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56)
- 2023(4570)
- 2022(3750)
- 2021(3186)
- 2020(2617)
- 2019(5911)
- 2018(5823)
- 2017(11788)
- 2016(6068)
- 2015(6778)
- 2014(6812)
- 2013(7056)
- 2012(6949)
- 2011(6456)
- 2010(6625)
- 2009(6306)
- 2008(5814)
- 2007(5385)
- 2006(5182)
- 2005(4913)
- 学科
- 济(55021)
- 经济(54993)
- 方法(15734)
- 地方(15064)
- 数学(14584)
- 数学方法(14538)
- 管理(13942)
- 地方经济(11844)
- 业(11160)
- 中国(9655)
- 学(8429)
- 农(7848)
- 业经(7693)
- 企(7481)
- 企业(7481)
- 经济学(6451)
- 贸(5900)
- 贸易(5894)
- 融(5878)
- 金融(5877)
- 环境(5642)
- 易(5641)
- 农业(5635)
- 财(5618)
- 产业(5108)
- 发(5097)
- 制(5068)
- 关系(4904)
- 和(4763)
- 体(4705)
- 机构
- 大学(96810)
- 学院(96240)
- 济(56791)
- 经济(56007)
- 研究(39464)
- 管理(32386)
- 中国(29688)
- 理学(27261)
- 理学院(26948)
- 管理学(26549)
- 管理学院(26381)
- 财(22874)
- 科学(20567)
- 所(20259)
- 经济学(20115)
- 京(19422)
- 财经(18193)
- 研究所(18127)
- 经济学院(17835)
- 经(16518)
- 中心(16403)
- 江(14808)
- 院(13693)
- 财经大学(13388)
- 农(13020)
- 北京(12533)
- 科学院(12286)
- 范(11658)
- 师范(11569)
- 社会(11553)
- 基金
- 项目(56988)
- 科学(45111)
- 基金(42742)
- 研究(41453)
- 家(36870)
- 国家(36635)
- 科学基金(30875)
- 社会(29768)
- 社会科(28407)
- 社会科学(28401)
- 基金项目(21531)
- 省(20701)
- 资助(18482)
- 教育(17979)
- 自然(17664)
- 自然科(17246)
- 自然科学(17243)
- 划(17142)
- 自然科学基金(16934)
- 编号(14979)
- 发(13936)
- 济(13830)
- 经济(13718)
- 国家社会(13316)
- 部(13161)
- 重点(13006)
- 成果(12496)
- 发展(11915)
- 展(11759)
- 教育部(11680)
共检索到160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丁剑平
从年度数据看 ,亚洲各经济体的经济增长与汇率走势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但是其系数的符号能呈现出货币有否升值的趋势。从每天的数据看 ,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汇率波动的方差较小 ,“波动持续性”也较短。亚洲各经济体的经验可以给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提供参考 ,既要避免高速增长时由于短期外资涌入造成的本币升值 ,也要警惕国际舆论形成的对本币升值压力。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最佳时期 ,因为这种高速增长为本币国际化、最终的本币汇率市场化创造了稳定的环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高伟生 叶民强
文章突破传统宏观经济学把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分开研究的两分法,利用面板数据的分析框架实证研究了亚洲"四小虎"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关系。实证的结论支持了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负相关关系,否定了Black假说。同时以亚洲金融危机为临界点,发现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的负相关关系在各个区间上具有稳健性,这是各国采取违背本国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的后果。因此各国应从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出发,增加经济结构的内在稳定性,防止经济波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波动 关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裴桂芬
日元汇率波动与东亚经济增长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日元升值则东亚经济出现高增长,日元贬值则降低东亚经济的增长率,1995年下半年开始的日元贬值是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东亚金融危机推动日元进一步贬值,而日元贬值不利于东亚经济的恢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海红 陈晓莉
论文选择了若干亚洲地区经济体(中国、日本、香港特区、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印度),考察其在1975~2002年间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关系,以及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与经济增长有关。我们的主要发现是:(1)经济增长是否在长期内对实际汇率产生决定性影响与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制度特征有关;(2)除了菲律宾,其他样本经济体中实际汇率错位在长期内对经济增长没有决定性的影响;(3)我们对Huang和Malhotra(2004)有关亚洲汇率制度是否影响经济增长的经验研究进行扩展性分析后发现,汇率制度的选择是否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取决于经济发展阶段和国内的市场以及价格体系的完善程...
