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62)
2023(7920)
2022(6883)
2021(6249)
2020(5158)
2019(11658)
2018(11670)
2017(21377)
2016(11986)
2015(13357)
2014(13781)
2013(13191)
2012(12164)
2011(10993)
2010(11291)
2009(10634)
2008(10854)
2007(9759)
2006(8900)
2005(8262)
作者
(33739)
(28156)
(27894)
(26867)
(18194)
(13665)
(12815)
(10996)
(10717)
(10561)
(10058)
(9597)
(9581)
(9005)
(8826)
(8656)
(8588)
(8581)
(8429)
(8186)
(7216)
(6905)
(6786)
(6751)
(6627)
(6389)
(6359)
(6304)
(5597)
(5543)
学科
(45086)
经济(45008)
管理(40062)
(32897)
(28280)
企业(28280)
方法(15006)
(14996)
(14576)
(12839)
地方(12463)
业经(11815)
中国(11798)
数学(11274)
数学方法(11132)
(10134)
环境(9733)
(9231)
财务(9204)
财务管理(9170)
理论(8885)
(8774)
企业财务(8680)
农业(8471)
(8468)
银行(8458)
体制(8201)
(8045)
(7933)
(7908)
机构
学院(169726)
大学(165611)
(63155)
经济(61552)
管理(61489)
研究(55032)
理学(51354)
理学院(50715)
管理学(49807)
管理学院(49478)
中国(43521)
(35707)
(35451)
(34648)
科学(33378)
(27449)
财经(26425)
中心(26006)
(24795)
(24262)
研究所(24092)
师范(23993)
(23497)
(23373)
业大(22217)
北京(21434)
(20705)
(20356)
财经大学(19116)
师范大学(19112)
基金
项目(106502)
科学(83956)
研究(81259)
基金(75618)
(64493)
国家(63913)
科学基金(55546)
社会(51589)
社会科(48762)
社会科学(48752)
(45243)
基金项目(40562)
教育(37865)
(35454)
自然(34731)
自然科(33803)
自然科学(33796)
编号(33536)
自然科学基金(33185)
资助(30855)
成果(27854)
(25610)
课题(24929)
重点(24349)
(23765)
(23051)
(22317)
(21101)
创新(20962)
国家社会(20614)
期刊
(81709)
经济(81709)
研究(51134)
中国(39824)
(30136)
管理(24527)
学报(23517)
(23200)
科学(22429)
教育(21764)
大学(18241)
(17476)
金融(17476)
学学(16982)
农业(15155)
技术(14874)
业经(14338)
财经(13179)
(11269)
经济研究(11022)
问题(10370)
(10050)
会计(8529)
财会(8523)
(8260)
资源(8164)
现代(7836)
(7762)
(7527)
图书(7431)
共检索到2702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安焱  郭生练  
以一维河流单种污染物的水污染协同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汉江武汉段水质达到国家III级为目的,探讨了河流的水污染控制量。根据各排污口的实测CODCr、BOD5、NH3-N浓度和排放流量,结合河流的流量和水质标准,得出汉江武汉段的水污染协同控制量。计算结果表明,汽配排污口BOD5排放量需削减198 t/a,汉正下河街排污口BOD5排放量需削减617 t/a,其它排污口BOD5排放量在允许值范围以内;各排污口的CODCr排放量均在允许值范围以内;国棉三厂排污口NH3-N排放量需削减57 t/a,汉正下河街排污口NH3-N排放量需削减95 t/a,其它排污口NH3-N排放量在允许值范围以内。该方法充分考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大银  周晓刚  汪翰  蒋艳  张京钟  
汉江中游是汉江流域的重要区段和历史文化名城襄樊市所在地 ,其水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干流襄樊市区上游水质良好 ,为Ⅱ~Ⅲ类 ;干流宜城段及除清溪河外的所有支流均污染严重。“九五”期间工业COD重于生活COD ,占 6 1.8% (1998)。预测“十五”期间生活COD重于工业COD ,占58.92 % ;污染负荷集中于襄樊市区、枣阳、襄阳三个流域段 ,共占COD总负荷的 75.32 % (1998) ;制浆造纸业COD在工业源中占 4 9.96 % (1998)。治理 6家重点工业源排污大户共需资金 930 0万元 ,削减COD 1772 6t/a。在工业源全面达标排放的基础上 ,“十五”期间安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阮舒荷  庄艳华  王立辉  汤显强  张亮  杜耘  洪松  
