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8)
- 2023(8097)
- 2022(6908)
- 2021(6192)
- 2020(5018)
- 2019(11047)
- 2018(10815)
- 2017(20126)
- 2016(10918)
- 2015(12209)
- 2014(12704)
- 2013(12464)
- 2012(11948)
- 2011(11217)
- 2010(11611)
- 2009(10855)
- 2008(10402)
- 2007(9521)
- 2006(8876)
- 2005(8129)
- 学科
- 济(69930)
- 经济(69889)
- 管理(31080)
- 地方(22750)
- 业(21965)
- 方法(19372)
- 企(16919)
- 企业(16919)
- 数学(15600)
- 数学方法(15492)
- 环境(14758)
- 地方经济(14546)
- 中国(14222)
- 学(13907)
- 农(13412)
- 业经(12945)
- 农业(9740)
- 财(9589)
- 理论(9159)
- 划(8948)
- 资源(8838)
- 和(8722)
- 制(8587)
- 发(8500)
- 经济学(8343)
- 融(7906)
- 金融(7903)
- 贸(7198)
- 贸易(7192)
- 体(6978)
- 机构
- 学院(168990)
- 大学(163712)
- 济(73939)
- 经济(72312)
- 研究(60570)
- 管理(58154)
- 理学(48442)
- 理学院(47755)
- 管理学(46914)
- 管理学院(46589)
- 中国(45823)
- 科学(36803)
- 京(35339)
- 江(32971)
- 财(32447)
- 所(30886)
- 研究所(27601)
- 中心(27467)
- 范(25799)
- 师范(25583)
- 财经(25402)
- 经济学(23646)
- 州(22943)
- 农(22837)
- 经(22588)
- 院(22115)
- 北京(21826)
- 经济学院(20925)
- 业大(20617)
- 师范大学(20470)
- 基金
- 项目(103757)
- 科学(81216)
- 研究(78688)
- 基金(72754)
- 家(62337)
- 国家(61793)
- 科学基金(52800)
- 社会(51318)
- 社会科(48545)
- 社会科学(48530)
- 省(43646)
- 基金项目(38860)
- 教育(34901)
- 划(34086)
- 编号(32205)
- 自然(31595)
- 自然科(30568)
- 自然科学(30559)
- 资助(30015)
- 自然科学基金(29978)
- 发(25728)
- 成果(25678)
- 重点(23891)
- 课题(23525)
- 部(21608)
- 发展(21367)
- 展(21044)
- 国家社会(21038)
- 创(20347)
- 性(19263)
共检索到2698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敖荣军
汉江中下游流域基本都在湖北省境内,与沿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相称的是其水质的日益恶化。文章认为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逐步恶化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即由于缺乏市场导向和政府干预失灵而导致的对水环境资源的低效配置。因此,只有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在水环境保护领域利用市场和创建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问题。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梁小青 杨梅英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汉江中下游如何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探索超越传统模式的绿色发展道路,以实现调水影响区与受益区"双赢"目标,客观了解汉江中下游生态环境实际情况,是最为基础的工作。本文基于实地调研,以数据为依据,以案例为支撑,呈现汉江中下游真实生态环境现状。在分析2000—2014年丹江口水库来水以及2014年蓄水与下泄数据基础上,遵循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围绕水资源高效利用及建立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提出八方面初步建议,以期进一步研究思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祉祥 张洪 单保庆 杨红刚
选用2010年污染源普查更新数据对汉江中下游流域工业污染源的废水、COD及氨氮排放量按不同行政区划级别进行分类统计和归纳,描述流域工业污染源的地域分布及各行政区划内工业源排污力度。同时结合流域各企业工业经济生产总值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对工业污染源排放强度特征与行业贡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襄阳市废水、COD、氨氮排放量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53%、45%、25%;工业源行业解析显示石化行业对废水、COD、氨氮排放贡献突出,相应的贡献率分别为49%、34%、81%;造纸、纺织和石化行业分别为万元工业产值废水、COD及氨氮排放最高的行业,其值分别为72.1t废水/万元、13.2kgCOD/万元和...