关键词:
实际汇率 经济增长 汇率制度 亚洲经济体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学毅 孙静
随着人民币汇率浮动管理制的进一步推行,分析汇率的波动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17个工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得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经济增长效应呈现显著的滞后影响,但其当期效应并不显著的结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霞
亚洲开发银行在4月11日发布的半年度《亚洲发展展望2012》报告中表示,全球经济需求的疲软将影响亚洲(除日本外)2012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但随着私人部门消费逐渐提供支持,该地区2013年的经济增速将实现反弹。该行预计亚洲经济体今年的经济增速将达6.9%,低于该行在去年12月份公布的7.2%,明年的经济增速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益平
自东亚危机以来,亚洲各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降低货币危机的风险,包括执行保守的汇率政策,实现经常账户盈余,积累外汇储备,减少外部债务,谨慎开放资本市场和展开地区金融合作,这些改革使亚洲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表现远胜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但亚洲货币依然受到了严重冲击,而且出现了非常大的差异性。这既是亚洲的开放经济所决定的,同时也在三个方面对下一步的亚洲汇率政策提出了挑战:第一,汇率体系究竟应该浮动还是管制?第二,到底多少外汇储备才是最佳规模?第三,地区金融合作能否增强亚洲汇率的稳定性?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颖 刘天鸣
本文主要讨论在亚洲货币单位视角下人民币汇率自汇改以来价值波动的情况。介绍了亚洲货币单位的起源和构成,阐明了目前我国实际盯住美元汇率制度的现实情况,从汇率稳定角度对人民币盯住单一美元和盯住亚洲货币单位进行了比较,并采用GARCH(1,1)模型对人民币双边汇率波动弹性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在盯住美元条件下弹性趋于增大,但幅度仍有不足。
关键词:
亚洲货币单位 一篮子货币 人民币汇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曾铮 陈开军
本文从国际贸易理论的视角构建了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影响一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简单机理模型,得出三个命题,并基于1986~2003年中国相关数据,运用系统回归法对联立方程进行估算,通过经验研究论证了以上命题,即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利于改善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加剧的趋势,反之将加剧我国地区差异较大的现象。最后,文章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合理变动,即实现外部均衡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兼顾国家总体经济增长和内部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平衡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丽玲 王曦
本文在Barro经典增长模型基础上引入资本账户开放和汇率波动,采用182个国家1970-2013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考察了资本账户开放与汇率风险对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结果发现:(1)不考虑汇率波动时,资本账户开放存在"门槛效应",对中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对低收入国家作用相反。(2)考虑汇率波动时,资本账户开放的增长效应有所弱化,并且汇率波动越大,资本账户开放的边际效应越小;分样本结果同样证实了"门槛效应"的存在。本文的启示:(1)结合风险因素可以更好地考察资本账户开放的作用。(2)适当控制汇率的波动有利于获得更高的资本账户开放收益。(3)资本账户开放的"门槛效应"不容忽视...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建伟 余明
1995年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发生了四次较大波动 ,但总体上处于持续升值状态。经验分析表明 ,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度升值不仅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巨大负面冲击 ,而且对世界经济增长也会产生间接的不利影响。近期人民币有效汇率贬值仅是针对前期汇率大幅度升值的价值回归。从稳定经济增长的角度看 ,短期内人民币名义汇率应继续保持相对稳定 ,但中长期可将汇率体制从钉住美元转换为钉住一揽子货币
关键词:
人民币 有效汇率 经济增长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黑田东彦
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也将面临增长停滞的挑战,未来亚洲经济能否维持强劲的增长值得思考。现任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的这篇文章,分析了亚洲未来或将面临的三大"增长陷阱",指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将成为维持亚洲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的关键,而生产率的提高则将有赖于人力资本的持续积累、市场友好型环境的建设以及金融机构的稳健发展。本刊组织编译了该文,供读者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洪燕秋 黄梅波
近年来,国际发展融资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国际发展融资体系向来是由经合组织(OECD)国家主宰,而近年来新兴经济体也在积极地融入全球发展融资体系,为之带来新的资源、知识和革新。另一方面,目前全球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起步或加速阶段,对能源、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需求很大,但供给却严重不足,面临建设资金短缺、技术和经验缺乏的困境。加强基础设施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