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17)
- 2023(14047)
- 2022(11584)
- 2021(10305)
- 2020(8497)
- 2019(19103)
- 2018(19052)
- 2017(37112)
- 2016(19659)
- 2015(21961)
- 2014(21988)
- 2013(22151)
- 2012(20606)
- 2011(18509)
- 2010(19080)
- 2009(18030)
- 2008(18059)
- 2007(16579)
- 2006(15143)
- 2005(14317)
- 学科
- 济(95572)
- 经济(95433)
- 业(86345)
- 企(77678)
- 企业(77678)
- 管理(75205)
- 方法(33190)
- 业经(32692)
- 农(29380)
- 财(29266)
- 中国(26883)
- 数学(24361)
- 数学方法(24222)
- 地方(23670)
- 制(23667)
- 农业(20723)
- 务(20509)
- 财务(20477)
- 财务管理(20448)
- 技术(20185)
- 企业财务(19382)
- 体(16725)
- 和(16591)
- 贸(16433)
- 贸易(16416)
- 银(15922)
- 易(15909)
- 银行(15904)
- 策(15597)
- 融(15471)
- 机构
- 学院(290810)
- 大学(284684)
- 济(128827)
- 经济(126239)
- 管理(116119)
- 理学(97889)
- 理学院(96940)
- 管理学(95868)
- 研究(95828)
- 管理学院(95302)
- 中国(77668)
- 财(62971)
- 京(60424)
- 科学(52976)
- 财经(48150)
- 江(47643)
- 所(47456)
- 农(44855)
- 中心(44128)
- 经(43413)
- 研究所(41743)
- 经济学(38858)
- 北京(38571)
- 业大(37464)
- 州(37459)
- 范(35260)
- 财经大学(35187)
- 师范(34955)
- 经济学院(34915)
- 农业(34432)
- 基金
- 项目(180227)
- 科学(144491)
- 研究(138785)
- 基金(130565)
- 家(110310)
- 国家(109233)
- 科学基金(96273)
- 社会(91483)
- 社会科(86890)
- 社会科学(86872)
- 省(72566)
- 基金项目(68638)
- 教育(61317)
- 划(58173)
- 自然(58115)
- 自然科(56759)
- 自然科学(56748)
- 编号(56690)
- 自然科学基金(55818)
- 资助(52195)
- 成果(46162)
- 发(44093)
- 创(41130)
- 重点(39919)
- 部(39745)
- 制(39652)
- 课题(39018)
- 业(38591)
- 国家社会(37759)
- 创新(37520)
- 期刊
- 济(159009)
- 经济(159009)
- 研究(91698)
- 中国(66083)
- 财(51908)
- 管理(50533)
- 农(43928)
- 科学(36411)
- 学报(35138)
- 融(33193)
- 金融(33193)
- 农业(29761)
- 业经(28690)
- 大学(28676)
- 教育(28501)
- 技术(27612)
- 学学(26865)
- 财经(24769)
- 经济研究(24340)
- 经(21518)
- 问题(20514)
- 业(17269)
- 技术经济(16884)
- 贸(15918)
- 现代(15384)
- 商业(15332)
- 世界(15073)
- 图书(14248)
- 国际(14161)
- 经济管理(14096)
共检索到467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永宁 任强
国外经典研究和我国调查数据发现,汇率波动对中、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各行业存在差异。由于人民币汇率对不同企业影响差异较大,因此目前客观存在实施产业转移(汇率影响大的企业)和产业调整(汇率影响小的企业)的时机。虽然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企业影响较大,但钉住美元的成本更大,升值对我国贸易的整体收益大于成本。
关键词:
汇率 制造业 服务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丽殊
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是京津冀重要的战略崛起之路。本文分析了京津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区域分工。阐述了京津冀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互动发展中崛起的战略环境。提出了京津冀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发展中实现崛起的战略理念和战略举措。
关键词:
京津冀 制造业 服务业 互动 崛起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丽姝
文章对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性的现状;其次,从理论上阐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协调互动是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再次,对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发展进行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北京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北京 制造业 服务业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夏杰长 肖宇
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既是顺应数字时代产业边界日益模糊趋势的选择,也是有效应对后疫情时代全球制造业分工深度重塑的有效手段。研究发现:在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日益增加的大背景下,服务业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动能,有助于服务业克服鲍莫尔病,防止过度服务导致产业空心化。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把两业融合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予以推进。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两业融合程度相对较低,两业融合生态体系尚未成型。通过两业融合壮大实体经济,应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不断增强生产性服务业实力;二是以更加包容的态度支持新业态发展;三是构建两业融合的统计制度;四是抓住数字化转型这一关键变量;五是构建有利于两业融合的创新体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纪流河 马剑
本文从实证出发,通过计算得出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一系列产业关联指标,分析出机械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产业结构的关联程度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特征,揭示了保持机械制造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核心地位的重要性,并通过生产性服务高度化,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来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文著