关键词:
汉江流域 工业污染源 废水 COD 氨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高永年 高俊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的生态环境会造成一系列的影响,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在探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各指标的影响分值进行了计算,并采用层次分析法了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采用指标加权求和法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影响程度为-37.91%~-64.46%,相比调水前,生态环境处于强烈或明显负影响状态;分变量的影响程度排序依次为水质变量、土壤地质变量、社会生产变量、水生生物变量、水资源变量和气候变量,其中对水质变量、土壤地质变量、社会生产变量和水生生物变量的影响幅度上限均超过了-40%,对水资源变量的影响幅度也超过了-20%,影响较大,而对气象变量的影响幅度几乎为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俊杰 成艾华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丹江口水库以下的汉江中下游的水量将大为减少,水环境容量下降,限制了该地区水污染物的排放,使得汉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发展空间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将以汉江中游地区襄樊市为例,基于襄樊市1997~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襄樊市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关系,对襄樊市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对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学雷 宋辛辛
水文情势是塑造河流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的关键性因子.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为保证汉江中下游的水量,先后实施了汉江中下游梯级渠化工程,将自然河流形态变为河道型水库,对中下游水文情势产生重大影响.这里结合水文指标法(IHA)和变化范围法(RVA),识别了丹江口、王甫洲和崔家营多级水库联合运行蓄水前后对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及其水文改变度的耦合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中下游梯级水库数量的增多,各站流量的整体改变度增加,但与距水库距离远近关系不大;其中沙洋站从41.6%增加到72.1%;水库蓄水后,汉江中下游流量要素中,流量变化率与频率改变度绝对值最大(平均水文改变度为61.2%),其次是高、低脉冲频率与历时、极端流量大小及历时和月平均流量值(平均水文改变度分别为59.9%、54.7%和43.0%),随着上游梯级水库数量的增多,各站水位的整体改变度大大增加,且在皇庄站以上,距离水库越远,改变度越大;水库蓄水后,汉江中下游水位要素中,月平均水位值的改变度绝对值最大(平均水文改变度为68.1%).说明梯级水库对汉江中下游流域的耦合作用与水库数量密切相关,且对水文情势尤其是水位的改变很大.
关键词:
水文情势 梯级水库 耦合作用 汉江中下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雷 许厚泽 蔡述明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功能的、独特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必须从流域管理角度进行规划和保护,应由过去主要是单块湿地保护向按流域系统保护的转变。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在流域内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对流域湿地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合理布局,统一规划;按湖泊流域和物种分布整合现有保护区,建立新的湿地保护区,解决目前管理上的制约问题;大力开展湿地修复重建;推进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等工程建设,发挥森林治理水土流失、涵养水源的作用;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利用长江中下游湿地资源,开拓新的生产力;同时加强湿地科学研究。
关键词:
湿地保护 流域 生态管理 长江中下游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阮舒荷 庄艳华 王立辉 汤显强 张亮 杜耘 洪松
土壤侵蚀高风险期和优先控制区分别指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时段和区域。基于月尺度土壤侵蚀高风险期及优先控制区识别,对水土资源保护具有实践意义。基于USLE模型,定量分析汉江中下游流域不同月份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土壤侵蚀高风险期及优先控制区协同分析方法,先基于侵蚀量-时间曲线定量识别流域土壤侵蚀的高风险期,再基于侵蚀量-面积曲线识别高风险期内的优先控制区。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流域2010年土壤侵蚀具有集中分布特点,严重侵蚀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西北和东南地区,占流域面积的11.70%;轻度及以下侵蚀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东部和南部坡度较低的区域,占流域面积的88.30%。流域土壤侵蚀的高风险期为4月和7月,侵蚀量占全年的69.12%,其中,7月土壤侵蚀量最高,占全年的41.83%,4月土壤侵蚀量占全年的27.29%。汉江中下游流域高风险期内优先控制区占流域面积的12.22%,其侵蚀量达82.01%,优先控制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西部及东南部分县市。通过优先控制高风险期内的优先控制区域可以大大提高土壤侵蚀的控制效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丙军 邵东国 许明祥 阳书敏
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发展,需水量不断增加,中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紧缺严重地限制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调走部分水量,在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汉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供需关系。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系统地分析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汉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利用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水北调中线和汉江中下游干流供水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蔡述明 殷鸿福 杜耘 吴胜军 李涛
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中下游地区是湖北省经济基础最强的地区。同时汉江流域也存在着洪涝灾害威胁大、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不够、传统的工农业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加重环境的恶化、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及配套工程的实施,对汉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将起推动作用,同时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调水,将改变汉江中下游的水资源分配,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将会出现新的矛盾。要解决好流域经济发展问题,必须把握好建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机遇,更新观念,加强前期研究和规划,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示范工程的建设,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流域管理体制,全面保证汉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南水北调 汉江中下游 可持续发展 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殷大聪 郑凌凌 宋立荣
近年来汉江中下游早春频繁暴发硅藻水华,为探明汉江早春硅藻水华暴发过程及原因,2010年1月1日~3月6日,对汉江干流及部分支流进行了浮游植物采样调查。结果表明,早春期间汉江干、支流的浮游植物密度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襄樊及以上各个站点浮游植物密度明显低于襄樊以下,汉江干流各个站点的浮游植物密度明显低于入汉江支流——唐白河。1月7日,唐白河站点浮游植物的密度最高,达50.50×106个/L,冠盘藻的比例占96.09%;从1月27日开始,汉江干流开始出现水华(14.42×106个/L),2月23日达到峰值(24.66×106个/L),到3月3日,水华开始消退(6.66×106个/L),前后共持...
