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91)
- 2023(14117)
- 2022(12025)
- 2021(11312)
- 2020(9575)
- 2019(21582)
- 2018(21115)
- 2017(41893)
- 2016(22131)
- 2015(24665)
- 2014(24530)
- 2013(23691)
- 2012(21377)
- 2011(18835)
- 2010(18860)
- 2009(17554)
- 2008(17190)
- 2007(15087)
- 2006(13070)
- 2005(11857)
- 学科
- 济(85427)
- 经济(85303)
- 管理(71946)
- 业(68279)
- 企(56603)
- 企业(56603)
- 方法(40095)
- 数学(35764)
- 数学方法(35320)
- 财(28510)
- 中国(23817)
- 农(23660)
- 制(23430)
- 业经(19365)
- 务(18008)
- 银(18000)
- 银行(17992)
- 财务(17952)
- 财务管理(17911)
- 贸(17276)
- 贸易(17262)
- 行(17075)
- 企业财务(17020)
- 易(16862)
- 融(16739)
- 金融(16736)
- 体(14902)
- 农业(14723)
- 策(14390)
- 地方(13956)
- 机构
- 学院(303108)
- 大学(302358)
- 济(132780)
- 经济(130170)
- 管理(124698)
- 理学(106657)
- 理学院(105705)
- 管理学(104157)
- 管理学院(103565)
- 研究(94183)
- 中国(78919)
- 财(68792)
- 京(60837)
- 财经(53390)
- 科学(50166)
- 经(48622)
- 中心(46223)
- 江(45351)
- 所(43568)
- 经济学(41858)
- 农(40106)
- 财经大学(40005)
- 研究所(38558)
- 业大(38374)
- 北京(37760)
- 经济学院(37741)
- 州(35366)
- 范(35345)
- 师范(35038)
- 院(34601)
- 基金
- 项目(201157)
- 科学(162236)
- 研究(152221)
- 基金(150459)
- 家(127892)
- 国家(126839)
- 科学基金(112469)
- 社会(100120)
- 社会科(95180)
- 社会科学(95158)
- 基金项目(79005)
- 省(76412)
- 自然(71321)
- 教育(70653)
- 自然科(69749)
- 自然科学(69732)
- 自然科学基金(68497)
- 划(64295)
- 资助(61477)
- 编号(61428)
- 成果(49735)
- 部(46688)
- 重点(44432)
- 制(43813)
- 创(42859)
- 发(41965)
- 国家社会(41950)
- 教育部(41635)
- 课题(41436)
- 人文(40880)
- 期刊
- 济(143830)
- 经济(143830)
- 研究(94496)
- 中国(58501)
- 财(55260)
- 管理(47748)
- 融(39615)
- 金融(39615)
- 科学(37128)
- 学报(36360)
- 农(35895)
- 大学(30466)
- 学学(28938)
- 教育(27824)
- 财经(27131)
- 技术(26981)
- 农业(23699)
- 经济研究(23211)
- 经(23160)
- 业经(23149)
- 问题(18539)
- 理论(16084)
- 贸(15951)
- 技术经济(14569)
- 实践(14417)
- 践(14417)
- 财会(14318)
- 国际(13996)
- 现代(13874)
- 统计(13211)
共检索到455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俊 徐怡然 董望 王文明
本文以中国汇率政策改革为背景,从市场感知汇率风险的视角,研究了宏观汇率政策对微观企业的影响,以及企业借助风险对冲手段和风险管理制度的应对机制。研究发现,市场短期内对“8.11汇改”政策发布事件做出负面反应;总体上来看,市场对使用与未使用外汇衍生工具企业的反应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市场对外汇衍生工具能否发挥汇率风险对冲作用的反应受到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在企业披露使用衍生工具进行套期保值的情形下,投资者能够感知对冲风险的作用;在企业未披露衍生工具使用目的的情形下,投资者感知的风险更大,但投资者能够通过内部控制质量判断衍生工具的使用效果。本文从市场感知的视角,揭示了微观企业通过风险管理有效应对汇率风险的作用机理,拓展了汇率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领域的研究,为我国企业提高汇率风险防范能力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2016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为后续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和汇率政策制定及实施在方向上定了调。2016年的"8.11"汇改开启了我国外汇体制走向汇率浮动非常重要的一步。汇率要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在外汇市场动态均衡的调整过程中,官方汇率不断变化以适应市场的供求关系。中国将延续2016年年初以来的汇率形成机制,使汇率这种非常重要的价格合理反映市场真正的供求关系,减少政策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由市场来决定人民币汇率。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余永定
2016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在增强汇率弹性的同时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这为后续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和汇率政策制定及实施在方向上定了调。2016年的"8.11"汇改开启了我国外汇体制走向汇率浮动非常重要的一步。汇率要根据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在外汇市场动态均衡的调整过程中,官方汇率不断变化以适应市场的供求关系。中国将延续2016年年初以来的汇率形成机制,使汇率这种非常重要的价格合理反映市场真正的供求关系,减少政策对外汇市场的干预,由市场来决定人民币汇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赵彦志 李凤羽
