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46)
- 2023(20737)
- 2022(17657)
- 2021(16354)
- 2020(13901)
- 2019(31981)
- 2018(31441)
- 2017(59997)
- 2016(32561)
- 2015(36696)
- 2014(36163)
- 2013(35686)
- 2012(32785)
- 2011(29507)
- 2010(29521)
- 2009(27546)
- 2008(27478)
- 2007(24243)
- 2006(21393)
- 2005(19382)
- 学科
- 济(136551)
- 经济(136366)
- 业(109519)
- 管理(105863)
- 企(95332)
- 企业(95332)
- 方法(63459)
- 数学(52954)
- 数学方法(52290)
- 财(41138)
- 农(39846)
- 中国(36934)
- 业经(36516)
- 制(29251)
- 务(27428)
- 财务(27350)
- 财务管理(27302)
- 农业(27204)
- 企业财务(25914)
- 学(25749)
- 贸(25526)
- 贸易(25512)
- 易(24815)
- 地方(23474)
- 理论(23303)
- 技术(23057)
- 和(22894)
- 银(21275)
- 银行(21228)
- 体(21001)
- 机构
- 大学(470021)
- 学院(468277)
- 济(194837)
- 经济(191027)
- 管理(186429)
- 理学(161031)
- 理学院(159323)
- 管理学(156595)
- 管理学院(155731)
- 研究(155327)
- 中国(120440)
- 京(100036)
- 科学(93487)
- 财(92848)
- 所(77140)
- 农(75264)
- 财经(74068)
- 中心(70333)
- 研究所(69932)
- 江(68889)
- 业大(67646)
- 经(67516)
- 北京(63206)
- 经济学(59879)
- 范(59183)
- 农业(58832)
- 师范(58640)
- 院(56245)
- 财经大学(55064)
- 州(54738)
- 基金
- 项目(314163)
- 科学(249366)
- 基金(231442)
- 研究(230189)
- 家(201057)
- 国家(199399)
- 科学基金(172721)
- 社会(147829)
- 社会科(140240)
- 社会科学(140206)
- 基金项目(121430)
- 省(119975)
- 自然(111671)
- 自然科(109157)
- 自然科学(109128)
- 自然科学基金(107227)
- 教育(105467)
- 划(101173)
- 资助(95907)
- 编号(92442)
- 成果(75296)
- 部(70437)
- 重点(69966)
- 创(66139)
- 发(65752)
- 课题(63133)
- 国家社会(61805)
- 创新(61385)
- 教育部(60940)
- 科研(59976)
- 期刊
- 济(213332)
- 经济(213332)
- 研究(139892)
- 中国(88701)
- 财(73554)
- 管理(71907)
- 学报(71075)
- 农(68998)
- 科学(67302)
- 大学(55322)
- 学学(52063)
- 教育(47542)
- 农业(47448)
- 融(42800)
- 金融(42800)
- 技术(41179)
- 财经(36952)
- 业经(34881)
- 经济研究(34300)
- 经(31700)
- 问题(27887)
- 业(26602)
- 技术经济(23930)
- 贸(22913)
- 统计(22506)
- 版(21857)
- 图书(21710)
- 理论(21575)
- 现代(21440)
- 世界(21345)
共检索到694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相宁 郭桂圆
文章研究了汇率的就业传导渠道,及其行业异质性。本文基于传统的生产函数理论,通过建模和理论分析得出:汇率影响就业的传导渠道主要有出口需求、资源配置和效率的三渠道。并基于中国制造业30个行业的2003年至200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残差替代法和面板平滑机制转换回归,测算出各传导渠道在汇率影响就业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整个传导机制中,出口需求对就业的作用较强,效率渠道和资源配置作用相对较弱;人民币升值对就业的总体效应为负效应,且传导机制中各渠道均具不同程度不同特征的行业异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军 杨浩昌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工资水平、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产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就业;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最大,东北地区次之,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结合当前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水平和制造业就业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制造业就业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鼓励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大资本投资和出口,以及推进技术创新,对于促进制造业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产业聚集 制造业就业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浩昌 刘军 张芊芊
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资本投入、城镇化水平、出口依存度、技术创新能力和地理区位对制造业就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工资水平、人力资本水平和进口依存度对制造业就业表现为一定的负向效应。无论是采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还是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分析,这一结果均成立。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加大资本投入和出口力度,加快城镇化建设,推动技术进步,鼓励产业集群式发展,对于促进制造业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制造业就业 影响因素 静态模型 动态模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邓志超
本文研究了货币政策目标与银行业风险承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了央行——银行业两者博弈对货币政策中间指标的影响,博弈后的结论是央行的货币政策选择与银行业风险承担相互影响;基础货币投放量越大、央行规定的存贷款利差越大,银行业越是有风险承担倾向。为对博弈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构建了联立方程实证模型。选取64家银行2002-2013年间的季度数据,采用GMM-HAC回归估计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的结果支持了模型的结论。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业风险承担 传导机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冯晓华 张玉英
本文运用1996-2007年我国制造业27个细分行业的贸易和产业数据,根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总体汇率)的计算方法构造了制造业分行业的进、出口汇率指标,分别考察了总体汇率、出口汇率、进口汇率对制造业分行业、分部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个部门)工人福利的影响及其传导途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行业分析中,三种汇率升值均降低了制造业工人的福利水平;在分部门分析中,由于区分了各部门贸易程度和产业性质存在的差异,汇率升值主要通过出口途径降低了劳动密集型部门工人的福利,主要通过投入品进口途径和制成品进口途径分别提高了资本密集型部门和技术密集型部门工人的福利。最后,本文就长短期内如何调整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滨 李卫兵 欧阳建新
基于1999—2009年间中国制造业的行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FDI技术溢出对技术进步和效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FDI通过横向和前后向关联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在统计上显著为正。进一步分解全要素生产率,发现FDI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效率的影响也显著为正,而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则不显著;前向关联效应对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的影响更为明显;后向关联仅对技术进步有显著的正效应,而横向溢出效应对技术进步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籍艳丽 席艳乐
