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42)
- 2023(10184)
- 2022(8122)
- 2021(7298)
- 2020(6326)
- 2019(14453)
- 2018(14549)
- 2017(28766)
- 2016(16063)
- 2015(18161)
- 2014(18501)
- 2013(18420)
- 2012(17044)
- 2011(15300)
- 2010(15344)
- 2009(14236)
- 2008(14383)
- 2007(13269)
- 2006(11366)
- 2005(10560)
- 学科
- 济(70003)
- 经济(69939)
- 业(42109)
- 管理(41528)
- 方法(34084)
- 企(32791)
- 企业(32791)
- 数学(30614)
- 数学方法(30326)
- 农(19480)
- 中国(19147)
- 财(17212)
- 学(14469)
- 业经(14416)
- 制(13047)
- 地方(12987)
- 农业(12714)
- 贸(12497)
- 贸易(12493)
- 易(12149)
- 银(11627)
- 银行(11594)
- 融(11129)
- 金融(11127)
- 行(11003)
- 务(10965)
- 财务(10932)
- 财务管理(10904)
- 企业财务(10385)
- 理论(10257)
- 机构
- 大学(235139)
- 学院(233128)
- 济(97985)
- 经济(95937)
- 管理(85565)
- 研究(80774)
- 理学(73639)
- 理学院(72790)
- 管理学(71315)
- 管理学院(70890)
- 中国(62453)
- 科学(50431)
- 京(49317)
- 财(45133)
- 农(44054)
- 所(42246)
- 研究所(38606)
- 中心(38013)
- 业大(36707)
- 财经(36389)
- 江(35510)
- 农业(34941)
- 经(33112)
- 经济学(31698)
- 北京(30745)
- 范(30147)
- 师范(29791)
- 经济学院(28859)
- 院(28260)
- 州(28221)
- 基金
- 项目(154312)
- 科学(120526)
- 基金(112450)
- 研究(109297)
- 家(99081)
- 国家(98325)
- 科学基金(83034)
- 社会(69627)
- 社会科(66050)
- 社会科学(66028)
- 省(59708)
- 基金项目(59106)
- 自然(54010)
- 自然科(52795)
- 自然科学(52778)
- 自然科学基金(51844)
- 教育(50778)
- 划(50764)
- 资助(46945)
- 编号(43800)
- 成果(36208)
- 重点(35340)
- 部(34708)
- 发(33029)
- 创(31158)
- 课题(30325)
- 科研(30154)
- 教育部(29474)
- 创新(29293)
- 国家社会(29258)
共检索到343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国忠
本文选取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有关结构变量,分别通过线性MA模型和基于遗传算法改进的GABP神经网络模型,对人民币汇率波动进行模拟和预测。通过比较发现,汇率缺乏弹性时期,逐月MA模型的历史拟合和样本外预测效果最优;随着汇率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汇率弹性化的增强,GABP神经网络模型在汇率波动的模拟和预测方面均有最优表现,故汇率波动预测模型应随汇率弹性及其波动特性不同因时制宜。同时结果表明,汇率弹性化能够加深汇率波动及其结构变量间的均衡关系,利率市场化改革应与汇率市场化改革协调推进。
关键词:
汇率弹性化 汇率波动 神经网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玉梅 姬振天
本文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持续升值的现象为切入点,采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广泛使用的超主权货币的衡量手段—特别提款权,排除主权货币因素的干扰,运用GARCH-M和EGARCH模型分析了人民币汇率的波动性,并与当前世界上的主要区域化货币进行横向比较,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同时存在着风险溢价效应和杠杆效应。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轩 杨海珍
本文从预测角度出发,结合TEI@I方法论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文本挖掘、计量模型、集成分析等技术对人民币汇率数据进行"先分解再分析后集成"的综合分析,从而建立一套人民币汇率综合集成预测模型。研究发现,本文所构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TEI@I集成预测模型对于人民币汇率这类线性特征、非线性特征共存的复杂系统表现出优异的拟合能力,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相比,体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轩 杨海珍
本文从预测角度出发,结合TEI@I方法论的指导思想,综合运用文本挖掘、计量模型、集成分析等技术对人民币汇率数据进行"先分解再分析后集成"的综合分析,从而建立一套人民币汇率综合集成预测模型。研究发现,本文所构建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TEI@I集成预测模型对于人民币汇率这类线性特征、非线性特征共存的复杂系统表现出优异的拟合能力,与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相比,体现出较高的预测精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刚 陈晓杰
理论上看,在保证政策独立性的约束条件下,任意给定资本流动性,可以找到与之对应的使该国中间汇率制可持续的汇率波动的弹性空间。一旦这一弹性空间被确定,中间汇率制将可兼备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的优点。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看到在克鲁格曼"三元悖论"理论框架下定量分析或测度汇率波动弹性空间的研究成果。以人民币汇率波动弹性空间为研究对象的实证研究表明,将汇率日波动幅度限制由0.3%扩大至0.5%是合理的、必要的。从现有数据来看,0.5%的日波幅限制就是近似的现阶段的汇率波动弹性空间,即现阶段将汇率日波动幅度限制在0.5%的水平基本合理、够用,汇率的弹性良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朱孟楠 张雪鹿
