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80)
- 2023(6920)
- 2022(5830)
- 2021(5613)
- 2020(4861)
- 2019(11313)
- 2018(10953)
- 2017(21074)
- 2016(10815)
- 2015(12448)
- 2014(12208)
- 2013(12416)
- 2012(11580)
- 2011(10721)
- 2010(10631)
- 2009(10082)
- 2008(10000)
- 2007(8462)
- 2006(7461)
- 2005(7011)
- 学科
- 济(53174)
- 经济(53128)
- 业(28807)
- 方法(28206)
- 管理(27395)
- 数学(25634)
- 数学方法(25526)
- 贸(24732)
- 贸易(24721)
- 易(24196)
- 企(21151)
- 企业(21151)
- 中国(18938)
- 出(13705)
- 财(13159)
- 险(10901)
- 农(10883)
- 银(10861)
- 银行(10853)
- 保险(10810)
- 制(10607)
- 行(10453)
- 口(10393)
- 出口(10386)
- 出口贸易(10386)
- 融(10132)
- 金融(10132)
- 关系(9997)
- 业经(8170)
- 地方(7584)
- 机构
- 大学(163706)
- 学院(159005)
- 济(84998)
- 经济(83898)
- 管理(60661)
- 研究(58317)
- 理学(51874)
- 理学院(51342)
- 中国(50914)
- 管理学(50726)
- 管理学院(50459)
- 财(38638)
- 京(34117)
- 财经(31183)
- 科学(29763)
- 经济学(29618)
- 经(28849)
- 所(28320)
- 经济学院(27055)
- 研究所(25684)
- 中心(25365)
- 财经大学(23744)
- 北京(22324)
- 院(21038)
- 江(20827)
- 农(20281)
- 贸(20266)
- 商学(18452)
- 融(18330)
- 商学院(18281)
- 基金
- 项目(103182)
- 科学(83174)
- 基金(81225)
- 研究(75030)
- 家(70325)
- 国家(69868)
- 科学基金(59953)
- 社会(53347)
- 社会科(50905)
- 社会科学(50896)
- 基金项目(41484)
- 自然(36704)
- 自然科(35946)
- 自然科学(35936)
- 资助(35431)
- 自然科学基金(35370)
- 省(33646)
- 教育(33352)
- 划(29845)
- 编号(26612)
- 部(26113)
- 中国(24400)
- 国家社会(24240)
- 教育部(23246)
- 重点(22987)
- 人文(21838)
- 成果(21375)
- 发(21271)
- 创(20952)
- 社科(20487)
共检索到246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丁勇 应育松
应用GARCH模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Johansen协整检验,实证分析汇率风险与中国出口贸易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中国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率存在着异方差;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对出口存在较明显的"J曲线效应;"GARCH模型估计的随时间变动的汇率风险对出口的影响存在着滞后效应;汇率风险在短期内对出口的影响不确定,长期的影响为负。因此,中国在制定出口贸易政策时,应考虑到"J曲线效应"并保持汇率的稳定性。
关键词:
汇率风险 J曲线效应 出口贸易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夏帆
本文使用2000-2006年间我国海关出口贸易数据来考察我国企业同世界各贸易伙伴国的出口贸易关系问题。为此,本文使用了Kaplan-Meier曲线以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等生存分析工具来进行实证研究。经过分析,发现:(1)从微观企业层面上来看,我国的出口贸易关系是不断变化,是在动态中不断调整的;(2)就我国整体而言,语言、人均GDP、GDP、产品交易额和初始交易额等因素对于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是正的,而距离这个因素对于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是负的;(3)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贸易模式是不同的,中西部地区的语言和产品交易额这两个因素对于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影响是负的,这反映了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生存分析 持续时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国华 胡子润
文章基于协整理论实证研究了1999—2015年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出口贸易的关系,结果发现: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且汇率对出口的影响机制为单向路径。对此提出了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现贸易区域多元化、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和完善汇率形成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出口贸易 协整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淑芳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贸易有着重要影响。从我国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之间人民币有效汇率、出口总额等指标的分析看,人民币汇率变化带动出口贸易的变化。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和出口贸易呈正向关系,但是这种变化是适度的。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快速上升,将对我国出口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严重冲击。为此,可以分别采取积极扩大内需、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开拓新兴市场和鼓励外商投资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人民币 汇率 出口贸易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春平 刘传哲
