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6)
2023(6657)
2022(5718)
2021(5350)
2020(4646)
2019(10686)
2018(10855)
2017(21278)
2016(11625)
2015(13271)
2014(13276)
2013(12779)
2012(11392)
2011(10251)
2010(10741)
2009(10164)
2008(9987)
2007(8909)
2006(7846)
2005(7189)
作者
(32039)
(26854)
(26751)
(25566)
(17151)
(12716)
(12121)
(10320)
(10064)
(9678)
(9132)
(9123)
(8694)
(8667)
(8427)
(8256)
(7982)
(7848)
(7685)
(7651)
(6783)
(6607)
(6491)
(6200)
(6101)
(6024)
(5996)
(5990)
(5405)
(5181)
学科
(46249)
经济(46171)
管理(39324)
(34560)
(30701)
企业(30701)
方法(23196)
数学(20860)
数学方法(20357)
(13870)
(13552)
中国(11125)
(10886)
业经(10460)
(9344)
理论(8638)
(8563)
财务(8521)
财务管理(8498)
企业财务(8010)
(7950)
贸易(7944)
体制(7919)
(7908)
银行(7902)
(7777)
(7561)
(7507)
(7481)
金融(7479)
机构
学院(164550)
大学(163694)
(67553)
经济(66113)
管理(64871)
理学(55973)
理学院(55438)
管理学(54158)
管理学院(53866)
研究(51088)
中国(39475)
(33956)
(33759)
科学(29630)
财经(26272)
(25119)
(25115)
(23704)
中心(23578)
(23108)
业大(22616)
研究所(22417)
经济学(21068)
北京(21062)
(19612)
财经大学(19529)
(19378)
师范(19185)
经济学院(18871)
(18476)
基金
项目(108948)
科学(86866)
研究(80242)
基金(79681)
(68529)
国家(68023)
科学基金(59586)
社会(51409)
社会科(48843)
社会科学(48831)
(43393)
基金项目(41253)
教育(38843)
自然(38615)
自然科(37781)
自然科学(37775)
自然科学基金(37071)
(36022)
资助(33890)
编号(32633)
成果(26687)
(25311)
重点(24814)
(24577)
(23445)
课题(23201)
(22232)
创新(21945)
教育部(21676)
国家社会(21114)
期刊
(73747)
经济(73747)
研究(48361)
中国(34330)
(27913)
管理(26110)
学报(22526)
科学(21732)
(21519)
教育(19375)
大学(18182)
学学(17153)
技术(16487)
(16023)
金融(16023)
农业(14182)
财经(13447)
经济研究(11928)
业经(11700)
(11472)
统计(9524)
问题(9396)
(8953)
技术经济(8287)
决策(7839)
(7513)
科技(7466)
理论(7411)
财会(7379)
(7325)
共检索到2439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庆宪  
购买力和利率都是影响汇率的重要因素,而综合考虑购买力、利率、汇率三者关系之模型尚不多见。本文根据汇率机制的研究成果,将购买力、利率、汇率纳入一个模型之中,并讨论了参数估计及模型检验等问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甜婕  邓富华  
本文通过构建扩展的GARCH模型,探讨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宏观经济基本面及央行调控等因素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变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岸和离岸市场人民币即期汇率、人民币汇率指数及逆周期因子对中间价波动均有显著影响。宏观经济基本面上,通货膨胀率上升和中美两国利差收窄均会加剧中间价波动幅度,而外汇储备的回升和持续的贸易顺差对中间价形成有效支撑。央行调控方面对中间价变动的影响十分有限。此外,CFETS指数、美元指数以及VIX指数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变动不存在非对称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何慧刚  
本文从汇率超调理论模型出发分析利率和汇率的相互作用,然后对汇率超调理论进行实证检验并分析我国利率汇率协调机制的实际运行状况,最后提出增强我国利率—汇率联动协调机制、实现内外经济均衡的政策建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关政  
自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显著增加,由汇率波动带来的非预期损失成为汇率风险的重要部分。本文引入T A R C H模型来度量汇率波动性并用于计量汇率风险VaR。实证分析显示:TARCH模型能有效反映美元、欧元和日元汇率时间序列的波动聚集效应,特别是杠杆效应项充分揭示了三项外汇杠杆效应的差异;基于TA RCH模型计量的汇率风险V a R也能有效覆盖美元、欧元和日元的下端风险,因此TARCH-VaR方法是度量汇率风险的科学工具。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玉华  惠晓峰  李敦亮  
本文应用非线性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了2002年1月份到2011年12月份我国与美国、欧元区、日本、韩国等有效汇率指数、综合利差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表明,汇率对利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具有较强的非线性转移动态特征。分国别看,四个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上期利差均是影响本期利差的重要因素;在短期内汇率对利率影响较大。因此,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扩大应该主动、逐步、稳定进行,防止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急剧扩大导致利率的过度波动。其次,逐步有序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并加强与汇率市场化的配合,构建高效的汇率-利率联动机制。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艳丽  余瑶姣  
总结了汇率预期形成方式的几种主要模型,使用境外人民币NDF表示人民币汇率预期,对人民币汇率预期进行样本内拟合和样本外预测分析,并运用损失函数和DM检验比较不同预期形成模型的拟合与预测能力。实证结果表明,各模型对人民币汇率预期都具有一定的拟合和预测能力,但外推型预期模型对短期人民币汇率的预期具有更好的拟合和预测能力,而回归型预期对中长期人民币汇率预期有更好的拟合预测能力,基于泰勒规则的汇率预期模型的表现并不稳定。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谷壮海  