本文在Frankel and Wei(2008)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滚动回归等方法解构汇改后的人民币汇率制度。首先,货币篮子构成具有时变性。美元占比虽在下降但仍最大;欧元曾占有10%以上份额,近几年却保持较低比例;东亚货币①在篮子中的重要性加大。我们认为国际货币体系格局、人民币国际化与东亚货币合作是决定我国货币篮子构成的最重要因素。第二,对外汇市场压力的反应、人民币升值、货币篮子构成的动态调整均体现了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第三,汇改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具有自动稳定的功能。
关键词:
货币篮子 汇率弹性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国忠
依据汇率弹性指数理论与EWMA模型提出了构建日汇率弹性指数时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DCC-GARCH模型对所定指标测算出的汇率弹性空间与弹性指数进行了动态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汇率弹性空间与弹性指数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动态正关联性;汇率波动弹性空间的设定应与汇率弹性相匹配;人民币汇率的逐步弹性化、汇率调控的逐步市场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人民币汇率自由化进程的加快。
关键词:
汇率弹性空间 汇率弹性指数 动态相关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王晓辉 张卫国 庄亮亮 肖炜麟
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建立了BEKK,CCC,O-GARCH,IC-GARCH模型。针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非对称性,改进了IC-GARCH模型,建立了IC-GJRGARCH,IC-IGARCH模型。给出了以上各模型的预测结果及评价,并分析IC情形下,残差类型及降维技术对预测效果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率的预测实证表明,BEKK模型和IC-GJRGARCH模型比其他模型的预测效果要理想;残差类型为广义误差分布与t分布的预测效果都要优于高斯分布的预测效果;模型降维后预测效果与降维前的预测效果相差不大,甚至优于后者。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申琳 郑惠淮 姚震卿
本文运用描述统计方法比较了1994年1月至1997年12月、2005年7月至今管理浮动汇率制背景下两个不同阶段内人民币/美元汇率波动的情况,而后结合中国实际、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方法建模,分析了2005年汇改新政之后影响汇率波动变化的因素。
关键词:
汇率 汇率波动 变异系数 波动率 标准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石巧荣
目前,人民币仍面临由自身价值提高、篮子货币贬值和市场升值预期复合而成的多重升值压力。面对压力,有名义升值、实际升值和压力累积等三种政策方案可供选择。从成本收益量化比较来看,名义升值净成本最低。因此,应在不超过升值压力幅度的范围内允许人民币名义汇率继续缓升,并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以消除货币低估,实现内外均衡。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压力 成本收益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查奇芬 陈风华
自人民币汇率体制改革以来,汇率波动日趋复杂,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更加重要。鉴于此,文章运用随机波动(SV)模型对汇改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杠杆效应对我国外汇市场的影响较小,而人民币汇率收益率与市场风险密切相关。
关键词:
SV 模型 MCMC 汇率波动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立晟
在2015年年初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人民币汇率会成为当年宏观经济的关键词。2015年8月份之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很有规律,每年大概保持2%的升值或者贬值幅度,波动率维持在2.5%左右。然而,"8·11"汇改颠覆了这种简单的适应性预期框架。央行显然不再希望市场跟着点位或者贬值幅度走,而是希望能够形成一个波动区间。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走势也产生了多种争论。争论焦点之一,人民币是否应该贬值促出口?从理论上来讲,汇率是一个资产价格,是当前经济形势和市场投资者对未来经济预测的信息汇总。如果当前的经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蒋紫文
中美贸易差额在急剧增加,而美国认为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的,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2000-2009年的季度数据,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得出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人民币汇率富有弹性,而中国对美国进口的人民币汇率没有相关性的结论。
关键词:
贸易收支 人民币 汇率弹性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淑珍 张景明 李志鹏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人民币汇率出现了几次异常波动。研究发现,投机者做空、中美贸易战、国际货币政策分化和市场情绪变化是导致人民币汇率异常波动的主要因素。可通过强化汇率预期管理、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丰富离岸市场人民币汇率衍生品,以及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式加以应对。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新常态 异常波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