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8)
- 2023(7224)
- 2022(5953)
- 2021(5482)
- 2020(4351)
- 2019(9419)
- 2018(9081)
- 2017(16582)
- 2016(8875)
- 2015(10026)
- 2014(10214)
- 2013(9545)
- 2012(8613)
- 2011(7718)
- 2010(8140)
- 2009(7942)
- 2008(6728)
- 2007(6153)
- 2006(5517)
- 2005(5198)
- 学科
- 济(29176)
- 经济(29140)
- 融(25041)
- 金融(25033)
- 管理(23440)
- 银(22237)
- 银行(22220)
- 业(22128)
- 行(21650)
- 企(19004)
- 企业(19004)
- 中国(17250)
- 制(11980)
- 中国金融(10940)
- 财(10783)
- 方法(9596)
- 地方(9578)
- 农(8646)
- 体(8630)
- 理论(8316)
- 业经(8148)
- 数学(8024)
- 数学方法(7854)
- 务(7497)
- 财务(7463)
- 财务管理(7452)
- 学(7310)
- 企业财务(7161)
- 体制(6153)
- 农业(6022)
- 机构
- 学院(120102)
- 大学(117890)
- 济(44028)
- 经济(42723)
- 研究(40950)
- 管理(39599)
- 中国(38316)
- 理学(33075)
- 理学院(32685)
- 管理学(31839)
- 管理学院(31643)
- 京(24941)
- 科学(24862)
- 财(23672)
- 农(21873)
- 中心(21482)
- 所(20659)
- 江(18892)
- 研究所(18661)
- 财经(18067)
- 业大(17751)
- 农业(17149)
- 银(16708)
- 经(16349)
- 银行(16132)
- 范(16012)
- 州(15902)
- 北京(15830)
- 师范(15726)
- 融(15620)
- 基金
- 项目(77002)
- 科学(58514)
- 研究(57134)
- 基金(52917)
- 家(46282)
- 国家(45855)
- 科学基金(38473)
- 社会(34228)
- 社会科(32447)
- 社会科学(32440)
- 省(32224)
- 基金项目(27394)
- 教育(26772)
- 划(26201)
- 自然(24013)
- 编号(23666)
- 自然科(23487)
- 自然科学(23478)
- 自然科学基金(23017)
- 资助(22051)
- 成果(20250)
- 重点(17759)
- 课题(17699)
- 发(17099)
- 创(16522)
- 部(15839)
- 创新(15447)
- 年(14853)
- 项目编号(14808)
- 性(14744)
共检索到194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燕
近年来不少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中国字体设计,尤其是汉字设计现状不容乐观。各类字体设计书籍、字体设计比赛和字体设计实验作品大量涌现。可惜的是,这些活动虽然热热闹闹,受关注度很大,但对中国字体设计的发展贡献甚微。在这一背景下,由李海平撰写,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的《汉字字体设计原理》一书系统梳理字体设计的理论,深入分析了版面编排设计、平面广告设计中的字体运用,介绍了优秀设计师的成功经验,为汉字字体设计与书法艺术的融合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全书共包括五个章节:首先全面概述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其次,阐述了当前我国汉字字体的设计现状及汉字字体设计教育的现状,并对两段式字体设计进行了课程构建;最后分别探讨了汉字字体设计的技术、汉字字体设计的创新以及汉字字体设计由技术走向创新的路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郑子皎
<正>公共空间作为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根据城市的发展要求发生改变。而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代表之一,对提高城市文化水平、引导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因此,设计者需不断寻求书法艺术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地域特色和城市文化内涵,以便实现艺术与设计的完美融合。《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一书立足于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背景,审视城市空间设计的各个环节,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阐述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历史变迁,深入探讨了书法艺术在其中的融入机制,旨在让广大城市居民增强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健 张诗亚
民族地区小学生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突破口之一是汉字学习。汉字字源学习法能使小学生了解汉字及其背后的文化,深刻理解中华文明渊源,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目前,西南民族地区小学生汉字学习存在汉字教学水平高低不一、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创新、师资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运用“互联网+”方式开发字源学习平台,探索适合西南民族地区的汉字字源学习理论,建构相对应的汉字字源学习模式,让学生更有效地进行汉字字源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中华文化认同。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颜红影
书法与室内设计虽属不同的艺术类别,但两者关系密切,书法艺术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多种创作思路。文章从书法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通之处。再进一步从两个方面探讨了书法对于现代室内设计的启示:一是书理对于室内设计的借鉴作用,二是书法元素在室内设计中的装饰应用。旨在探索室内设计发展的新途径。
关键词:
书法 室内设计 传统文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杨颖
阐述中英两国工业设计人才培养方式的异同,以弘扬中国工业设计教育的精华,吸纳英国工业设计教育与设计创新能力培养的经验,重构工业设计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优化课程结构,促进我国高校工业设计教育的创新与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工业设计 品味艺术 设计创新 教育融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芮雪莹
