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45)
2023(5197)
2022(4711)
2021(4295)
2020(3983)
2019(9385)
2018(9379)
2017(18527)
2016(10418)
2015(12066)
2014(12501)
2013(12692)
2012(12077)
2011(11147)
2010(11383)
2009(10950)
2008(11208)
2007(10630)
2006(9082)
2005(8270)
作者
(32681)
(27695)
(27282)
(26327)
(17421)
(13313)
(12689)
(10741)
(10333)
(9883)
(9298)
(9231)
(8824)
(8801)
(8699)
(8645)
(8605)
(8042)
(8031)
(7957)
(6929)
(6882)
(6719)
(6336)
(6312)
(6303)
(6131)
(6104)
(5551)
(5526)
学科
(47490)
经济(47445)
(28943)
管理(28689)
方法(23973)
(23001)
企业(23001)
数学(20899)
数学方法(20724)
(13120)
(12234)
中国(11700)
(11421)
(9162)
贸易(9161)
(8997)
地方(8964)
业经(8924)
(8863)
农业(8558)
理论(7917)
(7730)
(7459)
财务(7438)
财务管理(7414)
(7129)
银行(7109)
企业财务(6993)
(6900)
金融(6897)
机构
大学(167682)
学院(164130)
(66651)
经济(65181)
管理(59807)
研究(54917)
理学(50806)
理学院(50164)
管理学(49303)
管理学院(48974)
中国(41036)
(35372)
科学(34555)
(31873)
(29737)
(29354)
研究所(26561)
(25830)
财经(25421)
中心(25338)
业大(24887)
农业(23682)
(23636)
师范(23421)
(22810)
北京(22478)
经济学(21160)
(20634)
经济学院(19217)
师范大学(18818)
基金
项目(100835)
科学(77700)
研究(73642)
基金(71867)
(62251)
国家(61701)
科学基金(51402)
社会(45546)
社会科(43024)
社会科学(43007)
(39338)
基金项目(38075)
教育(34749)
(33628)
自然(32639)
自然科(31826)
自然科学(31813)
自然科学基金(31252)
编号(30968)
资助(29995)
成果(26924)
(23130)
重点(22901)
(21534)
课题(21289)
(20093)
教育部(19658)
科研(19625)
大学(19208)
(19029)
期刊
(75093)
经济(75093)
研究(49623)
中国(30304)
学报(28827)
(26836)
(26617)
科学(24413)
大学(21109)
学学(19619)
管理(19488)
教育(18643)
农业(17366)
财经(14216)
(14115)
金融(14115)
技术(13933)
(12216)
业经(11621)
经济研究(11326)
问题(10933)
图书(9647)
(9482)
(9192)
技术经济(9032)
(8769)
理论(8523)
统计(7948)
实践(7737)
(7737)
共检索到2444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宋杰  
本文论述了两汉时期私人徭役的性质、地位、作用、特点和历史演变 ,服役者的不同身份、劳动的种类范围 ,以及私人徭役存在、发展的原因与社会背景等问题。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国强  
两汉文献整理思想,主要有求真的文献整理态度、博通的文献观、系统的文献考辨思想、成型的文献解释模式和传统文献学思想的发展。汉代发展和创新了文献辨伪、版本、校勘、注释、标点、翻译、目录等方法。这些方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文献学方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构起文献学的基本框架。作为体系的文献学,在汉代已经形成。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林欣  
简略论述唐代广东私人藏书的时代背景,并介绍书堂、蓬茨、书屋等几个私人藏书的建筑物,及私人藏书的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丁亮  
明代确立赋役财政体制,对基层社会进行了强有力改造,国家以高度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控制社会经济,压缩私人商贸的活动空间。市场繁荣未必会推动赋役财政体制的货币化改革,相反市场会嵌入赋役财政体制,客观上帮助政府实现财政目的。徭役及其"附带性财政责任"是地方政府在定额财政限额之外获取财政资源的主要方式,解户、坊里长、均徭差役群体在政府指令的驱动下,参与到各层级市场交易中,助其完成财政流通。徭役的"可交易性"降低了民户的服役成本,市场嵌入也为徭役审编提供了统一标准,使徭役审编具备可量化、可分解的特点,增强了徭役佥派的均平性,从而使徭役体制表现出更强的调适性。总之,"徭役+市场"的财政流通机制有长期存在的土壤,是明代市场流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叔鹤  
