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74)
- 2023(15937)
- 2022(13550)
- 2021(12654)
- 2020(10470)
- 2019(24175)
- 2018(24294)
- 2017(46613)
- 2016(25146)
- 2015(28407)
- 2014(28692)
- 2013(28396)
- 2012(26149)
- 2011(23951)
- 2010(24487)
- 2009(22463)
- 2008(21681)
- 2007(19166)
- 2006(17131)
- 2005(15531)
- 学科
- 济(121937)
- 经济(121831)
- 管理(70308)
- 业(65021)
- 企(52912)
- 企业(52912)
- 方法(48233)
- 数学(41954)
- 数学方法(41266)
- 中国(31516)
- 地方(29846)
- 农(28672)
- 业经(25501)
- 学(25457)
- 财(22121)
- 环境(19591)
- 农业(19559)
- 理论(18570)
- 制(18412)
- 贸(18141)
- 贸易(18127)
- 和(17806)
- 易(17433)
- 地方经济(17218)
- 融(16817)
- 金融(16814)
- 银(16744)
- 银行(16703)
- 技术(16320)
- 行(16117)
- 机构
- 学院(363955)
- 大学(363872)
- 济(150263)
- 经济(146994)
- 管理(142194)
- 研究(127431)
- 理学(122214)
- 理学院(120781)
- 管理学(118451)
- 管理学院(117807)
- 中国(94937)
- 京(79179)
- 科学(78897)
- 财(65837)
- 所(64771)
- 研究所(58851)
- 农(57288)
- 中心(56548)
- 江(53899)
- 业大(52901)
- 财经(52217)
- 北京(51097)
- 范(49808)
- 师范(49369)
- 经(47249)
- 院(46228)
- 经济学(44889)
- 农业(44262)
- 州(44169)
- 经济学院(39929)
- 基金
- 项目(242696)
- 科学(190225)
- 研究(177975)
- 基金(173987)
- 家(151272)
- 国家(150011)
- 科学基金(128532)
- 社会(111347)
- 社会科(105523)
- 社会科学(105492)
- 省(95511)
- 基金项目(91698)
- 自然(83142)
- 教育(81879)
- 自然科(81141)
- 自然科学(81126)
- 划(80070)
- 自然科学基金(79607)
- 资助(73016)
- 编号(72861)
- 成果(59204)
- 发(55288)
- 重点(54537)
- 部(52646)
- 课题(51102)
- 创(49690)
- 创新(46319)
- 科研(45721)
- 国家社会(45150)
- 教育部(45102)
- 期刊
- 济(175293)
- 经济(175293)
- 研究(111789)
- 中国(73003)
- 学报(55419)
- 管理(54705)
- 科学(52394)
- 农(52377)
- 财(47710)
- 教育(43472)
- 大学(42086)
- 学学(39507)
- 农业(36587)
- 技术(34399)
- 融(32257)
- 金融(32257)
- 经济研究(28372)
- 业经(28219)
- 财经(25423)
- 问题(21937)
- 经(21795)
- 技术经济(19497)
- 图书(19486)
- 业(18937)
- 统计(17898)
- 科技(17561)
- 理论(17264)
- 资源(16937)
- 商业(16676)
- 现代(16671)
共检索到550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荣艳 杨茜
要实现陕南的突破发展,汉中应以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发挥自身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条件与原有的工业基础优势,通过宏观引导和微观激励,打造汉文化品牌,形成机制,发展具有汉中特色的生态经济模式。
关键词:
生态经济 汉中 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董锁成 王海英
本文分析了西部地区面临的生态恶化与加快发展的双重挑战,提出超常规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是西部摆脱"脆弱—贫困"恶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中重点分析了西部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模式的战略依据、内涵以及战略途径,并对如何促进西部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双重挑战 生态经济 模式 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梅 董锁成 李泽红 李斌
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边缘化与生态环境脆弱共存的特征,本文提出生态经济是民族地区打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依据不同民族地区的生态经济特点,提出了不同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边缘化 生态脆弱 生态经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曾琰 方雯
该文在分析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利用生态足迹理论对中国和印度的历史生态足迹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两国经济发展模式对生态资源系统的消耗程度,进而从一个侧面比较中印经济发展模式之可持续性。
关键词:
生态足迹 中印经济 增长模式 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万清知
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8%左右,大多数山区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区。如大别山区、武陵山区、秦巴山区、井岗山区以及少数民族聚集区,大多处在贫困之中。贫困山区一般都具有一个共同特点:生态遭受严重破坏。森林植被锐减。水土流失,环境污染,自然生态失去平衡。因此,建设生态经济群落是山区经济发展的优化模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仇焕广 张祎彤 彭奎
以政府转移支付为主的生态保护方式虽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存在效率低、资源浪费等问题,且无法突破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根本矛盾。生态服务型经济是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新型发展模式。在界定生态服务型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归纳了以社区为核心和以社会企业为核心的两种生态服务型经济发展模式,揭示了每种模式中参与主体的特征及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动机制,进而利用典型案例分析两种模式的实践逻辑及其效果。根据社区不同的资源禀赋,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生态服务型经济模式能够激活社区内部动力,有助于稳定、可持续地提高社区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推广生态服务型经济发展模式,应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加强社区示范推广,培育社区居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的能力,构建生态服务型经济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
