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6)
- 2023(5843)
- 2022(4204)
- 2021(3755)
- 2020(2963)
- 2019(6741)
- 2018(6802)
- 2017(13928)
- 2016(7506)
- 2015(8627)
- 2014(8675)
- 2013(8465)
- 2012(7627)
- 2011(6962)
- 2010(7110)
- 2009(6780)
- 2008(6685)
- 2007(6152)
- 2006(5593)
- 2005(5479)
- 学科
- 济(35713)
- 经济(35679)
- 业(20752)
- 管理(20176)
- 企(16660)
- 企业(16660)
- 方法(15055)
- 数学(13265)
- 数学方法(13207)
- 中国(10701)
- 农(9158)
- 融(8659)
- 金融(8659)
- 财(8489)
- 贸(8069)
- 贸易(8062)
- 业经(8057)
- 易(7865)
- 制(7704)
- 银(7284)
- 银行(7279)
- 行(7001)
- 农业(5627)
- 务(5625)
- 财务(5611)
- 财务管理(5606)
- 体(5577)
- 地方(5489)
- 企业财务(5414)
- 理论(5353)
- 机构
- 大学(111380)
- 学院(109644)
- 济(52486)
- 经济(51531)
- 管理(40989)
- 研究(38136)
- 中国(34224)
- 理学(34169)
- 理学院(33881)
- 管理学(33430)
- 管理学院(33237)
- 财(25787)
- 京(23124)
- 财经(20417)
- 科学(18843)
- 所(18766)
- 经(18665)
- 中心(18131)
- 经济学(17567)
- 研究所(16473)
- 江(16256)
- 经济学院(15832)
- 财经大学(15385)
- 北京(15007)
- 融(14979)
- 农(14955)
- 金融(14763)
- 州(13284)
- 院(13214)
- 范(12869)
- 基金
- 项目(65493)
- 科学(52349)
- 基金(49646)
- 研究(49388)
- 家(42279)
- 国家(41984)
- 科学基金(36491)
- 社会(33437)
- 社会科(31896)
- 社会科学(31885)
- 基金项目(25284)
- 省(23184)
- 教育(22375)
- 自然(22016)
- 自然科(21571)
- 自然科学(21567)
- 自然科学基金(21227)
- 资助(20999)
- 编号(19822)
- 划(19762)
- 成果(16754)
- 部(15479)
- 重点(14572)
- 国家社会(14558)
- 教育部(13886)
- 发(13727)
- 性(13488)
- 课题(13299)
- 人文(13282)
- 创(12970)
共检索到1788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盼盼 石建勋 何宗武
2015年"811"汇改后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的汇率定价权之争,深刻反映了央行在维护汇率稳定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间的政策冲突与取舍。本文采用门限VECM模型,实证分析"811"汇改后在岸离岸汇率联动关系的变动特征以及央行政策操作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定价权旁落离岸市场,离岸汇率引导在岸汇率大幅贬值。为重新掌握人民币定价权、维护汇率稳定,央行面临着汇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与维护汇率定价权的权衡取舍,当央行加强在岸汇率管制或紧缩离岸人民币流动性时,人民币定价权重回在岸市场,但代价是汇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倒退。总结"811"汇改以来经验教训,最后该文提出未来协同推进汇率市场化与人民币国际化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妍 李石凯
国际化和市场化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运行的两大驱动力量,国际化扩大了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影响,市场化强化了人民币离岸与在岸市场之间的联系,因此,在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双核驱动下,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邹氏断点检验表明,"811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运行发生了结构性突变。格兰杰因果检验显示,"811汇改"前后人民币汇率传导路径发生了逆转。脉冲响应分析表明,人民币离岸汇率对在岸汇率的影响在"811汇改"后显著增强。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的突变、质变与量变对人民币汇率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考虑到离岸汇率在当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邓宇
<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首次提出金融强国建设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力支撑。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既要立足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好地支持高水平双向开放,也要立足增强国际经贸和金融竞争力,更好地维护海外经贸利益。当前国际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对人民币国际化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国际比较来看,金融强国离不开货币国际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国俊
随着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不断变化,人民币双向波动的趋势和预期在不断增强,应该说,双向波动符合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近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持续为国内外广泛关注。2011年11月30日~12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在连续12个交易日触及当日交易区间下限之后,12月16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宋科 朱斯迪 夏乐
在“十四五”期间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双边货币互换作用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利用人民币全球跨境支付的真实交易数据研究了双边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双边货币互换可以通过提供人民币流动性、提升外界对人民币的信心以及增强人民币网络外部性等渠道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的国家而言,双边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效果更强。从货币职能角度看,双边货币互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职能上,而对价值贮藏职能没有显著影响。这符合通过构建双边货币互换网络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投资方面广泛使用,进而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承担交易媒介和计价单位职能的基本政策逻辑。价值贮藏作为更高层次职能,双边货币互换安排的签订尚无法显著提升其职能发挥。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汇率市场化可以通过“信号效应”增强双边货币互换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本文拓展和丰富了关于双边货币互换的研究,为在新一轮高水平开放进程中协调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市场化和资本账户开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与政策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帆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的联动性越来越强。文章运用MVGARCH-BEKK模型和Wald系数检验,选取2012年以来在岸即期汇率(CNY)、远期汇率(DF)及香港离岸人民币即期汇率(CNH)、无本金交割远期汇率(NDF),分别探讨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汇率的引导效应和波动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在岸即期汇率对离岸市场的引导效应更显著,离岸NDF市场汇率对在岸市场的波动溢出效应更突出,而香港离岸即期汇率对在岸市场的两种效应均不明显。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开放贸易项下人民币结算,使得香港离岸人民币(CNH)外汇市场得以与大陆在岸人民币(CNY)外汇市场并存。由于同时存在两个人民币外汇市场和两个人民币汇率,且资金可以相对自由地流动,套利活动和套汇活动得以大行其道。最近CNY的贬值主要是套汇和套利发生方向性逆转的结果。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明 秦凤鸣