运用协整理论和时滞增广VAR模型,研究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我国A股市场、外汇市场和美国股票市场的联动关系及其传导机制,发现美国股票市场通过"流量"渠道对我国股票市场和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受到国际资本市场影响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实行的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不是人民币汇率制度。因此,维护我国资本市场稳定的关键在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转变过程中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勇 范从来
文章以1994~2002年为样本区间,通过构造货币供应函数和对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分析,考察货币政策操作本身对货币存量的冲击。研究表明,银行的资产组合行为对货币存量变动起着主导作用。中央银行短期性货币政策操作的变化可能会改变银行的行为参数,其行为变动的方向是在中央银行预期之内;同时,由于银行对货币政策操作的预期可能使之做出过度反应,使其贷款偏好"过松"或"过紧",进而导致实际的货币存量超出预定的目标值。这说明,经济主体的行为参数发生有规则的变化是有效控制货币存量的重要条件,为此,中央银行应该进一步提高政策决策的透明度,以求稳定和引导预期。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邵丽丽 孙铮
本文以2008-2015年有出口收入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方法,检验了包括地理分散、客户稳定、加快生产速度、紧缩商业信用、汇率衍生工具和配对借款在内的六项风险对冲手段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中的使用状况及使用效果。研究表明:经营对冲手段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而金融对冲手段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地理分散、客户稳定、汇率衍生工具和配对借款能显著提高出口收入;宏观汇率冲击程度较高时,调整成本较高的对冲手段的风险管理效果会被削弱,而调整成本较低的对冲手段的风险管理效果反而有所增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邵丽丽 孙铮
本文以2008-2015年有出口收入的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Heckman两阶段回归方法,检验了包括地理分散、客户稳定、加快生产速度、紧缩商业信用、汇率衍生工具和配对借款在内的六项风险对冲手段在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中的使用状况及使用效果。研究表明:经营对冲手段的使用频率相对较高,而金融对冲手段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地理分散、客户稳定、汇率衍生工具和配对借款能显著提高出口收入;宏观汇率冲击程度较高时,调整成本较高的对冲手段的风险管理效果会被削弱,而调整成本较低的对冲手段的风险管理效果反而有所增强。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马楠
一、引言2020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增强双向浮动弹性”。在汇率市场化程度逐渐加深的大趋势下,汇率变动方向更加难以预测,人民币汇率弹性必将继续增大,汇率风险已成为影响外贸企业利润的重要因素。在汇率双向波动的新常态下,加强汇率风险管理,有效降低汇率波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已是所有外贸企业稳健经营的“必修课”。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中国人民银行、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汤淳 刘晓星
在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背景下,如何评估并提升中国金融市场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2005年1月至2021年10月中国金融市场数据,采用TVP-FAVAR模型定量测度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利用网络拓扑方法构建各子市场间的韧性关联网络,并进一步分析金融市场韧性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国金融市场韧性具有明显时变特征;面对外部金融风险冲击,不同子市场在保持和恢复原始状态的能力上存在异质性;各子市场在突发性风险事件中会形成紧密的韧性关联网络,在该网络中,外汇市场韧性对其余市场影响最大,债券市场韧性受其余市场影响最大,二者在关联网络中居于核心地位;金融市场韧性受金融发展水平、政策不确定性等因素影响,其中金融发展的影响力度远超其他因素,其主要通过融资和产出渠道影响金融市场韧性。对于提升金融市场韧性而言,中国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不断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同时需重点维护外汇市场稳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忠阳
文章研究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现代机制整体框架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机制、对冲机制和经济资本配置机制及其相互关系。这三大机制在内容上相互补充,在技术上相互支持和配合,共同实现金融机构价值增长和核心竞争力提高的根本目标。该文建议我国金融机构当前股份制改革进程中风险管理长效机制的建设要以这三大机制构成的三位一体为基础,以内部控制机制建设为重点,协调发展对冲机制和经济资本配置机制。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卓志 周志刚
