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10)
- 2023(13495)
- 2022(11509)
- 2021(10503)
- 2020(8840)
- 2019(20633)
- 2018(20302)
- 2017(39229)
- 2016(21492)
- 2015(24323)
- 2014(24640)
- 2013(24641)
- 2012(23938)
- 2011(22036)
- 2010(22327)
- 2009(20724)
- 2008(21084)
- 2007(19510)
- 2006(17326)
- 2005(16240)
- 学科
- 济(99668)
- 经济(99569)
- 管理(56100)
- 业(54713)
- 企(42360)
- 企业(42360)
- 方法(40636)
- 数学(34875)
- 数学方法(34541)
- 中国(28514)
- 农(27389)
- 贸(25282)
- 贸易(25266)
- 地方(24818)
- 易(24464)
- 学(22428)
- 财(22126)
- 业经(20627)
- 制(18316)
- 农业(17722)
- 融(17059)
- 金融(17056)
- 银(16944)
- 银行(16891)
- 行(16322)
- 理论(14967)
- 和(14304)
- 环境(13545)
- 地方经济(13354)
- 技术(13345)
- 机构
- 大学(325187)
- 学院(323373)
- 济(136778)
- 经济(133872)
- 研究(120548)
- 管理(113246)
- 理学(95481)
- 理学院(94257)
- 管理学(92470)
- 管理学院(91886)
- 中国(90820)
- 科学(74880)
- 京(70941)
- 所(64495)
- 财(63199)
- 农(62523)
- 研究所(58240)
- 中心(53657)
- 江(51977)
- 业大(49850)
- 农业(49477)
- 财经(49303)
- 北京(45446)
- 范(44916)
- 经(44626)
- 师范(44394)
- 经济学(43014)
- 院(42705)
- 州(41153)
- 经济学院(38820)
- 基金
- 项目(203895)
- 科学(157897)
- 研究(146029)
- 基金(145642)
- 家(129117)
- 国家(127999)
- 科学基金(106182)
- 社会(91300)
- 社会科(86458)
- 社会科学(86432)
- 省(80052)
- 基金项目(75754)
- 自然(68543)
- 划(68227)
- 教育(67089)
- 自然科(66917)
- 自然科学(66891)
- 自然科学基金(65695)
- 资助(61558)
- 编号(58705)
- 成果(49476)
- 发(48830)
- 重点(47164)
- 部(45297)
- 课题(42368)
- 创(41267)
- 科研(39426)
- 创新(38762)
- 发展(38586)
- 性(38338)
- 期刊
- 济(157968)
- 经济(157968)
- 研究(101606)
- 中国(69979)
- 学报(57930)
- 农(57657)
- 科学(50201)
- 财(48667)
- 大学(42788)
- 管理(42141)
- 学学(40228)
- 农业(38883)
- 教育(37280)
- 融(34271)
- 金融(34271)
- 技术(26728)
- 经济研究(26365)
- 财经(25862)
- 业经(25460)
- 经(22360)
- 问题(22248)
- 贸(21449)
- 业(21029)
- 国际(18943)
- 版(16534)
- 理论(16435)
- 世界(16360)
- 技术经济(16285)
- 图书(15624)
- 商业(15391)
共检索到509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桩 罗忠洲
本文研究的是弹性悲观论及其发展过程。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前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由于进出口需求弹性极低,导致一国汇率贬值不能有效改善贸易收支,从而产生了弹性悲观论。70年代,随着将工资刚性导入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研究者发现,在汇率波动对进出口价格高度弹性的前提下,名义汇率的变动对实质经济变量不产生影响。80年代末以来现代弹性悲观论者从汇率波动对进出口价格的传导机制入手,分析了汇率波动对贸易收支影响弱化的原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陆前进 卢庆杰
名义汇率改善贸易收支要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价格传递的弹性、美元名义有效汇率传递弹性和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的共同影响。实证研究显示,在2005年7月汇改前,汇率的进出口价值受美元汇率指数传递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较大,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在汇改后,进出口价值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传递和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而在1996年10月至2013年6月汇率的出口价值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进口价值受美元有效汇率和需求价格弹性影响较大,修正的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奚君羊 李志军
本文基于中国与前18大贸易伙伴的月度双边数据,计算了双边贸易收支的长期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结果表明汇率弹性有正有负,存在相互抵消现象,因而汇率对中国总的贸易收支影响可能不显著。另一方面,收入弹性普遍大于汇率弹性,再加上全球经济的长期增长幅度一般要超过汇率变动幅度,因此,中国和贸易伙伴的经济增长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要明显大于汇率,中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主要来源于中国和全球的经济增长而非汇率变动,因此以中国存在贸易顺差而要求人民币升值缺乏充分的依据。
关键词:
贸易收支 汇率弹性 收入弹性 人民币升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方法估算了中国的贸易收支方程、出口需求方程和进口需求方程,计量了中国贸易收支的汇率弹性与收入弹性、进出口需求的汇率弹性与收入弹性。同时还在中国贸易收支VAR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汇率、国内实际收入以及外国实际收入冲击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程度。检验结论认为,人民币汇率弹性较低,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贸易收支变动的影响很小,这与中国的贸易大国地位不相适应,汇率政策理应成为中国调节外部经济的重要工具,现阶段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必须改革。
关键词:
协整检验 汇率弹性 收入弹性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大平 汤玉刚
如果汇率变动不传递给进出口价格,即使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汇率变动也不能影响进出口。本文通过将汇率变动对净出口的影响分解为汇率的价格效应和数量效应,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汇率传递与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关系,重新构造了贸易收支改善的汇率弹性条件。然后用中国2005-2009年分类商品的月度面板数据估计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变动对中国各类商品进出口的价格效应、数量效应和贸易收支效应,以便理解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影响中国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过程和机制。
