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4)
- 2023(13112)
- 2022(11698)
- 2021(11023)
- 2020(9324)
- 2019(21815)
- 2018(21877)
- 2017(43191)
- 2016(22979)
- 2015(26241)
- 2014(26181)
- 2013(25910)
- 2012(24171)
- 2011(21798)
- 2010(21839)
- 2009(19958)
- 2008(19507)
- 2007(16945)
- 2006(15157)
- 2005(13230)
- 学科
- 济(94071)
- 经济(93958)
- 管理(63860)
- 业(61795)
- 企(49698)
- 企业(49698)
- 方法(46206)
- 数学(40450)
- 数学方法(40080)
- 贸(25942)
- 贸易(25926)
- 农(25901)
- 中国(25799)
- 易(25126)
- 财(23274)
- 地方(19548)
- 业经(19501)
- 学(18047)
- 制(17195)
- 农业(16865)
- 理论(14743)
- 银(14612)
- 银行(14572)
- 和(14299)
- 技术(14203)
- 融(14186)
- 金融(14183)
- 环境(14122)
- 务(14051)
- 财务(13990)
- 机构
- 大学(333099)
- 学院(329733)
- 济(136386)
- 经济(133538)
- 管理(131826)
- 理学(114494)
- 理学院(113254)
- 管理学(111482)
- 管理学院(110892)
- 研究(108057)
- 中国(80582)
- 京(70757)
- 科学(64542)
- 财(63199)
- 所(53103)
- 财经(51346)
- 农(48931)
- 中心(48688)
- 研究所(48171)
- 业大(47219)
- 经(46620)
- 江(46433)
- 北京(44923)
- 范(43312)
- 师范(42973)
- 经济学(41325)
- 院(39488)
- 农业(38502)
- 财经大学(38281)
- 州(38120)
- 基金
- 项目(222985)
- 科学(174774)
- 研究(165889)
- 基金(161875)
- 家(140043)
- 国家(138644)
- 科学基金(118741)
- 社会(104173)
- 社会科(98712)
- 社会科学(98686)
- 基金项目(86607)
- 省(85417)
- 自然(76436)
- 教育(75827)
- 自然科(74575)
- 自然科学(74558)
- 自然科学基金(73221)
- 划(71881)
- 编号(68776)
- 资助(67377)
- 成果(55959)
- 部(50274)
- 重点(49011)
- 发(47103)
- 课题(46267)
- 创(45877)
- 教育部(43484)
- 创新(42744)
- 人文(42682)
- 科研(42555)
- 期刊
- 济(145405)
- 经济(145405)
- 研究(100260)
- 中国(56229)
- 学报(49027)
- 管理(46760)
- 财(45195)
- 科学(44887)
- 农(43805)
- 大学(37412)
- 学学(34950)
- 教育(34935)
- 农业(30887)
- 融(29205)
- 金融(29205)
- 技术(27145)
- 财经(24455)
- 经济研究(24023)
- 业经(23946)
- 问题(20900)
- 经(20752)
- 贸(20487)
- 图书(18275)
- 国际(17106)
- 理论(17077)
- 业(15751)
- 实践(15624)
- 践(15624)
- 技术经济(15565)
- 商业(15555)
共检索到479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刚贞  王光伟  
                                    
                                
                            
                            贸易与汇率关系理论难以对人民币升值背景下我国贸易顺差急剧扩大的现象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本文利用凯恩斯主义的国际收支分析思路,结合我国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现实,将汇率预期变量引入贸易收支模型,对主要家用视听产品的对外贸易进行实证分析,从一个新的视角研究预期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逢民  张会元  周海  赵振宁  
                                    
                                
                            
                            本文根据协整理论,利用季度经济数据对中俄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中国国内实际收入、俄罗斯国内实际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俄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中俄贸易收支总体上不存在J曲线效应;中俄贸易收支具有较小的国内收入弹性和较大的国外收入弹性;中国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还可以保持对俄贸易收支顺差的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本文还分析了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中俄贸易产生的影响,并就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中俄贸易  人民币汇率  协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世宏  
                                    
                                
                            
                            本文从双边汇率和总需求(供给)角度研究了人民币对日元双边实际汇率与中日双边贸易差额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个相关因素对中日贸易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为认识中日双边贸易差额的未来走势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汇率  中日贸易差额  实际GDP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轶琴  
                                    
                                
                            
                            本文构建了贸易收支理论模型,基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数据,以美国和欧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两个贸易伙伴为依据,选取中美双边贸易和中欧双边贸易作为典型样本,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实证分析了本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贸易顺差  汇率  单位根检验  协整检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辜岚  
                                    
                                
                            
                            本文的目的在于研究中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双边汇率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着重考察汇率和进出口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马歇尔-勒纳条件是否成立以及是否存在J-曲线效应。作者利用中国1997—、2004年实际汇率波动与双边贸易关系进行研究发现,各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协整检验表明中国与美国、加拿大、韩国、欧元区国家和马来西亚五个经济体的贸易收支和实际汇率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而与日本和英国之间却不存在。研究结果还表明马歇尔-勒纳条件只在中国和美国、欧元区国家之间成立。一般脉冲响应函数检验贸易收支对实际汇率冲击的反应,发现中国和美国、欧元区国家的贸易之间存在J-曲线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胡利琴  黄斌  
                                    
