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60)
2023(1755)
2022(1446)
2021(1378)
2020(1143)
2019(2622)
2018(2562)
2017(4897)
2016(2219)
2015(2545)
2014(2561)
2013(2374)
2012(2297)
2011(2160)
2010(2174)
2009(1918)
2008(2042)
2007(1809)
2006(1660)
2005(1494)
作者
(6634)
(5848)
(5651)
(5264)
(3660)
(2739)
(2679)
(2386)
(2073)
(1947)
(1875)
(1863)
(1815)
(1789)
(1759)
(1729)
(1712)
(1711)
(1631)
(1612)
(1432)
(1352)
(1336)
(1269)
(1260)
(1231)
(1193)
(1191)
(1188)
(1109)
学科
(15563)
贸易(15555)
(15112)
(10755)
经济(10747)
管理(6107)
方法(5885)
(5420)
出口(5193)
出口贸易(5193)
(5193)
关系(4972)
(4882)
数学(4642)
数学方法(4631)
(4184)
企业(4184)
国际(3638)
贸易关系(3491)
概况(3182)
进出(3175)
进出口(3175)
进出口贸易(3175)
各国(3103)
国贸(3011)
国际贸易(2916)
地方(2436)
对外(2422)
(2171)
业经(2093)
机构
学院(36584)
大学(36287)
(20837)
经济(20612)
管理(12968)
研究(12139)
理学(11558)
理学院(11420)
管理学(11220)
管理学院(11174)
中国(8768)
(8159)
(7399)
经济学(6836)
(6833)
经济学院(6374)
财经(6191)
科学(6089)
(5904)
国际(5779)
(5641)
贸易(5315)
研究所(5309)
(5038)
商学(4855)
中心(4840)
商学院(4799)
(4792)
业大(4734)
(4589)
基金
项目(23590)
科学(18546)
基金(17981)
研究(17205)
(15476)
国家(15377)
科学基金(12958)
社会(11904)
社会科(11394)
社会科学(11393)
基金项目(9389)
(8487)
自然(8043)
自然科(7888)
自然科学(7887)
教育(7840)
自然科学基金(7755)
资助(7586)
(6952)
编号(6541)
(5784)
重点(5337)
(5229)
(5199)
教育部(5196)
国家社会(5131)
人文(5118)
中国(5103)
大学(4915)
创新(4899)
期刊
(20278)
经济(20278)
研究(11697)
(9785)
国际(9067)
(5335)
贸易(5335)
经济研究(5143)
学报(5009)
中国(4796)
管理(4746)
国际贸易(4631)
(4517)
(4470)
问题(4329)
科学(4140)
大学(4104)
学学(4009)
业经(3848)
世界(3703)
经贸(3629)
商业(3527)
(3436)
金融(3436)
农业(3320)
财经(2804)
外经(2503)
对外(2503)
(2427)
商业经济(2407)
共检索到553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熊贤良  
人们往往从汇率决定的不同基础来探讨汇率对贸易的不同作用。本文将撇开汇率决定的基础不谈,假设汇率由政府加以控制并为可调节的,再从理论上探讨汇率对贸易的可能作用。由于这里假设的汇率制度正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现实的选择,因此本文的探讨对这些国家具有特别的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易靖韬  蔡菲莹  
基于2001—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检验了创新对企业出口贸易方式转型的影响,分别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企业创新有助于一般贸易比重的提高,并且知识产权保护越好,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程度越高,企业创新对贸易方式转型的促进作用越明显。研究表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贸易自由化,为出口企业营造利于创新创造的营商环境,对于优化我国贸易方式结构、促进我国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鹏  鲁小凡  李佳钰  李秀婷  
由于较高的贸易顺差,我国一直承受着较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理论上,一国汇率变动将对贸易平衡产生影响。但对该问题进行的相关研究表明,一直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文章在考虑结构性因素的背景下,分析并测算其与汇率在调节贸易平衡中的作用。首先,分析结构性失衡与贸易失衡的关系,并根据未来结构性失衡的改进假定,建立模型对中美情况进行情景分析与预测;其次,结合国际案例和定量模型,研究并测算结构性失衡和结构性失衡得到改进的不同背景下,汇率因素对贸易平衡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结构性失衡的背景下,汇率因素对贸易平衡的作用有限。在结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成琼文  李钰  
鉴于企业创新行为存在差异,探讨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提高的背景下,贸易摩擦对企业不同创新行为所产生的选择效应及作用机制。基于双元创新理论,以2010—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贸易摩擦对企业双元创新行为产生的选择效应,相较于渐进式创新,对突破式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贸易摩擦通过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促进突破式创新;贸易摩擦对探索式创新的促进作用在低产品市场竞争度、非国有企业样本中较为显著;金融化程度对贸易摩擦和突破式创新的正向关系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即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活动产生替代效应。由此提出企业应正视贸易摩擦既是挑战也是机遇、重视平衡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政府应根据企业异质性特征制定相应创新激励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陶爱萍  吴文韬  蒯鹏  
开放经济下企业进出口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备受学者们关注,但从收入差距的视角出发探讨进出口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鉴于此,文章利用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贸易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企业进出口、收入差距和企业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出口依赖对企业创新无确定性作用,中间品进口依赖则不利于企业的创新活动;(2)收入差距显著抑制了企业的创新活动,但有效缓和了企业进口对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3)收入差距对创新的作用受到地区人均收入水平的限制,人均收入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4)企业出口规模不会对收入差距的直接抑制作用产生明显的影响。研究结论对全面开放新格局下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以及中国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若璧  
