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73)
- 2023(6758)
- 2022(5969)
- 2021(5322)
- 2020(4861)
- 2019(11519)
- 2018(11351)
- 2017(23219)
- 2016(12663)
- 2015(14740)
- 2014(14943)
- 2013(15286)
- 2012(14546)
- 2011(13123)
- 2010(13208)
- 2009(12353)
- 2008(12646)
- 2007(11375)
- 2006(9500)
- 2005(8487)
- 学科
- 济(62166)
- 经济(62102)
- 业(37054)
- 管理(36619)
- 方法(36316)
- 数学(33547)
- 数学方法(33304)
- 企(28776)
- 企业(28776)
- 财(19434)
- 农(15654)
- 中国(13787)
- 贸(11661)
- 贸易(11660)
- 易(11318)
- 农业(10770)
- 务(10710)
- 财务(10696)
- 财务管理(10666)
- 学(10614)
- 地方(10444)
- 业经(10273)
- 企业财务(10083)
- 制(9727)
- 收入(9573)
- 融(8730)
- 金融(8728)
- 银(8364)
- 银行(8342)
- 和(7903)
- 机构
- 大学(195415)
- 学院(192153)
- 济(85740)
- 经济(84188)
- 管理(75741)
- 理学(66093)
- 理学院(65425)
- 管理学(64390)
- 管理学院(64025)
- 研究(61250)
- 中国(46436)
- 财(39875)
- 京(39422)
- 科学(36002)
- 财经(32444)
- 农(32264)
- 所(30993)
- 经(29555)
- 中心(29127)
- 经济学(28336)
- 业大(28237)
- 研究所(28031)
- 江(27914)
- 经济学院(26122)
- 农业(25637)
- 北京(24609)
- 财经大学(24254)
- 范(23463)
- 师范(23235)
- 州(21710)
- 基金
- 项目(127086)
- 科学(100402)
- 基金(94696)
- 研究(91249)
- 家(81632)
- 国家(81005)
- 科学基金(69653)
- 社会(59755)
- 社会科(56851)
- 社会科学(56834)
- 基金项目(49911)
- 省(48369)
- 自然(44788)
- 自然科(43788)
- 自然科学(43774)
- 教育(43253)
- 自然科学基金(43045)
- 划(40911)
- 资助(40699)
- 编号(36137)
- 部(30200)
- 成果(29572)
- 重点(28453)
- 发(26405)
- 教育部(26344)
- 创(25829)
- 人文(25268)
- 国家社会(25183)
- 科研(25069)
- 大学(24789)
共检索到271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成岐
汇率法与ICP法换算各国人均收入偏差的实证分析王成岐一、绝对量偏差分析(一)本币与汇率计量结果的矛盾:动态上的初步考察各国收入的比较,不仅决定于其按本币计算的,结果也决定于比较国间货币的换算比率。对一国人均收入在时间序列上考察,汇率的波动会造成一种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冰 孙文
近年来,有关我国省际人均收入(人均GDP)的研究持续而繁多。研究方法较多,角度也不相同,结果各异。本文将其进行系统梳理,对不同研究方法及其计量结果进行对比综述。同时对1978-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详细地报告计量方法和计算结果。以期建立一个基于不同方法进行比较的平台。
关键词:
经济增长收敛 面板数据 研究综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艳华 王丙参 朱琳
文章比较研究了5个不平等指数的优缺点,然后将Gini系数、堪培拉指数推广到加权场合,给出不平等指数的数值分解方法,并用两类方法测度基于家庭规模加权的家庭人均收入不平等程度。结果表明:变异系数仅度量收入离散程度,蕴含信息单一;泰尔指数满足可分解性,且分组泰尔指数可度量观测数据的重要程度,但其取值范围较大,稳定性较差;Gini系数、堪培拉指数、Zenga指数一致性较高,性质好,建议采用Gini系数,并利用更重视穷人的堪培拉指数作为参考;对于我国家庭人均收入不平等程度,整体而言,城乡差异较大,农村高于城镇,落后地区高于发达地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丁嵩 李红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以人均GDP为指标,对广东省2000—2010年21个地市的人均收入增长进行收敛分析。结果表明:地市尺度的收入水平存在显著的全局正相关性及空间异质性,且空间相关性呈现整体强化的趋势,说明若以标准β-收敛模型进行估计结果势必出现偏误与不一致,故有必要采用空间计量分析省区内收入增长的地区差异。进而,通过空间计量估计,发现空间误差模型是比较合适的模型。与标准β-收敛模型相比,收敛方向虽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却从不太显著的收敛趋势转变为显著的收敛趋势,且收敛速度明显上升,说明在制定省区内部区域政策时应充分重视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与溢出效应,从而实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本文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次翻番目标的提出过程,阐明党的十八大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收入双翻番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难度,探讨了实现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相关对策。指出提高居民收入的最根本环节是,把生产搞上去;提高居民收入的最重大举措是,抓好国民收入分配大格局的改革和调整;提高居民收入的最基本途径是,提高劳动者报酬收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军 耿建
我国经济在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含碳资源,使得空气中CO2含量明显升高,随着"温室效应"、"低碳经济"等相关概念的普及,人们日益关注经济发展与环保之间的关系。本文以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协整、ECM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环境库兹列茨曲线,得出主要结论,以期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排放量 协整 回归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君英
本文基于VAR模型,我国使用1978-2011年期间相关数据,对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存在滞后效应,人均收入在短期内的增长不但没有拉动服务业比重的增加,反而引致服务业比重下降;服务业比重短期的增加没有引起人均收入的立即增长,但二者从长期来看存在正向的互动关系,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的滞后效应是导致我国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之间弱对应关系的重要原因。因此,应突破二者动态互动的瓶颈,消除导致人均收入与服务业发展相互影响滞后的阻碍因素,促使二者良性互动关系健康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广泳 张世晴
该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EG两步法实证分析了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区域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来看,我国居民消费率对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以及区域收入差距的弹性分别为-0.056、-0.109和-0.079;分区域来看,中东部城乡收入差距和行业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西部地区该两项因素对居民消费率影响为正;分时期来看,1994年之前,城乡收入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均有负向影响,1994年之后,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为正,区域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为负。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率 动态面板
