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5)
2023(6407)
2022(5278)
2021(5084)
2020(4155)
2019(9871)
2018(9548)
2017(18067)
2016(9263)
2015(10565)
2014(9787)
2013(9740)
2012(9207)
2011(8449)
2010(8054)
2009(7404)
2008(7209)
2007(6034)
2006(5291)
2005(4925)
作者
(23461)
(19844)
(19679)
(18952)
(12825)
(9222)
(9052)
(7762)
(7538)
(6880)
(6675)
(6567)
(6249)
(6194)
(6182)
(6078)
(5899)
(5837)
(5662)
(5263)
(4963)
(4621)
(4594)
(4474)
(4456)
(4336)
(4210)
(3936)
(3914)
(3854)
学科
(45073)
经济(45034)
方法(22516)
(20979)
贸易(20968)
管理(20820)
数学(20524)
(20473)
数学方法(20451)
(19196)
中国(15106)
(13474)
企业(13474)
(10277)
(9261)
(9168)
关系(8845)
出口(7778)
出口贸易(7778)
(7778)
业经(7649)
(7224)
金融(7224)
(7063)
(6897)
银行(6892)
(6747)
农业(6303)
地方(5883)
环境(5842)
机构
大学(133157)
学院(128827)
(72597)
经济(71916)
研究(50457)
管理(47392)
理学(41118)
中国(40783)
理学院(40709)
管理学(40267)
管理学院(40035)
(29801)
(28005)
经济学(25970)
财经(24833)
科学(24770)
(24041)
经济学院(23787)
(23232)
中心(22021)
研究所(21940)
财经大学(19013)
北京(18240)
(18106)
(17390)
(16381)
(15769)
科学院(15300)
研究中心(15040)
(14840)
基金
项目(86822)
科学(70113)
基金(68314)
研究(65710)
(59520)
国家(59150)
科学基金(50299)
社会(46617)
社会科(44637)
社会科学(44632)
基金项目(34438)
自然(29196)
资助(29055)
教育(28674)
自然科(28610)
自然科学(28603)
自然科学基金(28144)
(27199)
(24660)
编号(24407)
(22223)
国家社会(22108)
中国(22019)
成果(20092)
教育部(19889)
重点(19587)
(18938)
人文(18491)
(18001)
社科(17866)
期刊
(69708)
经济(69708)
研究(43507)
中国(23881)
(20262)
(16945)
管理(16849)
学报(16636)
科学(16286)
国际(15500)
经济研究(15040)
(14314)
大学(13780)
(13768)
金融(13768)
学学(12915)
财经(12836)
世界(11960)
(11282)
问题(11060)
农业(10509)
业经(8724)
技术(8493)
(8290)
贸易(8290)
教育(7806)
(7092)
国际贸易(6939)
统计(6719)
技术经济(6321)
共检索到196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贺刚  
以GARCH模型(generalized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cedasticity model)导出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条件方差代表汇率变动,尝试用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变化研究汇率波动对我国贸易流量的动态影响,并应用协整理论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就汇率波动对进出口贸易流量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中,持续的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口具有积极作用,而对出口则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说明汇率风险的加大会影响风险收益的增加,并通过国际贸易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正常的国际贸易;短期内,进出口贸易流量受汇率波动的影响较小,出口主要受国外收入与实际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美侠  
因为汇率波动将使得风险回避厂商未来利润变得不确定,许多人认为贸易商会减少产出和贸易,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贸易量的下降。但是,实证分析却得出了各异的结论。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实证结果进行了理论解释。本文则考虑了外汇远期市场的存在,并且根据最新的汇率理论,从汇率波动的不同来源进行分析。分析显示,汇率均值变动的影响和传统的理论一致,而汇率波动性对贸易的作用则是不确定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葛飞秀  
文章应用Gerardo Esquivel和Felipe Larrain B.(2002)等人的理论模型,对其进行扩展然后对东亚地区汇率波动与贸易的数量关系进行了分析。选择了1994年~2008年期间,中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各国的动态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汇率的波动不利于东亚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因此,为了加大东亚地区的区域贸易合作,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减少汇率波动的措施:区域货币合作;固定汇率制度;加大人民币在东亚地区的使用规模,并且从贸易和金融两个方面推进人民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毕玉江  
文章选取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韩国作为研究对象,使用1999年1月到2010年1月的月度数据,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趋势性变动与波动风险对双边贸易差额的影响,考查了中国加入WTO和2005年的第二次汇改对双边贸易差额调整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人民币趋势性变动对贸易顺差的调整效应是不显著的,其作用结果对不同贸易伙伴存在差别,而汇率波动率风险总体而言对双边贸易差额具有显著影响。贸易伙伴国(地区)国内经济发展状况是双边贸易差额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对贸易顺差的形成及调整具有重要作用。加入WTO对我国贸易顺差的变化具有显著影响,但第二次汇率制度改革对国别(地区)贸易顺差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潘红宇  
本文研究汇率波动率对中国向三个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和日本出口的影响。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非因果检验等方法估计变量间长短期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向美国和欧盟的实际出口与实际汇率波动率存在长期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中国向日本的出口与汇率波动率无关。短期内汇率波动率只影响中国向美国的出口,对向欧盟和日本的出口没有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傅楠  赵洪瑞  赵宁宁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无形贸易物在贸易目标物中的占比逐渐提高,我国对服务贸易也越来越重视。在实施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及贸易结构转变均产生影响。本文在归纳了相关文献与理论之后,结合中国服务贸易的现状,探讨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结构近年来有所改善,但新兴服务贸易占比仍有待提高,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传统服务贸易的关联度高于新兴服务贸易的关联度。通过上述问题的研究,对于我国减少由于汇率波动造成的贸易损失并抓住机会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相宁  王利  
