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2)
- 2023(15790)
- 2022(13830)
- 2021(12925)
- 2020(10946)
- 2019(25406)
- 2018(25148)
- 2017(49835)
- 2016(26851)
- 2015(29890)
- 2014(29631)
- 2013(29014)
- 2012(26455)
- 2011(23677)
- 2010(23463)
- 2009(21230)
- 2008(20474)
- 2007(17638)
- 2006(15094)
- 2005(12771)
- 学科
- 济(106689)
- 经济(106576)
- 管理(74849)
- 业(71133)
- 企(59369)
- 企业(59369)
- 方法(56074)
- 数学(50122)
- 数学方法(49359)
- 农(27077)
- 财(26101)
- 中国(26008)
- 业经(22487)
- 学(21018)
- 地方(20294)
- 贸(19365)
- 贸易(19356)
- 易(18769)
- 理论(18591)
- 农业(18005)
- 务(17248)
- 财务(17163)
- 财务管理(17127)
- 制(17009)
- 技术(16279)
- 企业财务(16227)
- 和(15825)
- 环境(15485)
- 融(14648)
- 金融(14644)
- 机构
- 大学(370462)
- 学院(370228)
- 管理(149520)
- 济(146922)
- 经济(143812)
- 理学(131272)
- 理学院(129876)
- 管理学(127185)
- 管理学院(126537)
- 研究(117203)
- 中国(87440)
- 京(77064)
- 科学(73344)
- 财(65716)
- 所(57379)
- 农(57227)
- 业大(56020)
- 中心(54526)
- 财经(54432)
- 研究所(52724)
- 江(51627)
- 经(49767)
- 北京(47946)
- 范(47747)
- 师范(47272)
- 经济学(45117)
- 农业(45022)
- 院(42876)
- 州(42087)
- 经济学院(41069)
- 基金
- 项目(262894)
- 科学(207612)
- 基金(191999)
- 研究(189641)
- 家(167367)
- 国家(166035)
- 科学基金(144127)
- 社会(119239)
- 社会科(113210)
- 社会科学(113181)
- 省(102491)
- 基金项目(101925)
- 自然(95892)
- 自然科(93778)
- 自然科学(93759)
- 自然科学基金(92067)
- 教育(88993)
- 划(86461)
- 资助(80826)
- 编号(77192)
- 成果(60673)
- 重点(58391)
- 部(58106)
- 创(54661)
- 发(54537)
- 课题(52808)
- 创新(50934)
- 科研(50749)
- 教育部(50239)
- 大学(49576)
- 期刊
- 济(147273)
- 经济(147273)
- 研究(102720)
- 中国(64078)
- 学报(57777)
- 管理(52884)
- 科学(52758)
- 农(50206)
- 财(48766)
- 大学(44217)
- 学学(41807)
- 教育(39987)
- 农业(35163)
- 技术(34050)
- 融(31792)
- 金融(31792)
- 财经(25916)
- 经济研究(24616)
- 业经(24466)
- 经(22021)
- 问题(19190)
- 统计(18815)
- 业(18290)
- 图书(18231)
- 技术经济(17735)
- 理论(17361)
- 科技(17191)
- 策(17147)
- 版(16611)
- 商业(16487)
共检索到514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博
本文采用2001年1月到2012年9月跨度达141个月的月度数据,结合近年来经济波动和物价走势,进行了协整分析并进而构建状态空间模型,考察2001年以来汇率和货币供给变动对于我国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并进行了动态测算。本文发现汇率波动和货币供给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实际有效汇率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呈现正向影响,且汇率传导效应显著,货币政策效应并不明显。
关键词:
汇率波动 通货膨胀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晓燕 江可申 钟大成
从分析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变化出发,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实证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12年6月中国汇率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动态时变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通货膨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效果较弱;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有较大的正向推动作用,货币供给的持续增加是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的外汇占款科目不断增加导致负债方的基础货币持续增加的结果。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蓝乐琴 仇喜雪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构建状态空间模型,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传递和货币政策变动对以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为主要衡量指标的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显示,汇率、货币政策变动和CPI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汇率传递在我国是不完全的,汇率变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为负向且程度较低,货币政策变动对物价的调控也是低效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孟泽龙
本文利用2007年1月到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产生正向影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产生负向影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敏感程度要高于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敏感程度;在宏观经济受到外在冲击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而在宏观经济较为稳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孟泽龙
本文利用2007年1月到2013年12月的月度数据,建立时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研究我国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产生正向影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产生负向影响;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比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显著;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敏感程度要高于通货膨胀对货币供给的敏感程度;在宏观经济受到外在冲击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易变性,而在宏观经济较为稳定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和货币供给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伯钧 郭永济
通过构建通货膨胀形成的理论模型,本文运用符号约束的贝叶斯VAR方法探讨通货膨胀和汇率波动对产出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际利率对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冲击均有较大的响应,且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更大,即稳定价格的货币政策比稳定汇率的政策更加有效;通货膨胀冲击下,实际利率在长期有所上升,但并未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效果,实际利率偏低阻碍了货币政策效果的发挥;人民币升值对产出增长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对通货膨胀具有负向冲击,但由于油价上涨的原因,人民币升值并没有降低通货膨胀水平。