随着中越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中越边境地区自发形成了越南盾货币兑换市场。由于官方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缺失,中越边境地区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长期受制于民间货币兑换机构——"地摊银行"。随着2014年中国(广西东兴试验区)-东盟货币服务平台上线运行,为中方银行提供越南盾买卖汇率和交易信息,东兴试验区逐步形成了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价格发现机制。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兑越南盾汇价主要受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越利差、中越通胀差异的影响,其中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是主要参考因素。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兑越南盾汇率价格形成机制,要继续完善汇率定价方法,引入做市商和中间价报价制度,在中间价基础上实行浮动汇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剑刚  唐国兴  
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主要工业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制。汇率波动是对市场参与者未来基本变量预期变化的反映。 弗伦克(1981)注意到影响汇率变动的重要因素中包括了“新闻”,“新闻”被认为是与汇率有关的且在前一期未预期到的新信息。在“新闻”发生以及它可能对汇率变动、外汇交易产生影响时,评价基本变量的新闻对汇率的影响就具有实际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伟刚  徐中刚  
文章在货币主义汇率决定理论基础上引入贸易净出口构建一国汇率决定模型。利用中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脉冲响应显示短期内来自中美GDP和货物净出口之差的冲击使人民币升值,而利率、M2和CPI之差的冲击使人民币贬值;方差分解表明目前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由其自身变动所致。中美利差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解释程度较大,其余因素较小;VEC模型显示长期内,中美M2和货物净出口之差与人民币汇率成正比,利率、GDP和CPI之差与人民币汇率成反比。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肖红叶  王莉  胡海林  
本文首先对经典行为均衡汇率模型简要解读。指出其在估算实践中,暗含技术上的严格假定。本文给出放松假定的改进。通过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的经验分析,对改进工作进行检验。为人民币均衡汇率估算研究搭建一个深入分析的技术平台。经验分析的主要结论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短期存在低估,但与长期均衡汇率比较,其实际汇率一直存在高估的情况。鉴于均衡汇率水平的决定机制复杂,人民币汇率水平升值调整必须慎之又慎。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童汉飞  陈浪南  
本文提出一种汇率行为的理论模型——ESVDJ模型,并对该模型的估计设计出贝叶斯MCMC推断法。实证研究表明,在管理浮动汇率机制下,人民币汇率的日常波动持续地维持在较小范围。但如果市场供求双方发生显著的失衡,人民币汇率将产生跳跃行为,由此引发异常的汇率风险。此外,外汇市场并不显著地存在类似于权益市场的杠杆效应。本文同时对ESVDJ模型与通常的随机波动性模型SV及SVJ模型进行对比。MCMC似然比检验与密度函数非参数估计表明,后两者存在较大的设定错误。本文最后对汇率风险监管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骏  周永务  王俊峰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认为,经济增长会使一国经常账户恶化从而导致本国货币贬值,中国自1994年以来经济快速增长,而经常账户却是持续顺差,在利率不断下降条件下,资金大量流入,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这些显然有悖于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本文认为,购买力平价理论更符合中国现实,并给出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动态表述,然后对传统的汇率货币模型进行修正,进一步分析经济增长与汇率之间关系。最后本文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国际收支平衡线进行修正,并运用修正后的MF模型分析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猛  
随着中国对进口石油依赖度的逐渐增大,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经济系统的冲击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和中外学者的密切关注。为了从数量上把握冲击的效果,本文基于一个实物部门与金融部门相统合的中国金融可计算性一般均衡(CGE)模型,结合三种不同的汇率机制(固定汇率、部分浮动汇率、完全浮动汇率)分别从宏观和产业层面定量分析石油价格波动对经济系统影响的综合效果,提出并评价应对石油价格波动的措施和建议,并提出相关政策含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卫国  兰晓梅  
通过构建时间序列(2005.72016.12)的STR模型,本文验证了人民币汇率预期对我国房地产价格的非线性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渐进稳步的升值预期(2005.72014.12)通过资本流动效应促进了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而大幅度的升值预期将促使房价急剧上涨以及资产泡沫化。由于央行外汇市场干预以及宽松货币信贷政策导致大量流动性进入房地产市场,近年大幅贬值预期(2015.12016.12)加剧了我国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货币供应量较人民币汇率预期对房价的影响系数更大,表明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我国总体相对宽松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卫国  兰晓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