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广泛应用,会影响平面设计的总体效果。文章从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成果展示与体会三个方面,探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字体设计教学创新性改革与实践。使用生动、真实的课题训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开拓字体设计思路,有意识地将项目课题融入现代字体设计教学中,能提高高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市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力。
关键词:
字体设计 教学创新 改革 实践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巍洁 任慧玲 李晓瑛 王勖 张颖
[目的/意义]为提高机器理解医学文本的能力,提高医学自然语言处理等上层任务效果,保障医学知识内容更新及时性、覆盖完整性,提出一种融合汉字多语义信息与文本统计特征的医学新词发现方法。[方法/过程]以规范用词的医学文献摘要数据为新词发现来源,基于N-gram模型获取N元词串,将词串存入字典树,从词的内部凝固度、词的自由程度、词的语义相似度3个角度同时计算每个N-gram词串的关联置信度、左右邻接熵、多语义相似度(包括汉字细粒度字符语义信息、BERT词向量信息),遍历上述各指标阈值评估N-gram词串为医学新词的可能。[结果/结论 ]从中华医学会收录的截至2022年10月20日的最新1 000篇文摘中发现医学新词3 263个,去除重复项后,共获得764个医学新词。提出的融合汉字多语义与文本统计特征的医学新词发现方法对比现有方法具有一定提升,且在应用上可以有效提高医学分词任务效果,使医学分词后的名词类别更清晰、概念更明确、内涵更丰富。结合汉字内在多语义信息与字词外部统计特征的医学新词发现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计算机的新词发现能力,还可提高计算机面对专业且复杂的医学文本自然语言处理效果,对及时更新领域知识内容等具有重要帮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媛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环境设计与公共艺术日益呈现融合趋势。由齐伟民、王晓辉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城市环境设计概论》一书,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教材,是一本相当实用的专业教学实践参考用书。《城市环境设计概论》一书介绍了环境设计的含义、环境设计的发展历程,以及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与设计原则,从城市视角介绍了城市步行街环境设计、城市街道空间环境设计、城市广场空间环境设计、城市庭园空间环境设计、城市环境设施设计、城市建筑室内环境设计及城市环境公共艺术创作。该书论述系统详细、整体完备,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城市环境设计 《城市环境设计概论》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孙湛
传统书法字体在中国地方特产商品的包装设计中,除具有传达商品信息的基本功能外,还可以突出商品的历史文化价值,提升商品文化附加值,强化艺术效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要注意将文字的功能性和可识别性综合起来考虑,使文字风格与美感呼应商品内涵。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郑春晖 温云波 王祎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数字时代旅游情境下的新型“人地关系”成为新兴议题。文章借助Python从微博、小红书、抖音APP抓取关于“纹”以载道--故宫腾讯沉浸式数字体验展UGC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LDA(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主题挖掘和扎根理论分析,探究虚实融合旅游空间中人地互动过程与机理。研究发现:第一,旅游者对虚实融合旅游空间的感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对地方景观和遗产价值的感知(文化与艺术元素、建筑与景观)、对现实展览空间载体的感知和对科技与数字叙事的感知;第二,借助VR、AR等数字技术,游客通过人-机-地智能交互、体感交互、多感官互动和价值共创,在倦勤斋等数字叙事空间中获得“现实身体共在”和“远程虚拟在场”的双重沉浸感体验;第三,沉浸式数字体验空间通过多重空间(虚空间、实空间和虚实融合空间)的互动关联与动态响应,在“第三空间”中串联与协商文化想象、具身感知和地方知识,产生情感共鸣与认同,实现地方意义的深度挖掘与价值延伸。文章通过聚焦虚实融合旅游空间中人地互动和地理想象,拓展了虚实空间二元论与旅游地三元空间交互理论,可为沉浸式旅游新场景打造、人地互动体验重塑和文化遗产数字活化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傅学强 张立昌
随着数控加工实践教学条件的改善,创新教育与先进加工技术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本文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着眼点,以汉字雕刻数控加工为教学案例,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数控加工 工程实践 汉字雕刻 创新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国荣
艺术设计学科基础课程,这是所有艺术类院校必不可少的课程,要让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课程体系更加完整的话,必须将这个学科和其他的学科进行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这种背景下,任戬主编了《艺术设计学科基础教程》一书,此书对更好地进行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课程整合有一定的启发。为了更好地进行艺术设计教育课程体系的整合,要建立以"形态学"作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将形态学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课程体系的主线,而其他学科则对其进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周玲
现代社会对媒体与设计艺术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外著名大学的同类学科,强调设计与科技、人文的结合,注重加强与政府、企业和国内外著名高校的合作,他们的机构设置、专业方向、课程体系对我国的媒体与设计艺术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因此,提供研究与实践相交融的高起点、高水平优质教育,培养学生既有科学家的头脑、又有艺术家的心灵,使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有宽厚知识面的、复合型的设计人才就是我国同类教育的努力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