土壤侵蚀高风险期和优先控制区分别指土壤侵蚀发生的主要时段和区域。基于月尺度土壤侵蚀高风险期及优先控制区识别,对水土资源保护具有实践意义。基于USLE模型,定量分析汉江中下游流域不同月份土壤侵蚀时空分布特征,采用土壤侵蚀高风险期及优先控制区协同分析方法,先基于侵蚀量-时间曲线定量识别流域土壤侵蚀的高风险期,再基于侵蚀量-面积曲线识别高风险期内的优先控制区。结果表明,汉江中下游流域2010年土壤侵蚀具有集中分布特点,严重侵蚀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西北和东南地区,占流域面积的11.70%;轻度及以下侵蚀区域主要集中在流域东部和南部坡度较低的区域,占流域面积的88.30%。流域土壤侵蚀的高风险期为4月和7月,侵蚀量占全年的69.12%,其中,7月土壤侵蚀量最高,占全年的41.83%,4月土壤侵蚀量占全年的27.29%。汉江中下游流域高风险期内优先控制区占流域面积的12.22%,其侵蚀量达82.01%,优先控制区主要分布在流域北部、西部及东南部分县市。通过优先控制高风险期内的优先控制区域可以大大提高土壤侵蚀的控制效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曾祉祥  张洪  单保庆  杨红刚  
选用2010年污染源普查更新数据对汉江中下游流域工业污染源的废水、COD及氨氮排放量按不同行政区划级别进行分类统计和归纳,描述流域工业污染源的地域分布及各行政区划内工业源排污力度。同时结合流域各企业工业经济生产总值及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对工业污染源排放强度特征与行业贡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襄阳市废水、COD、氨氮排放量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53%、45%、25%;工业源行业解析显示石化行业对废水、COD、氨氮排放贡献突出,相应的贡献率分别为49%、34%、81%;造纸、纺织和石化行业分别为万元工业产值废水、COD及氨氮排放最高的行业,其值分别为72.1t废水/万元、13.2kgCOD/万元和...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敖荣军  
汉江中下游流域基本都在湖北省境内,与沿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不相称的是其水质的日益恶化。文章认为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逐步恶化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即由于缺乏市场导向和政府干预失灵而导致的对水环境资源的低效配置。因此,只有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在水环境保护领域利用市场和创建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汉江中下游流域水环境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自钦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集团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基于财务协同的企业集团控制机制问题一直受到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多数研究者虽然从不同角度对企业集团的协同效应、治理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基于财务协同视角的研究成果尚需深入。论文以财务协同为基础,分析了基于财务协同的企业集团控制关系、动因和能力,探讨了基于财务协同的企业集团控制系统的层次结构,研究了系统的协同耦合机理,并建立了系统的耦合度模型,研究结果有助于企业集团的协同管理和价值创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平  夏军  窦明  张万顺  
为了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在广泛现场监测、资料收集、调查论证工作的基础上,应用水动力学模型和富营养化动力学模型对汉江水华发生的成因和关键因子进行了分析。汉江水华发生的主要原因有3个:汉江中游进入城区的排污量日趋增大,藻类等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严重过量(此乃根本原因);汉江水枯同时长江水位增高使汉江流速变缓,产生类似于湖泊的水流特性;春季气温偏高。在已满足藻类生长需求的营养条件下,流量和流速是制约汉江水华发生的关键(敏感)因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水文因子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谢平  夏军  窦明  张万顺  
为了评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汉江中下游水华的影响,根据汉江水华发生的成因和关键因子的分析结果,对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进行了定性分析;应用水动力学模型和富营养化动力学模型以及随机模拟法对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进行了定量计算,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145×108m3方案实施后将增加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而引江济汉工程的兴建将极大地减少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汉江自身的水污染治理是减少水华发生概率的最根本措施。丹江口水库增加枯水期下泄流量和三峡电站减少枯水期下泄流量的联合调度将减小汉江水华发生的概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蔚文  刘飞  王新艳  