本文在系统分析影响中国出口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协整检验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中国出口贸易额反向变动,进口贸易额和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也是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当前应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平稳的前提下,使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向均衡汇率微调,并适当扩大技术引进,优化固定资产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率以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实际有效汇率 协整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杜运苏 杨玲
本文采用非参数K-M方法分析1995-2010年中国出口数据发现,中国出口贸易关系生存时间较短,持续期中位数只有2年,存在"门槛效应",贸易关系在建立初期的生存率比较低,4年以后失败的概率大幅降低。基于Cox PH模型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经济规模、地理距离等传统引力变量以及首次出口额、竞争力、多元化等产品特征变量对中国出口贸易关系生存影响较大;此外,人民币汇率也是影响出口贸易关系生存的重要变量。这些结论为当前制定稳定出口增长政策提供了一些重要的经验支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建刚
文章实证检验了经济一体化程度、政治风险与空间效应等变量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一体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中国的出口;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对于政治风险忍受度较高,反而有助于其出口。此外,贸易伙伴国的人均收入与经济开放程度越高,对中国出口越有利。考虑空间固定效果,中国出口具有聚集现象。由于中国近年来出口贸易快速增长,贸易摩擦随之居高不下,因此中国出口的全球化布局,将有助于分散贸易风险,也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关键词:
政治风险 经济一体化 空间聚集 中国出口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刘丽影 李敏 卢秀茹
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的风险日益显现。为了减少贸易风险造成的经济损失,对出口贸易风险的类别加以辨识至关重要。本文在阐述中国出口贸易面临的结构风险、品质风险、外汇风险、国家风险基础上,分析了产生贸易风险的原因,并从市场、品牌、机制、金融4个方面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以期促进中国出口贸易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
出口贸易 贸易风险 规避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桂芳 王增孝 蒋微
出口的贸易值的预测能够对未来出口贸易以及经济形势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为此,本文基于时间序列分析ARIMA模式方法,针对我国的出口贸易建立对应的预测模型,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采用该模型预测的我国2015年全年各月份的出口贸易额与国家统计局给出的实际的出口贸易月季度额相当接近,充分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度,本文的研究为政府及相关业界拟定经贸政策及经营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出口贸易 时间序列 预测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兵 乔晶
本文基于Feder的分析框架,运用动态面板模型GMM估计实证检验中国出口部门相对非出口部门的生产率优势及其外溢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促进经济增长主要是因为要素生产率差异而不是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整个出口部门,以及细分的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出口部门、内资企业出口部门,对非出口部门的外溢效应均不显著,外资企业则存在微弱的负向外溢效应。
关键词:
出口贸易 外溢效应 分类检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大中 程卓
本文基于OECD-WTO的跨国投入—产出表(ICIO)与Ti VA数据,采用增加值贸易方法,测算出中国出口贸易中的服务含量所占比重大约是采用传统BOP统计口径测算结果的两倍,其中来自国外的服务含量占比趋于上升,来自国内的服务含量占比趋于下降;在双边贸易中,中国的增加值贸易出口中来自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经济体的服务含量较高。本文的启示是,在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分工深化背景下,中国国内服务对增加值贸易的贡献偏低并趋于下降,可能原因在于国内服务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因此,政策的着力点应以促进竞争为导向深化国内服务领域改革,促进国内产业链和价值链环节从低端向高端演进。
关键词:
增加值贸易 服务出口 跨国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晓玲 张晓华 罗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鹏
文章运用DVAR(出口贸易中的国内价值增值占总出口的比例)来度量一国出口贸易质量状况,计算了2000—2018年中国DVAR的值;进一步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税收和FDI对DVAR的影响。结果显示:中国DVAR总体上呈不断增加态势,说明中国出口贸易的质量在不断提高。人民币升值会降低DVAR,关税税率减少会提高DVAR,FDI增加会提高DVAR。这充分说明人民币升值会恶化我国出口贸易质量,降低关税税率、FDI的增加会提高我国出口贸易质量。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钻石 张娟
本文结合贸易品分类法和技术附加值指数法,给出出口贸易技术水平4个测算指标,利用中国省际数据比较分析各地区的出口贸易技术水平。贸易品分类法和技术附加值指数法的测算结果有一定的正相关性。无论用何种指标,重庆、上海、江苏、北京、天津都是出口贸易技术水平比较高的地区。上海、江苏等贸易依存度高的省市近几年出口贸易技术水平不断升级。东部、中部、西部的出口贸易技术分工不明显,特别是中西部之间,没有形成地区梯度。加工贸易的技术水平要高于一般贸易,推高了中国各地区出口贸易整体技术水平。
关键词:
出口贸易 技术水平 地区比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