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1423)
2022(1315)
2021(1336)
2020(1113)
2019(2700)
2018(2809)
2017(5825)
2016(3331)
2015(3835)
2014(4012)
2013(4170)
2012(4057)
2011(3690)
2010(3941)
2009(3779)
2008(3913)
2007(3670)
2006(3521)
2005(3534)
2004(3221)
作者
(9655)
(7818)
(7722)
(7650)
(4982)
(3714)
(3556)
(2973)
(2923)
(2893)
(2740)
(2671)
(2558)
(2513)
(2438)
(2381)
(2373)
(2290)
(2289)
(2192)
(2057)
(1930)
(1842)
(1794)
(1779)
(1778)
(1739)
(1692)
(1677)
(1585)
学科
(13295)
经济(13273)
管理(9484)
(8633)
(7269)
企业(7269)
方法(5379)
数学(4633)
数学方法(4517)
(4463)
(4316)
中国(4267)
(3941)
银行(3941)
(3933)
(3732)
(3439)
金融(3439)
(3007)
理论(3000)
(2983)
贸易(2978)
博弈(2930)
博弈论(2930)
(2918)
业经(2861)
(2662)
财务(2649)
财务管理(2639)
(2628)
机构
大学(49645)
学院(48699)
(22676)
经济(22075)
中国(17625)
管理(17238)
研究(17099)
理学(13356)
理学院(13237)
管理学(13001)
(12935)
管理学院(12926)
(10594)
财经(9502)
(9251)
中心(8945)
(8945)
银行(8691)
人民(8538)
科学(8463)
(8448)
(8284)
(8105)
研究所(7811)
国人(7580)
中国人(7524)
经济学(7435)
中国人民(7430)
(7404)
北京(7365)
基金
项目(23539)
研究(18704)
科学(18114)
基金(16821)
(13723)
国家(13612)
社会(11824)
科学基金(11442)
社会科(11203)
社会科学(11197)
教育(8892)
(8667)
资助(8468)
基金项目(8206)
编号(7909)
成果(7777)
(7386)
自然(6580)
自然科(6403)
自然科学(6401)
自然科学基金(6288)
课题(5893)
(5658)
(5603)
重点(5278)
社科(5157)
教育部(5136)
项目编号(4947)
人文(4889)
(4849)
期刊
(29043)
经济(29043)
研究(20328)
(13618)
金融(13618)
中国(10739)
(10444)
管理(7179)
(6081)
教育(5668)
财经(5360)
学报(5021)
科学(4988)
(4580)
经济研究(4411)
问题(4199)
大学(4061)
国际(4048)
业经(4034)
技术(3834)
(3755)
学学(3646)
农业(3552)
理论(3377)
实践(2902)
(2902)
(2865)
世界(2779)
统计(2610)
会计(2575)
共检索到897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谢作诗  
汇率问题的本质名义汇率可能高估或低估,但实际汇率不可能长期高估或低估的。经济的一个变量被固定下来,其它变量一定会围绕它做自动调整的。其结果,实际变量就会趋于回复其本来面目的。人民币名义汇率被低估,国内工资和物价就会上升,最终实际汇率是会得到调整的。实际汇率不可能被人为控制,实际汇率总是要得到调整的,总是要趋于呈现其本来面目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谢作诗  张原浩  
固定汇率固定的只是名义汇率,实际汇率会通过工资和物价变动间接得到调整;浮动汇率无非是通过调整名义汇率直接调整实际汇率。人为能够控制的是名义汇率,控制不了的是实际汇率,实际汇率总是要调整。汇率问题本质乃是选择调整名义汇率来调整实际汇率的调整成本更低,还是选择调整工资和物价来调整实际汇率的调整成本更低的问题。文章认为,既不是弗里德曼主张的浮动汇率对,也不是蒙代尔主张的固定汇率对,不同国家应该选择不同的汇率制度。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应该选择固定汇率,发达国家则可选择浮动汇率。中国的劳动力市场自由度高,况且汇率间接调整的方向是工资和物价上升,这没有障碍,因此长期中人民币汇率不存在严重低估的问题。这可以...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最近,国外舆论对人民币是否升值众说纷纭,国外学者也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本刊特从《经济学家》、《银行家》等杂志和相关网站上编译、摘编几篇有关文章,以供读者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涤  
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为代表的传统汇率理论认为均衡汇率是合理的汇率水平,汇率政策应当围绕均衡汇率来制订,这种分析范式具有局限性。本文指出汇率分析应当贴近现实,应当更关注汇率变动的影响而不是“合理、均衡”的汇率水平。均衡汇率并不存在,围绕影响外汇市场供求的因素展开的市场汇率分析更为有效。文章强调汇率决定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人民币汇率政策由我国根据国家利益,独立自主自行决定,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中国较为现实的汇率制度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朱小慧  
外汇管理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概述1994年起,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贸易、金融、财税全面推进阶段。在金融领域,人民币汇率并轨成为外汇体制改革的重点。现将近年来理论界对这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概述如下: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内容从1994年1月1日起,我国...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外经所课题组  毕吉耀  姚淑梅  张岸元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情况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至2007年6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811.0元兑换100美元升为762.89元兑换100美元,累计升值6.3%。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高圣智  