消费中心城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理单元和支撑平台,是贸易关键发展要素的集聚地,其贸易反哺效应对调节城市结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并采用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Bivariate Moran's I)和空间杜宾模型(SPDM)考察2009-2021年我国消费中心城市对贸易市场效率的影响效应及机理,结论如下:我国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与贸易市场效率的双变量空间自相关变量总体呈增强态势,二者间存在较强空间依赖性;我国消费中心城市对贸易市场效率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消费中心城市发展指数每提升1%,将分别促进城市本身和周边城市贸易市场效率增长0.1974%和0.1025%;分区域检验表明,边际效应总体呈现“西部城市群>中部城市群>东部城市群”的极差化递减特征;经济发展、信息化和对外开放在贸易市场效率提升过程中存在显著直接效应及溢出效应,能够同步推动城市本身和周边城市贸易市场效率提升;贸易资源投入和产业集聚存在较为显著直接效应和负向溢出效应,能够推动贸易市场本体发展,并对周边城市产生虹吸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娅  
本文以商务部公布的与各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日期为时间节点,基于2010-2022年45家上市跨境电商企业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跨境电商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关系,以及供应链冗余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显著提升了上市跨境电商企业的供应链韧性,且供应链冗余对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与供应链韧性的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了关于如何利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和供应链冗余来提高供应链韧性的实证参考,使其能更灵活应对风险、拓展市场,并确保可持续的全球业务运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慧  霍启欣  
文章基于2014~2020年OECD-DSTRI数据库、OECD-STRI数据库、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实证研究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数字服务贸易开放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随着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由适度阶段上升到过度阶段,其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由促进效应转变为抑制效应,且这一关系具有一定的时间延续性;Chow检验结果表明,该“倒U型”关系的拐点值为0.4986,其促进效应主要作用于90.52%的企业,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企业而言,现阶段中国数字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处于“适度区间”,表现为对企业创新质量的积极影响;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效果因企业所有制、企业生命周期、行业要素密集度和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技术吸收能力能够强化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对企业高质量创新的促进作用,知识产权保护还能进一步缓解数字服务贸易过度开放产生的不利影响。为此,中国在推进数字服务贸易领域有序开放的同时应积极防范数字服务贸易开放带来的风险与挑战,重视强化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和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企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秀玉  仝锦涛  
[目的]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绿色转型的一个新发展模式,探究农产品贸易和农业产业集聚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新地理经济学,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利用2004—2020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农业产业集聚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全国及4大地区的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都呈上升发展趋势;全国层面看,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技术进步有显著的倒“U”型影响,对农业技术效率有显著的“U”型影响;而邻近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水平只会对本地的农业技术进步有“U”型影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技术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和农业技术效率在4大地区、不同农产品贸易水平和不同农产品贸易结构地区存在异质性影响;农业产业集聚的调节作用在不同区域也存在异质性。[结论]要推动农产品贸易由“数量增加”向“质量提升”转变,围绕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实施农产品贸易非均衡发展策略,同时倡导适度规模经营,更好地发挥农业产业集聚的绿色发展功能。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孙洋  李春艳  陈艺毛  孙冰爽  
国际知识溢出效应主要通过FDI渠道和进口贸易渠道实现,并受技术吸收能力的调节。利用2009—2017年中国20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FDI知识溢出和进口贸易知识溢出对内资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以及企业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从工业全行业及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来看,FDI的知识溢出效应显著为正,但进口贸易知识溢出对企业创新产出有负向影响,两种渠道的知识溢出效应均随着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增强而增强;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来看,两种渠道的国际知识溢出效应都不理想,而且进口贸易渠道的知识溢出效应随着企业技术吸收能力的增强而减弱。一方面,应鼓励和支持内资企业加大R&D和新产品开发投入,通过提高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更好地利用国际知识溢出效应;另一方面,应加快对外开放的转型升级,加大对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FDI引入,为国际知识溢出创造更多机会和更好环境,进而有效促进内资企业技术水平和创新产出的高质量提升。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蔡建湖  贾利爽  寿涌毅  