关键词:
人民币 贸易收支 价格效应 数量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董继华
本文在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框架下,讨论汇率变动影响贸易收支状况的临界弹性条件。放弃传统的马歇尔—勒纳条件,采用更符合实际情况的修正BRM条件,并且在实证检验中首次使用了Gamma分布滞后模型来估计相关贸易弹性,为政府通过汇率变动来调节经常账户提供了更精确的参考标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国忠
本文选取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有关结构变量,分别通过线性MA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模拟和预测。通过比较发现,汇率缺乏弹性时期,逐月MA模型的历史拟合和样本外预测效果最优;随着汇率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汇率弹性化的增强,G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汇率波动的模拟和预测方面均有最优表现,故汇率波动预测模型应随汇率弹性及其波动特性不同因时制宜。同时结果表明,汇率弹性化能够加深汇率波动及其结构变量间的均衡关系,利率市场化改革应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协调推进。
关键词:
汇率弹性化 汇率波动 神经网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晴
作为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两个大国,中国和美国间的贸易发展对世界经济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在分析了中美贸易动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使用卡尔曼滤波对模型进行了估计,并进一步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对中美贸易差额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
中美贸易收支 实际汇率 卡尔曼滤波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戴祖祥
我国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1981-1995戴祖祥(中山大学世界经济专业)一、概述从1981年开始,人民币汇率的政策调整就与进出口状况联系起来[1]。到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官方牌价与外汇调剂价格的统一并轨,从而确立了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朱真丽 宁妮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对中国贸易收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压力。本文对中国贸易1981-2000年的多边和双边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国民收入因素对于贸易收支的影响是显著的。我们认为,改善中国贸易收支的途径是降低出口商品特别是对美国出口商品的成本,并对进口的奢侈品尽快实施进口替代。
关键词:
贸易收支 价格弹性 收入弹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张雪鹿
本文在Frankel and Wei(2008)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滚动回归等方法解构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首先,货币篮子构成具有时变性。美元占比虽在下降但仍最大;欧元曾占有10%以上份额,近几年却保持较低比例;东亚货币①在篮子中的重要性加大。我们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人民币国际化与东亚货币合作是决定我国货币篮子构成的最重要因素。第二,对外汇市场压力的反应、人民币升值、货币篮子构成的动态调整均体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第三,汇改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具有自动稳定的功能。
关键词:
货币篮子 汇率弹性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晓娜 兰宜生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2年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和2SLS估计方法,对35个大中城市的土地供给存量弹性及土地供给流量弹性进行估算,考察土地供给弹性与房价波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土地供给价格弹性在城市之间表现出巨大差异,东部地区的土地供给存量弹性及土地供给流量弹性均低于中西部地区;土地供给存量弹性对于房价波动没有显著影响,提高土地供给流量弹性可以显著降低房价的波动幅度;在土地供给流量弹性低的城市,预期对房价的推动作用更大。
关键词:
土地供给 价格弹性 预期 房价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伯娜
金融危机之后,中美贸易顺差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借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日益增加。此背景下,准确测度中美贸易收支的人民币汇率弹性,关系"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政策以及汇率政策的选择。实证分析表明,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人民币汇率富有弹性,而对美国进口与人民币汇率不相关。因此,对中国政府来说,应该顶住外部压力,尽可能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促进贸易、就业和经济增长;对美国来说,人民币汇率不是其贸易逆差的根源,人民币升值的结果只能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并不能缓解其逆差状况,过度和偏激地施压人民币升值实非明智之举。
关键词:
贸易收支 人民币 汇率弹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周豫
从住宅购买者收入波动和住宅供给弹性角度,论证住宅价格波动与住宅价格之间一个显著的U型关系:低价和高价住宅比中等价位的住宅价格波动幅度大,并使用1985~2009年美国American HousingSurvey微观面板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从实证角度证实这个结论。
关键词:
房价波动 收入波动 供给弹性 美国数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戴翔
本文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利用1994~2009年的季度数据,从实证角度比较分析了不同贸易模式下中国贸易收支对汇率波动敏感性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其敏感性在产品内贸易模式下较之传统产业间和产业内贸易模式下更低。由于中国持续性贸易顺差正是中国融入产品内国际分工体系所致,所以人民币升值并不是解决中国贸易顺差的合理之道。本文研究同时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内资企业冲击较之外资企业更大。据此本文认为,尽可能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通过攀升产品内分工高端价值链、优化贸易结构、鼓励企业"走出去"等,对于缓解中国贸易顺差更为可行。
关键词:
贸易收支 汇率 敏感性 产品内分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