在有限理性的决策模式下,巨灾冲击带来的情绪变化引起的风险感知变化为显著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本文选择距离地震中心、接受地震信息、过往地震经历等指标作为风险感知的不同维度刻划风险感知的变化。通过我国各省市样本月度数据,以财产保费变化额反映保险需求的变化,在控制了样本财富、收入水平、保险机构数量以及CPI等因素,证实了保险需求与风险感知正相关、接受信息量负相关、过往地震经历负相关等假设。
关键词:
巨灾冲击 情绪 风险感知 保险需求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马蓓丽 李芸达
本文利用2011年"PM2.5爆表"这一"准自然实验性质"的外生舆论事件,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和倍差法,实证检验了该舆论事件对重污染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内部控制能否发挥盈余管理抑制性效用。研究发现,舆论冲击显著地影响了重污染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内部控制能够对应计盈余管理发挥抑制效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大规模中央政府控股企业主要存在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而小规模地方政府控股企业不仅存在应计盈余管理行为,还存在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内部控制仅仅对小规模重污染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发挥抑制效用。本研究为加强重污染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监管明确了方向。
关键词:
舆论冲击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莉莉 刘晨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高强度的外部冲击,对企业绩效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2018-2021年第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季度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提高内部控制质量能够降低疫情对企业绩效的不利影响,疫情对企业市场绩效的影响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差的企业中比较明显,随着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疫情对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的影响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的防范效应在传统行业中更为显著,疫情通过投资效率负向影响企业绩效,而内部控制在影响机制中发挥了调节作用。内部控制缺陷作为自变量、断点回归和安慰剂检测的结果证明了结果的稳健性。基于此,提出疫情背景下企业调整和优化发展战略、修订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降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企业的负面影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内部控制 企业绩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彦清 吴信如
本文构建了一个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NOEM-DSGE)模型,并将央行资产负债表嵌入模型动态系统,尝试从新的视角对负向技术冲击的传导机制进行探讨。在当前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下,负向技术冲击使国内通货膨胀率上升,名义利率走高,冲销成本加大,央行减少央票的发行。名义汇率在即期大幅贬值,而实际汇率则持续贬值,央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直接干预,导致净国外资产的减少。消费持续下降,投资在短期有所上升,之后则持续萎缩,产出持续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则先大幅上升之后小幅下降。因此,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受其资产负债表的掣肘,而汇率的直接干预则严重削弱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福利绩效分析表明,若货币政策改采利率规则并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信贷冲击、内部控制与公司财务行为——基于PSM-DID模型的准实验研究
汇改机制与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房价的影响研究——兼论“三元悖论”在我国的适用性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资产配置:基于对冲汇率风险视角
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基于在岸和离岸市场的实证检验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外汇风险对冲与金融市场稳定——基于股价崩盘风险的视角
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的产业调控效应——基于水平冲击与不确定性冲击双重视角
短期跨境资本流动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冲击与货币政策调控
国际经济冲击与我国汇率制度选择:基于双目标双工具政策理论的研究
外国通货膨胀冲击下的货币财政政策选择——基于汇率制度的研究
宏观经济冲击对股票市场的非对称影响——基于实际控制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