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3)
2023(6857)
2022(5770)
2021(5305)
2020(4265)
2019(9850)
2018(9623)
2017(18925)
2016(10213)
2015(11403)
2014(11468)
2013(11246)
2012(10741)
2011(9985)
2010(10158)
2009(9645)
2008(9643)
2007(8687)
2006(8002)
2005(7437)
作者
(30687)
(25415)
(25358)
(24261)
(16593)
(12253)
(11461)
(9893)
(9814)
(9459)
(8709)
(8514)
(8467)
(8418)
(8200)
(8105)
(7761)
(7549)
(7545)
(7428)
(6532)
(6392)
(6377)
(6076)
(5861)
(5748)
(5714)
(5702)
(5231)
(5127)
学科
(42543)
经济(42496)
管理(29809)
(26978)
(22691)
企业(22691)
方法(17361)
数学(14553)
数学方法(14326)
(11758)
中国(11483)
(11011)
(10292)
贸易(10288)
(10030)
(9963)
业经(9341)
(9301)
(8689)
地方(8656)
理论(8403)
(7627)
银行(7605)
(7567)
金融(7567)
(7366)
农业(7358)
及其(6901)
(6196)
政策(6006)
机构
大学(151171)
学院(150452)
(65237)
经济(63794)
研究(55840)
管理(55603)
理学(46951)
理学院(46454)
管理学(45627)
管理学院(45362)
中国(44225)
科学(32869)
(32335)
(32254)
(29023)
研究所(26017)
(25757)
中心(24968)
财经(24501)
(23949)
(22259)
业大(20954)
北京(20766)
经济学(20446)
农业(20433)
(20197)
(19572)
师范(19317)
(18876)
财经大学(18231)
基金
项目(94088)
科学(74047)
研究(68819)
基金(68338)
(60035)
国家(59547)
科学基金(50297)
社会(43332)
社会科(41030)
社会科学(41021)
(36115)
基金项目(34200)
自然(32619)
教育(31882)
自然科(31845)
自然科学(31831)
(31475)
自然科学基金(31304)
资助(29907)
编号(27490)
成果(23951)
重点(21713)
(21305)
(20851)
课题(20445)
(19617)
创新(18357)
教育部(18190)
科研(17917)
(17854)
期刊
(75468)
经济(75468)
研究(50497)
中国(32248)
(23625)
(23482)
学报(23338)
管理(22444)
科学(21588)
(20526)
金融(20526)
教育(17903)
大学(17722)
学学(16687)
农业(15787)
经济研究(12895)
财经(12544)
技术(12429)
业经(11076)
(10869)
(9644)
问题(9498)
国际(9208)
(8052)
世界(7607)
理论(7309)
技术经济(6987)
现代(6888)
(6635)
实践(6444)
共检索到2406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雪军  王安安  
一)开放经济下的货币和汇率政策协调理论———汇率目标区模型理论七十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西方国家改固定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可是各国货币间的汇率并未如自由派经济学家所宣称那样趋于稳定,反而更频繁、更剧烈的波动,向各国的内外经济均衡提出挑战。八十年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孙建平  
由外汇干预引起的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协调管理 ,即在外部经济内部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的冲销干预和中和的财政政策。其中 ,第一个层次又包括在国际收支平衡表内部间接实现汇率政策目标 ,货币当局的外汇市场操作和弹性汇率制度三个子层次。中国宏观经济运行自 1994年来经历了 1994 - 1996年间和 1998-2 0 0 0年间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两次冲突 ,中央银行先后运用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两种货币政策进行冲销干预。中国金融与世界金融的进一步融合要求我们更好地协调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冲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政策的外溢效应凸显了国际协调的重要性,而全球化逆流泛起加大了政策国际协调的难度。经历各种波动和危机后,国际上已经建立了各种多边和双边协调机制,但一些经济体往往习惯于单打独斗甚至以邻为壑。这并不奇怪。一国宏观政策本身具有主权性、防御性、竞争性,他国难以控制,国际规则约束力也不如预期的强。因此,对任何经济体而言,关键在于能否因时而变,改革和完善自身的宏观政策,以提高政策的弹性和效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光灿  蔡学军  
外汇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的问题及建议刘光灿蔡学军一、问题的提出1994年我国实行汇率并轨,建立了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的可兑换。1996年12月1日正式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第八条款的义务,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邹新月  郭红兵  黄振军  
探究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形成冲突的原因并寻求二者之间更好的协调机制是当前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也是我国货币当局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四个典型化事实证明,由于美元霸权的渗透和影响以及政策国际协调机制的不完善,导致我国在一系列政策国际协调中处于不利地位,并由此造成我国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经常性冲突,其中美元霸权的渗透和影响是关键性的。据此,本文提出了若干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范志勇  
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都会影响产出水平,但是政策的效果、时滞各不相同。本文通过理论研究表明,在政府福利最大化目标下,汇率政策和通货膨胀政策的相互替代取决于政府福利函数对两种政策的敏感程度和产出对两种政策的弹性。我们对中国的经验研究表明,货币政策对产出短期波动的影响要比汇率政策的影响大,时滞也要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记伟  许少强  
