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
2023(729)
2022(599)
2021(579)
2020(522)
2019(1229)
2018(1283)
2017(2509)
2016(1396)
2015(1433)
2014(1358)
2013(1535)
2012(1498)
2011(1443)
2010(1409)
2009(1281)
2008(1165)
2007(1057)
2006(971)
2005(952)
作者
(3408)
(2825)
(2657)
(2584)
(1780)
(1317)
(1252)
(1060)
(996)
(978)
(959)
(941)
(940)
(930)
(888)
(888)
(865)
(824)
(815)
(786)
(705)
(691)
(666)
(649)
(645)
(632)
(577)
(574)
(571)
(570)
学科
(5660)
经济(5659)
方法(3863)
数学(3761)
数学方法(3755)
管理(2045)
(1639)
金融(1639)
(1542)
银行(1542)
(1474)
(1470)
理论(1389)
中国(1349)
(1326)
企业(1326)
(1169)
(1006)
贸易(1003)
(999)
(980)
(949)
货币(938)
(916)
(848)
财务(848)
财务管理(848)
企业财务(811)
关系(686)
制度(663)
机构
大学(18799)
学院(16940)
(9616)
经济(9392)
中国(7854)
研究(6700)
管理(5430)
(5323)
金融(5291)
(4906)
(4786)
银行(4699)
人民(4290)
(4263)
理学(4243)
理学院(4212)
管理学(4154)
管理学院(4134)
财经(4004)
国人(3934)
中国人(3906)
经济学(3896)
中国人民(3884)
中心(3761)
(3740)
(3710)
经济学院(3604)
(3243)
人民银行(3238)
财经大学(3187)
基金
项目(9989)
基金(8019)
科学(7936)
研究(7210)
(6891)
国家(6867)
科学基金(5775)
社会(5050)
社会科(4904)
社会科学(4903)
资助(4151)
基金项目(3901)
教育(3601)
自然(3526)
自然科(3446)
自然科学(3446)
自然科学基金(3408)
(2852)
(2813)
(2781)
教育部(2646)
编号(2468)
大学(2337)
成果(2326)
重点(2325)
国家社会(2323)
中国(2281)
社科(2258)
人文(2247)
(2153)
期刊
(8763)
经济(8763)
(8123)
金融(8123)
研究(7877)
(3489)
中国(3488)
财经(2298)
国际(2127)
经济研究(2056)
学报(2025)
(1980)
管理(1953)
科学(1884)
大学(1815)
学学(1605)
(1380)
世界(1281)
教育(1273)
理论(1232)
上海(1221)
问题(1140)
实践(1075)
(1075)
国际金融(1024)
世界经济(1013)
统计(966)
中国金融(942)
技术(830)
(810)
共检索到29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晓莉  孙琪琪  吴琼  
本文利用时变参数向量自回归模型(TVP-VAR)研究了指令流对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通过等间隔脉冲响应函数发现汇率价差对指令流和汇率升贬值预期的冲击都表现出显著的时变特征,宏观变量汇率预期升贬值对指令流有负向影响,指令流对汇率价差的影响也为负,并且滞后阶数越长影响越显著。进一步通过中介效应发现,在汇率预期影响在离岸汇率价差的过程中,指令流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存在"汇率预期→指令流→汇率价差"的影响机制。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晓莉  吴琼  
外汇市场微观理论认为,指令流作为连接微观市场和宏观市场的桥梁,是外汇市场交易者获取内部信息的重要源泉,能够反映市场参与者对短期汇率的态度。选择2004年2月至2017年6月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人民币汇率升贬值预期、指令流、香港人民币资金存量等月度数据,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宏观变量经由微观变量指令流对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影响。结果显示:宏观变量会在短期内显著影响指令流,并经由指令流影响汇率价差,但汇率价差的变动受指令流的影响较小,受自身滞后二阶和人民币资金存量滞后二阶的影响最为显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立雪  
本文采用VEC模型研究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资金存量与升贬值预期之间的联动关系。研究发现资金存量因素是影响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主要决定因素,近些年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持续的升值预期,而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变动对于升贬值预期有重要影响。本文认为对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研究必不可少,升贬值预期对发展离岸人民币市场具有关键作用;应进一步寻找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的长效机制,以应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情况;应加强对离岸人民币汇率价差的监测分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张笑梅  郭凯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程度的提升凸显了汇率预期管理的重要性,而汇率预期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外汇市场干预。本文对央行外汇干预与标准化的人民币汇率预期,按照汇改时点进行分阶段实证分析,发现外汇干预对汇率预期的影响效果在汇改后发生了显著改变,汇率预期与外汇干预之间实现了双向互动,汇改对于汇率预期管理的完善具有重大意义。为了完善人民币汇率预期管理,货币当局可在扩大汇率弹性、增强汇率市场化的基础上提高市场沟通有效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彭金荣  
中国“入世”在即,有关应对加入WTO的讨论也再掀高潮。民间对“入世”后人民币汇率是否会完全走向市场并发生贬值存有不疑虑,投机分子趁机散布流言,骗汇套汇又有抬头,黑市买卖亦有活跃迹象。认清此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王景武  
本文综合运用比较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汇率预期因素对国际货币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并测度其影响方向及程度。研究结论表明: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预期稳中有升对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利的;从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贬值预期对人民币在贸易计价、投资和储备等不同领域跨境使用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时变非对称性影响,升值预期以及汇率波动减小的预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提振"作用明显强于贬值预期以及汇率波动加大的预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抑制"作用;相对于贸易计价货币和投资货币,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对汇率预期变动的弹性相对较小;人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肖立晟  杨娇辉  李颖婷   朱昱昭  