当前主张人民币升值的观点占据主流。本文认为,目前人民币确实存在一定的内在升值压力。但是,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这种内在的升值压力被过度地放大。首先,人民币升值压力已超出我国经济内在发展的真实需求。其次,从我国内部来看,当前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加大,人民币已存在着相当大的贬值压力。第三,要想破解汇率困局,必须跳离金融层面和货币层面来思考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永清  熊平安  
一、世界经济格局变迁引发汇率问题汇率是货币间的比价,决定着一国的商品与服务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仅影响着国际间的贸易与资本流动,而且也影响着一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看,汇率问题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迁时成为焦点问题。当前人民币汇率问题高度政治化与中国的崛起密不可分。随着中国综合实力不断夯实,人民币汇率问题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中美之间绕不开的敏感话题。对此,我们应保持清醒认识,高度重视平衡维护经济主权与承担国际责任的关系,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进性原则推进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并以此为契机,努力为人民币国际化铺平道路。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太峰  吕家进  
本文认为,人民币汇率不仅不存在所谓"严重低估",而且从购买力平价角度分析,还有高估之嫌,以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为由逼迫人民币升值缺乏理论和现实依据。中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并不是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的结果,人民币升值非但不能解决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长过快问题,反而会成为促使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的重要推手。鉴于上述原因,破解前述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之间恶性循环的对策,绝不能是人民币无休止地升值,而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万东  
中国央行2005年7月21日宣布,自即日起,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的一个重大变化。为了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现将此前国内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的有关讨论综述如下,现实的发展将迅速对学者们的分析提供验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鹏  
笔者主要讨论宏观政策遭遇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以加息手段抑制通胀不可兼得的两难困境。文章在阐明利率和汇率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从人民币估值压力和汇率制度的角度分析了造成货币政策两难的原因,得出了人民币汇率在国内经济条件成熟时应走向有限浮动的结论,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关于汇制改革、利率市场化及放松资本管制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丁一兵  
2006年1月14至15日,吉林大学经济学院举办了“21世纪初期东亚汇率合作与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一流学者和专家20余人参加了会议,10余位专家学者作了会议发言。会议开幕式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晓教授主持,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教授致开幕词。研讨会由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李俊江教授、南开大学戴金平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雷达教授分别主持。与会代表主要探讨了如下问题:1.二十一世纪初期的东亚金融合作与汇率合作。关于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北京师范大学贺力平教授指出,东亚经济体对外经济关系近年来出现了“亚洲化”倾向,同时,美国、中国及亚洲其他经济体之间的三角贸易关系已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春明   王怀民  
从中美两国博弈的角度来看,美国会迫使人民币升值来解决两国间长期存在的巨额贸易差额。在本文的研究中,美国效用期望值最大时的最优升值率介于0和茁之间,中国的最优选择是允许人民币升值,但最优升值率为茁/2。在人民币升值后,如果美国仍进行报复,中国的最优选择是进行反报复,并可通过合理选择报复对象以实现最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