"以工补农"不能单纯地从同情"三农"态度出发研究"单向的以工补农",而应从深入剖析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和农业互动关系出发,积极探索"双向的以工补农"机制。从工业化过程中工农互动机制中寻找到一个"以工补农"机制的新视角,通过构建基于工业化的"农业剩余转化"模型,重点分析工业化过程中的农业剩余转化和农业深化发展动态关系的"以工补农"机制。在工业化过程中,要根据工农关系不同阶段的特征,采取不同的工农互动关系调节方法,即不同的"以工补农"策略,促进工业和农业互动协调发展。
关键词:
工业化 农业剩余转化 以工补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孟晓晨 王滔 王家莹
产业在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导力量。要认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和合理地进行城市功能区规划,都离不开对城市内部产业空间组织规律的了解与掌握。产业的空间组织形式是各种集聚与分散力量综合作用达到平衡时的结果。鉴于现有研究尚未系统探讨产业空间组织的不同特征与类型,本文利用2001年北京市基本单位普查的资料,从产业集中度和地理集聚度2个维度,对北京市的两位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空间组织形式进行了特征分析与类型分类,归纳总结出寡占—集聚型、寡占—分散型、领先—集聚型、领先—分散型、竞争—集聚型以及竞争—分散型6种空间组织类型,并简单探讨了其形成因素,最后比较分析了制造业和服务业在空间组织形式上的共性和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赫 董钰
在邓宁的区位优势理论基础上,本文选择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容量、劳动力工资水平、基础设施、集聚效应、自然资源、制度因素、对外开放程度和产业结构等要素,利用我国1994-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制造业FDI和服务业FDI进行比较,分析外商直接投资的动机。结果发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容量、集聚效应、自然资源是制造业FDI流入的主要动机;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容量、制度因素和开放程度是服务业FDI流入的主要动机。
关键词:
FDI 制造业 服务业 动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纪流河 王淑梅 马剑
利用《沈阳市2002年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实证计算得出直接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一系列产业关联指标,分析出沈阳市机械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产业结构的关联程度低、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低、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的特征,揭示了保持机械制造业这一传统优势产业核心地位的重要性,指出沈阳市必须重点培育现代服务业以推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铁凝
为了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十三五"产业规划发展,流通业的产业效率应当受到重视。本文借助FMOLS估计法研究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制造业的产能波动的关系,发现我国商贸流通业对制造业的短期动态调整能力较差。本文提出,完善流通业的法治化环境、提高信息化水平、培育国内大型企业和推进流通业对外投资,这从长期有利于保障我国制造业在重塑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
关键词:
流通业 制造业 产能波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唐强荣 徐学军 何自力
本文从生态学种群Logistic生长方程的视角,在不考虑种群进化的影响并假设共生的作用是扩大种群环境容量的条件下,提出在共生作用和环境变化影响下以分段Logistic函数近似表示的环境容量不断变化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共生发展模型,并对中国产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生发展的作用机制与种群属性、种群密度、制度环境变化和产业环境变化有关。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共生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勇
产品服务化成为许多跨国制造企业新的经营策略,从单纯提供有形产品扩展到基于有形产品的增值服务,有形产品本身甚至只作为传送服务的媒介或平台,该现象将从现在的中间产品(即企业投入品)为主向最终消费品领域扩散,从大件耐用消费品向一般消费品延伸,客户从以企业为主转向消费者为主,成为服务业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密密 王淑梅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两者出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趋势,服务业已越来越多地融入到制造业中,同时,制造业也带动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方,现代服务业是制造业重要的中间投入,制造业的发展会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水平,而服务业的发展又会进一步增强制造业的竞争力。文章通过对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产业互动进行分析,通过对微笑曲线的分析得出结论,根据这些结论以辽宁为例,得出给辽宁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链 产业互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裴长洪 郑文
我国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首先要发展先进制造业,其次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我国仍然处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还未完成工业化,特别是还未完成工业现代化;在国际分工中,我国制造业基本上仍然处在中低端;此外,制造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国城市化的进程,这三方面决定了我国仍然必须坚持继续发展制造业。就制造业和服务业二者关系看,一方面,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发展先进制造业,可以促进制造业企业功能服务化,促进制造业服务外包,催速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因而能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制造业产品和制造业企业的竞争优势都需要服务业的支撑和增强。
关键词:
产业 战略性产业 制造业 服务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文玉
要促进经济增长主要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要不失时机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突出现代服务业的知识性和信息服务性,使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发展机制,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紧密结合,构建促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服务支持体系,推动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制造业 良性互动 发展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