实证分析表明,将外汇市场干预变量放入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均衡的分析框架内是必要的。面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如果国内同时存在通货膨胀压力,则外汇市场干预与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取的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就会发生冲突。特别是,利率的提高虽然在短期内可以抑制通货膨胀,但会吸引更多的资本流入,而且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较为明显。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之下,国内通货膨胀压力的基本消除和经济运行中出现的下行态势为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供了契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多  
管理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工具协调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谢多一、开放经济中国际收支变动对货币供给的影响1、宏观经济调整与国际收支盈余1994年以来,随着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宏观调控措施出台和汇率的下调,我国外贸出口连续两年大幅度增加,带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马骏  何晓贝  
本文在梳理学术文献和国际经验基础上,讨论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潜在冲突和协调机制。国际文献的初步结论是,为了同时实现价格稳定和金融稳定目标,大部分情况下需要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反向操作(由于政策的替代性),但有时也需要两者同向操作(由于政策的互补性),最优政策组合取决于宏观冲击的类别和风险的来源。本文认为,选择最优组合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实证问题,除了冲击类别和风险来源外,不同的金融体制和经济周期阶段也会影响选择结果。因此,货币政策当局与宏观审慎当局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并加强对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溢出效应"的分析能力。基于上述理论,针对我国"双支柱"决策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如下改革建议:一是从法律上明确中央银行的金融稳定职责。二是建立在同一框架内分析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方法和工具。三是将金融监管部门的主要宏观审慎政策决策权集中至中央银行。四是建立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的协调流程与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培华  王胜  
随着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创新和综合化经营的快速增长,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也呈现多元化特征,金融机构的混业经营初具规模。但由于混业监管框架的缺失,风险在多部门间交织叠加,影子银行和表外业务问题突出,特别是近年来剧烈波动的资本市场价格、房地产泡沫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徐云程  
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即经济总量平衡和整体结构优化用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在我国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今天,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正从直接控制为主向间接调控为主转变,这两大政策工具作为间接调控的主要手段,其地位自然也越来越重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邓翔  郭锐  
本文扩展了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模型,考察了货币政策与其它逆周期调控政策的配合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字模拟,结果显示多种政策工具的配合确实能够更有效地稳定资产价格及宏观经济;我们的研究还表明,即使在有其它工具配合的情况下,货币政策仍需要对资产价格波动进行适当反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绍雨  
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必须适应经济形势发展需要。根据宏观调控目标、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管理体制的特征来选择恰当的政策、措施和合理的搭配方式。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产生政策效应的关键之一就是要根据宏观经济走势及微观经济状态,确定合理的政策取向。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是不同的:财政政策主要通过税收和政府支出直接影响经济运行,调控效果更为直接、力度更大。但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佳  
经济周期和金融周期分化加大了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配合难度在当前国内经济多种矛盾交织与外部环境出现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各项经济政策之间如何协调配合显得尤为重要。宏观审慎政策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显示,货币政策无法同时兼顾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而主要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是否稳健运营的金融监管在维护金融体系整体稳定性方面也存在缺陷,因此同时追求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两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