本文以2005年7月后人民币持续升值为背景,使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对美、日两国出口贸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额的影响无论是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都是显著的、消极的,并且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基于SITC标准进行分类的出口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如何进一步向具有规避汇率风险优势的出口产业转型、促进内需、向市场提供更有效的金融避险工具,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朋林  唐珺  
在当前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人民币汇率波动明显的形势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对稳定出口,保持国民经济在合理的范围内增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运用GARCH模型,在准确测度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分别对中美进口和出口额与中美两国工业增加值、人民币汇率及汇率波动率之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工业增加值相比,实际汇率、汇率波动率对中美贸易进出口的影响有限,并不构成影响中美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汇率波动在长期内对进出口的影响并不显著,在短期内,对进出口存在非对称的负面影响:对出口的影响要大于进口。基于此,提出了做好汇率预期管理、增强抵御汇率波动风险能力、提高自身实力和产品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建清  蒋坦  
本币升值一定会改善贸易条件吗?文章基于汇率传递的视角,构建汇率波动与贸易条件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论证了本币升值改善贸易条件的机制和条件;并运用MS-VAR模型对中国2005年1月至2014年11月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制下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波动对贸易条件影响的方向和大小呈现明显的非对称性。进一步的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仅存在由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到贸易条件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琬  孙晓蕾  李建平  
本文利用CMS模型将中国原油进口分成多个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以来我国原油进口增长是受进口引力因素,世界原油总需求与世界原油出口结构因素共同作用影响的;相比之下,来自中国自身的原油进口引力是我国原油进口贸易波动的核心因素。通过分析可以得出,在加强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多元化的同时,稳定油源,使进口市场结构更加合理是未来石油进口应着力关注的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秋菊  常伟  
基于人民币汇率波动视角,本文从贸易竞争力指数切入,建立主要贸易伙伴、相关农产品贸易额与双边名义汇率之间的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主要农产品贸易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农产品上具有较强的贸易竞争力,但大宗农产品对国际市场呈严重依赖状态。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农产品整体贸易竞争力提高。最后就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合理利用"绿箱"和"蓝箱"政策及实施农业走出去等方面提出了改善中国农产品贸易竞争力的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凯  庞震  潘颖  
本文利用1994-2008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技术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是成立的。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然而从长期来看,国外需求的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茹婷  李文奇  黄诒蓉  
中美贸易摩擦备受各界关注,研究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金融市场波动率的冲击具有时代意义。本文基于HAR-RV事件拓展模型及日内跳跃Logistic模型,量化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对中国沪深300指数及受加增关税影响的行业指数(农产品、通信设备、专用设备、医疗器械、铁路运输、航天装备)造成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事件对这些指数均会产生迅速且短暂的冲击;美国制裁公告比中国制裁公告对中国市场的影响更大;通信设备与医疗器械行业受美国制裁公告影响程度最大;引入贸易摩擦事件会加强波动率预测模型样本内外的预测效果。本文实证结果可为政策制定者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晓云  邓晓霞  
利用1999—2010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讨了中国制造业行业的贸易开放度与产出波动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贸易开放对行业产出波动具有抑制作用。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上述结果不受关键指标选取和样本极端值的影响,且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最后指出:平抑产出波动是贸易开放的重要利得,我国制造业制定发展战略时仍需积极贯彻扩大开放的思路,同时倡导多样性的发展道路,其中产品多样性较市场多样性更为重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4~2009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角度比较分析了不同贸易模式下中国贸易收支对汇率波动敏感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其敏感性在产品内贸易模式下较之传统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模式下更低。由于中国持续性贸易顺差正是中国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所致,所以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差的合理之道。本文研究同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内资企业冲击较之外资企业更大。据此本文认为,尽可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过攀升产品内分工高端价值链、优化贸易结构、鼓励企业"走出去"等,对于缓解中国贸易顺差更为可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