技术创新高风险、高外部性的特点容易导致企业面临资金困境。对于研发强度更高的制造业企业能否获得更多贸易信贷作为资金补充,现有研究持积极态度,但忽略了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本文利用2010—2019年1872家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研发强度与贸易信贷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信号理论,从信号成本与信号可观察性两个角度分别研究了财务冗余与企业可见性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研发强度和贸易信贷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财务冗余显著削弱二者的倒U型关系,而企业可见性则显著增强二者的倒U型关系。本文基于信号理论对研发强度与贸易信贷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财务冗余与企业可见性的调节作用给出了解释,有助于深入理解研发强度所带来的正向和负向影响,以及供应商对制造企业研发强度的不同解读。本文还丰富了信号理论在研发管理与供应链管理领域的应用,为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和供应商贸易信贷提供了决策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王梦雪   孟艳春   谢永超   郑丹  
[目的]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实现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探究农产品贸易、农业技术创新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对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以2003—2022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数据为基础,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划分为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两个方面,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产品贸易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影响,并利用调节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业技术创新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1)2003—2022年全国及各区域的农产品贸易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均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东部农产品贸易水平、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水平均高于中西部地区。(2)从全国层面看,农产品贸易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农产品出口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促进作用优于农产品进口。(3)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农产品贸易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促进作用优于中西部。(4)非粮食主产区农产品贸易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的促进作用优于粮食主产区。(5)通过对农业技术创新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发现,农业技术创新正向调节着农产品贸易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结论]加快农产品出口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农产品出口对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优化进口农产品的结构,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有差别的贸易政策并加强区域间的农业合作,推动全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农产品贸易部门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农产品贸易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正向调节作用,加快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强永昌  
在不同时间范围内,汇率变动对一国出口贸易的作用效果是有差异的。汇率变动的短期贸易效果主要是通过出口商品价格竞争能力的强化来实现的,长期贸易效果则是以潜在比较优势的显化为基础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出口贸易的短期影响是剧烈的;长期影响是有限的。因此,在政策选择与组合方面,应在坚持原有的以长期出口贸易发展和商品结构改善为主要目标的各项政策措施的同时,重点防范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产品在第三国市场对我出口产品的替代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毕玉江  
汇率是开放经济环境下的核心工具变量,汇率变动能在多大程度上引起商品相对价格变动是汇率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逐渐多样化以及反倾销、保障措施使用逐渐的广泛,对汇率传递的研究也逐渐渗透到贸易保护政策上来,为此弄清汇率不完全价格传递现象存在的原因,从而发挥汇率传递在贸易保护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凌云  刘传哲  唐安宝  
2005年汇率改革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并没有得到改善。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人民币汇率与贸易差额、外汇储备和外债规模关联性的实证研究发现:"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控能力有了显著提高;相关变量变动之所以与理论预期不一致,是因为影响国际收支的其它变量冲销了汇率的调控效果。从整体上看,人民币汇率传导机制仍存在阻滞,必须进行有效疏通,以保证充分发挥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作用。具体措施为:改变人民币汇率僵化的浮动方式,增强其弹性,并力争其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根据我国实情,对人民币实际汇率进行合理的调整;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的打击各类阻碍、干扰我国外汇市场健康发展的违法违规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