随着对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水等点源污染治理能力的不断增强,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质环境的影响日益凸现。相对于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发生的不确定时间、不确定途径、不确定量等特点给治理政策的制定带来很大难度。本文从著名的公地悲剧现象出发,着力从市场博弈及政府监督博弈两个模型分析非点源污染制造者之间的博弈格局,并提出以"集体表现"的形式对非点源污染进行管理和控制。市场博弈模型中以一定的排污削减目标为前提,确定以成本最优的原则进行点源-非点源排污权交易是可行且有效率的;而政府监督博弈模型的结果显示:合理的环境补贴和惩罚机制、政府对自身声誉及公众形象的重视及维护对非点源污染治理起正向促进作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建华  周利波  
夫夷河作为一条跨区域河流,其水污染问题不仅引发群体性事件,还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而单纯依靠政府各自为阵的传统治理模式已显得苍白无力。根据夫夷河水污染治理的实地调研,要有效治理夫夷河水污染问题,必须建立政府、企业、公众三位一体区域协作的防治机制,即政府加强监管、企业积极配合、公众主动参与、区域加强协作。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代钧  许丹宇  任宏洋  曹海彬  郑敏  刘惠强  
论述了三峡水库几个重要水环境问题,对近年来三峡水库水污染控制科学研究工作进行回顾,评述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就三峡水库水质模拟、水体富营养化、水库泥沙截留淤积和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基于国际水协会最新推出的河流水质模型,提出了三峡水库水环境模拟研究的观点和方法;基于湖泊(水库)生态动力学模型原理,在对水体中磷元素预测的基础上,从营养盐含量、水深、流速、温度因素等与富营养化非线性映射关系出发,初步建立三峡水库水体富营养化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三峡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潜势进行研究,分析讨论了一些初步结果;论述了水库泥沙截留淤积及其与水体中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的相互作用;建议三峡水库近期内应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东民  赵秀生  于素花  
通过对塔里木河下游某地区农业用水的水价弹性计算、成本效益分析和管理机制分析 ,指出价格机制对当地水资源的调节作用十分有限 ,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失灵”。因此 ,加强政府干预、消除“政府失灵”是本地区面临的首要任务。同时 ,对本地区水价的制定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海英  
虽然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编制框架、方法体系基本成熟,但在编制过程中仍有一些编制难点和注意事项,笔者结合自己编制过的几个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总结在规划范围确定、污染源调查、水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和分配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要点,并提出解决方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国炳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调水方案,拟定在汉江中下游建设系列补偿工程,即兴隆枢纽、引江济汉、局部航道整治和部分闸站改建4大工程,以减少因调水可能给汉江中下游造成的不利影响。补偿工程实施后,不仅会改变汉江下游水文条件和湖北中部河网格局,而且使汉江下游水运条件也发生新的变化:一方面可一定程度地提升河道的通航能力,另一方面开辟了新航道,改变下游水运格局。汉江中下游水运条件的变化,给沿江地区经济发展必将带来新的影响。荆门是汉江中下游交接处临江最大的省辖市,针对目前面临的发展水运的机遇及汉江水运存在的问题,应采取有力措施,振兴汉江水运,构建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支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柏慕琛  班璇  DIPLAS Panayiotis  肖飞  
采用变化范围法(RVA)定量研究了丹江口水库蓄水后汉江中下游水文情势的时空变化,评估出汉江干流变化度最大的江段和水文特征指标类别,分析了其对应的生态影响,并针对汉江流域的四大家鱼和水华问题进行了敏感水文指标的变化度分析。结果显示:丹江口大坝蓄水后,汉江下游河道流量是中变化度占主导,比例范围为47~63%;水位是高变化度占主导,襄阳站和皇庄站高变化度的水文指标所占比例远大于其它站点,依次为53%和75%,各站水位较蓄水前下降了1~2 m。黄家港站高/低流量脉冲出现的频率减少(变化度为-0.49和-0.62),且持续的时间变短(变化度为-0.87和-0.74)。皇庄站和襄阳站流量和水位的月均值和极值较蓄水前减少,逆转次数在高RVA范围内较蓄水前增加(变化度为1.82)。四大家鱼产卵的敏感水文指标出现频率较蓄水前减少,且为中高变化度。下游河道枯水期流量和水位减小,增加了水华发生几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