忠  施兆鸿  傅荣兵  马凌波  罗海军  毛志增  陈波  柳敏海  范卫明  
通过海上捕获灰鲳亲体进行人工授精,对东海灰鲳的胚胎发育和仔鱼形态进行了连续观察,详细地描述了东海灰鲳胚胎和仔鱼发育各期的形态特征。结果表明:东海灰鲳受精卵为圆球形,透明,油球1个,位于卵中央,卵径范围在1.150~1.315 mm之间,平均卵径1.260 mm,油球径范围在0.368~0.395 mm,平均油球径0.374 mm。在水温在28~29℃,盐度28时,孵化时间约为24 h;初孵仔鱼,肌节约33对,全长2.785 mm。孵出后2 d就开口,3 d卵黄囊完全消失,5 d油球完全消失。2 d胸鳍张开,10 d尾脊上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丁海  李荣庆  
作者通过对梭鲈胚胎期、仔鱼前期的发育进行连续观察,描述了其各阶段的发育特征和生理意义,从而为梭鲈人工孵化提供一定参考材料。在水温为145—17℃条件下,梭鲈胚胎发育历经106小时,依据其外部特征和生理特点将其分为(1)受精卵和卵裂;(2)囊胚和原肠;(3)神经胚;(4)胚孔封闭至孵化四个阶段,细分为26个期:仔鱼前期依营养来源分为内源营养期和混合营养期两个阶段,历经10天。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蔡林钢  牛建功  张北平  吐尔逊  谢春刚  唐皖江  郭焱  
2010年5月通过人工催产,人工授精方法获得伊犁裂腹鱼(Schizothorax pseudaksaiensis Herzenstein)受精卵,在人工培育的条件下对其胚胎和仔鱼发育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伊犁裂腹鱼成熟卵为淡黄色,卵径为1.70~1.80 mm。受精40 min后,受精卵卵周隙接近最大化,此时卵径为2.90~3.10 mm。根据对伊犁裂腹鱼胚胎发育外部形态及典型特征的观察和描述,可将胚胎发育分为6个时期。在水温19~21℃时,受精卵2 h胚盘隆起;经过125 h 30 min仔鱼出膜,全长7.9 mm;经过222 h仔鱼鳔形成,可进行平游。分析发现在胚胎发育特征上,伊犁裂腹鱼同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明  姜伟  
[目的]本文研究了齐口裂腹鱼胚胎及仔鱼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特征。[方法]观察研究了该鱼类胚胎发育各时期的典型特征及1~30日龄仔鱼发育各时期的形态特征。[结果]①齐口裂腹鱼成熟的卵呈淡黄色,色泽鲜明,卵为沉性,卵径2.8~3.1 mm。受精吸水后卵出现微粘性。水温14.1~16.8℃条件下,受精后约4~5h,隆起的胚盘表面开始出现分裂沟,受精卵进入分裂期;受精后约11~12 h,进入囊胚期;受精后约18~20h,进入原肠胚阶段;受精后约39~40h,进入神经胚阶段;受精后47~50h,胚体发育进入器官形成期;受精后约140 h,开始进入出膜期。初孵的仔鱼全长约9~10 mm。②出膜后1~11 d,仔鱼眼睛、鳍、口腔、鳃、鳔、体表色素、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相继发育并趋于完善;出膜后第10~11天,仔鱼开始摄食浮游动、植物。出膜后12~22d,消化系统、鳍、鳔等进一步发育,仔鱼卵黄消耗殆尽,完全外源性营养。出膜后22~30 d,仔鱼发育进一步完善,摄食旺盛,开始摄食微粒子配合饲料。[结论]对齐口裂腹鱼胚胎发育及1-30日龄仔鱼发育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旨在了解齐口裂腹鱼胚胎及仔鱼早期发育特点,为齐口裂腹鱼的人工繁育积累基础资料,并为齐口裂腹鱼人工增殖中的规模化繁育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刘俊果  宋炜  蒋科技  梁述章  张凤英  谌微  马凌波  
对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早期发育阶段的胚胎与仔鱼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分析了胚胎和仔鱼的生长发育特征。研究表明,棘头梅童鱼受精卵为圆球形,透明,油球1个,卵径(1. 182±0. 041)mm,油球直径(0. 458±0. 015) mm;在水温(25. 00±0. 50)℃、盐度23~24条件下,受精卵经20 h 20 min孵化出膜。棘头梅童鱼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合子、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形成及出膜7个阶段,共24个发育时期。在水温(26. 00±0. 24)℃、盐度23~24条件下,初孵仔鱼平均全长(2. 536±0. 059) mm,出膜后9 d内为早期仔鱼阶段,以内源性营养耗尽为主要特征; 9~25 d为晚期仔鱼阶段,各鳍条发育齐全,鳞片出现。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胡文彪  李清  杨瑞斌  王贵英  