本文采用随机波动时变系数向量自回归模型考察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与央行干预,对人民币汇率的市场整体预期和机构个体预期异质性的时变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对汇率预期的影响相对有限,而央行干预冲击持续性更长,会显著强化汇率预期。在以外推或适应性预期参与者个体为主导的外汇市场,宏观经济基本面对个体预期异质性的影响不显著。央行干预则通过在市场释放维持汇率稳定的信号,使市场参与者统一形成单边预期,降低了预期异质性。未来中国应进一步增强汇率弹性,降低外汇市场干预,使人民币汇率波动反映更多宏观经济基本面信息。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作诗  
汇率问题的本质名义汇率可能高估或低估,但实际汇率不可能长期高估或低估的。经济的一个变量被固定下来,其它变量一定会围绕它做自动调整的。其结果,实际变量就会趋于回复其本来面目的。人民币名义汇率被低估,国内工资和物价就会上升,最终实际汇率是会得到调整的。实际汇率不可能被人为控制,实际汇率总是要得到调整的,总是要趋于呈现其本来面目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项卫星  王冠楠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元汇率问题日渐凸显,美国政府的汇率政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美国的汇率政治不断发展。这种汇率政治在弱势美元政策时期成为导致汇率保护主义加剧的重要原因。在中美两国之间长达十年之久的人民币汇率之争的背后,是这种汇率政治,即不同的政策主体或角色之间围绕汇率政策的出台所进行的博弈、斗争、折冲樽俎以及妥协的过程。从本质上看,最近十多年来的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既不是货币金融问题,也不是贸易问题,而是汇率政治问题。尽管中国在短期内难以摆脱这种汇率政治的影响,但是中国应该通过加快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并加强与美国政府部门的磋商、协调以及合作。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红  张吉鹏  
汇率预期影响人民币汇率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的形成机制,本文分别对理性预期和适应性预期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对理性预期假设进行直接检验,发现同时考虑无偏性和有效性,人民币汇率预期显然是非理性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非抵补利率平价的适应性预期模型,检验人民币汇率预期是否具有适应性特征。实证结果表明,相较于理性预期而言,人民币汇率预期具有更显著的适应性预期特征,即在人民币汇率预期形成过程中,对未来汇率的预期会受到上期汇率预期偏差的影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晓峰  陈华  
本文从交易者预期具有异质性特征的微观假定入手,考察交易者异质性预期及其交易行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央行干预对异质性交易者行为的影响效力,为理解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理提供进一步的依据。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预期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在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扩大的2006年7月至2008年9月期间,央行干预强度的减弱,提高了技术分析者保持原来特征的概率和其相对于基本面分析者的比重。据此,本文认为,从市场机理的角度来看,央行干预强度的减弱,及其所导致的外汇市场中持有不断加强升值预期的技术分析者占主导地位等因素是推动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扩大的重要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鲁军  杨宝修  
人民币汇率不宜升值——我国外资流入与人民币汇率孙鲁军杨宝修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可兑换,对国内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仍实行结售汇制度,对资本项目仍实行一定的管理。人民币汇率形成和运行受到目前外汇体制和人民币自由兑换程度的影响,主要受到以下两个...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江春  
目前,国内外基本认同人民币汇率将升值的观点,其理论依据主要是国际收支理论和购买力平价理论。但本文基于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模型及中国存在严重超额货币的现实,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可能只是一个短期现象,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也存在着贬值的可能。本文在货币主义汇率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分析法对造成人民币汇率存在升值压力与中国超额货币同时并存这一反常现象的种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了如下结论:从根本上来说,人民币汇率到底是升值还是贬值取决于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或者说取决于我国的经济效率。解决目前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并从根本上消除人民币贬值的可能,从而实现中国经济稳定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杜晓蓉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市场预期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在此框架下研究了这两类因素与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关系。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此理论框架进行实证,得出的结论是:市场预期是推动人民币汇率在2001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走强的重要因素。中国人民银行外汇市场干预活动、上一期人民币汇率、中美利差变动和2005年人民币新汇率制度改革等因素在不同方向上改变了市场预期,从而间接影响了人民币汇率走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笑梅  郭凯  
本文以CNY与CNH外汇市场为研究对象,结合境内外利率市场构建汇率预期变量,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为时间节点,构建VECM模型,研究异质市场人民币汇率预期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境内外人民币汇率预期之间存在显著的互动关系,且以汇改时点为分水岭体现出不同特点。在2014年"3.17汇改"前,境内外人民币汇率预期之间不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汇改后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2015年"8.11汇改"后,境内外人民币汇率预期的长期均衡关系再次发生显著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