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1)
- 2023(6543)
- 2022(5973)
- 2021(5718)
- 2020(5201)
- 2019(12524)
- 2018(13062)
- 2017(26375)
- 2016(14629)
- 2015(16760)
- 2014(17301)
- 2013(17321)
- 2012(16455)
- 2011(15264)
- 2010(15665)
- 2009(14979)
- 2008(15352)
- 2007(13737)
- 2006(12286)
- 2005(11342)
- 学科
- 济(62570)
- 经济(62504)
- 管理(37242)
- 业(36043)
- 方法(30708)
- 企(28152)
- 企业(28152)
- 数学(27978)
- 数学方法(27792)
- 中国(18247)
- 农(17459)
- 财(17239)
- 制(16871)
- 贸(14027)
- 贸易(14021)
- 易(13674)
- 银(12822)
- 银行(12797)
- 行(12283)
- 业经(11712)
- 融(11697)
- 金融(11695)
- 学(11367)
- 体(11097)
- 农业(10559)
- 地方(10520)
- 务(9175)
- 财务(9152)
- 体制(9146)
- 财务管理(9119)
- 机构
- 大学(217930)
- 学院(215423)
- 济(94655)
- 经济(92671)
- 管理(78951)
- 研究(75724)
- 理学(66386)
- 理学院(65632)
- 管理学(64662)
- 管理学院(64238)
- 中国(60866)
- 财(48030)
- 京(46609)
- 科学(43844)
- 所(40036)
- 财经(36857)
- 农(36678)
- 研究所(35698)
- 中心(34447)
- 江(33398)
- 经(33246)
- 北京(30457)
- 经济学(30145)
- 业大(30144)
- 农业(28947)
- 范(28141)
- 师范(27887)
- 经济学院(27437)
- 财经大学(27149)
- 州(26426)
- 基金
- 项目(127519)
- 科学(98147)
- 研究(95191)
- 基金(90647)
- 家(78009)
- 国家(77363)
- 科学基金(64212)
- 社会(58690)
- 社会科(55560)
- 社会科学(55539)
- 省(48933)
- 基金项目(47520)
- 教育(44910)
- 划(41832)
- 编号(40227)
- 自然(39902)
- 资助(38980)
- 自然科(38857)
- 自然科学(38841)
- 自然科学基金(38152)
- 成果(34792)
- 部(30020)
- 重点(29053)
- 课题(27880)
- 发(27536)
- 教育部(25682)
- 创(25672)
- 性(25287)
- 大学(24622)
- 科研(24515)
- 期刊
- 济(107599)
- 经济(107599)
- 研究(71185)
- 中国(42436)
- 财(37182)
- 农(32945)
- 学报(31780)
- 科学(28390)
- 融(28058)
- 金融(28058)
- 管理(27913)
- 教育(24067)
- 大学(23793)
- 学学(22086)
- 农业(21231)
- 财经(19010)
- 技术(18157)
- 经济研究(17947)
- 业经(16932)
- 经(16341)
- 问题(15322)
- 贸(13800)
- 理论(12626)
- 国际(11853)
- 实践(11312)
- 践(11312)
- 业(11109)
- 技术经济(11108)
- 统计(11014)
- 商业(10998)
共检索到3362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玲 雷良海
文章将能源价格、产出、需求、汇率等因素引入反映宏观开放经济的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均衡(IS/LM)模型和总供给/总需求(AS/AD)模型,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方法实证分析了2005年7月汇改后至2011年4月期间,各变量对通货膨胀影响系数的变动状况,结果表明:2005年7月汇改后至今出现的通货膨胀现象更多的是一种由人民币升值引起的输入性通货膨胀,通货膨胀自身具有持续性。
关键词:
通货膨胀 SVAR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王明舰
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我国通货膨胀的经济计量模型,以便定量地考察各种因素变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我们从货币数量论出发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根据货币数量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昕东 高铁梅 吴桂珍
在九届人大会议上,我国政府明确提出1998年既要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3%以内,同时又要实现经济的适度增长。为实现以上目标,必须采取正确有效的宏观调控手段。根据经济学原理,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多种,在不同时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的政策措施也要有所不同。本文利用多变量时间序列变动因素分析模型(MTV),对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所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慧君
我国价格改革与通货膨胀的相关分析●何慧君㈠我国价格改革与通货膨胀的相关分析●何慧君我国价格改革二十年间,出现了几次大的通货膨胀。本文试图通过对价格改革与通货膨胀的相关分析,从数量上说明价格改革对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德敏 蒙荫莉 李明凤
在国内宏观经济运行中,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众多,通货膨胀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笔者认为,在诸多的因素中,货币投放量过大,固定资产投资过大是引发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这两个经济指标是影响物价运行的主要因素。下面进行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景丽 张仲梁
