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71)
2023(19243)
2022(16338)
2021(15058)
2020(12804)
2019(28977)
2018(28573)
2017(55069)
2016(29924)
2015(33167)
2014(32448)
2013(32139)
2012(29068)
2011(25920)
2010(25499)
2009(23563)
2008(23176)
2007(20186)
2006(17418)
2005(15035)
作者
(86853)
(72405)
(71732)
(68128)
(46009)
(34789)
(32453)
(28469)
(27464)
(25614)
(24564)
(24439)
(22793)
(22777)
(22284)
(22143)
(21692)
(21642)
(20752)
(20749)
(18049)
(17641)
(17452)
(16523)
(16234)
(15980)
(15976)
(15925)
(14475)
(14272)
学科
(121326)
经济(121192)
(105208)
管理(95953)
(93653)
企业(93653)
方法(58715)
数学(48674)
数学方法(48036)
(36135)
(35934)
业经(35041)
中国(28691)
(25985)
财务(25913)
财务管理(25880)
农业(25225)
企业财务(24564)
(24127)
技术(22312)
(21742)
贸易(21735)
理论(21624)
(21466)
(21051)
地方(21007)
(20613)
(19283)
环境(18160)
(17944)
机构
学院(424121)
大学(421238)
管理(170558)
(168497)
经济(165204)
理学(148893)
理学院(147335)
管理学(144580)
管理学院(143828)
研究(135310)
中国(100919)
(87982)
科学(86927)
(77310)
(76226)
业大(68833)
(67824)
财经(62472)
研究所(62324)
中心(61666)
(61242)
农业(61186)
(57082)
北京(54181)
(51796)
师范(51177)
经济学(50860)
(49472)
(48909)
财经大学(46662)
基金
项目(297700)
科学(233890)
基金(217345)
研究(210863)
(191750)
国家(190129)
科学基金(163730)
社会(133990)
社会科(127052)
社会科学(127018)
(117007)
基金项目(115527)
自然(109379)
自然科(106932)
自然科学(106902)
自然科学基金(104988)
(98106)
教育(96901)
资助(89658)
编号(84053)
重点(66516)
成果(65514)
(64842)
(63421)
(62541)
创新(58808)
科研(57817)
课题(57243)
国家社会(55437)
教育部(55334)
期刊
(177700)
经济(177700)
研究(115420)
中国(72942)
学报(72857)
(70094)
科学(65067)
管理(64467)
(60681)
大学(54963)
学学(52647)
农业(48341)
教育(39213)
技术(37316)
(32277)
金融(32277)
业经(31851)
财经(30513)
经济研究(28391)
(27138)
(26240)
问题(23429)
技术经济(21843)
(21338)
科技(21191)
商业(19594)
现代(19421)
业大(19357)
统计(18982)
财会(18375)
共检索到596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谷任  朱琳慧  
汇率波动既影响进出口企业价值,也影响本土企业价值。本文基于两种非线性效应构建包含线性与非线性汇率风险暴露的测量模型,对我国14个非金融类行业1786家上市企业价值自2005年汇改以来面临的线性和非线性汇率风险暴露进行时变估计与分析。研究发现,与线性暴露情况相比,我国进出口企业和纯本土企业存在更普遍的非线性暴露。随着时间推移,所有行业存在显著线性汇率风险暴露的企业比例增加,存在显著非线性暴露的企业比例有所下降;我国企业受非线性汇率风险影响的非对称效应明显。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刘威  郭小波  
汇率会通过影响一国外部净资产价值变动产生估值效应。本文在分析汇率波动对一国估值效应影响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发现汇率对估值效应的作用受一国金融发展的影响。通过选取1982—2014年二十国集团的面板数据,利用Hansen(1999)的门限回归模型,本文验证了外汇储备/GDP、M2/GDP和KAOPEN指数的国别差异,会导致汇率对一国估值效应产生门限影响。其中,外汇储备规模较高和人民币供应量持续扩大是中国负估值效应增大的重要原因,而美元温和贬值通过资本项目高度开放使美国长期获得正估值效应。中国应通过优化储备资产结构、监控货币流动性、适当控制人民币汇率波动和审慎推动资本项目开放等,引导汇率波动产生正向估值效应,增加中国对外净收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朔  沈得芳  
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趋势明显,研究出口企业如何应对汇率波动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采用微观层面的数据并借助门限回归模型来考察汇率波动对中国企业出口的非线性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出口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要小于汇率水平变化的影响,且不同的汇率波动幅度下企业的出口行为不尽相同。人民币汇率波幅较小时未对企业出口造成负向作用,但当人民币汇率波幅较大时企业出口会受到明显的负向冲击,当人民币汇率波幅更进一步扩大时由"优胜劣汰"的市场选择使得最具竞争力的出口企业留在国际市场,因而汇率波动对企业出口的负向作用有所减弱。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政  李天皓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日本第一大进出口贸易伙伴,而人民币汇率改革使得人民币的波动区间不断增加,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波动对中日贸易的影响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利用门限回归模型将人民币对日元的汇率波动分为高波动和低波动两类,在这两类波动情况下,汇率波动对出口分别有不同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有:一、门限效应检验表明汇率波动对出口有非线性影响。二、门限回归模型的参数估计显示人民币对日元汇率波动较小时,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贸易受到汇率波动的负向影响;而波动较大时,影响不显著。三、对样本分不同时间预测,结果显示汇率波动是预测出口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门限非线性模型优于线性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家清  张智敏  王仁祥  
文章选取1994年1月至2011年2月美元兑人民币月平均汇率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STAR模型,分析了中美汇率的非线性特征,通过检验发现ESTAR模型能较好拟合汇率增量序列;其次对ESTAR-ARCH类三种组合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ESTAR-GARCH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汇率变化的趋势,说明汇率增量既具有对称的非线性特征,也存在波动的群集效应;最后基于ESTAR-GARCH(1,1)模型对近两年来美元兑人民币月平均汇率进行预测,预测精度很高,说明所建模型非常合理,并且预测结果显示未来十个月人民币将继续升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樊丰  崔兴岩  
将非线性平滑转移模型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相结合,使用实际汇率对相对生产率进行回归,并在回归残差的基础上建立STAR模型。结果显示残差存在非线性波动,并且具有两个转换函数的STAR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残差的非线性波动特征。证明交易成本、市场参与者的异质性等因素影响了人民币汇率的形成,同时也说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影响了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均衡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黎明  王春香  黄伟  胡晋武  
