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4)
- 2023(8296)
- 2022(6801)
- 2021(6046)
- 2020(4657)
- 2019(10787)
- 2018(10602)
- 2017(19621)
- 2016(10871)
- 2015(12164)
- 2014(12065)
- 2013(12039)
- 2012(11712)
- 2011(11004)
- 2010(11475)
- 2009(10498)
- 2008(10724)
- 2007(9733)
- 2006(8969)
- 2005(8494)
- 学科
- 济(52030)
- 经济(51977)
- 业(29106)
- 管理(28031)
- 企(21204)
- 企业(21204)
- 地方(18262)
- 中国(17918)
- 农(16066)
- 方法(13820)
- 业经(13720)
- 学(12027)
- 农业(11671)
- 数学(10836)
- 数学方法(10664)
- 地方经济(10414)
- 发(10209)
- 财(10016)
- 融(9545)
- 金融(9543)
- 银(9446)
- 银行(9419)
- 行(9214)
- 环境(9018)
- 贸(8972)
- 贸易(8962)
- 制(8916)
- 易(8563)
- 和(8178)
- 理论(7878)
- 机构
- 学院(164652)
- 大学(163242)
- 济(65015)
- 研究(64876)
- 经济(63584)
- 管理(56117)
- 中国(47766)
- 理学(46910)
- 理学院(46189)
- 管理学(45270)
- 管理学院(44952)
- 科学(40637)
- 京(36893)
- 所(34679)
- 研究所(31316)
- 农(31150)
- 财(30394)
- 中心(27860)
- 江(27617)
- 范(26365)
- 师范(26116)
- 业大(24377)
- 北京(24087)
- 农业(24059)
- 院(23440)
- 财经(23094)
- 州(22187)
- 省(21100)
- 师范大学(21031)
- 经(20740)
- 基金
- 项目(103317)
- 科学(80664)
- 研究(76791)
- 基金(72466)
- 家(64059)
- 国家(63437)
- 科学基金(52572)
- 社会(47973)
- 社会科(45326)
- 社会科学(45316)
- 省(41664)
- 基金项目(37663)
- 划(35131)
- 教育(34651)
- 自然(32568)
- 自然科(31733)
- 自然科学(31721)
- 编号(31306)
- 自然科学基金(31137)
- 资助(28857)
- 发(28847)
- 成果(27177)
- 重点(24213)
- 课题(23427)
- 发展(23151)
- 展(22707)
- 部(21911)
- 创(21303)
- 创新(19892)
- 国家社会(19610)
共检索到269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邹旻
"文学自觉说"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一个极为模糊的概念。由于铃木虎雄在表述上的过于简略和自身矛盾,导致学界长期以来对其内涵以及判断依据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从铃木虎雄在《中国诗论史》中的整体思路来判断,他的所谓"文学自觉"是指汉末魏初以来对于文学价值的发现与承认,是文学价值观念的自觉;其判断依据则为汉末魏初诗文论的重心由道德教化向文学自身的转移。当代学界对于"文学自觉说"的重新审视,必须摆脱因为误解了铃木虎雄而造成的本不应存在的影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洁
价值判断在人们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既是价值哲学的核心问题,决定着人们的价值选择,也影响着公共价值的创造与社会的良序发展。通过考察可以确定,价值判断是存在于公共生活中的一种关系性判断、正当性判断以及情理共融的关切性判断。基于此,价值教育的任务乃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学生参与公共事务,思考自我与他者的关系,进行正当的、保全人尊严的价值判断,并在提升学生理性能力的同时创设情感体验。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惠涓澈
图书馆文学作品是图书馆职业生活的艺术再现。从学术研究角度看,它具有较高的史料和学术研究价值,彰显了图书馆社会价值,蕴含了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历史传承,是馆员职业生活中重要的精神动力。研究图书馆文学作品可以为图书馆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维方式、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对推动信息社会下图书馆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的转型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图书馆文学 图书馆生活 图书馆学术研究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郜元宝
一批评是由批评家主动发起的一场精神会话,它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又不免要涉及一个时代的文学整体以及相关的社会文化问题,因此这场精神会话注定是综合性的、多边的,它所涉及的问题范围视乎需要,也是可以无限伸展的。批评的魅力正在于此。批评首先当然不能只是批评家的自说自话,也不能像那些媒体明星一样,撇开作家作品,隐匿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立莹 马亚菲 田养利