产品内分工理论是近期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中的研究前沿,它脱胎于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是面对新的贸易现实而产生的新型理论体系。文章利用1997~2006年中国23个制造业部门的面板数据,就产业相互依赖下,产品内分工对相对就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间的相互依赖性使得当涉及到产品内分工的影响时,这种跨产业间的乘数效应必须考虑在内。基于模型整体的研究结果,文末指出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启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曾国彪 刘书祥
运用DEA方法测度了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28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在此基础上验证了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就业变动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技术进步与就业正相关。从行业内部看,中低技术行业中技术进步促进了就业需求,而高中技术行业,行业垄断程度高,技术变化增长明显,但是技术效率低下,不利于改善这些行业就业吸纳能力。
关键词: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就业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金强 陈勇明
随着制造业升级的推进,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日益突出。本文基于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市场的作用机制分析,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半参数估计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分析结论显示:产业技术进步具有吸纳与替代的双重就业效应。短期内技术进步将对制造业就业总量产生替代效应,并且这种替代效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增强;而长期则会产生就业吸纳效应。应采取适度的财税扶持政策,缓解制造业结构性就业矛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金强 陈勇明
随着制造业升级的推进,结构性就业矛盾将日益突出。本文基于技术进步对制造业就业市场的作用机制分析,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半参数估计模型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分析结论显示:产业技术进步具有吸纳与替代的双重就业效应。短期内技术进步将对制造业就业总量产生替代效应,并且这种替代效应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渐增强;而长期则会产生就业吸纳效应。应采取适度的财税扶持政策,缓解制造业结构性就业矛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羽 朱子凯 贺扬
外商直接投资(FDI)技术溢出效应已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对溢出效应影响因素的研究正逐步深入,其中内外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测算了中国制造业行业层面FDI与本土企业的技术差距,进而采用面板数据以及交互项检验的方法,针对技术差距对FDI水平和垂直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外资相对国内企业越先进,行业内的国内企业获得水平的技术溢出效应越大,但该获得的后向技术溢出效应则越低。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最优的引进外资企业的数量和技术水平取决于行业特征和发展取向。
关键词:
FDI技术溢出影响 技术差距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俊
本文以流通规模、流通结构、流通效率、流通专业化指数等四个指标表示流通业发展水平,并以2000—2008年我国31个省市区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TFP上升。在以我国三大区域组成的子样本估计中发现,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制造业TFP的正面影响效应在东部地区最显著。实证结果说明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是确实存在的,流通业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造业生产效率的高低,中西部地区流通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有可能成为制造业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
流通业 制造业 TFP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建平 邓翔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家庭迁移决策模型,分析了我国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城乡收入差距、户籍制度、地区因素和劳动力集聚产生的外部性对劳动力迁移决策的作用;进一步,在稳态系统中分析了地方政府政策这一外生冲击对资本存量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我国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本文估算了各个影响因素对劳动力迁移率的作用,绝大部分影响因素得到了实证数据的支持,表明我国劳动力迁移率的确与收入差距和户籍制度等因素存在显著的关联。
关键词:
迁移决策 户籍制度 集聚 外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许钊 张营营 高煜
在分析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双循环"战略的现实背景,基于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空间效应视角下研究了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集聚与本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呈"倒U"型关系;与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水平呈"倒U"型关系,与盈利能力呈"U"型关系。同时,经济集聚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利用指数衰减空间权重矩阵进一步研究发现,经济集聚对邻近地区制造业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有效作用范围分别为450km和550km。本土市场效应、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是经济集聚影响制造业升级的作用机制;其中,本土市场效应存在负向作用,物质资本积累效应、劳动力成本效应存在正向作用。本文以空间效应视角为切入点,为理解"双循环"战略下经济集聚与制造业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对城市发展和制造业优化升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罗珊 黄翠珊
本文重点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通过选取我国制造业28个细分行业2005—2009年的产业层面数据,从实证方面就外商直接投资的总体工资效应及其对制造业国有企业的工资溢出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外资企业在其进入过程中,通过影响工资效应的两个传导机制即技术外溢渠道与劳动力市场渠道,对我国制造业国有企业的工资增长产生促进作用,并且其作用效果因行业特征的不同而不同。具体而言,在行业引资程度较高以及内外资企业技术差距较低的行业中,外商直接投资将对工资溢出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工资效应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国际贸易对制造业行业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企业生命周期与非效率投资——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开放经济条件下进出口贸易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制造业集聚对创新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GMM估计
KIS集聚、空间溢出与制造业创新——基于中国283个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国产业内贸易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制造业行业面板数据
交通可达性对地区制造业专业化的影响——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市场结构与FDI技术溢出——基于中国制造业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产业集聚与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研究
服务贸易、技术距离与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