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6)
- 2023(8501)
- 2022(6949)
- 2021(6440)
- 2020(5408)
- 2019(11795)
- 2018(11548)
- 2017(22086)
- 2016(11147)
- 2015(12072)
- 2014(11265)
- 2013(11134)
- 2012(10134)
- 2011(9033)
- 2010(9401)
- 2009(8958)
- 2008(7741)
- 2007(7188)
- 2006(6374)
- 2005(5865)
- 学科
- 济(44399)
- 经济(44373)
- 业(41773)
- 企(37014)
- 企业(37014)
- 管理(36942)
- 融(25647)
- 金融(25647)
- 银(22728)
- 银行(22706)
- 行(22087)
- 中国(20199)
- 技术(19478)
- 方法(18720)
- 数学(16402)
- 数学方法(16301)
- 财(13505)
- 技术管理(13094)
- 制(12651)
- 业经(11596)
- 农(11322)
- 中国金融(11115)
- 地方(10555)
- 务(9525)
- 产业(9516)
- 财务(9503)
- 财务管理(9492)
- 企业财务(9190)
- 贸(8435)
- 贸易(8423)
- 机构
- 学院(149729)
- 大学(147825)
- 济(68912)
- 经济(67676)
- 管理(59620)
- 理学(51284)
- 理学院(50834)
- 管理学(50137)
- 管理学院(49853)
- 研究(48238)
- 中国(44429)
- 财(31464)
- 京(29563)
- 科学(26069)
- 财经(25144)
- 中心(24740)
- 经(22952)
- 江(22933)
- 经济学(22892)
- 所(22673)
- 经济学院(20791)
- 研究所(20424)
- 融(20131)
- 农(19800)
- 金融(19760)
- 财经大学(19044)
- 业大(18859)
- 北京(18543)
- 州(18431)
- 银(18292)
- 基金
- 项目(99994)
- 科学(80978)
- 研究(76052)
- 基金(73311)
- 家(62732)
- 国家(62209)
- 科学基金(55126)
- 社会(50870)
- 社会科(48701)
- 社会科学(48690)
- 省(40741)
- 基金项目(38703)
- 教育(34845)
- 自然(33435)
- 划(32876)
- 自然科(32811)
- 自然科学(32807)
- 自然科学基金(32318)
- 编号(29281)
- 资助(29070)
- 创(28437)
- 创新(25559)
- 成果(22960)
- 重点(22817)
- 发(22453)
- 部(22227)
- 国家社会(21713)
- 课题(20798)
- 制(19898)
- 业(19891)
共检索到234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盛斌 景光正
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上升,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面临诸多挑战,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激发新动能的重要路径选择,备受各界关注。本文将金融结构的异质性纳入分析框架,系统考察了汇率波动与一国技术创新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汇率波动对一国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对发展中国家的负向冲击大于发达国家;汇率波动对一国技术创新负向冲击的影响随着技术创新分位点的上升而逐渐减小,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放大了汇率波动对一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抑制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国家风险触发效应和研发投入冲击效应是汇率波动影响一国技术创新水平的重要渠道。此外,引入金融结构指标研究发现,相较于银行主导型,市场主导型金融结构更有助于缓解汇率波动对一国技术创新的负向冲击,并且金融结构存在门限效应,跨过门限值调节作用将大大增强。
关键词:
汇率波动 金融结构 技术创新 门限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夏
一国经济增长的源泉在于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的根源在于企业创新。基于企业微观异质性视角,文章分析了汇率波动与地区金融发展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汇率波动会显著抑制企业创新,而地区金融发展与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创新,还能够缓解汇率波动对企业创新的制约作用。鉴于我国金融发展与企业生产率分布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平衡性,随着汇率波动的逐渐加大,地区金融发展对促进企业创新就具有愈发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企业创新 金融发展 汇率波动 企业异质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亭亭 黎智滔
选取1 626家创新型上市公司在2006—2013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技术创新活动对其股票特质波动率的影响,发现:第一,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越多,股票特质波动率越大;而新增专利越多,特质波动率反而越小;第二,相对传统行业,高科技行业的研发投入或专利引起的股票特质波动率相对较小;第三,不同类型的专利对股票特质波动率的影响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研发密度 专利 特质波动率
[期刊] 改革
[作者]
齐讴歌 王满仓
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重要战略任务。基于空间集聚视角对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分析发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于促进技术创新、中小企业成长以及产业空间集聚。金融体系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持机制表现为技术创新机制、中小企业成长机制、产业融合机制以及产业空间集聚机制。产业结构调整应从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市场性金融三个方面着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璟 张震 刘晓辉
"去杠杆"是近年社会各界关注的议题。已有研究较多关注过高的金融杠杆水平或"去杠杆"产生的影响,缺乏对宏观金融杠杆波动可能产生的影响的研究。本文选取1993—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宏观金融杠杆波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宏观金融杠杆波动显著降低了某一地区的技术创新;第二,宏观金融杠杆波动通过抑制某一地区研发投资强度,抑制了该地区的技术创新。在考虑了内生性、异常观测值、地区差异和空间溢出效应后,本文的结论仍然成立。依据本文研究结论得到的政策启示是,在"去杠杆"政策实施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和把握"去杠杆"政策的力度和幅度,以降低宏观金融杠杆波动给技术创新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春海 章凯莉 孙浦阳