关键词:
符号约束 通货膨胀 人民币升值 货币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永强
通货膨胀是我国目前经济生活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本文将从实证分析和数量分析出发,探讨我国货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的关系问题。一、货币供给是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现象,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有可能发生。引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既有体制的因素,又有决策的因素;既有主观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旭兰 李洋
文章通过构建可变参数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2003~2011年的月度数据,对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压力的主要经济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供给量与汇率是诱发通胀压力的主要因素,货币供给量的大幅增加必然会对物价水平上涨形成压力,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减缓通胀压力;而其他因素为次要因素,其中金融资产与通胀压力关系存在着不显著性和不稳定性。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缓解当前通胀压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屹山 张代强
基于通货膨胀持久性视角的通货膨胀动态波动机制对于更好地理解体现通胀持久性的现代新凯恩斯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利用一个带有单位根的门限自回归模型对我国通胀率的波动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通胀率是一个具有局部单位根的门限自回归过程,并且可以划分为加速通胀状态和减速通胀状态。在减速通胀状态,通胀率是一个平稳自回归过程,而在加速通胀状态下,通胀率是一个具有单位根的自回归过程。同时发现,我国通胀率在两个状态下都具有高持久性,并且加速通胀阶段的持久性更高。那些能够体现通胀持久性特征的现代新凯恩斯模型都可能成为解释具有高持久性特征的通胀波动路径的理论机理,同时高持久性通胀的结论也可以为那些体...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闻达 金鑫 郭杰
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和V A R模型研究发现,通货膨胀、人民币升值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股票价格的一个标准差新息会在较长时期内引起通货膨胀和人民币汇率的上升。方差分解表明,无论是对通货膨胀还是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股票价格都具有最大贡献率。为了降低通货膨胀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我国在短期应避免出台对股市利好的经济政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金全 张达平 张都
在中央银行损失函数的基础上构建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后,利用TVP-VAR模型对我国名义利率的动态调控路径进行了相应研究。根据等间隔及时点脉冲响应分析结果发现:我国中央银行针对异质通货膨胀指标进行的利率调控具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同时在"二率背离"的时点上,PPI的波动并未引起货币当局的充分反应,而货币政策在稳定物价方面更加关注CPI的变化趋势。因此,面对近年来我国PPI持续紧缩的情况,我国中央银行应充分重视PPI的走势,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以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措
聚焦国际货币的支付结算和债券投资功能,选取2012—2015年美元、欧元、日元等8种国际货币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Sys-GMM估计方法,探讨货币内外币值的稳定性对货币国际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贸实力和金融市场发展是货币国际化的重要决定因素,货币惯性与其国际地位具有正相关关系,汇率波动与通胀增速对货币国际化并未形成挑战,其中当期汇率稳定性显著正向影响国际化程度,但其滞后期的负相关表现并不显著,通胀因素影响不显著。在认清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同时,应积极强化中国经济基础对人民币全球使用的支撑力量,正确认识汇率市场化改革、国内经济转型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之间的关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曾智 王胜
利用1996年1月至2014年10月的月度数据,采用HP滤波法分离出CPI、M2和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序列的趋势成分和波动成分后,运用MS-VAR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且使用动态非线性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确认了M2增长率波动与CPI增长率波动和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波动之间的单向因果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效应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货币政策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且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大于产出效应。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 货币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素芹
通货膨胀成为目前我国经济中一个显著问题,因此研究我国通货膨胀趋势的决定因素成为必要,中国通货膨胀长期走势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四个,其中代表货币因素的M2和代表国外输入型因素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在上升,而劳动力价格和固定资产投资因素在长期中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总体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通货膨胀 货币供给 状态空间模型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祥兵 严广乐 杨卫忠
利用条件异方差模型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建模,并基于此展开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一般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通货膨胀具有强惯性、波动集群性、杠杆效应等特征。依据我国通货膨胀的动态特征和机制来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将有助于缩短货币政策的时滞和合理疏导微观主体的通胀预期,也有利于正确地引导和稳定市场经济,并最终能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所以,我国通货膨胀治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我国通货膨胀特征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那些与市场制度逻辑不一致的政策传导因素以及对政策信号不能作出理性反应的市场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