文章选取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月度数据,考虑可能影响CPI的各种因素,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时差相关及K-L信息量检验三种方法,初步筛选相关指标,指标维数由29个降为15个。其次,运用PLS回归方法测度CPI的影响要素,结果表明,CPI受成本、广义总需求、货币和投资四个因子影响。最后,得到PLS回归方程以及每个变量对CPI的贡献度。
关键词:
CPI 通货膨胀 PLS回归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润亮
我国通货膨胀的周期性成因分析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邮编:540001李润亮我国自经济休制改革以来,经历了三次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一次是发生在1985年.当年的社会商品零售物价指数为8.8%;第二次是发生在1988~1989年,1988年的社会商品零售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萧红
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观测指标设计及实证分析●萧红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时期,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会随着较高的通货膨胀,给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科学地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是有效治理通货膨胀的前提。本文设计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观测指标,并对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冯伟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不是一般经济周期中产生的价格上升。而是类似于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所产生的滞胀,即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对当前的通货膨胀不应该采用全面紧缩的政策,而是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名义GDP增长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调整过高的资产价值和提高工资在GDP中的比重,通过调整结构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增加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率 滞胀 剩余劳动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牛满仓
改革开放后,我国出现了两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两次通货膨胀有什么异同?本文作者从诸多方面对此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在我国根治通货膨胀的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通货膨胀,成因,需求膨胀,成本推动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涛
我国改革以来由于体制变化,通货膨胀在不同阶段也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特征,分析不同阶段通货膨胀的具体特征和在这些特征背后的特殊社会原因和生成机理,不仅可以加深对我国通货膨胀的认识和理解,也能为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通货膨胀的具体对策提供依据。根据改革以来我国通货膨胀的发展变化,可以大体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3年,其特征是分配冲突型通货膨胀;第二阶段1984—1988年,其特征是主体扩张型通货膨胀;第三阶段1989—1991年,其特征是政策抑制下的"隐性"通货膨胀。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这三个阶段的特征和成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吴江 韩鑫韬
改革开放以来至2008年,我国经历了四次比较有影响的通货膨胀。本文首先概述了四次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然后主要从需求拉动型、成本推进型、结构性通货膨胀三方面分析了四次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当前第五次通货膨胀现象,正确制定有关的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文浩 孙薇
后危机时代,我国货币政策在维护货币金融环境稳定和促进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的多重目标下处于两难的境地。应对政策目标冲突,需要遵循"N种目标,N种工具"的宏观调控法则,引入新的政策工具,使之与货币政策搭配组合,确保调控目标实现。本文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定量分析了2005年7月汇改前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影响程度,实证结论认为在汇率传递效应加强的条件下,提高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不仅有助于从根源入手治理当前通货膨胀,而且有利于解决国内的结构性问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郭树清
中国改革以来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对此,无人否认。但是中国在过去十多年间所发生的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的关系如何,在这个问题上很可能有多种看法。 1991年统计的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是19580亿元,大约相当于1978年数字的5.5倍。同样按统计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数进行折算,实际国民生产总值,1991年是1978年将近3倍,就是说增长了2倍。由此可见,在13年中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4.5倍,其中有2.5倍是由于价格因亲引起的虚增。在同期内,货币的增长要高得多。现金增长了大约14倍,M1增长了大约9倍,M2增长了大约17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