首先,建立了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考察人民币汇率预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升值预期会提升国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和人民币计价债券的需求,而人民币贬值预期会降低国外投资者的需求。在建立的短期资本流动决定模型中,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会通过降低资本流动成本带来短期资本流入的增多。然后,运用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2004年2月至2014年11月期间人民币汇率预期、人民币国际化与短期资本流动的互动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预期会通过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导致短期资本的流入。在三者的互动关系中,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力处于较低水平。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旧成立,这对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和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奇渊 李婧 刘力臻
本文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对国内地区差距产生影响的两种传导机制,即对外商品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两种渠道。为检验此结论,将全国分为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计算Theil系数得到地区差距的指标体系;再结合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利用滞后阶数扩展VAR模型(LA-VAR)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结论:人民币汇率对国内地区差距具有显著格兰杰影响,广义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还进一步揭示了影响的方向。这说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各地区的冲击具有非对称性,人民币版图内的货币体系运行具有较高的净成本。在此现状下急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是缺乏稳健性的。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地区差距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婧
本币的国际化不一定与汇率制度的类型有关。本币价值的稳定性和可测性是提高本币需求强度的重要属性之一。本文分析了2005年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主要特征和缺陷。提出在人民币汇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人民币汇率需要以新的方式保持稳定,以便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更稳定的预期。未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应更好地反映国际收支变化和外汇市场变化,促进人民币汇率对关键货币的综合稳定。目前需要改善外汇市场条件,创造人民币双向波动的条件,这对促进人民币的境外使用和人民币国际化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制度 人民币国际化 货币篮子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沙文兵 刘红忠
本文基于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变动与汇率预期的互动机理分析,选择境外人民币存款规模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衡量指标,以境外人民币存款余额、人民币汇率和汇率预期为内生变量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人民币国际化与人民币汇率及汇率预期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提升不仅会引起人民币升值,还会形成人民币升值预期;人民币升值预期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人民币过快升值反而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在三者的互动关系中,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变动及汇率预期的影响居于主导地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前进
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包括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变动、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的变动、人民币有效汇率波动和汇率的市场化改革。本文首先比较了人民币升值、贬值和维稳的影响,指出在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应该保持相对稳定。同时本文从三角套汇的角度分析了人民币对美元和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汇率之间的关系,考察人民币对国际主要非美元货币汇率和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动特点。最后本文考察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和完善,提出了建立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制度和我国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美元 非美元货币 汇率市场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增彬
本文采用2011年以来的数据,通过MGARCH-BEKK计量模型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境内人民币即期汇率、香港人民币即期汇率、远期汇率、NDF之间的信息传导和相互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境内人民币即期市场仍然掌握着全球人民币汇率定价的主动权,其对香港人民币即期汇率、远期汇率存在报酬溢出效应,对香港远期汇率市场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受NDF的影响有所减弱;香港人民币即期汇率、远期汇率、NDF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较强,信息传递较快,香港远期汇率对NDF存在单向波动溢出效应,即期汇率、远期汇率的市场影响力在增强,NDF的市场影响力在减弱,香港在各离岸人民币市场中定价能力较强。为此,要加快推进境内人民...
关键词:
境内人民币 离岸人民币 人民币汇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 王景武
本文综合运用比较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汇率预期因素对国际货币选择行为的影响机理,研究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并测度其影响方向及程度。研究结论表明:从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预期稳中有升对人民币国际化是有利的;从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升值、贬值预期对人民币在贸易计价、投资和储备等不同领域跨境使用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人民币汇率预期变动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时变非对称性影响,升值预期以及汇率波动减小的预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提振"作用明显强于贬值预期以及汇率波动加大的预期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抑制"作用;相对于贸易计价货币和投资货币,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对汇率预期变动的弹性相对较小;人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