关键词:
汉江 浮游植物 冠盘藻 硅藻水华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红春 王晓宁 吴虎 范泽宇 侯杰 何绪刚
为了解汉江中下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特征,于2017年7月、11月和2018年5月对汉江中下游6个断面进行采样,并以此对汉江中下游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共镜检出浮游植物7门75属145种,其中硅藻门为主要优势种;浮游植物密度均值为7.57×10~6 cell/L,变化范围为1.51×10~5~4.33×10~7 cell/L;生物量均值为4.849 5 mg/L,变化范围为0.088 7~17.259 3 mg/L;共划分出23个不同的浮游植物功能群,其中相对生物量大于10%的功能群有2种,分别是P和D功能群;根据浮游植物污染指示种、Shannon-Wiener指数和Qr指数综合评价汉江中下游水质整体处于轻-中污染状态,夏季水质差于春季和秋季。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向贤芬 陈受忠 曹文宣
2002年4月,在汉江中下游从丹江口坝上至其河口沿途设17个采样点,共采集到浮游甲壳动物10科26属33种,其中桡足类4科10属11种,枝角类6科16属22种。根据各采样点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采用Shannon 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了不同江段浮游甲壳动物的群落多样性特征,并运用SOM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其群落结构的空间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江段浮游甲壳动物的密度分布呈现出中游高于下游的特征,而物种丰度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则是下游高于中游;中游上段的属于密度高但多样性低的群落、中游下段和汉江口属于密度较低但多样性高的群落,下游除汉江口外属于密...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况琪军 谭渝云 万登榜 张家玉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全长1532km,年径流总量为591亿m3,流域面积15.1万km2。汉江既是湖北省主要航道之一,又是沿岸居民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水源。早在70年代,汉江的水质一直符合地面水II级标准,但自90年代以来,汉江的水质逐年下降,并分别于1992年和1998年的初春先后两次发生硅藻大量繁殖,水色发褐并伴有异味。本文在调查汉江中、下游江段藻类现状的基础上,对硅藻猛增并出现水华征兆的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汉江中、下游的纳污江段及河湾处,水质污染问题十分严峻,其中汉江下游江段的水质比中游江段的差,武汉江段的水质最差。水体中丰富的氮磷养分是硅藻大量繁殖的主要因素。控制高浓度污...
关键词:
汉江中下游 浮游植物 水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陆国宾 刘轶 邹响林 邹振华 蔡涛
随着汉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汉江径流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江生态系统的健康。为分析人类活动对汉江径流特性的影响,以白河、皇庄和仙桃3个水文站为研究对象,以丹江口水库关闸蓄水时间划分研究时段,利用3站1955~2006年的日流量资料对比分析了研究时段内汉江中下游年、汛期、非汛期、月及日径流量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丹江口水库的运行对其下游的年径流特性无明显影响,而对汛期、非汛期、日径流量和径流年内分配有显著的影响,汛期径流量所占比例显著减少,非汛期径流量所占比例显著增加,径流量年内分配过程均匀化,中小量级日流量出现频次增加,大量级日流量出现频次减少,但影响随与...
关键词:
汉江 径流特性 丹江口水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