                                
                            
                            本文分别对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协整技术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比较。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不同的。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有效汇率与中美贸易收支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中日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有效汇率之间互为因果关系;人民币有效汇率对中美贸易收支和中日贸易收支均不存在J-曲线效应。据此,本文认为,变更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改善中美、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协整  贸易收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曹伟  
                                    
                                
                            
                            文章从汇率传递视角探讨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与贸易收支的关系。结论表明:首先,人民币汇率贬值和升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人民币升值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以及贸易总收支几乎没有影响;人民币贬值对工业制成品贸易收支和贸易总收支均存在显著性的影响,但对初级产品贸易收支没有影响。其次,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初级产品的净出口基本没有影响,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对金属矿砂、煤、焦炭、石油等主要初级产品的刚性需求以及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对稀缺资源性产品定价权的缺失与不足。再次,人民币贬值不仅不能增加工业制成品净出口,反而恶化了工业制成品的贸易收支,究其原因,在于占较大比重的机械及运输设备类产品的进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园  韩斌  
                                    
                                
                            
                            东盟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协整方法,使用季度数据对中国—东盟5国的贸易收支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东盟5国实际GDP、中国实际GDP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这四者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的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中国—东盟5国贸易收支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对中国—东盟5国贸易存在"反J曲线效应",即短期内人民币升值会改善贸易收支。因此,中国和东盟5国的双边贸易收支状况可以通过变动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来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卫国  孙涛  
                                    
                                
                            
                            国家间贸易往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传统贸易流量研究中,人们往往关注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地理距离、贸易协定以及是否接壤等因素,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语言作为交流的工具,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已不容忽视。文章基于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1992~2015年中国和35个OECD国家间货物和服务贸易进出口面板数据,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FGLS)和两步系统GMM估计方法,详细考察了通用语的贸易效应。研究发现,通用语可以显著地促进中国与OECD国家间的贸易流量;就贸易类型来说,通用语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大于对货物贸易的影响,但无论是服务贸易还是货物贸易,通用语对进口的影响大于出口;就国别类型来说,英语作为通用语对中国与非英语国家间贸易的影响强于它对中国与英语国家间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
                                
                                    
                                    
                                        通用语  贸易效应  异质性  OECD国家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卜亚  
                                    
                                
                            
                            人民币汇率问题是受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要求人民币升值或贬值的主要理由是汇率贸易收支效应的存在。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我国1994年到2007年间汇率的贸易收支效应,得出结论:汇率的贸易收支效应并不存在,利用人民币币值变动来改变贸易收支余额的状况也是不可能的。
                            关键词:
                                
                                    
                                    
                                        汇率  贸易收支  协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沈国兵  
                                    
                                
                            
                            针对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经研究发现,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是值得怀疑的,仅仅依靠人民币汇率变动是无法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的。1994—2002年年度数据实证显示,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名义或实际汇率)之间没有稳定的关系;1998—2003年月度数据计量表明,美中贸易收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没有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并且,依据美中两国月度统计数据计量的结论是相一致的。因此,“人民币升值论”或许更多的是基于政治而非经济因素,人民币汇率浮动并不能解决美中贸易逆差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倩  李冬冬  
                                    
                                
                            
                            贸易成本的降低是生产全球化和消费全球化的基础,能够为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助力。本文以东盟十国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商发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境电商发展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够显著降低贸易成本,且两者能够形成良性循环。跨境电商能够降低跨境贸易的隐形成本,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跨境贸易显性成本的抑制效果更为明显。因此,需要加快我国与东盟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步伐,加强各国在跨境电商领域的沟通与合作,通过降低贸易成本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双边贸易合作。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毓萍  
                                    
                                
                            
                            本文从分析实际汇率的决定出发,在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 1980── 1998年人民 币实际汇率的变化对我国出口和贸易余额的影响,说明实际汇率的变动可以影响一国的国际 竞争力,从而影响出口,但贸易余额的调整对实际汇率的波动有滞后效应,这为政府制定促 进出口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实际汇率  名义汇率  J曲线效应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李峰  武拉平  
                                    
                                
                            
                            南美各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极其优越,大豆等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极具优势。本文以巴西、阿根廷、智利为代表的分析表明,中国与南美各国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产业内贸易程度低、贸易的产品集中度高、比较优势产品贸易增长潜力巨大的特点。虽然南美各国农产品对中国的出口规模巨大、增长迅猛,但由于与各国的贸易符合“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所以中国应采取加快FTA进程等措施来促进贸易发展,并实现增加贸易获益目标。
                            关键词:
                                
                                    
                                    
                                        南美国家  农产品贸易  特征  对策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成  
                                    
                                
                            
                            作为东亚货币与金融合作的重要组成,汇率协调往往被认为是促进区内贸易整合的关键举措。但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显示,汇率波动与贸易的关系并不明确。通过对1996-2011年间中国、日本、韩国及六个东盟成员国家相关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本文发现在贸易引力模型的框架下,除极少例外,各个样本国货币汇率波动对双边贸易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这一结果在不同的模型设定、回归方法以及汇率波动度量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通过汇率协调促进区内贸易的逻辑值得商榷,而东亚货币与金融合作的重点也需要新的反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