[期刊] 征信
[作者]
史云鹏
通过收集中国2001年第1季度至2014年第4季度的有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对中国房地产价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货币政策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房销售总额及房地产开发非自筹资金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收入及货币政策通过需求方对房地产价格有长期正向影响;而货币政策通过供给方短期内对房地产价格影响为负,长期方向为正;对房地产价格变化贡献按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商品房销售额、人均收入、房地产开发非自筹资金。基于以上结论,政府在制定相关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时,应重视人均收入增长对房地产价格的长期影响,进一步完善民间资金投资渠道建设并合理控制房地产信贷...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木清
通过构建我国全国人均收入的决定模型,对其中反映市场化、国际化的各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进行具体解读;进而对四大区域在市场化、国际化等方面的具体差异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对我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关决策部门给出了相关政策优化建议。
关键词:
人均收入 市场化 国际化 实证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玉屏 周建军 尚晓彤
从房价上涨与我国地区收入差距的现实状况出发,探讨房价与地区收入差距的内在联系。在地区之间原始资本积累存在差异的基础上,进而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了房价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加剧作用。以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为主要解释变量,利用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采用POLS、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检验了房价上涨对收入差距的影响;随后,通过Moran’s I指数对全国层面和地区层面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进行了测度;最后,引入SAR模型和SEM模型,对地区收入差距的空间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认为,我国地区收入差距存在着显著的空间效应,而房价上升将加剧我国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
房价 收入差距 区域差异性 空间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凤利 王雪标 王卫强
文章首先利用回归模型对中国农村人均收入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其次运用因子聚类法对中国31个省份进行分类,最后根据聚类结果找出不同地区影响农村人均收入的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人均收入以年均11.56%的速度不断增加,增长速度较快;农村人均收入组成结构中经营性收入占比逐渐上升,工资性收入占比逐渐下降,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变化幅度不大,较为平稳;按经济因子及农业因子可将中国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北京、上海、天津3个直辖市,第二类为东部沿海的7个省份,第三类为东北三省、中部省份和海南等10个省份,第四类为西部大开发的11个省份。不同地区农村人均收入的影响因素不尽相同,主要因素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从回归系数来看,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对农村人均收入的影响最大,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因子分别是0.707%,0.513%、0.67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明显比东部地区大,影响因子分别为-0.599%和-0.23%;固定资产投资对中部地区农村人均收入产生正向影响,影响因子为0.218%。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利平 王斌会
文章采用我国近10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季度数据进行乘法季节ARIMA建模,发现ARIMA(0,1,0)×(2,1,0)4模型能够很好的拟合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并用该模型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14年前两季度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率非常小,说明模型拟合的效果很好;同时预测结果也发现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且存在明显的季节周期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魏延明
研究目的:本文借鉴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技术方法——挣值法的基本原理,试图基于工作分解结构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偏差分析框架,为解剖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竣工成本偏差的成因、全面反映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和费用执行偏差情况提供一个参考工具或报告框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借鉴法。研究结果:通过增加"实际完成的工程的预算价格"的计算,与实际工程结算价格、计划工程预算、实际工程成本等进行比较,得到单价变化引起的成本偏差、工程量变化引起的成本偏差、结算价格浮动系数、工程量执行系数、费用执行系数等分析指标,基于工作分解结构(WBS)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偏差分析框架。研究结论:挣值法可运用于土地开发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红霞 陈均明
基于我国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文章创新性地将直觉模糊数方法运用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研究:比较我国与世界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现状及排名情况,总结国内外学者关于提高人均收入的研究现状;探索多属性直觉模糊数集的理论用于人均收入翻番可能度的研究方法,构建我国人均收入翻番的多属性直觉模糊数模型;运用近10年城镇居民人均全年家庭总收入数据,综合多种经济发展指标确定2002年至2011年的直觉模糊数,估计2002年至2011年的10年人均收入翻番直觉模糊数可能度,证实2011年比2002年的10年人均收入翻番,
关键词: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 收入翻番 直觉模糊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