通过解读美国NRC最新博士专业质量排名报告及社会对它的评价,基于有效评估的分析框架,对其排名体系的有效性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和判断。研究指出,社会对这一评估体系的批判和反思并不会影响其公信力,反而会推动这一排名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提高。
关键词:
NRC 博士专业质量 排名 有效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磊 单丽莎
国民收入分配是否向个人倾斜以及如何认识这种“倾斜”,是目前我国理论界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从“倾斜”的内涵和“倾斜”的价值判断标准两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倾斜”仅仅是一种状态描述,而不是也不应当是对状态的评价。作者考察了“倾斜”的五种价值判断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对理论界的有关论点提出了不同看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赵磊 单丽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尽管理论界对这种变化已经做了许多探讨,但其结论仁智互见。比如,国民收入分配是否向个人倾斜?“倾斜”的内涵是什么?“倾斜”的价值判断标准是什么?等等,人们的看法仍有较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韩进 朱春峰
明徐光启《诗经六帖》(一作"毛诗六帖")在《诗经》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现在较通行的是明万历金陵唐振吾刻本。这个本子实由书商私刻而成,殊多缺略。今发现清残抄本《诗经六帖》一种,源出别本,具有重要的校勘和文献价值。
关键词:
《诗经六帖》 徐光启 文献价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解根法 柴达
大学内涵发展是一种内源性的发展,是在办学指导思想为灵魂的大学文化引领下,在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下,整合利用学校内部现有资源,挖掘学校内部发展潜力,形成学校内部自我发展机制,其目的是为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袁曦临 陈霞
接受美学认为,未经过读者阅读的作品只能是"第一文本",经过读者阅读后的作品才是"第二文本"。阅读使作品的意义得以实现。图书馆导读普遍存在居高临下、忽视读者的倾向。接受阅读理论中关于"第二文本"的观点为图书馆导读的实践指明了方向,即重视读者对作品的阐述及读者阅读经验之间的交流和分享。面对网络环境下阅读载体、阅读方式的改变,图书馆必须调整传统导读的内容与形式,并在此过程中寻找阅读理论和导读方式的创新和发展,从"第一文本"发现转向"第二文本"发现。
关键词:
图书馆导读 接受美学 第二文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红梅
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素质为首要目标,越来越重视文学课程核心内涵建设,因为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此,文学课程成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必修课程,其核心内涵建设尤其重要,包括建立学科体系、修订教学大纲、调整优化教学内容、精品课程的建设、营造学习的氛围等,这些都明确了高职院校作为培育人才的主体以及文学课程核心内涵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人文教育 文学课程 核心内涵建设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宽 任河
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角度出发,分析数字资源保存的价值,提出以数字资源的内容价值为主的评价原则。在该原则的基础上,以选择性保存为目的,探讨数字资源价值评价依据。最后根据数字资源的价值评估结果,在内容繁杂、质量参差的众多数字资源中,进行分类甄别,并以此确定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范围和程度。
关键词:
数字资源 长期保存 内容价值 价值评价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学堂
李梦阳《林公诗序》强调诗可以"观人",表现的是重道德事功而非抒情审美的倾向。此论固与评论对象即林俊其人其诗有关,却也是李梦阳本人深信不疑的观念。他以"作人"自负,在江西以后却遭遇信任危机,强调"诗之观人"也有向世人剖白自我的意味。明代许多人在"观人"的意义上发挥儒家"诗可以观"的命题,李梦阳之说在尚质复古方面与前人相同,而强调"心端""气健",则表现出其文学思想的时代性。从强调"诗可以观"来看,李梦阳重视社会参与,并非宣扬"形式方面的复古"。李梦阳晚年的《叙九日宴集》将"观人"的讨论推及普通人,是他嘉靖以来生活和心理走向平淡的写照,但离晚明追求个性自由的真情论仍然很远。
关键词:
李梦阳 观人 诗可以观 复古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淮
我国经济稳定向上运行的趋势并未被前一阶段的“非典”疫情所打断。2003年经济增长不仅有把握实现7%的预期,而且有可能高于这个预期一个百分点左右。当然,这不是说“非典”对我国的经济没有造成影响。“非典”影响的是超出预期的增长部分,是可能的潜在增长率。今年开局,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比较高的,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9%。如果没有疫情的冲击,我们本来可能实现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