以丹江口翘嘴鲌(Culter alburnus)(♀)和池养第4代的黑尾近红鲌(Ancherythroculter nigrocauda)(♂)为亲本进行远缘杂交,经人工催产、人工授精得到受精卵并能正常发育获得杂交鲌子一代个体。对杂交鲌胚胎及胚后发育过程及各个发育时期外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受精卵近圆形,淡黄色,直径0.86~0.95mm,受精后1h40min,吸水膨胀,卵径可达1.0~1.3mm;发育过程可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出膜阶段,并进一步分为29个发育分期;水温在24~25℃范围内,受精40min后开始第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胡振禧  黄洪贵  吴妹英  黄柳婷  赖铭勇  
2011-2013年,连续观察了福建地区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受精卵的胚胎和仔鱼早期发育的全过程,描述了从受精卵到晚期仔鱼发育时期的时序和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斑鳜的成熟卵近圆球形,淡黄色,平均卵径为(1.76±0.08)mm;受精后5 min左右,卵膜吸水膨胀,平均卵膜径达(2.20±0.09)mm。在20℃温度条件下,孵化时间为189.33h。24℃温度条件下,初孵仔鱼平均全长(5.57±0.18)mm,具趋光性;3日龄仔鱼开始摄食,避光,进入混合营养期;5日龄时卵黄耗尽,6日龄时油球也完全消失。仔鱼全长y与日龄x成极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y=0.4916x+5.72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猛猛  骆剑  陈国华  文鑫  吴光灿  李文深  韩玉龙  
波纹唇鱼(Cheilinus undulatus)是世界著名的濒危礁栖鱼类,具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和较高的经济价值。本研究对波纹唇鱼的胚胎发育及初孵仔鱼的形态进行了观察,将其全过程划分为胚盘形成、卵裂、囊胚、原肠?神经胚、器官发生和孵化6个阶段,共26个发育时期。波纹唇鱼的受精卵为无色透明的浮性卵,圆球形,卵径为(635.6±50.0)μm,具油球1个,其卵径显著小于多数海水鱼类。在水温27.7–29.0℃、盐度30的条件下,受精卵历时15 h 30 min孵出仔鱼。初孵仔鱼全长为(1305.5±50.0)μm,卵黄囊前部长于仔鱼头部,且油球位于卵黄囊的最前端。结果显示,波纹唇鱼卵子较小,胚胎发...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贾瑞锦  王鲁  赵从明  公光业  孙曙光  于宏  王彦怀  孙涛  王贺  陈超  
通过观察条纹锯鱼旨的胚胎发育过程及卵黄囊仔鱼形态变化,研究其胚胎发育及卵黄囊仔鱼的形态特征、特点。采用Nikon E200显微镜对其胚胎发育形态及卵黄囊仔鱼形态变化进行连续拍照取样,详细描述了其从受精卵到初孵仔鱼的26个具体发育时期的形态特征、孵化温度、发育时间及卵黄囊仔鱼的形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条纹锯鱼旨的受精卵为球形、游离的浮性卵,平均卵径为0.950±0.039mm;条纹锯鱼旨受精卵孵化需经过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器官生成期和孵化期6个主要时期,在80目的孵化网箱中,水温20~20.5℃、盐度28~32、DO≥5mg/L、pH7.6~8.4静水微充气的条件下需要46h5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世园  杨学芬  杨瑞斌  许用权  吕守华  张训蒲  梁开学  刘英杰  严国璋  王延庆  
在室内自然水温3.8~9.0℃时,大银鱼胚胎孵化需791.48h;仔鱼孵出到卵黄囊基本消失需288h,孵出第6~7d的仔鱼进入混合营养阶段,仔鱼具较强的趋光性。在湖北省移植大银鱼能获得成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国柱  方展强  马广智  
唐鱼(Tanichthys albonubes)是一种小型鲤科鱼类,是华南地区的特有种。本研究报道对唐鱼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结果。唐鱼的受精卵近卵圆型,其卵径为(1.017±0.001)mm。根据其胚胎发育过程的形态特征,胚胎发育全程可划分为7个阶段:受精卵胚盘形成阶段、卵裂阶段、囊胚阶段、原肠胚阶段、神经胚形成阶段、器官形成阶段和孵化出膜阶段。观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发育历程不同:当水温分别在14.0-16.8℃、22.5-25.0℃和28-30℃条件下,受精卵分别经过147 h、50 h和28 h发育而孵出。文中讨论了唐鱼胚胎形态及胚细胞的分化特点,以及水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