汉代官职的大小,一般是根据其品级的高低、俸禄之多少来表示的。汉制的官职,在中央有三公和九卿,在地方则为郡县两级制,郡有郡守,县有县令。他们的俸禄都是按分配到的谷物数量来决定的。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号称万石。其俸,月各三万五十斛谷。(《汉书·百官公卿表》)这些官员都是一品官。当时二、三品官为“中”二千石,四、五、六品官为二千石;再等而下之。“汉制禄制自中二千石至百石,各有等差,凡十二等”。(《通典·卷五十七》)在二千石中又分三等:“中”二千石、二千石及“比”二千石。“中”就是正职,“比”就是副职的意思。自内官的九卿、朗、将,到外官的郡守、尉的俸禄等级都是二千石谷,即年俸为二千石谷。中二千石,每月得一百八十斛,二千石的每月得一百二十斛,比二千石的每月得一百斛。一般所称二千石的,月得一百二十斛,一年实为一千四百四十石,不满二千石。而中二千石的,每月得一百八十斛,一年可得二千一百六十斛。虽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于越人  
汉代的税收与统计于越人汉代税收有人税、财产税等。人税与人口统计,财产税与田土及财产统计有密切关系。人税的稽征建立在人口统计的基础上;财产税的课收则以田土和财产统计为依据。人税包括算赋及口赋,摇役、更赋等。这是对人身的课税,属人头税性质。算赋是高帝四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长元  
墨西哥金融危机及近期东南亚金融风波,再次引起人们对国际间私人资本流动问题的关注。本文分析了90年代以来国际私人资本大规模“回流”到发展中国家的动因、变化特点及其稳定性,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在积极利用外资与加强有效监管之间寻求平衡点,以避免私人资本所引发的巨大震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洪权  
本文比较了元代和北宋、南宋私人藏书的数量和藏书家的人数 ,指出元代私人藏书在两宋的基础上 ,略有发展 ;揭示了元代私人藏书家的社会身份、元代私人藏书家的地理分布及对明清私人藏书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 ;论述了元代藏书家对私人藏书的保存、利用 ,元代私人藏书散佚的原因。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孝林  陈丽蓉  
任何组织都有内部控制。流行观点认为,内部控制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以汉朝简牍为依据,以体现内部控制要素的内部控制方法为序,证明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在汉代已经初步发展,并提出内部控制分为两个阶段说。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明光  
一、“假税”辨正 正式见诸东汉和帝诏书的“假税”一词,其涵义是什么?古今人已有成说。今人往往把它与“假民公田”措施联系起来分析,阐述它具有地租性质。例如,钱剑夫先生说:“假税是汉代独有的一种赋税,其实就是公田的田租。因为这种土地是暂时地或有一定年限地借给农民耕种,实际上是租给农民耕种,汉王朝就是大地主,耕种公田的农民就是它的佃户。因此,所收的田租就别名‘假税’。”高敏先生也说:“正因为官府把公田出租给贫苦农民耕种叫做‘假’、‘假与’或‘假情’、‘假赁’,因此,这种税种公田者向官府缴纳的税便叫“假税”,其实质是国家向租田农民课取的地租,同‘三十税一’的田租(即土地税)是不同的,或者说‘假...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镇  
葬礼不仅是一场慎终追远的生命告别仪式,也是一种社会活动。两汉时期,随着官吏阶层的迅速崛起,官吏的葬礼也成为重要的集会、社交场所。后世子孙通过葬礼上的孝行表现,营造自己的孝子形象,谋求仕途进步;朝廷则利用赐赠活动,协调君臣关系,宣扬主流价值;官吏士人借由赴丧,表达政治立场,拓展交际网络。汉代官吏的葬礼不再是一场单纯的丧葬仪式,更成为浓缩的政治舞台。对汉代官吏葬礼的探索不仅深入揭示了社会变革对丧葬礼俗的深刻影响,更生动展示了汉代政治体制与社会关系日常的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柳春藩  
关于汉代自耕农经济,已有专文记述,这里想着重根据汉简中的一些资料,试图进一步探讨分析汉代自耕农经济的具体情况,不当之处,望读者批评指正。 一 自耕农经济的特点是:自己拥有小块土地,用自己的生产工具从事劳动,自己占有劳动产品。在汉代,这种自耕农经济突出表现为一家一户拥有小块土地,进行个体生产,男耕女织,以农为主,耕织结合,基本上自给自足。 自耕农是土地所有者。汉代自耕农一家一户拥有和耕种的土地,大体是多少呢?让我们看看有关资料: 《史记·陈丞相世家》:“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韶华  
涉民类丧赐是汉代众多助丧行为中的一个类型。这项礼节因对死亡平民的丧赐而成为连接国家与民众的一条纽带,颇具典型性。本文考察汉代涉民类丧赐的发生时机、助丧物事、操作程序、制度效益等问题,以此从一个侧面揭示汉代丧事中国家与民众的关系,以及灾后的危机应对机制与统治秩序的重新建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廖楚晖  刘鹏  
本文通过建立总量的动态最优化模型,证明了公共资本对私人资本替代作用的存在性,进而研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财政政策执行过程中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的替代程度,通过计量模型对上述替代程度进行了具体度量。研究表明,我国公共资本对私人资本存在替代作用已经显现出来,尽管替代率还不大。文章最后对这一事实进行了解释,并对目前我国财政政策的取向进行了评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世和  丁国龙  
荆州城西北角的马山镇,是一个不到4千人口的区辖镇。这里,农行设有二个储蓄所,镇信用社设有一个储蓄所,二个信用站,可谓“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然而,就在行社眼皮底下,代三仁私人钱庄冒了出来。从1984年4月15日开始到1986年9月20日自动“刹车”,代三仁私人钱庄经营888天,办理信用业务1300多笔,组织存款32万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