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04)
- 2023(11573)
- 2022(9410)
- 2021(8572)
- 2020(6895)
- 2019(15320)
- 2018(15045)
- 2017(29064)
- 2016(15579)
- 2015(17297)
- 2014(17300)
- 2013(17461)
- 2012(16339)
- 2011(14806)
- 2010(15278)
- 2009(14498)
- 2008(14644)
- 2007(13610)
- 2006(12537)
- 2005(11710)
- 学科
- 业(82672)
- 济(78067)
- 经济(77973)
- 企(64903)
- 企业(64903)
- 管理(55441)
- 农(46211)
- 农业(31136)
- 业经(30045)
- 方法(24627)
- 中国(22706)
- 财(22365)
- 地方(21508)
- 技术(17279)
- 数学(16901)
- 数学方法(16820)
- 制(16710)
- 务(16451)
- 财务(16433)
- 财务管理(16416)
- 企业财务(15518)
- 策(15022)
- 和(13825)
- 发(13660)
- 贸(13123)
- 贸易(13109)
- 体(13095)
- 划(12857)
- 易(12678)
- 理论(12073)
- 机构
- 学院(234943)
- 大学(223397)
- 济(103755)
- 经济(101819)
- 管理(94350)
- 理学(79792)
- 理学院(79016)
- 研究(78923)
- 管理学(78160)
- 管理学院(77725)
- 中国(64832)
- 农(53466)
- 京(47116)
- 财(46582)
- 科学(45489)
- 农业(40340)
- 所(40048)
- 江(39719)
- 业大(37255)
- 中心(37031)
- 财经(35648)
- 研究所(35481)
- 经(32092)
- 州(31096)
- 北京(29741)
- 经济学(29501)
- 范(29376)
- 师范(29151)
- 省(28632)
- 经济管理(28493)
- 基金
- 项目(145669)
- 科学(116658)
- 研究(112264)
- 基金(104475)
- 家(88961)
- 国家(87919)
- 科学基金(77112)
- 社会(73974)
- 社会科(69773)
- 社会科学(69754)
- 省(61246)
- 基金项目(55941)
- 教育(48099)
- 划(47897)
- 编号(47108)
- 自然(46703)
- 自然科(45608)
- 自然科学(45600)
- 自然科学基金(44817)
- 资助(40336)
- 发(38493)
- 成果(36309)
- 业(35753)
- 创(33548)
- 发展(32070)
- 重点(32000)
- 课题(31738)
- 部(31630)
- 展(31533)
- 创新(30421)
- 期刊
- 济(135920)
- 经济(135920)
- 研究(70792)
- 农(57691)
- 中国(54340)
- 农业(38712)
- 管理(38037)
- 财(37536)
- 科学(32500)
- 学报(30839)
- 业经(29980)
- 融(27429)
- 金融(27429)
- 大学(24869)
- 学学(23847)
- 技术(22617)
- 教育(21958)
- 业(20071)
- 经济研究(18453)
- 问题(17954)
- 财经(17584)
- 经(15261)
- 农村(14755)
- 村(14755)
- 技术经济(14699)
- 农业经济(14627)
- 世界(14038)
- 经济问题(12731)
- 商业(12699)
- 现代(12448)
共检索到3784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高荣
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河西归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都很重视河西,并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屯垦经营,河西经济因此有了长足发展。历代王朝对河西进行大规模屯垦经营固然与河西走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为了巩固边防、稳定统治。也就是说,历代王朝对河西的农业经营是消极的、从属于政治形势和军事斗争需要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早在先秦时期,在我国西,北地区就居住着众多的游牧民族。这些游牧民族经常深入中原农耕地区进行骚扰,抢掠,对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卓发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毛浦先
文章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利用房地产创收的前因后果,比较了合理开发与盲目开发的利弊,提出了应该坚持的三项开发原则及合理开发的有关意见
关键词:
房地产开发,创收,公共图书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艳荣 李向勇
通过在河西走廊典型农作物种植区进行农户问卷调查,对河西走廊农业综合开发中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成本构成以及不同种植区域农业生产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农业生产的直接收益与间接收益进行了分析,表明河西走廊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民收益,效果显著。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金自学
关于河西走廊资源开发型农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探讨甘肃省张掖师专金自学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来说,依托市场配置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商品优势、经济优势,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农业市场体系的重要...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双怀
汉唐时期西部地区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完善了水政,而且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其中关中地区、四川盆地、河套一带、河西走廊等地水利事业尤为发达,并且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征。水资源的开发对当时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汉唐时期 西部地区 水利建设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并成
本文爬梳有关史籍和考古资料 ,对于西夏统治河西走廊近 2 0 0年来的开发经营状况做了较系统的探讨。文章着重论述了西夏在河西行政军事建置的设立、劳动力资源的移增、水利建设的兴盛、耕地的垦辟、先进农具的使用、农业开发的成效及其评价 ,以及畜牧业的发展等方面问题 ,以尽量复原其历史面貌 ,并对于今天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
西夏时期 河西走廊 开发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任妙丹 王生林
基于循环经济的"5R"原则,文章选取经济与社会发展、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减量投入、资源环境安全4类16个参评因子构建了循环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结果表明:从2000-2010年河西走廊地区循环农业总体发展趋势是不断上升的;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是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因素;张掖市和河西走廊的循环农业发展水平低于甘肃省和定西市,其中资源减量投入指标和资源环境安全指标是造成河西走廊和张掖市循环农业发展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分析,本文从强化政府资金投入,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坚持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资源;减少物质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4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河西走廊 循环农业 障碍度 层次分析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志强
本文分析了河西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和成因 ,认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人口压力破坏了干旱区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维持机理 ,导致区域的水、土、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使区域生态环境劣变。对此 ,文章提出了河西地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河西地区 生态环境 生态建设 可持续农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高宝 胡恒觉 黄鹏
通过分析河西绿洲农业区光能、土地、水、矿藏资源优势,对该区的粮食生产力、种植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生产力进行了估算,指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河西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建设高标准永久性农田、开发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建设节粮型商品化牧业基地、兴工致富、兴办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促进农业由劳动集约向资本和技术集约转变。
关键词:
绿洲 集约持续农业 节水农业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磊 李新文 景喆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农业生产自身循环规律和农业产业化内在循环特性角度,构建循环型农业的理论模型;强调循环型农业是解决甘肃河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之一;并提出河西地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关键环节和建设重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左心平
本文简述了河西走廊农业的现状,提出发展节水农业、季节性畜牧业,建立蔬菜基地、工业原料基地、果品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作为当地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许俊彦 李静波 王子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宁志新
文章考证并论述了河北地区战国时期稻作历史 ,其在汉唐时期的发展变化 ,并着重论述了河北的几个水稻种植中心 ,及对当时社会政治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
汉唐 河北地区 水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