生态服务型经济 生态保护 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声俊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强劲东风,吹活了学术领域,对市场经济这个争论百多年的难题,再度掀起探讨热潮。何谓科技生态市场经济? 它是科学技术、生态环境、市场经济三位一体化的发展总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以实现社会主义为大理想;以整个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态环境为大视野;以振兴第一、二、三产业等各项经济事业为大中心;以完备商品、要素、技术市场体系为资源配置大手段;以现代科学技术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琳瑜
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提,因此面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生态城市建设中必要的一环。它既强调城市开发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又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性。本文提出了面向生态城市经济发展模式的四化原则,即工业园区化、园区循环化、产业知识化、企业清洁化,并以广州市南拓区为例,根据四化原则设计了适合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
关键词:
生态城市 模式 循环经济 广州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岩 薄宏
西江流域产业生态带是由西江沿江城市构成的"带状"的产业区域,在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与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实现的生态经济区。文章对西江产业生态带的主要产业的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依据"轴-节点"发展模式理论,西江沿江产业生态区由西江下游产业生态带、郁江产业生态带两个大型产业生态带和南盘江产业生态带、北盘江产业生态带、桂江产业生态带、柳江产业生态带等四个小产业生态带所组成。各产业生态带分别形成以广州、南宁、昆明、安顺、桂林、柳州为中心的"轴-节点"的沿江经济辐射模式;西江沿江产业生态区以"轴-节点"辐射形成沿江的带状经济区域结构,这是区别于其他经济区域类型的典型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红梅 陆健健 董双林 方建光
本文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自然资产的相关理论为支撑,提出了"培育自然资产,重建系统功能,拓展环境容量"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模式。即假设环境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可以双赢,则人们就可根据区域生态系统的发展需求,对自然资产的双重功能进行利用和培育,最大的整合自然资产的资源价值和功能价值,使环境容量得到拓展,从而达到双赢。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袁茵 赵玲
当今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十分关注,这种关注出自人们各种各样的情感,集中表现为对社会的忧虑感,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感,对土地、淡水资源滥用的危机感等等,使得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未来感到困惑和恐惧。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全球共同遵循的生态道德理念,对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市场经济 生态环境 道德理念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晓 胡爱君
县域循环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由于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规模及竞争力受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影响较大,本文作者以此为研究视角,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的秦巴山区陕南汉中为研究样本,结合该市目前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采用较为适合的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相关评价指标体系,对2016年汉中市及所属一区十县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测评,并得出相应结论。最后,作者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基于特色优势产业下提高汉中市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怡楹 王俊荣
文章主要对西北地区生态脆弱贫困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分析。选择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陕西省吴起县作为实证分析对象,分析其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贫困间的双重矛盾,确定其衡量指标体系及影响因素,最后对该县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定量研究。通过研究表明,我国西北地区解决生态脆弱贫困区问题,就必须打破"脆弱—贫困"的恶性循环发展模式,贯彻执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扭转生态环境恶化局面,从而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旭
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本文对低碳经济的内涵特征进行了剖析,从发展目标、发展动力、以及发展路径与方法等不同角度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发展模式 节能减排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锦铭 娄金华
在明确贫困村经济发展模式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贫困村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因素,提出其划分标志,并依据此划分标志和近几年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贫困村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划分和比较研究。
关键词:
贫困村,经济发展,模式,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