制造业生产过程中的服务要素密集特征日益凸显,国际服务市场会对企业创新等活动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分析了国际服务市场波动对企业研发创新决策的影响,以及服务要素依赖的重要边际作用,并度量了2000—2014年国内制造企业面临的国际服务市场波动,检验了这种波动对企业研发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研发创新对国际服务市场波动的反应取决于进口产品内嵌的国际服务要素含量,即对间接进口国际服务要素的依赖:依赖度越高,服务供给的正向冲击对企业创新行为的促进作用越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来自直接进口国服务市场的正向冲击会刺激企业研发创新,由直接进口国传导的第三国服务市场冲击则会抑制企业的研发创新。间接进口国际服务要素时,过度依赖高质量服务供给国,并不利于企业吸收国际服务市场的正向冲击,推动自身研发创新。企业中间投入占比越高,技术创新受国际服务市场波动的促进作用越强。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司秋利 张涛
技术创新的研发和转化离不开金融支持。本文从创新价值链和创新模式出发,构建金融结构、技术创新模式与技术创新效率的理论分析框架,基于三阶段DEA-Tobit模型和广义分位数回归模型,实证分析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模式转变、技术创新效率影响。研究发现,我国技术创新研发和转化两个阶段的规模效率较低,导致研发综合效率和转化综合效率存在“双低”现象。从金融结构来看,存在着最佳的金融结构与不同类型技术创新相匹配,使技术创新效率达到最大。从影响机制来看,银行和金融市场存在互补关系,分别匹配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从金融结构分工来看,相对于银行来说,金融市场对技术创新效率以及技术创新模式转变的重要性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魏玮 郝威亚
利用85个国家1989—2011年的跨国数据,实证检验不同收入水平下,金融结构对国家技术创新的影响差异。结果显示,高收入水平国家偏向于金融市场的金融结构更加有利于技术创新。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思想,对该结果进行了解释: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的创新结构不同,即自主研发和模仿创新的比例不同。从事自主研发和模仿创新的企业在风险特征、企业规模方面具有差异,这要求不同比例的金融市场和银行信贷与之匹配。由此,创新结构决定技术创新视角下的最优金融结构。因此,在特定发展阶段,存在与之相匹配的最能有效促进技术创新的金融结构。该结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伍琴
从金融功能出发,分析了不同金融结构———以金融市场为主的金融结构与银行中介为主的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由于银行中介的风险内部化,且在信息处理上不能反映存款人的不同观点,使其不适合为高风险、高收益的高科技产业融资;而金融市场有利于投资者通过资产组合分散风险,且能提供表达不同投资者不同意见的机制,使其更能支持技术创新。这一结论已为发达国家产业发展所证实。在此基础上,解释了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制度原因,并提出了有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结构 技术创新 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雅婷
金融结构能否推动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本文通过融资结构、银行业结构、资本市场结构三大维度来表征金融结构,使用VAR模型探究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发展不均衡和资本市场结构的比重不平衡导致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融资结构(力度最强)和资本市场结构变动将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冲击,银行业结构变动(力度最弱)将对技术创新产生负向冲击。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马微 惠宁
本文以创新模式差异为切入点,探讨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对于风险较低、收益稳定的引进模仿创新而言,银行是适宜的融资渠道;对于风险较高、收益不确定的自主创新而言,金融市场是更优的选择,但金融市场对自主创新的促进效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进一步对门槛效应的分析表明,只有当金融生态环境跨越一定的门槛时,金融市场对自主创新的积极作用才能够被有效释放,同时这种门槛效应亦存在一定的空间异质性。本文研究结论表明,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有赖于金融结构的适时调整和金融生态环境的不断完善。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郑录军 王馨
本文分析金融结构、制度环境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地方金融结构层级的不断丰富,区域创新水平有所提升;不同的地方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表现在以证券发行和P2P为代表的金融创新能够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显著推动技术创新。加快非国有经济发展是增进新金融与技术创新关系最有效的制度环境改善措施。
关键词:
地方金融结构 技术创新 制度环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成昊
文章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基于我国2000—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使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等方法考察了金融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和绿色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偏市场主导的金融结构能够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渠道显著降低碳排放,并且这种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金融危机强化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对碳减排的作用。因此,应进一步推动直接融资市场建设、加强金融市场功能设计和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这对促进我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金融结构 绿色技术创新 碳排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凤元
文章从金融创新的动力和形式、金融创新对经济波动的影响、金融创新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以及金融创新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外研究者的重要文献进行了梳理,以期为监管者和投资者提供一个对金融创新更为公正与辩证的评价。
关键词:
金融创新 银行风险 经济波动 市场波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钟国辉 姚金海
基于空间相关性构建了空间滞后模型,以2007—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研究了房价波动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相邻区域技术创新每提高1%,该区域技术创新将提高0.38%;在空间上,房价每提高1%,该区域技术创新将下降0.67%,而相邻区域房价每提高1%,该区域技术创新将下降0.25%,表明房价上涨不仅对本区域技术创新会产生抑制作用,还会对相邻区域技术创新产生抑制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建立长效机制、稳定房价预期,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平衡房价间接效应,加大财政投入、支持技术创新发展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