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波动可能是非线性的,为更好地描绘其特征,文章运用BDS统计量对人民币汇率序列进行非线性检验,构建基于贝叶斯方法的单一门限自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该模型对人民币汇率的历史数据拟合效果较好,人民币汇率波动呈现出显著的非线性门限特征;当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时,升值趋势的持续性水平越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富有  张中岩  刘希章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BEER模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的有效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内在原因,通过情景模拟对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未来情况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基本经济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是非线性系统内生性调整、短期临时因素冲击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短期结果,长期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较为稳定。鉴于此,本文从汇率改革、市场预期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防范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富有  张中岩  刘希章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BEER模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的有效组成部分,以此为基础分析了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内在原因,通过情景模拟对人民币汇率长期波动的未来情况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基本经济要素之间存在非线性协整关系,近期人民币汇率波动是非线性系统内生性调整、短期临时因素冲击和随机因素共同作用的短期结果,长期汇率波动对中国经济基本面变化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较为稳定。鉴于此,本文从汇率改革、市场预期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提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防范汇率风险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邵全权  
保险业作为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转化储蓄而形成资本积累来促进经济增长,但保险业的增长效应是否会随经济波动程度的不同出现差异却较少被关注。本文采用相对保险深度作为保险业发展的代理变量,运用中国1999-2010年间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数据门槛效应模型作为分析工具,选择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关系紧密的经济波动指标作为门槛变量对保险业的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当考虑到保险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匹配程度时,大力发展保险业不再是最佳选择。在经济波动处于不同程度或区制时,保险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即随着经济增长率或通货膨胀率跨越门槛值、进入一个更高的区制,相对...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伯伟  田朔  
本文在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出口供给模型的基础之上,运用2000-2011年147个国别面板数据考察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在汇率改革前后、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继而采用门限回归方法构建非线性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检验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出口贸易的非对称影响,结论显示:当人民币大幅升值时将阻碍出口,但人民币贬值和升值幅度较小时将促进出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危黎黎  张虎  
文章采用非线性STAR模型对1991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我国出口同比增长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为:(1)我国出口以9.12%的均衡增长率实现在"波动中增长"与"波动中缩减",此均衡水平与我国首次制定的《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10%左右的增长目标相吻合。(2)我国出口波动具有非对称性,且较多年份的出口额增长率位于高转换区域;区域之间转换速度较快,国内外冲击容易导致我国出口增长发生非线性转换,这与我国出口周期特征是一致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澜飚; 曹云祥;  
中国告别高速增长,步入中速增长、结构调整的"新常态"。新形势下怎样平衡增长、物价稳定和投资结构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我们基于1978-201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讨论了物价稳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借助动态面板数据门限回归模型确定了投资对物价波动的容忍区间[7.45%,8.39%],即维持经济平稳增长和防止通货膨胀与通缩之间存在增长率门限,当经济增长率高于8.39%,投资会带来较大的通胀压力;当经济增长率低于7.45%,投资需求不足会带来通货紧缩风险。进一步考察不同产业投资类型差别效应,发现不同经济区制下产业投资结构对通货膨胀影响差异明显,房地产、制造业投资过剩和货币因素是导致物价的主要因素。优化投资结构、控制流动性过剩才是维持通胀稳定的重要措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童光荣  姜松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石油价格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石油价格存在杠杆效应,并采用非线性高斯随机场动态模型,考察石油价格波动对GDP增长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断上涨的石油价格对GDP波动影响存在不对称性,对产出存在明显的滞后冲击。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危黎黎  张虎  
对季节成分的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是利用时间序列进行宏观经济分析必不可少的一步。本文首次对比季节线性与季节非线性不同处理方式对经济变量带来的影响,探寻并证实季节非线性研究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我国出口季度增长率数据为例,采用能同时刻画经济变量季节波动和周期波动都具有非线性特征的SEASTAR (季节平滑转换自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1)基于RMSE和MAE评价标准统计量,无论是样本内拟合还是样本外多步预测,SEASTAR模型的效果都远远优于季节为线性的嵌套模型。(2)对"季节调整后"的出口额季度增长率采用STAR模型进行拟合,通过Kappa一致性检验发现:由STAR模型和SEASTAR模型得到关于出口额周期波动的非线性转换区间具有偏弱的一致性。因此,对季节波动具有非线性特征的时间序列,采用传统季节线性模型或季节线性处理方式,如X-11、X-12等季节调整法不一定是最佳选择甚至不再适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