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4)
2023(1091)
2022(862)
2021(890)
2020(773)
2019(1686)
2018(1632)
2017(3015)
2016(1635)
2015(1786)
2014(1796)
2013(1788)
2012(1648)
2011(1644)
2010(1608)
2009(1553)
2008(1474)
2007(1323)
2006(1241)
2005(1174)
作者
(4887)
(4202)
(4083)
(3944)
(2604)
(2047)
(1884)
(1792)
(1546)
(1433)
(1427)
(1426)
(1412)
(1382)
(1332)
(1324)
(1268)
(1208)
(1206)
(1197)
(1165)
(1082)
(1042)
(972)
(962)
(926)
(923)
(881)
(870)
(851)
学科
(6681)
经济(6675)
(6384)
经济学(2395)
(2292)
(2136)
管理(2135)
理论(2035)
中国(2030)
方法(1869)
教育(1752)
图书(1565)
(1535)
企业(1535)
(1420)
书馆(1409)
图书馆(1409)
研究(1346)
情报(1345)
数学(1278)
数学方法(1259)
教学(1117)
农业(1088)
组织(989)
建设(966)
业经(930)
地方(920)
图书馆学(912)
资料(885)
情报资料(869)
机构
大学(27175)
学院(23975)
研究(9702)
(8525)
经济(8355)
管理(7542)
中国(6514)
科学(6511)
理学(6190)
理学院(6077)
管理学(5944)
管理学院(5887)
(5673)
(5161)
(4991)
师范(4924)
研究所(4769)
(4413)
中心(4220)
师范大学(4129)
图书(3890)
(3744)
(3708)
书馆(3673)
图书馆(3672)
北京(3651)
农业(3615)
业大(3524)
经济学(3245)
教育(3230)
基金
项目(14762)
科学(10950)
研究(10939)
基金(10404)
(9197)
国家(9103)
科学基金(7157)
社会(6727)
社会科(6254)
社会科学(6254)
基金项目(5199)
教育(5184)
(5176)
成果(4933)
编号(4742)
(4668)
资助(4223)
自然(4203)
自然科(4085)
自然科学(4083)
自然科学基金(4021)
重点(3362)
(3281)
项目编号(3183)
(3045)
大学(2999)
课题(2975)
(2946)
国家社会(2910)
科研(2841)
期刊
(10401)
经济(10401)
研究(7751)
学报(6447)
图书(6107)
中国(5072)
书馆(4726)
图书馆(4726)
教育(4458)
大学(4271)
科学(4002)
(3651)
学学(3299)
(2828)
农业(2579)
情报(2569)
管理(2152)
财经(1709)
经济研究(1655)
经济学(1637)
(1605)
(1524)
技术(1515)
(1513)
论坛(1513)
图书馆学(1376)
业大(1340)
(1285)
社会(1268)
(1262)
共检索到39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饶增阳  
重点通过介绍刘向、刘歆父子和班固、郑玄整理典籍的功绩,说明了汉代学者在著书立说,以整理校注古籍为己任的同时,开创了目录学、校勘学、版本学等一套整理文献的方法,为中国文献学的形式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国强  
汉代在文献学理论、学科术语、学科方法和具体成果等方面,都构建了文献学学术规范,使古典文献学基本走向成型,成为中国文献学的实际源头和重要发展资源,在中国文献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国强  
汉代文献在文字载体、书写和排列顺序等形制方面已基本定型。汉代已建立后世所遵循的以内容、主旨为基础的标立书名以及署名、结集的规范,但是先秦某些习惯也在延续。汉代著作方式众多,以注解、汇编为主。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国强  
两汉文献整理思想,主要有求真的文献整理态度、博通的文献观、系统的文献考辨思想、成型的文献解释模式和传统文献学思想的发展。汉代发展和创新了文献辨伪、版本、校勘、注释、标点、翻译、目录等方法。这些方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文献学方法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建构起文献学的基本框架。作为体系的文献学,在汉代已经形成。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国强  
由于崇古的心态、名利的引诱、政治的需要、学术上以求超胜等原因,汉代学者多有伪造文献以欺世者。自司马迁开始,刘向、班固、王充、马融、郑玄等人不断从事文献辨伪,取得了突出成就,发明了一系列可为典则的文献辨伪方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国强  
汉代文献传播在文献传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文献传播方式多样化。教育是汉代最普通的文献传播方式,书肆是汉代文献的最重要流通渠道,赐书可以把国家藏书的副本分散到全国各地,而辑校注释则以新的版本形式促进了书籍的流通。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文骏  杨晓骏  
文献学新论周文骏,杨晓骏Abstract:Thedocumentationscienceisstudywhichresearchesintothecharacteristicsandlawsofdocumentsaswellasthelawofsoc...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国强  
本文以《史记》为中心,叙述了汉代文献的传播过程,分析了影响汉代文献传播的政治、社会、学术思想、文献自身、文献载体和生产方式等诸多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王余光  
本文论述了文献学的兴起、文献学研究的范围及古典文献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骆伟  
文献学是我国一门传统学科 ,曾受到国内外人们重视。本文略论文献学的产生发展、基本理论及学科体系结构等问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童永生  惠富平  
与传统文献相比较,中国岩画文献有很大的不同,它是以崖壁石头为载体,以凿刻、描绘为记录手段,以图像为主传递信息的一种文献形式。中国岩画作为中国传统历史文献特殊形式之一,同样具有"考证、辨误、补遗、存史"之功能,对于社会史、经济史、民族史、宗教史、艺术史、民俗史等研究,都是不可缺少且直观形象的第一手资料。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贵彬  
《文献学导论》一书有三个特色 :集古典文献学与现代文献学知识于一体 ;文献学基础理论与文献实用知识相结合 ;文献学研究的继承与发展相结合。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彭树欣  
梁启超的文献学(主要是文献整理和研究)的普及化是其文化普及活动的一部分。他的文献整理和研究的普及化工作,开始于流亡日本时期,晚期又有了新的进展,即在理论上明确提出了普及化的要求,并指示了具体的方向。梁氏对文献整理和研究的普及化的探索对文献学的普及化发展方向起着指示来路的作用。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钱昆  
文献学与图书馆学、档案学有着紧密的血缘联系,在目前的学科体系和专业设置中,文献学教育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中理应受到重视。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余光教授曾先后发文呼吁,笔者亦在此基础上指出,重视文献学教育不仅是中国图书馆学本土化的需要,也是中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需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谢灼华  贺修铭  
国外文献工作和文献学研究经历了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908年以前,文献工作在这一时期由孤立的活动开始走向专门化,人们已开始将文献工作作为不同于传统的图书馆工作的社会现象来对待和研究。第二个时期是1908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知识爆炸,情报工作和情报学研究逐渐成熟,计算机应用于文献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文献工作和研究领域的主要力量转向技术系统的开发和研究方向,文献工作和情报工作、文献学和情报学处于交织发展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