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
- 2023(1132)
- 2022(933)
- 2021(920)
- 2020(724)
- 2019(1589)
- 2018(1598)
- 2017(3163)
- 2016(1826)
- 2015(2130)
- 2014(2270)
- 2013(2148)
- 2012(2027)
- 2011(1684)
- 2010(1650)
- 2009(1578)
- 2008(1583)
- 2007(1490)
- 2006(1246)
- 2005(1207)
- 学科
- 济(4626)
- 经济(4622)
- 文化(3700)
- 企(2894)
- 企业(2894)
- 管理(2876)
- 业(2687)
- 理论(2443)
- 教育(2274)
- 市场(2197)
- 方法(2159)
- 业经(2093)
- 中国(2067)
- 农(2009)
- 产业(1944)
- 和(1922)
- 文化产业(1771)
- 文化市场(1771)
- 地方(1559)
- 经济理论(1480)
- 学(1413)
- 企业经济(1410)
- 政治(1349)
- 思想(1313)
- 思想政治(1276)
- 政治教育(1276)
- 治教(1276)
- 研究(1258)
- 德育(1257)
- 教学(1155)
- 机构
- 大学(25119)
- 学院(24839)
- 研究(9167)
- 管理(7236)
- 济(6968)
- 经济(6742)
- 理学(6020)
- 理学院(5878)
- 管理学(5705)
- 中国(5677)
- 管理学院(5636)
- 京(5513)
- 科学(5405)
- 范(5351)
- 师范(5318)
- 所(4777)
- 研究所(4296)
- 师范大学(4184)
- 江(3978)
- 农(3843)
- 中心(3716)
- 北京(3574)
- 州(3368)
- 财(3276)
- 院(3212)
- 业大(3183)
- 教育(3170)
- 农业(3039)
- 技术(2933)
- 省(2672)
共检索到419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羽离子
中日间图书交流有悠久的历史和许多丰富的史料,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领域。本刊将陆续刊发羽离子关于中日图书交流史的一组文章,除此文外尚有:仿隋唐东瀛建制藏书——日本对古代中国藏书体系的移植,唐风熏染的日本古典目录学——中国普通图书、类书、佛典三大分类组目之学被日本承继,揭开八世纪日本印刷术产生之谜——唐印刷术专著的新发现及其东传日本,盛行扶桑的汉籍三翻本——汉籍在日本流传方式的变化。请读者注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卫新
汉字在其对外传播过程中对东亚特别是朝鲜、日本产生过重要影响。汉文化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以强大的辐射力影响了东亚国家的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
关键词:
汉字 汉文化 朝鲜 日本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崇启
随着明清时期皇室制度的确立与文教政策的推行,汉文化与黔南少数民族文化不断交汇融合;明清文人学士被贬贵州黔南,兴学教授汉文化,形成黔南良好学风;汉文化书院、社学、地方义学与黔南少数民族私塾的珠联璧合,成就了清代黔南都匀墨冲萧家村的"五进士",培养了清代"西南大儒"莫友芝等一代布依族英才,造就了"影山文化";明清时期汉文化与黔南少数民族文化相互结合,优势互补,水乳交融,成就了骄人的业绩,增进了民族凝聚力。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汉文化 民族 教育融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任翔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汉字教育是继承中华文化的根本及传播中华文化的基础。汉字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共同珍视的文化资源,成为现代世界各民族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加强交流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枢纽。汉字教育必须遵循汉字形成的规律。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是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也是教育的基石。探索汉字教育的方法,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是汉字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文化传承 汉字教育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运富 何余华
汉字研究除了本文化视域,还应有跨文化眼界。"跨文化汉字研究"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把"跨文化"当作研究方式和视角,即联系外部文化因素研究本文化汉字;另一个是把"跨文化汉字"当作研究对象,即研究处于不同文化环境中的汉字。"跨文化汉字研究"内容丰富,包括跨文化汉字文本及其汉字现象、跨文化汉字传播、跨文化汉字发展、跨文化汉字比较、跨文化汉字教学、跨文化汉字学术史、外来文化对汉字系统的影响等。"跨文化汉字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成为汉字学研究、汉字史研究和汉字文化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和重要分支。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英雄
汉字与旅游李英雄北京旅游学院ChineseCharactersandTourism¥byLiYingxiongAbstract:Theauthor,basedonthetrendofdevelopmentofthecurrentworldtouris...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域铖
古恒《中文、朝鲜文、日文等书籍目录》著录了法国国家图书馆汉籍数千部(Chinois 1-9080)。该目录运用西方的分类方法将这批汉籍分为二十一大类。所著录汉籍中有不少比较罕见、珍贵的品种。这批汉籍来源比较广泛,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传教士流传到法国国家图书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李宝贵
本文从语言规范化的角度 ,探讨对外汉字教学问题。介绍了与对外汉字教学相关的汉字规范标准。强调对外汉字教学必须教授规范汉字 ,在正式教学中 ,不向外国人教授不规范汉字。例举了对外汉字教学中存在的常见的字音和字形不规范现象 ,分析了原因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四川省万县市天城区教委课题组
一、课题的提出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与阅读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一问题妨碍了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解决识字与阅读的矛盾,特别是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怎样尽可能实现“用时少,识字多”,并能够迅速“提高读写能力”,便成为本实验的主旨。 据此,我们提出了本实验的假说。 如果从普通话的基本音节里筛选出若干个高频音节,再从高频音节里各选一个高频字作标音字,让学生在入学初的两个月左右读准记熟这些作为标音用的汉字及其四声,接着以这批字作为启蒙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及早进入阅读和写作,在大量的读写中进一步去掌握大量的常用汉字,能使小学生的语言、思维及早得...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石硕 奚玲玲
明代云南科举初兴,共有进士256人,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来看,明后期云南进士人数和地域分布范围较前期都有明显增加和扩大,在下设府内部各州县情况也类似。明前期云南进士仅有60余人,集中于滇中的云南、大理、临安等府的部分州县、卫所。明后期进士分布范围由中心向边远地区扩散,但滇南、滇西、滇北的广大地区仍无进士分布。明代云南进士的地域分布在前后期呈现出的这种变化与该地区民族情况、学校及汉族移民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云南各府州县在明前后期进士人数的统计,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明代云南进士地域分布的变化,展现出明代云南汉文化逐
关键词:
明代 云南进士 地域分布 汉文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闫秀敏
汉文帝在使用人才的过程中,不是一般地要求知人善任,而是在知人善任的基础上,更为追求用人的明智,即综合全局力量,权衡各种关系和利弊得失,以选择最为满意的用人方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旭东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创造。关于纸和造纸术的起源,虽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讨论,至今仍无定论。本文从《说文解字》入手,从字义角度对"纸"字及一系列相关文字进行剖析。由此认为在东汉出现完备造纸术以前,中国造纸术已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说文解字》中的"纸"字,是第二阶段的产物,它既不是传统观点所认为的纯丝纤维纸,也不是现代学者提出的纯植物纤维纸。"纸"字的创制历史反映的是东汉以前造纸术演进中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纸 造纸术 起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